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家经典名言及解释大全
(1)、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2)、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3)、不执着我,不分别法,便能调伏其心,若能调伏其心,便能彻明诸法缘起,洞悉缘起法性空无。
(4)、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金刚经》
(5)、不要期待阳光恰好照到你,你要主动地走到阳光下。
(6)、不要因为它的结束而哭,应当为他的发生而笑。
(7)、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
(8)、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私欲使人患得患失,私欲使人身不由己。
(9)、南怀瑾:我们之所以觉得有烦恼、有人我、有众生,是因人我分别而来;把我相、我见一空以后,平等性智出来,再看一切众生都是一律平等……但是要修一切的善,才能证得空。
(10)、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11)、痛苦是比较出来的,幸福是珍惜得来的。越是计较,心理越不平衡,越不平衡,烦恼越多,我们因此变得不从容。
(12)、不依止善知识,就不能成就,没有上师就没有佛,一切诸佛都是依止上师而成佛的。
(13)、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14)、对自己要求严格;对于别人错了的,责备人家时,不要像对自己那么严肃。这样处世作人,对长官也好,对同事也好,对部下也好,怨恨就少了。相反的,一个社会风气,到了乱的时代,往往是对别人要求重,对自己要求轻;要求别人特别严格,原谅自己轻而易举。
(1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16)、学佛的孩子不变坏,学佛的老人不痴呆,学佛的少年永不败。
(17)、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18)、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
(19)、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20)、我们人身体上每天的气候,从夜里十一时开始,一直到第二天上午十二点,都是阳气;下午属于阴气。现在都市很多年轻人,都是阳气不够——上午起来昏头昏脑,一点精神没有;到下午睡一个午觉起来,精神慢慢好了;到夜生活一来,精神越来越好——这些人都是阴气很盛……这个生活不叫夜生活,是鬼生活,昼夜颠倒的。
2、佛家经典名言及解释图片
(1)、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2)、人只有求助于自己,任何人都不可靠,世界上没有可靠的人,连你的父母,连你的儿女都不能靠,只有靠自己。……如果自己不站起来,指望别人依赖别人,永远是没有出息的人。
(3)、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4)、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作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
(5)、南怀瑾:你讲空也不对,不是佛法,执著有也不是佛法,非空非有也不对,即空即有也不是佛法。
(6)、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7)、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8)、解析:念念流动即是道,而不是一念不生。不拒迎,念即流动。
(9)、19)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
(10)、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11)、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12)、12)汝若歇得念念驰求心,与释迦老子不别。
(13)、南怀瑾:我们之所以觉得有烦恼、有人我、有众生,是因人我分别而来;把我相、我见一空以后,平等性智出来,再看一切众生都是一律平等……但是要修一切的善,才能证得空。
(14)、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着。
(15)、一杯清茶一段人生,沉浮之间,清气生焉;动静之间,禅意无限。
(16)、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金刚经》
(17)、节欲戒怒,是保身法,收敛安静,是治家法,随便自然,是省事法,行善修心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18)、忘记旧情的那一刻,你就真正接受了眼前的幸福。
(19)、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
(20)、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3、佛家经典名言50句
(1)、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王石
(2)、14)心不驰求,不妄想,不缘诸境,即此火宅尘劳便是解脱。
(3)、南怀瑾:譬如电灯、电风扇,把开关一打开,这个电来了,但是看不见电,只感觉到光,感觉有风,电来了没有?来过了,好像没有来,它又消散了。电去了没有?去了,好像没有去,再发动它又来了,它是不来也不去,不生也不死。
(4)、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5)、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6)、得到的越多,烦恼越多,压力越大,有得必有失,有利就有弊,有爱就有恨,有因必有果。
(7)、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8)、心经,智慧的力量,包含了佛门空的博大,生活的艺术,命运由此走向无限光明。
(9)、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
(10)、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11)、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金刚经》
(12)、快乐和幸福,化成光线,照亮世界,诗意你我。
(13)、当面对自己心爱的人,不管身在何处,也如沐春风。记得天龙八部里,西夏选驸马。当问到:平生之中,在什么地方最逍遥快乐?段誉答到:枯井底,污泥处.为什么呢?因为他在那里得到了真爱!
(14)、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15)、人要常存无依无靠之心,如此方能独立,才有担当。
(1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17)、除了你自己的心,哪里有净土呀!心净土净,不要向外找,什么也找不到,心就是土,土就是心。
(18)、2)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19)、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20)、《心经》只有二百六十个字,言简意赅,义理非常丰富。它把无著大师的一百法,弥勒菩萨的六百六十法,甚至释迦佛的八万四千法门,都统统包括在内了。真可谓“芥子纳须弥”呵!这就是说,《心经》所说的五蕴就能够统摄八万四千法门。仅色蕴所说的十一个色法,就这么完备、这么广阔。我们人呢,对于色法执着得很深,因为它有相可见,又可见又可对,故而把它提到最前面来讨论,让我们提高警觉,清醒深彻地觉悟到,色相与真空本来就没有两样。
4、佛学经典名言
(1)、尼采(1844年 --- 1900年),德国哲学家,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都以各自的形式回应尼采的哲学思想。 尼采哲学在当时曾经被当作一种“行动哲学”,一种声称要使个人的要求和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的哲学。他的哲学具有傲视一切,批判一切的气势。这正是他的哲学被后现代主义欣赏的重要原因。
(2)、报君今日是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3)、南怀瑾:如来所说法,你也不可抓住!你听了他老人家的话,认为这样就对,那你就上了你自己的当了……说得出来的,表达得出来的,已经不是它了。
(4)、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金刚经》南怀瑾: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拿形相来见佛,就错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南怀瑾:凡是你有什么境界,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若见诸相非相,你就见到佛了,见到佛的法身了。
(6)、 无论你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后就不要停止。无论你从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后就不要悔恨。
(7)、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着、通通放下。
(8)、一切皆为虚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9)、名誉及利养,愚人所爱乐,能损害善法,如剑斩人头。
(10)、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11)、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金刚经》
(12)、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13)、想想是如此,今朝容颜老于昨晚,离生命终点又近了一天。且昨日之悲喜亦随昨天而去,斯有何乐?
(14)、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1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7)、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18)、3)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19)、南怀瑾:佛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都像作梦一样,是幻影。
(20)、南怀瑾:凡是你有什么境界,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若见诸相非相,你就见到佛了,见到佛的法身了。
5、佛家名言名句及释义
(1)、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2)、 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3)、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金刚经》
(4)、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
(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6)、信佛,学佛,不是为自己,乃是为一切苦海中的众生。围城男女顶!先收藏起来,空闲时再好生口味吧!
(7)、南怀瑾:理性上清楚了,才是不迷信。如果佛法的教理都没有弄清楚,情绪化跑来学佛参禅,全体是迷信!所以把知见搞清楚了,如是信,才是正信。如是解,正信以后,由这样去理解它,这才是理性的。学佛修道是理性的,不是情感的,不是盲目的迷信,是理性的如是信解。
(8)、一根弦若是绷得太紧,总有一天会断裂,一颗心若是禁锢得太久,总有一天会失去平衡,我们需要放飞心灵,让心翱翔在自由的天空。
(9)、感情之事一步没走好,会影响到后来对待爱情的态度越来越倾斜。爱情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爱情没处理好,同样会波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
(10)、一切境都是由内心呈现的,不要跟着跑,跟着境转就是奴才,没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让一切境随心转,这叫大自在。
(11)、凡是好的大家都希望它不要变。像人类的感情,我们都希望爱河永浴,希望它不要变;年龄也希望不要变,永远青春等等。可见人永远都是那么愚蠢!如果我们懂了这个道理,知道天地间没有不变的事物,变是当然,不变?没有这回事!
(12)、计较和怨恨是一座牢,宽容是唯一的钥匙。你计较什么,就被什么困扰;怨恨什么,就被什么禁锢。困扰的是快乐的心,禁锢的是自由的灵魂。计较和怨恨,是你亲手为自己打造的牢。要解脱,不是靠争夺,更不是把你恨的人打入地狱,而是宽容。宽容化解纷争,宽容解放自我,宽阔的心无处不自在快乐。
(13)、人生就是一次长跑,输赢得失都是暂时的,从容淡定,张弛有度,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14)、记恨别人,其实就是拿痛苦来折磨自己,因为不敢在明处复仇,所以就在暗地里攻击,不知不觉间,把自己的人格弄的越来越扭曲,就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小人。所以,无论失去什么,都不要记恨别人,因为人生最大的美德是宽容。
(15)、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16)、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17)、南怀瑾:譬如电灯、电风扇,把开关一打开,这个电来了,但是看不见电,只感觉到光,感觉有风,电来了没有?来过了,好像没有来,它又消散了。电去了没有?去了,好像没有去,再发动它又来了,它是不来也不去,不生也不死。
(18)、“施惠勿念,受恩莫忘”,这两句话对我一生影响很深,都是佛家、儒家、道家的精神。帮忙了人家,好处给了人家,心里记都不要记,要丢掉。“受恩”,得人家一点好处,要永远记住。
(19)、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20)、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1)、2)修道重在修心,若能一心情境,不着不然,便是无上菩提大道。
(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3)、路再长也会有终点,夜再长也会有尽头,不管雨下得有多大,总会有停止的时候,乌云永远遮不住微笑的太阳。
(4)、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5)、不能留下来的,不是真爱;无法拥有的,不是真情。
(6)、有一个办法很简单,你做到的话,包你有用处。当你要发脾气的时候,你赶快做个气功,把嘴巴一张,先吐一口气,再用鼻子吸一口气,咽下去,再说要不要发脾气。……那真有气耶!人生气时,硬是有一口气,不是假的。
(7)、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