1、为什么国内不推崇王阳明
(1)、可以看出来,陆九渊在前两个问题上认同朱熹,在后一个问题上,又和王阳明比较接近,是朱熹的“世界观”和王阳明的“方法论”的结合。
(2)、龙场的历练犹如一场修行让他放下了荣辱得失,甚至放下对生死的眷恋,依着一颗平常心更加专注的研习心学。
(3)、王阳明的“阳明之学”是儒家学派之晚明的“阳明之学”大盛,只不过是“心学”在与“理学”的竞争中起到优势地位而已。“阳明之学”属于心学,心学上推孟子,北宋“二程”为其开端,到王守仁(阳明)时属于明朝的心学两大流派之一。
(4)、他们唇枪舌剑地辩来辩去谁也驳不倒谁,结果大家拂袖而起,不欢而散。
(5)、一旦孔孟思想走向高峰,伴随的就是社会的安定与繁荣,从董仲舒“独尊儒术”开始,历经唐宋,直到清代康熙皇帝到山东曲阜祭孔开创康乾盛世,也是概莫能外。这是历史的经验,不管怎么理解,都改不了这个事实。
(6)、理学与心学,乃至陆九渊与王阳明的思想,并不能以简单的优劣来划分,关键是将这些思想用于实践的人们。
(7)、冀元亨。他是唯一一个与王阳明先生共患难的一个弟子,宁王叛乱,被王守仁平了之后,朝廷有官员,诬陷王阳明与宁王勾结,宁王不承认,只说跟冀元亨交流学习过。冀元亨被抓,遭到严刑拷打,冀未曾开口。
(8)、陆九渊认为朱熹的学问涵盖了天地宇宙和社会伦理,宏大但是支离破碎,毕竟强行把世间万物和伦理道德扯上关系,逻辑上就会出问题,比如将子女孝敬父母和太阳东升西落挂钩,我们也觉得有点牵强;
(9)、这里有一份满含小姐姐“爱意”的问卷调查,你对我们目前的内容有什么看法和想法都可以言无不尽,我们将会从完整填写问卷的用户中,抽取5名幸运鹅,随机赠送《清明上河图密码》系列图书一本~
(10)、编辑:阳明读书整理
(11)、进而在第二个问题上,陆九渊认为人与世界是紧密联系的,“天理”与“人欲”都是永恒不变的,仁义礼智信都是人心之中本来就与生俱来的;王阳明却认为,“天理是天理,人欲是人欲”。
(12)、何况王阳明不仅在学术上颇有建树,在治军理政也是一把好手,古往今来,能做到如此全面的儒学大师寥寥无几。
(13)、既然“人人皆可为尧舜,满街都是圣人”,那么接下来就必须回答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圣人没那么多的问题。
(14)、为善去恶是格物。凡人虽然未恢复到本能状态,但却可以通过多行善、少作恶,逐渐地革除自己的不合理欲望,自然而然地恢复自己的良知。这也就是修行的根本方法。
(15)、王阳明针对此症,对陆澄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
(16)、事上磨练就是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让自己的喜怒哀乐恰到好处,不可过分,这就是“和”,就是良知本体。我们事上磨练,就是要到人情事变上去练心,喜怒哀乐是人情,富贵、贫贱、患难、生死是事变,事变也只是在人情里,只要能在人情事变上致良知,那就是最好的练心,自然是最好的事上练。
(17)、通过一种力量跨越艰难困苦来获得生命的完善,获得精神的超生,然后真正体验到生命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就是龙场悟道。龙场悟道就是在生命过程当中彻底地认识所谓的“圣人”概念。
(18)、《大学》中的这段话,实际上构建了一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链条。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好理解,“格物致知”这四个字解释起来没那么容易。
(19)、良知作为人的本能,对人的每一次道德选择都会有自然而正确的反应。见到钱包想要偷的时候,内心深处的良知告诉你这样做不对。然而,由于财迷心窍,受到物欲的影响,还会去偷。圣人与凡人的区别关键在于在每一次选择面前,是否会遵从自己的良知。
(20)、假设,脑白金选择了另外一种宣传方式,让一个权威的医学专家穿上白大褂,跟我们说,这个脑白金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之类的,还能达到上面那种效果吗?
2、为什么官方不讲王阳明
(1)、在东南亚,有一种捕猴子的陷阱。猎人把椰子挖空,放上猴子爱吃的食物,在上面开一个小洞,绑在树上。猴子闻香而来,爬上树,从洞口伸进去抓食物。结果抓食物的手攥成一团比洞口大,便拿不出来了。当猎人赶到,猴子不愿舍弃诱惑,只能被捕获。没有任何人抓住猴子不放,它只是被自己的执念所俘虏。做人也一样,心中的欲念使我们放不下,内心的执着使我们受束缚。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修行,是福,还是祸,只源于四个字:放下执念。
(2)、王阳明,读过哲学的人都很熟悉。他因为以自己创立的心学得名。他1472年生于浙江,小时饱腹诗书,后学有所成,入仕,不仅在政治上有卓越的成就,在哲学思想上亦是很高的造诣。
(3)、依发生学而言,各种利益体主张自己的诉求,通过实力博弈确立了利益分配样式,并立下法则,成为共识、传统。但是,社会变化日新,需要不断修改分配样式。既得利益群体要继续维持现状,实力增强的或新生的群体要重新立法,修改既成分配样式,于是发生冲突,当然,最后双方达成妥协。
(4)、王阳明扫视众弟子,先诵了自己的一首诗:“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5)、不要空谈,也不要空想,多找事情磨练自己,做多了形成条件反射了,这件事就算学会了。圣人不是从书本上学来的,也不是靠打坐练出来的;书本和打坐只是帮助你体认心性的手段,在纷繁的事务上磨练自己的心性并不断反思自己的修行才是逐渐恢复为圣人的可行办法。
(6)、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7)、王阳明心学特别强调“致良知”,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他认为良知就像本性,由于良知标准,大家理解都不一样,就像高考一样,都是主观题题目,没有客观题,全靠自己发挥了!所以传习录里面很多地方出现了王阳明不厌其烦讲解何为良知。
(8)、王阳明被贬到贵州龙场,荒无人烟,远离世俗,这不正是王阳明想要的理想的修行场所吗?当然,对于常人来讲是个很苦逼的差事,就像刚到交接班的上任感叹:终于有人来接班啦。但对于一心做圣贤的王阳明来看却是自己“悟道”的好场所。
(9)、“我愚昧得很,”该官员既迷惑又惊奇,“难道您让我一边工作一边温习您的学说?”
(10)、他在贵阳龙场悟道时,先悟出了第一步,心即理。这句话看似简单,实质内涵丰富,要真正理解,光靠别人解说还不行,心即理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我的心中已经存在一个宇宙,一个世界,什么都不缺,日月星辰,刀光剑影,爱恨情仇,酸甜苦辣,等等,什么都有。这样说,其实还是很多人不理解。第二步,知行合一。这是建立在心即理基础上的,你其实什么都知道,这种知是与生俱来的,但首先是潜在的知,需要行动去激活这个知。没有激活的知,只是潜在的知,这个知如果不用行去激活,没有意义。比如喝啤酒,喝了你才知道啤酒真正的味道,喝啤酒的过程是行动的过程,也是知的过程。所以说,知行合不知不行,不行不知。
(11)、熬,就是不轻易放弃,不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在那里一步步地努力,达到理想的目标。熬得住,就能笑到最后。
(12)、建国之初肚子问题最重要,开始重农抑商——肚子饱了,开始种植经济作物或家禽,同时进行小商品的交换,从而形成交易中介市场——随着经济作物发达,各行各业开始兴起——各种青楼业、腐败问题开始广泛出现——权臣出现、皇权陷落——内部反叛或地方政权强起。
(13)、考试的前一年,为印证朱熹学说每一物必有其表里之原则,17岁的阳明花费了很多时间观察他家种的竹子,结果因为沉思过久而病倒。一直到9年后有一晩,他忽然领悟圣人之道必须以认识本性为基本,而不必随时求之于事物中。由于他有自己亲身的体验及领悟,从此他胆敢向当时儒家思想最具权威的朱熹挑战:以“知行合一”为其学问的宗旨。假如他对本身的纯正动机、思考方式有所怀疑或顾虑,他能如此指导来向他求教的门人吗?
(14)、只有当你真正做出了与之斗争的行为的时候,才算真正知道了“勇”;否则就只能算听说。听说与知道的差别就在于行为。
(15)、自己在夏天认真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心情烦躁就会觉得很热,大汗淋漓。当注意力集中在手头的工作上时,注意力不在温度上,会在某一瞬间完全忘记对于温度的感知,体验不到热。稍后,注意力离开了工作,再次回到温度上,又会觉得很热。可是,在刚才的一瞬间,似乎并没觉得有多热。
(16)、显然,席书问的不是这个,王阳明也没给他机会继续问别的,急转直下大谈特谈自己体悟的“格物致知”。席书渐渐听得入了港,热情邀请王阳明到贵阳讲学。
(17)、那为什么有人成了谦谦君子,有人却成了无耻小人呢?
(18)、这还不够,圣人毕竟还是人,后又被封为财神。财神还觉得不到位,再被封为关帝,和玉皇大帝比肩。
(19)、再次,王阳明虽然积极平反内乱,但在随后的朝廷内讧中,他站在了军事大臣王琼一边,王琼处于弱势地位,这也在朝廷上压制了王阳明。政治团队有时对那些从事政治的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一枚棋子可能会升到顶端,而另一枚臭棋子可能会输掉整场比赛。
(20)、心学是儒学的一个分支,是日本崇尚的思想渊源之一
3、王阳明为啥国内不推崇
(1)、工作认真负责,尽管朝庭小人当道,使他三起三落,但一旦重用就知责任重大,尽心尽责完成,如在赣南任巡抚期间,几十年的匪患势力得到清剿,并设立县治驻地管辖,广东和平县和江西崇义县就是他建立的,一直至今并发展很好。这是我们现今社会有志之士学习的榜样。
(2)、王阳明心学非常强调实践,他所说的知行合一现在用的很广,意思是说,如果你知道没有做到,并不代表你真的懂得。这句话用现代的话说,为何我们听说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其实说白了就是因为没有实践与后来毛主席所说的实践出真知是一体的。
(3)、首先,王阳明的心理学不是当时社会的主流。主流是朱熹的理学思想,王阳明的心理学甚至带有异端的意味。这种不符合主流的价值观在任何社会都将面临巨大阻力。所谓的异端邪说将从现韩国政府压制到大众的主流。从思想到人,捍卫朱熹的理学会反对心学,进而反对心学的倡导者王阳明。当时,政府内外都有这样的声音。
(4)、明朝弘治九年(1496年)的一天,京师城楼下的会试放榜墙被围的水泄不通。几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昂首阔步从人群走出,谈论着去哪里摆庆功酒。然而,落榜的大多数,却正倚着墙角掩面痛哭,捶胸顿足。唯有一人看到自己落榜却面无表情,旁人以为他悲伤过度。他却笑道:“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这个人名字叫,王阳明,中国最后一个圣人。在他看来,人生本就是修行,科举只是修行的一步,即使这步落空了,他还有下一步要继续。
(5)、特别是淳熙十四年(1187),朱熹与陆九渊各自往来书信二十余封,针对太极图说中的无极而太极,展开了一场长达两年的辩论。
(6)、蒋介石毕生推崇王阳明心学,改台北草山为阳明山。
(7)、同样在儒家思想上,无论是早期的孔孟、汉代的经学、宋代的理学,都要求一个人有极高的文化素养,儒学一开始是针对士大夫精英群体的,所以理论层次比较高。
(8)、这便使得人们要理解陆九渊的思想,除了对儒学经书的把握之外,又必须具备相当高的禅学素养,由此更是增加了陆九渊心学的入门难度。
(9)、傅山《圣人为恶篇》讲到一个问题:不平等的东西,有各种理论依据,并且贴上了“善”的标签;平等的东西,既找不到理论依据,也被视为“恶”。怎么办?靠创造发明,靠圣人为“恶”。浙江宋恕是王船山的粉丝,“著书专为世界苦人立言”,可谓站立在公道上为“苦人”创造意义、理论依据。
(10)、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2岁,按农历说法就是73岁,他同孟子一样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连他二人的死都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民间所谓的“阎王不叫自己去”,就是因为他二人的寿命而起的。
(11)、席书更是大惑,王阳明马上和他讲起“知行合一”的真谛来,这个真谛就记载于《传习录・卷上》中。
(12)、演员阵容在当时也算是强大,不仅有实力派陆剑民、达式常,还有朱一龙、周海媚等偶像派演员,特别是朱一龙把皇帝朱厚照演得非常生动、到位,给人印象深刻(甚至有人调侃,就是因为该剧流失海外,出名晚了6年)。
(13)、明清文字狱的影响。整个清朝,完全按照传统儒学做事,心学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存在,只能默默发展,根本不敢提王阳明。
(14)、孟子宣扬的仁政,同孔子提倡的“仁”一脉相承,他首先倡导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很超前的先进政治理念,当然也不会被后来的封建帝王所接受。但这种先进的为政思想即使在今天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5)、朱熹将“格”解释为研究,“致”解释为获得,“格物致知”也就是通过研究事物的基本道理来获取具有普适性的知识,从而指导自己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比如,看到阳光普照大地,就要想到圣人如太阳的光辉一般照向苍生,毫无偏私,所以,君子要无私。再比如,看到一颗小草无论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要努力钻出地面,就要想到圣人的坚忍不拔,所以君子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总之,都是典型的“我注六经”。
(16)、这二位在世的时候没少宣扬“民贵君轻”等大逆不道的思想,以至于不受当时统治者待见;没想到死了几千年之后,反而也不受广大人民群众待见,可笑世事无常不是?
(17)、如果我们用现代心理学来描述“良知”,就是这样的:当我们面对一个情境时,它不会导致我们的直接反应,而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个快速评价思维,这个评价思维不是深思熟虑或理性推理的结果,而是自动闪现,迅如闪电,如你所知,这个评价思维就是良知。
(18)、对于一般人而言,信用与资本成正比。借钱,要有抵押物提供担保。即使借债人将来破产或逃跑了,也不必担心。古代订婚、结婚,要先送彩礼(订金),也是有道理的。用订金表示诚信,让人遵守契约,是古人发明的一种制衡办法。
(19)、我们都记得,前些年有个广告:“今年过节不收礼,送礼就送脑白金”,这个广告词颇具洗脑效果,不管脑白金是否因为这个广告而销量剧增,反正我们逢年过节,一想到送礼,脑海中就能浮现这个广告。
(20)、这个也是近代政治学者对王阳明特别感兴趣的一个要点:强调对真理认知的实践性。如果没有实践的话,对真理的认知就没有没有意义,并且也不成立。另一方面王阳明告诉我们对真理的认知只有我确认的真理才能是真理,孔子说的不能自然成为真理,领导说的也不能自然成为真理。
4、为什么不推崇王阳明
(1)、想知道什么是圣人,就要到记载着圣人言行的经典中去找。儒家钦定的经典是四书五经,钦定的圣人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孔。看看经典中记载了什么,再看看圣人的言行,就能回答什么是圣人的问题了。
(2)、第三步,致良知。这是建立在前两步基础上的,人有知,但知分善恶,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激发良知,遏制恶。同时,王阳明认为,良知和恶知之间本身有斗争,良知总体上能战胜恶知。但是要不断唤醒良知,用实际行动激发良知。
(3)、徐爱和席书一样,也不能理解“知行合一”,于是向王阳明请教。王阳明说:“空谈理论,你理解起来很麻烦,你举个例子吧。”
(4)、王阳明最大的成就是他创立的心学,心学反对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思想,提倡“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5)、评价一个思想家的伟大成就,一个方面看著作内容,另外一个方面还是要看心智、境界。论著作内容,朱熹、王船山的学问十分博大,陆九渊、王阳明没法比,有点单薄。但是,论心智、境界,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王船山是可以平等的,都是一流哲学家,可以启发世人,并产生效用,只是有“时”罢了。
(6)、当你克服了这些,才慢慢的走进了“知行合一”的殿堂。我们是凡人,如果真的可以做到“知行合一”,是多么幸福的事。
(7)、王阳明一介文人,却能用兵如神,屡建奇功。其中一个原因是王阳明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读书人”,早年骑马射箭游塞外,二十六岁时苦读兵法,用果核排列成阵形进行演练,被人笑为是赵括“纸上谈兵”。
(8)、我认为,孟子在上述四个人地位应该排名第二。
(9)、那什么是良知?孟子说过,“不学而知是为良知,不学而能是为良能”。良知良能不需要经过后天学习就能被掌握,实际上是人的本能。能够保持住这种本能状态就是圣人;受到不合理欲望的影响,保持不住本能状态,就是凡人。所谓“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也就是说,道德实际上是人的一种本能。
(10)、王阳明、王船山都有“圣人精神”,主张人人可以成为圣人。王阳明的圣人精神,偏向于高级阶段的价值判断,忽视了低级阶段的事实判断。王船山的圣人精神,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兼顾,是科学精神、仁义精神的统德性领导理性。为此,王船山依据《周易》提出了“三圣”说,先圣发明创造器物,相当于科学家;中圣发明创造制度,相当于政治家、企业家;后圣发明创造、传授各种知识、技艺,相当于学者、教师等。王船山认为,中国古代有一个“圣人传统”,圣人不断创造发明,使得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几千年不灭,并且在古代长达1000多年内为世界第一大国,各个方面保持全球领先,为人类文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1)、从此,圣人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了。你读书时,两耳不闻天下事的状态是圣人;你见到有人恃强凌弱时,敢于除暴安良的勇气是圣人;你当官时,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忠诚是圣人。圣人不再是空泛的理论,而是生活日用中的道德取舍和心性体悟。
(12)、为何心学在明宪宗时期开始兴起?陈献章和湛若水的岭南学派(江门学派)、阳明心学先后兴起?其创立者都是广东、浙江等省份?以上这些都充分说明,思想的形成是落后于社会现实的。凭空开创出一个理论,没有现成案例去说服他人是不可能的。
(13)、很显然是不能的,因为对于大众来说,越简单越好,这也是为什么多少句高深的革命理论也不如“打土豪、分田地”来得实在,更能引起百姓共鸣的原因。
(14)、王阳明也再次干起了“我注六经”的勾当,通过给《大学》重新做注解的方式来阐述对于圣人,也即是对于人本身的认知。
(15)、任何一种哲学思想,无非纠结三个问题: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人与世界的关系如何;人应该如何做,才能与世界合拍。
(16)、更为重要的是,那时的儒学、佛学、道学都在互相吸收,自北宋开始“三教”(儒释道)间相互吸收相互竞争的思想就已经比较浓重,心学的对立学派理学也是“三教合一”的产物。由此,从文化史上看“阳明心学”的脉络很清晰,因此,该思想并非横空出世有其前因,何以不再前因导致明亡,偏偏在王阳明死后大兴,是有其原因的。
(17)、 学生恍然大悟,就说:原来慎独的独并不是指独处,而是指的独知啊。王阳明就说:自朝至暮,自少至老,自身至此,人何往而不是独知。你开心的时候可以跟别人分享,你痛苦的时候也有人来帮你分担,可是没有人能够真正感受到你内心的感觉。
(18)、但朱熹认为,这需要的是“格物致知”,具体点说就是要多读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综合与归纳,不断的教化。
(19)、王阳明问:“这要看黄金在什么地方。它在你手上,肯定是善的,可如果它在你胃里呢?”
(20)、大部分人长脑袋唯一的作用只是用来拍。这种听风就是雨的,说他们什么好呢?说什么都是对牛弹琴。要是说《论语》语言古老晦涩读不懂所以不读,那么《传习录》基本可以算是白话了,为什么还不去读呢?所以,他们只是喜欢显摆自己吹吹牛而已,至于学问有什么用?能让我发财吗?
5、王阳明为何在中国不受人推崇呢
(1)、当然了,很多人认为这是唯心主义,甚至是客观唯心主义,那个客观精神就是“良知”。一部分牛鬼蛇神简直如获至宝,因为他们终于又找到了骗财骗色的幌子了。当然,另一部分神棍也随之高潮了,终于找到一个儒家网红做靠山,早就说了我这不是封建迷信吧?我这是国学瑰宝。
(2)、首先,四书五经并没有系统化地回答什么是圣人的问题。孔子自己也“述而不作”。我只告诉你们圣人说过什么、做过什么,圣人到底是什么,还得靠你们自己分析。
(3)、换句话说,“我注六经”这条道路走到朱熹这个年代已经彻底到头了。这条道路最根本的逻辑起点就是圣人不是人,所以,它能回答什么是圣人的问题,但却解决不了怎么成为圣人的问题。
(4)、阳明心学,核心在心。心是什么,也就是每个人自己的良知,很难有一个标准的程序化的可操作的纲领,千人千面,因人而异。但这个良知人人确实都有,如何被发现并且被用于工作,生活和修行,是一个难题。
(5)、就因为君子能够学而时习,学到了就实践,实践遇到问题再去学,反复迭代,这叫事上磨。而最终的结果,就是在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不断获得更极致的体验。最终构建一个完备且自洽的价值观,并能够把他融会贯通的桩桩件件的事上面,这就是“知行合一”,也就是孔子说的“随其所欲不逾矩”,也就是老子说的“无为而无不为”。
(6)、王阳明接口道:“我什么时候让你放弃工作来修行?”
(7)、王船山在明末清初没什么影响,躲藏于深山老林,预言死后200年著作“始显”、500年“吾道”“大昌”,重建中华文化正统。也果真如此,1839年开始,王船山的著作开始大量出版,其思想既是一代又一代湖南人崛起的指南针,也成为辛亥革命的理论武器,有无数著名历史人物追随,譬如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张謇、章太炎、孙中山、黄兴、蔡锷、宋教仁、秋瑾、蔡元培、陈天华、于右任、宋恕、梁启超、胡适等,在海内外产生深远影响,被追尊为中国近现代精神领袖。1906年,《东方杂志》认为,王船山与亚当·斯密并驾齐驱,是中国最大经济学家。值得一提的是,范旭东、龙璋、聂云台等湘商对王船山推崇有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洪门至少在清朝末年推崇王船山为五大始祖之一。据朱琳于1940年写成《洪门志》,1947年正式出版,被司徒美堂称作“洪门圭臬”。该书《香堂总令》中说:“始祖只留五个人,一个一个说分清。一名本是殷洪盛,傅青主是第二名,三名本是顾炎武,黄梨洲是第四名。五名本是王夫之,反清复明大举义。”
(8)、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业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瑾诛,量移庐陵知县。人觐,迁南京刑部主事,吏部尚书杨一情改之验封。屡迁考功郎中,擢南京太仆少卿,就迁鸿胪卿。
(9)、阳明先生提出良知的概念,其核心目的还是在于用。说白了,人家就是告诉我们,别成天想那些没用的,什么虔诚祷告,什么阿弥陀佛,统统别扯那个蛋。真想做学问,学做人,咱们天生就具有这样的潜能。于是,心学的人没人再讨论什么唯物还是唯心,有那功夫好好在事上磨练,先把做人学会了难道好不香吗?
(10)、日本和中国在很早的时候,思想渊源是不谋而合的。日本也有儒家思想,这是在封建时期的主流思想,而王阳明的心学则在入学方面占有很高的地位。加之我国明代大儒朱舜水,到日本后,进行传播,增加了王阳明心学在日本社会中的影响力。
(11)、王阳明说过这样的话:“在心体上不能遗留一个念头,有如眼中不能吹进一丁点灰尘。一丁点能有多少呢?它能使人满眼天昏地暗了。这个念头不仅是指私念,即便美好的念头也不能有一点。例如,眼中放入一些金玉屑,眼睛就不能睁开。”
(12)、王阳明心学强调的是良知,他首次提出了无善无恶为一体,意思是世界其实是不分善恶的,但是因为人类文化,所以有了善恶,王阳明将这一认识拔到新的高度。
(13)、孟子没有像孔子那样得到历朝封建帝王的追捧,但其历史地位却一样尊崇。元朝那样一个少数民族统治国家的时期,不仅把孔子抬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还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
(14)、陆王心学认为,保持住自己的良知,就是圣人;保持不住自己的良知,就是凡人。禅宗则提出,自性见,众生是佛;自性迷,佛是众生。良知和自性是儒家和佛教对于人的本能状态的不同指称,同样把这两个概念对调一下,两句话的含义仍然没有区别。
(15)、关羽死后能够得到如此盛誉,就因为他是义的代表,人们钦佩他,需要他,希望会有更多的关羽出现。
(16)、因为理论简单,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了,一个佛国“极乐世界”,加上六道轮回出离心。非常多的人,听说佛教,就是从听说净土宗的理念开始的。
(17)、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在王阳明看来,人的本心就是真,这世上只有两样事,一件为真,一件为假。求真必然务实,求假自然务虚,虚实之间,体现的不仅是对人的态度,更是对自己的认识。糊弄别人容易,糊弄自己很难。这是个物欲横流、尔虞我诈的社会,当我们想尽一切方法武装外在的自己时,却往往忽略了御敌最强大的武器其实就藏在每个人的胸膛里。
(18)、“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也就是把致良知、致知格物变成四句教。良知既是善的本源,为何良知的本体是无善无恶的呢?具体的善恶都是社会的规定性的结果,即所有的现实条件下的善恶都是有条件的存在,因此就其本源来说它没有善恶,没有任何规定性。
(19)、有一位地方官常去听王阳明的心学讲座,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偶尔会呈恍然大悟之态,眉飞色舞。月余后,他却深表起遗憾来:“您讲得真精彩,可是我不能每天都来听,身为官员,好多政事缠绕,不能抽出太多时间来修行啊。”
(20)、所以说,天下的万事万物哪里有善恶之分?都是人强行加到它上面的。同样是一座大山,旅游的人就认为它是善的,有急事要翻越它的人就认为是恶的。同样一个人,在朋友心中是善的,而到了他的敌人心中,他就是十恶不赦的。”
(1)、当阳明先生才11岁时,曾问他的私塾老师怎样才算是一个人第一流的成就,他的老师回答说,只有好好读书做官才是最值得的。阳明先生不但不接受这种说法,居然反驳说,最重要的应该是:“读书学圣贤耳。”从王阳明日后的表现及著作,我们可以看出他一直未放弃11岁即有的志向。根据孔夫子与孟夫子所给我们的典范,中国传统的圣贤向来不以隐居或言行传世为满足,他们大都以入世而不受世俗的污染为己任,而他们的仁义恻隐、爱人如己之心也充分表现在以身作则、关心百姓生活、上书皇帝等行为上,也就是希望从仁政良策上照顾大众,与佛家的为众生而下地狱、耶稣的被钉死于十字架上以救世人的精神大同小异,殊途同归。
(2)、再说他的“心学”。的确比较优秀。但似乎也就是当代某一个时期比较盛行。那会不会,就是某个时期某个区域或某些利益群体故意在推崇和炒作后的效果呢?学术炒作是有可能发生的。但要几百年甚至更久,生命力一直都很强,就比较难,和含金量比较高。
(3)、史书上对于朱熹、陆九渊、王阳明这样的大儒,往往都有类似的评价:早年博览群书,泛滥词章,尤喜僧道。说得直白一点,喜欢看书,而且尤其喜欢佛教、道教。年轻的时候,都做着成仙成佛这类惊世骇俗的梦。人到中年,觉得这事有点扯,还得做点能真正留名青史的事情。一人成仙成佛着实==确实有点自私,儒家积极入世、解救黎民苍生的精神才是真正的博大,而且这也有点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