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性本善恶辩论赛辩词
(1)、这是自由辩论的第二阶段,拉回主动权的复旦大学继续贯彻“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战术思想,死死咬住对手的“环境影响论”:如果“恶行是由外在环境造成的”,那么“外界环境中的恶是从哪里来的呢”?“你的善又是怎样导出恶的呢?”(恶花为什么会从善果里产生呢?)。
(2)、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人性本恶。谢谢各位。
(3)、正方许金龙:对方辩友这句话回答的什么,我们实在没有听出来。不过我想告诉对方辩友解决一下性恶的问题吧!荀子说:“无为则性不能自美”。说性像泥巴一样,它塑成砖就塑成砖,塑成房子就塑成房子,这是无恶无善说啊!对方辩友。
(4)、我首先声明,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在我看来:人之初,趋利避害。之所以我会这么说,那是因为我看到了英国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这本书。这本书的内容,传达了一个结论:人性是自私的。让我从科学的角度清醒的认识到“人之初,性本善”是不正确。
(5)、正方三辩:您方立论里面说我们今天看本要看本源对不对?
(6)、正方三辩:您还是没有理解道德上的向和追求、本的区别。就像您方说追求和平不能论证世界就和平了,可是能够论证您本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人,对不对呢?
(7)、(1)能被教化吗?(驯兽师与狮子、恶人能接受善的观念吗):人性根源点
(8)、②谁来教化:善人?恶人?教化的内容能是善的吗?
(9)、当年的复旦大学被冠以了“花辩”的头衔,使很多高校纷纷模仿,每次比赛以求言辞华美,更有甚者会提前编写好各种辞藻华丽的段子临场背诵,后来在研究者中还引发过“花辩”是否值得提倡和学习的争论。
(10)、第认识到人性本恶,其实并不是人类的羞耻。真正应该反省的,是面对着真理,却不敢去正视它。其实,人类社会演进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也就是人的尊严这种虚假的虚荣被不断剥去的过程。我们看到在神学灵光笼罩之下,人类曾经是相当的夜郎自大。但是,哥白尼的日心说,抹去了人在宇宙中的中心地位;达尔文的进化论揭示人与动物之间必然的内在联系;而弗洛伊德则披露了在理性的冰山尖之下,人的巨大的本能的冲动与欲望。今天,我们也只有真正地认识到人性本恶这一基础,(时间到)才能做到抑恶扬善。谢谢!(掌声)
(11)、人人都拥有善源,具有善的萌芽,但是并不是人人都会成为善人,因为必须真正的实现了善行才算为善人。人都具有成为善人的先天素质和潜能,所以那些高尚的品格还需要后天人的努力,把自己这些善端发展成品格,成就自己,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12)、(2)“种瓜未必都能种出好瓜,要是环境不给力,也可能种出烂瓜”;恶行是由外在环境造成的,但这不否定人心中的善根(犯罪后的悔恨、良心未泯):人性根源点论+环境影响论
(13)、正方二辩:对方辩友,很奇怪,那孔子一生追求道德,那就能证明孔子缺德么?
(14)、正方二辩:对方辩友,您也看到了不能因为它没有学到知识就说它笨,为什么因为它没有学习尊重,就说他不尊重别人。二辩。
(15)、对方一辩说,有的人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这不错,但我请问,如果人都是本善的话,谁会拿起屠刀呢?(掌声)
(16)、正方三辩:对方辩友,不是这个意思,告诉您类比不当。今天道德层面关于善恶的评判、对于思想上面的追求善践行善就可以论证它的本质是善的,不是您方纯粹的类比。。。。。(时间到)
(17)、那一届的国辩结束后,复旦大学的“一辩逻辑论证、二辩理论巩固、三辩事实陈述、四辩价值提倡”的陈述模式,成为了当时很多高校辩手的陈词范本,以此为基础产生的辩手位置的职能定位,即使是在今天,还影响着有些学校的辩手选拔和培训。
(18)、“人性之本”这个问题至春秋战国时期以来争论不断,同属儒家学派的两位代表人物就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而荀子却坚信人性本恶。如今,我们跨越时空之门,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19)、今天我们的评判团阵容也特别强大。五人评判团是由本地和海外专业人士组成的。他们是:郭振羽教授,他是南洋理工大学传播学院院长(掌声);第二位是吴德耀教授,他是前东亚哲学研究所所长(掌声);第三位是查良镛先生,他是香港《明报》创办人,也是著名武侠小说家,笔名金庸(掌声);第四位是杜维明教授,他是美国哈佛大学东方语言及文明学系教授(掌声);第五位是许廷芳律师,他是新加坡广播局董事(掌声)。
(20)、好的,谢谢主席,大家好。要想有意义地讨论今天这个辩题,首先应当对几个基本概念,善、恶和人性做出清晰且负责任的界定。
2、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辩论赛正方辩词
(1)、对方辩友,今天说啊,人性有两层,一种是自然属性,是天性,再一种是社会属性,那种是后天的。
(2)、正方许金龙:你有本事再说一遍,为什么我们听了,从来没有听懂过呢?我想请问对方辩友,您说荀子说性恶,但是所有的学者都知道荀子是无善无恶说。
(3)、4年后,也就是1997年,来自大陆的首都师范大学被马来亚大学击败,笔者记得那一年出版的纪实书籍叫《梦断狮城》。
(4)、蒋昌建:谢谢各位,一个严肃的辩论场需要一个严肃的概念。对方多次问我们人性怎么样?人性怎么样?始终没有问我们人性本怎么样?我想请问对方,人性是什么和人性本是什么是同样的一个概念吗?你们如果连这个概念都没有根本建立基础的话,那你们的立论从何而来呢?我们多次问对方的善花里面如何结出恶果,对方说要浇水,要施肥呀。那我就不懂了,大家都承蒙这个阳光雨露的话,为何有那么多罪行横遍这个世界呢?难道这个水,那个肥还情有独钟吗?为何要跟恶的人作一个潇洒的“吻别”呢? 今天我们本着对真理的追求来同对方一起探讨这个千年探讨不完的话题。无论是从性善论的孟子也好还是性恶论的荀子也好,又有哪一家哪一派不要我们抑恶扬善呢?抑恶扬善是我方今天确立立场的一个根本出发点。下面我再一次总结我方的观点。 第只有认识人性本恶,才能正视历史和现实。回顾历史的时候,我的内心总感到痛苦而颤抖。从希波战争到十字军东征,从希特勒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到日寇在华北的细菌试验场,真可谓是“色情与贪婪齐飞,野心共暴力一色。”以往的人类历史,可以说是交织着满足人类无限贪欲而展开的狼烟与铁血啊!可见,本恶的人性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将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呢? 第只有认识人性本恶,才能重视道德、法律教化的作用,才能重视人类文明引导的结果,培养健全而又向上的人格。在历史的坎坷当中,人类并没有自取灭亡。尤其是在面对彬彬有礼、亲切友善的新加坡朋友面前,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类明天会更好,这其中我们要感谢新加坡孜孜不倦地建立起他们优良的社会教化系统。人类文明是在人类智慧之光照耀下不断茁壮成长的。饮水思源,借此我们要感谢那些在人类教化路途中洒进他们含辛茹苦汗水的这些中西先哲们。正因为从他们的理论智慧当中,从他们的身体力行当中,人们才有可能从外在的强制走上理性的自约,自约人的本性的恶,从而培养一个健全而又向善的人格。可见,人性本恶,并不意味着人终身成为恶,只要通过社会的教化系统就可以弃恶扬善,化性起伪啊! 第只有认识人性本恶,才能调动一切社会教化的手段来扬善避恶。光阴荏苒,逝者如斯,在物质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而人类的精神家园可谓是花果飘零。在这个时候,我们要警惕,人性本恶这个基本的命题。可喜的是,在东方的大地上,我们说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已经从一阳来复开始走向了新的春天。我们也相信,通过传统文化的精华,必将使人类从无节制的欲望中合理地扼制并加以引导,从他律走向自律,从执法走向立法。人类才可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要用它来寻找光明!”谢谢各位!
(5)、坚持“自然本性的先天恶”(拿起屠刀、学坏一出溜)与“社会属性的后天教化”(善源在制约权衡的节制中产生),对恶行、善行进行了解释的同时,继续坚持了对正方“环境影响论”进行反击(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6)、正方许金龙:你有本事再说一遍,为什么我们听了,从来没有听懂过呢?我想请问对方辩友,您说荀子说性恶,但是所有的学者都知道荀子是无善无恶说。
(7)、立足“人性根源点论”、“真正道德论”,继续进攻“后天教化论”
(8)、那人世中为什么有恶的表象呢?很简单嘛,我们都知道我们种西瓜只要丢西瓜种子就好了吗?我们还要施肥,还要浇水啊,而且一不小心,万一再下了十几天的大雨,那么西瓜不仅长不好,而且还会烂掉。
(9)、那么再说到人的社会属性,我就不懂了,人的社会属性,为什么就是后天的,不是本性?人的社会属性就是说人可以被教,人有善根,人有善端,那这不就是人的本性了?对方辩友,如果说今天本性可以移来移去,从恶换到善,从善换到恶,那我想请问,本来的性到底是什么?(鼓掌)
(10)、主席:接下来我们听听反方第三位代表严嘉同学怎么反驳,时间三分钟。(掌声)
(11)、反方一辩:首先,婴儿的问题已经回答您第三遍了。您不忍苛责它不忍评判它不代表他不是有善也不是有恶,对不对?还请您告诉我无私是基因中的,还是自私?
(12)、 经过评委的慎重考虑其中有二位同学被评为最佳辩手。李佳熹老师给辩手们颁发奖品。
(13)、一辩:姜丰,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生二年级;
(14)、大家好!哲学家康德主张,人不分聪明才智、贫富美丑都具有理性。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所以进一步又加了一句,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而佛家说,一心迷是真身,一心觉则是佛。正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5)、第只有认识人性本恶,才能正视历史和现实。回顾历史的时候,我的内心总感到痛苦而颤抖。从希波战争到十字军东征,从希特勒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到日寇在华北的细菌试验场,真可谓是“色情与贪婪齐飞,野心共暴力一色。”以往的人类历史,可以说是交织着满足人类无限贪欲而展开的狼烟与铁血啊!可见,本恶的人性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将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呢?
(16)、①如果人性本恶,怎么教化也无法向善的,能被教化还是因为有善根(鸟天生会飞,教化一下就能飞;人天生不会飞,怎么教化也飞不起来):人性根源点论
(17)、我方主张人性本善,就是主张人性的根源点是善的,有善端才会有善行。
(18)、反方三辩:对方辩友,您这个类比不当,如果您要拿知识我们要看婴儿和其他动物有什么区别。而我们今天讨论的只是想告诉您,它的本性里面没有尊重。
(19)、至于说到,善端是从哪儿来的?我告诉对方辩友,如果人人皆自私的话,那么人人都不能自私。因此制约、权衡中产生节制,这就是最早的善源。至于后天的教化,它自然而然形成了。
(20)、谢谢主席,各位好!对方辩友我倒真想请问你这样一个问题,既然社会是由人构成的,对方却认为社会环境中的恶和人之恶没有关系,那请问:
3、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辩论赛二辩
(1)、正方蔡仲达:对方同学,如果说,荀子说恶就是恶的话,那我们今天还要辩什么呢?
(2)、一辩:姜丰,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生二年级;
(3)、谢谢各位,一个严肃的辩论场需要一个严肃的概念。
(4)、正方许金龙:儒学就是来研究荀子到底是说了性恶还是性善嘛!
(5)、此起彼伏的五次连环逼问,犹如捕猎的蟒蛇一般,死死将对手缠住,正方完全脱离了本方攻防体系,彻底陷入重重包围之中,犹如落入蛛网中的飞虫一样,拼命抵抗也只是垂死挣扎,本场比赛就此进入垃圾时间。
(6)、找到了善恶的本质,那人性的本源究竟是什么?进化生物学告诉我们说,在40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个原始汤,里面有水二氧化碳甲烷和氨,直到有一天,基因出现了,受限于资源,它必须尽可能占用资源复制自己。简单点说,它唯一要做的就是自私。当然我们也不怪它,因为总是考虑别人的基因,不得到资源就停止复制了。30亿年后,在自私大比拼中取胜的基因所组成的人类出现了,自私很不幸成为了人类深深嵌刻在基因里和骨子里的本性。而尊重他人从来不是与生俱来的,这来源于后天的教化。人性之本在于自私,并无本性里对他人的尊重。这不是人性本恶是什么呢?
(7)、第人性本恶是日常生活一再向我们显示的道理。从李尔王的不孝女儿们到《联合早报》上拳击妻子脸部的丈夫们,从倒卖血浆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到杀人不眨眼的拉美毒枭,恶人恶事真可谓横贯古今,不胜枚举。对方辩友,难道你还要对着《天龙八部》中恶贯满盈、无恶不做、凶神恶煞、穷凶极恶这四大恶人谈什么人性本善吗?(掌声、笑声)
(8)、我们觉得很奇怪,对不对?比如说吧,一个老人跌倒了,我们把他扶起来;我们来新加坡,交这么多朋友,以辩会友,我们情意真挚;我们看到非洲饥民,人人心中都有孤拯、悲哀、悯天地不悯的心情,如果说扶老人就是沽名钓誉;交朋友这是虚伪矫情……(时间到)谢谢!(掌声)
(9)、正方吴淑燕:我方已经说过了,是因为外在环境的限制,我倒想请问对方同学了,对方同学告诉我们,人有欲望就是本恶,那么对方同学想不想赢这场比赛呢?如果想的话,您可真是恶啊!(笑声、掌声)
(10)、如果说呀,驯兽师可以改变狮子的本性的话,那么我们想想看,我们可以教狮子敬礼,也可以教狮子行善吗?
(11)、正方许金龙:拳击场上是比竞技,有竞赛规则,又不是拿刀子来互相砍杀,对方辩友。(笑声)我们看看伊索比亚的难民,谁不会掉泪,谁不会动心忍性呢?
(12)、据考证,周口店猿人已经懂得用火来把同类的头骨烤着吃,这种生猛烧烤,是何等凶残啊!如果真的是人性本善的话,善良的人们为什么会忍心伤害其他的生灵,怎么会忍心侵犯别人的生命?
(13)、反方四辩:问了两遍,您都不回答我的问题,我问的是人性有恶和人性本恶的差别在哪。是不是您也看到我们谈人性本恶是要去除后天外界来讲,看人性本源状态下是怎么样的呢?
(14)、主席:谢谢蒋昌建同学,最后我们请正方第四位代表王信国同学总结陈辞,时间也是四分钟。(掌声)
(15)、二三辩紧密配合队友,紧紧扎根于“人性根源点论”和“真正道德论”连续对反方的“后天教化论”进行施压。
(16)、反方二辩:对方辩友,我们论证的是人性本恶而不是人性很恶,如果您方论证人性本善的话呢,那您方能不能解释一下恶是如何产生的呢?
(17)、(6)反方二辩针对对方立论作驳论,时间二分三十秒。
(18)、那一届的国辩结束后,复旦大学的“一辩逻辑论证、二辩理论巩固、三辩事实陈述、四辩价值提倡”的陈述模式,成为了当时很多高校辩手的陈词范本,以此为基础产生的辩手位置的职能定位,即使是在今天,还影响着有些学校的辩手选拔和培训。
(19)、谢谢主席,大家好!我先要指出一点的是,康德并不是一个性善论者。康德也说过这样一句话:“恶折磨我们的人,时而是因为人的本性,时而是因为人的残忍的自私性。”
(20)、如果“恶行是由外在环境造成的”,那么“外界环境中的恶是从哪里来的呢”?“你的善又是怎样导出恶的呢?”
4、辩题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辩论赛
(1)、反方严嘉:按照对方辩友的这种逻辑,那么教化应该是非常容易的,每个人都是“心有灵犀不点通”了?(笑声、掌声)
(2)、(1)能被教化吗?(驯兽师与狮子、恶人能接受善的观念吗):人性根源点
(3)、相反,如果我们整个社会倡导扬善避恶,那么人性就有可能向善的方向发展,这一点也不正说明了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是何等重要吗!对方辩友,如果真的是人性本善的话,那么孔老夫子何必还诲人不倦呢。
(4)、正方王信国:因为有人要变坏,所以要纠正他,纠正他是因为他会变好。
(5)、败局已定,正方每一秒钟都近乎折磨,无论怎样发挥,都已是穷途末路;胜局已定,反方发言只是继续享受比赛,无它。
(6)、反方严嘉:为什么我们要进行交通法则教育呢?这不是后天让他向善吗?
(7)、反方蒋昌建:我还没听清楚,你们论述人性是本善的,是在进化论原始社会的本,还是人一生下来的本,请回答!
(8)、对方辩友犯的第三个错误是什么呢?他告诉我们人性的性就是欲望,我们根本就晓得说,我方一开始就论证了,人性就是人的心。孟子告诉我们:“人有四端之心。”这是一个善的种子,我们从来没有否认过说,人世间没有恶行。你有善苗,不见得你就不会有恶行。为什么呢?我们发现了,因为外在环境,因为资源缺乏,所以我们人在无形之中会做出一些恶的行为来伤害别人,这是不得已的。所以,我们教育跟法律就在于纠正人的行为。如果按照对方辩友告诉我们是恶行的话,你为什么去纠正它?人性本恶,人纠正的结果还是回到本。我们的人是性本善,因为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向善的心,于是你透过道德,透过教育,透过法律,他有可能会转变为好。教育跟法律的功能就是要辅导,辅导他走上善途,于是乎,教育就在这个地方茁壮了。对方辩友举了个例子告诉我们说,原始人如何地烧杀虏掠,原始人如何地生灵涂炭。我们告诉大家的是,原始人民,他一开始那个求生的欲望,这跟本性是要区分的。因为当你如果说有五个人同时是饥饿的状态下,有一块面包在那边,一个人跑过去吃,这个时候绝对不会有人用道德来非难他。因为这个时候生存是立于道德之上的。你没有个人的生命,你没有生存的欲望,你如何来谈道德呢?所以原始人那个状况是一种动物性的本能。(掌声)所以,开始对方辩友犯的错误就是告诉我们说,人性是欲望,如果真的是欲望的话,人跟动物怎么分呢?人之异于禽兽者,已心就是一个本心的问题。所以我们说过人有善苗。
(9)、正方许金龙:我们就很担心人性本恶如果成立的话,那样不过是顺性而为,有什么需要惩罚的呢?
(10)、①自然属性:无节制的本能和欲望,这是人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
(11)、虽然人性本恶,但是我们这个世界并没有在人欲横流中毁灭掉,这是因为人有理性,人性可以通过后天教化进行改造,当人的自然倾向无限向外扩张的时候,如果社会属性按照同一方面推波助澜,那么人性就会更加堕落;相反,如果我们整个社会倡导扬善避恶,那么人性就有可能向善的方向发展,这一点也不正说明了如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修齐、治平、外王是何等重要吗?如果人性真是本善的话,那孔老夫子何必诲人不倦呢?不赞同的人所犯的错误就在于以理想代替现实,以价值评判代替事实评判,从感情上讲我们同所有的人一样也是希望人性本善的,但是现实、历史、和理性都告诉我们人性是恶的,这是一个事实,我们只有正视这个事实,才有可能弃恶扬善。
(12)、第二:人性本恶是日常生活一再向我们显示的道理,从李尔王不孝的女儿们到《联合早报》上拳击妻子脸部的丈夫们,从倒卖血浆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到杀人不眨眼的拉美毒枭,恶人恶事真可谓横贯古今,不胜枚举,难道我们还要对着《天龙八部》中恶贯满盈、无恶不作,凶神恶煞、穷凶极恶这四大恶人来谈什么人性本善吗?
(13)、第只有认识人性本恶,才能重视道德、法律教化的作用,才能重视人类文明引导的结果,培养健全而又向上的人格。在历史的坎坷当中,人类并没有自取灭亡。尤其是在面对彬彬有礼、亲切友善的新加坡朋友面前,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类明天会更好,这其中我们要感谢新加坡孜孜不倦地建立起他们优良的社会教化系统。人类文明是在人类智慧之光照耀下不断茁壮成长的。饮水思源,借此我们要感谢那些在人类教化路途中洒进他们含辛茹苦汗水的这些中西先哲们。正因为从他们的理论智慧当中,从他们的身体力行当中,人们才有可能从外在的强制走上理性的自约,自约人的本性的恶,从而培养一个健全而又向善的人格。可见,人性本恶,并不意味着人终身成为恶,只要通过社会的教化系统就可以弃恶扬善,化性起伪啊!
(14)、今天,当笔者仔细研究台湾大学的这三轮陈词时,不禁暗自喝彩:
(15)、神话归神话,现实归现实。对方同学请你们摘下玫瑰色的眼镜看看这个现实的世界,就在你陈辞的这三分钟当中,这个世界又发生了多少战争、暴力、抢劫、强奸。如果人性真是善的话,那么这些罪恶行为到底从何而来呢?对方为什么在他们的陈辞当中,自始至终对这个问题避而不答呢?
(16)、反方姜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到底何为善?何为恶?
(17)、而人的一生,是善恶相伴的,一个原本善良的人有时也会因一时的贪念而做出了丑恶的事情;而浪子回头金不换,又是对人性转换的另一种解读。
(18)、反方蒋昌建:我还没听清楚,你们论述人性是本善的,是在进化论原始社会的本,还是人一生下来的本,请回答!
(19)、比赛伊始,正方率先发起攻势,引经据典,以孟子的性善论引入话题,向反方发出一连串的反问,气场全开,为首次辩论赛开了一个好头。反方也不甘示弱,提出“承认性本恶正是为了重视后天的教化,让人类变得更好”的观点,有理有据。正方从容应对,举出生动的例子,以“瓜”和“籽”为例论因果,没有善籽怎么结出善果?反方先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不过这正好是对辩手们思辨能力的一次考验,通过思考,反方巧妙打破对方论点的壁垒,获得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20)、反方季翔:那当然会动心忍性了,因为人都受过教化了嘛。
5、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辩论赛提问
(1)、反方的一辩陈词,从“人性的划分”为基础,并借此对“善恶”的概念加以明确,就势提出本方“自然属性”的衡量标准,再向前推出“社会属性”对自然属性的教化改造程度所引发的“善行”与“恶行”的两种结果。
(2)、谢谢各位,一个严肃的辩论场需要一个严肃的概念。
(3)、正方将“恶行”归咎于“外在环境”的影响,将“善行”产生的原因则解释为:由“人性根源点”的“善端”引发,借此提出了“善是人性之本”的论证。
(4)、第正是由于人性本恶的存在,所以,在人类社会沧海桑田的演进过程之中,教化才显得尤其重要,而且也相当艰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方从来不否认,通过后天的教化和修养,人是可以对他的人性加以改变,甚至形成伟大的人格的。但是,正因为有本恶的人性存在,所以,我们要知道,学好三年,学坏三天,(时间警示)“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呀。请大家想一想,看暴力片,色情片,是从来没有什么公开的倡导和鼓励的,但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要趋之若鹜呢?(笑声、掌声)
(5)、严嘉:谢谢主席,各位好!对方一辩说,有的人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这不错,但我请问,如果人都是本善的话,谁会拿起屠刀呢?第对方二辩说,人一教一学就能够会善,那我们看到好多人他们做恶事的时候,是不要教,不要学,就会去做的。我们再看到,对方辩友认为恶都是外因,但我请问,如果鸡蛋没有缝的话,苍蝇会去叮它吗?所以,还是它有内因在起作用的。至于说到,善端是从哪儿来的?我告诉对方辩友,如果人人皆自私的话,那么人人都不能自私。因此制约、权衡中产生节制,这就是最早的善源。至于后天的教化,它自然而然形成了。对方辩友不要对历史事实视而不见。好,下面我从现实和历史的层面进一步阐述我方观点。 第人类在诞生之初,就已经把本恶的人性充分地显示出来。人类学研究表明,周口店猿人就已经懂得用火来把同类的头骨烤着吃,这种生猛烧烤,是何等凶残啊!而《人类的起源》一书中告诉我们,当一个土人的小孩不小心,把一筐海胆掉进海里的时候,土人竟把他活活地摔死在石崖上。面对着原始人这种凶残的天性,对方辩友,难道还告诉我们,人性本善吗? 第正是由于人性本恶的存在,所以,在人类社会沧海桑田的演进过程之中,教化才显得尤其重要,而且也相当艰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方从来不否认,通过后天的教化和修养,人是可以对他的人性加以改变,甚至形成伟大的人格的。但是,正因为有本恶的人性存在,所以,我们要知道,学好三年,学坏三天,“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呀。请大家想一想,看暴力片,色情片,是从来没有什么公开的倡导和鼓励的,但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要趋之若鹜呢? 第认识到人性本恶,其实并不是人类的羞耻。真正应该反省的,是面对着真理,却不敢去正视它。其实,人类社会演进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也就是人的尊严这种虚假的虚荣被不断剥去的过程。我们看到在神学灵光笼罩之下,人类曾经是相当的夜郎自大。但是,哥白尼的日心说,抹去了人在宇宙中的中心地位;达尔文的进化论揭示人与动物之间必然的内在联系;而弗洛伊德则披露了在理性的冰山尖之下,人的巨大的本能的冲动与欲望。今天,我们也只有真正地认识到人性本恶这一基础,才能做到抑恶扬善。谢谢!
(6)、第只有认识人性本恶,才能重视道德、法律教化的作用,才能重视人类文明引导的结果,培养健全而又向上的人格。在历史的坎坷当中,人类并没有自取灭亡。尤其是在面对彬彬有礼、亲切友善的新加坡朋友面前,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类明天会更好,这其中我们要感谢新加坡孜孜不倦地建立起他们优良的社会教化系统。人类文明是在人类智慧之光照耀下不断茁壮成长的。饮水思源,借此我们要感谢那些在人类教化路途中洒进他们含辛茹苦汗水的这些中西先哲们。正因为从他们的理论智慧当中,从他们的身体力行当中,人们才有可能从外在的强制走上理性的自约,自约人的本性的恶,从而培养一个健全而又向善的人格。可见,人性本恶,并不意味着人终身成为恶,只要通过社会的教化系统就可以弃恶扬善,化性起伪啊!
(7)、“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面对陷入重围的猎物,复旦大学自然不会心慈手软,抓住对手的“环境影响论”又是一通暴揍。
(8)、反方季翔:对方始终没有告诉我们,既然人性都是本善的,怎么会有人变坏呢?
(9)、人性究竟是本善还是本恶,对于这个辩题正反双方都明确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正方认为人性本善,因此才能创造无限伟大事迹;而反方则认为人性本恶,只是恶的大小不同。在双方辩手精彩的发言之下,整个赛场的气氛达到了至高点,赢得了评委和观众们的掌声。
(10)、反方严嘉:这点都搞不清楚,还来辩论性善性恶?(笑声、掌声)我想请问,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像这样的圣人都要修炼到古稀之年,何况我们凡夫俗子呢?(掌声)
(11)、我们觉得很奇怪,对不对?比如说吧,一个老人跌倒了,我们把他扶起来;我们来新加坡,交这么多朋友,以辩会友,我们情意真挚;我们看到非洲饥民,人人心中都有孤拯、悲哀、悯天地不悯的心情,如果说扶老人就是沽名钓誉;交朋友这是虚伪矫情……(时间到)谢谢!(掌声)
(12)、有人将首都师大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双方采用的陈词模式不同:马来亚大学采用的是“崭新”的进攻式陈词模式,这种模式更有攻击力,且更有现场感,而首都师范大学是采用的还是“一辩论证、二辩理论巩固、三辩事实论证、四辩价值提升”的老陈词模式,显得过于僵化。
(13)、第人类从古至今共同行动的整体特征是为善择善的。回望历史,绝大多数人在大多数的时候为了根本利益选择了善的道路,推动了历史发展。的确,人类有过错误,但是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人类的选择失误与牺牲不是以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作为妥协的。我们为了改善国际关系避免冲突,选择了建立联合国。为了改善社会气候,我们建立了XXXXX在发挥作用。正所谓知错就改,善莫大焉。这种种共同的行为呈现出来的进步当然说明了人性本善。
(14)、正方二辩:对方辩友,道德层面上的判断和事实层面上的判断不一样。就像今天我说我要追求和平不能论证事实上已经和平,但一定能够在道德层面上论证我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善良的人。
(15)、自然属性就是说人的天性就跟动物一样,有欲望的本能。对了,对方辩友说得好,自然属性,人就只有自然属性,本能的欲望而已吗?那人跟动物有什么差别呢?跟狮子老虎又有什么差别呢?对方辩友,请您待会儿要解释给大家听。(笑声)
(16)、与“性”相对的是“伪”。“伪”是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义礼智信就是“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
(17)、反方二辩:对方辩友,您先不要着急,如果您方要告诉我一个人就是笨的,那我们要考虑他后天能不能学会知识,可是您这个时候问我一个人是不是天生就笨,那好像就不应该论证它后天有没有学到了。
(18)、反方姜丰:我方早已回答,倒是请对方正面回答,按照种瓜得瓜的逻辑……(时间到)
(19)、反方蒋昌建:我方一辩已经解释了。我倒想请问对方辩友,在评选模范丈夫时,你能告诉我,这个模范丈夫本性是好的,就是经不起美色的诱惑吧?(笑声、掌声)
(20)、单从这份一辩陈词看来,复旦大学的立论思路“步步为营、层层递进、紧密衔接”,特别是最后的“命题性质定性”更是点睛之笔,首届国辩冠军复旦大学的定性是经过了严谨扎实的逻辑论证,单是这份逻辑上的严谨与扎实就岂是一个“花辩”所能涵盖的?
(1)、虽然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极力主张在人性本恶的前提下人类可以形成道德。但是想想看,如果人性本恶,人类一切道德规范都是作为人类最大的利己手段。当道德成为手段时,道德还是道德吗?也就是说,人一旦违犯道德而不会受到处罚,人就不会遵守道德的约束了。深夜两点我走在道路上看到红灯,如果人性本恶我就会闯过去,因为不过是为了个人方便。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仍然有许多人遵守交通规则。
(2)、恶行与善行发生的根源在于:“社会属性”对“自然属性”的教化改造程度(后天教化论)
(3)、主席:观众朋友,欢迎光临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大决赛。这个国际大专辩论会是由新加坡广播电视局和中国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过去的一个星期,辩论会的八支队伍经过四场初赛,二场半决赛之后,其中的六支队伍淘了。今天进入大决赛的两支队伍可说是辩论经验丰富的精英,他们肯定会在今天的比赛中大展辩才,给大家带来场“劲”的(比赛),让大家大饱耳福。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准将出席我们的大决赛(掌声)。国际大专辩论会的冠军队将获得一万元的现金奖,亚军队可获得五千元。另外,我们也将在过去几场和今天的辩论群英会中选出一位最佳辩论员,他可以获得二千元的现金奖励。现在向您介绍参加今天大决赛的两支队伍,台湾大学和复旦大学。在我右手边的是正方台湾大学的代表,第一位是吴淑燕,政治系二年级;第二位是蔡仲达,会计系二年级;第三位是许金龙,政治系二年级;第四位是王信国,哲学系二年级(掌声)。在我左手边的是反方复旦大学的代表:第一位是姜丰,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生二年级;第二位是季翔,法律系二年级;第三位是严嘉,法律系四年级;第四位是蒋昌建,国际政治系硕士班三年级(掌声)。
(4)、反方二辩:对方辩友不是这样的,他一生追求道德正是说明他道德不是那么足,他想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您只需要告诉我人性是善和人性本善有区别么?二辩。
(5)、理论我想问一个问题,既然社会是人构成的,那么外部环境中的恶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不认为本能和欲望就是恶,本能和欲望无节制的扩展才是恶,孔子早就说过:“道听途说,德之弃也”。所以认为人性本恶主要基于如下理由:第一:人性本恶是古往今来人类理性认识的结晶,早在二千年前,所谓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荀子的性恶论与犹太教的原罪说便已遥相呼应,而近代,从马基雅维里到弗洛伊德,无一不主张人性本恶,这难道仅是历史的巧合吗?相信不会是这样的,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一语道破天机“人们以为当他们说人性本善时是说出了一种伟大的思想,但他们忘记了,当他们说人性本恶时他们是说出了一种伟大的多的思想”。另人遗憾的是,有些人对这样的真知灼理,至今未能幡然悔悟,这不由让我想起乔西。比林斯的那句话“真理尽管稀少,却总是供过于求”。
(6)、(1)进攻“恶”的概念:人有“欲望”与“本能”,就能带来恶吗?(饿了要吃饭、喜欢一个人就要追求)
(7)、对方多次问我们人性怎么样?人性怎么样?始终没有问我们人性本怎么样?
(8)、反方蒋昌建:那我就不知道了,哪个人过马路的时候,是捧着这个良心过去的吗?我倒听说过孤胆英雄,却没有听说过“孤心英雄”啊!(笑声、掌声)
(9)、正方许金龙:对方辩友,从来没有回答过问题,就说回答过。我们来看看对方辩友,对方辩友一辩说人是理性的动物,那么如果说这个社会上人有一个滞胀的,那人就不理性了。(掌声)
(10)、正方王信国:我再说一次,善花为什么结出恶果,有善端,但是因为后天的环境跟教育的影响,使他作出恶行。对方辩友应该听清楚了吧?我再想请问对方辩友,今天泰丽莎修女的行为,世界上盛行好的行为,为什么她会做出善行呢?
(11)、无论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正一)、人与鸟(正二)、驯兽师和狮子(正三)”、还是“扶老太太过街(正一)、孔子的动机(正二)、善人恶人来教化(正三)”,正方以这些生动鲜明的例子对反方的“后天教化论”进行压制,打法简单直接刀刀见血,更不要说例子之间还存在着很好的配合衔接。
(12)、①真正道德论:人世间根本不能产生真正的道德,因为一切道德规范都成了人类最大的利己手段(人类社会将是彼此不再相信:一个老太太跌倒了有人把她扶起来,人们则说他居心不良)
(13)、恶行的发生:当人的自然倾向无限向外扩张的时候,社会属性却推波助澜,人性就会更加堕落
(14)、反方姜丰:我方明明回答过了,为什么对方辩友就是对此听而不闻呢?到底是没听见,还是没听懂啊?(笑声、掌声)
(15)、但是当我们面对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时,当我们面对一群口蜜腹剑的人的时候,我们想要坚持善良的心会动摇,因为我们不知道现在对我们友好的人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对我们好,我们不能够信任每一个人,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信任。
(16)、从前三轮概括出来的攻防体系来看,台湾大学的体系简单明了直接有效,且攻守衔接得当配合有法,如此出色的逻辑和战术素养怎么可能会输给肤浅的“花辩”?
(17)、正方蔡仲达:对方辩友,请你们不要回避问题,台湾的正严法师救济安徽的大水,按你们的推论不就是泯灭人性吗?
(18)、我想请问对方,人性是什么和人性本是什么是同样的一个概念吗?你们如果连这个概念都没有根本建立基础的话,那你们的立论从何而来呢?
(19)、相比之下,台湾大学的前三轮陈词不仅毫不逊色,而且更加咄咄逼人。
(20)、为了考虑资料的完整性,还是把双方最终的总结陈词放上来:
(1)、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今天提出了这么多,如果说人性真的是本恶的,我们来请问下面几个问题:
(2)、我再想请问对方辩友,如果说今天是人性本恶的话,对方辩友说的种种教育,那可能实行吗?谁会信任谁,由哪一个性善的人来教,还是性恶的人来教呢?如果说性恶的人来教的话,那谁会服谁呢?他教的凭什么就是善的呢?
(3)、今天我们本着对真理的追求来同对方一起探讨这个千年探讨不完的话题。无论是从性善论的孟子也好还是性恶论的荀子也好,又有哪一家哪一派不要我们抑恶扬善呢?抑恶扬善是我方今天确立立场的一个根本出发点。下面我再一次总结我方的观点。
(4)、(2)谁来教化呢?(性恶的人?性善的人?他教的就一定是善的吗?):真正道德论
(5)、正方王信国:我再说一次,善花为什么结出恶果,有善端,但是因为后天的环境跟教育的影响,使他作出恶行。对方辩友应该听清楚了吧?我再想请问对方辩友,今天泰丽莎修女的行为,世界上盛行好的行为,为什么她会做出善行呢?
(6)、正方许金龙:人过马路当然是捧着良心过去的。而且,看到老弱病残的时候,我们还要扶他一下。对方辩友,人是带着良心过去的。
(7)、我方不否认在人类社会中存在有恶行,但是恶行的产生则是由外在环境所造成,所以恶是结果而不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