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总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原版改动有可能,但较真实版的还是梁启超整理的。毕竟《绣像康梁演义》是在谭嗣同就义十年后出版的,且小说为情节需要有大幅改动的确定性!
(2)、于是,他把自己的生命化作了一枚棋子。菜市口的血色中,他飘然而去,回归宇宙的苍茫。
(3)、作赋豪情脱帻投,不关王粲感登楼。烟消大漠群山出,河入长天落日浮。白塔无俦飞鸟迥,苍梧有泪断碑愁。惊心梁苑风流尽,欲把兴亡数到头。
(4)、一个熟悉的名字出现了——谭嗣同!他的诗文《潼关》被选入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5)、我思故园,西风振壑。花气微醒,秋心零落。郭索郭索,墨声如昨。
(6)、香草美人是古代抒情诗的传统,以男女恋情比附君臣际遇。在哀婉动人的辞章中,无数才子甘心自比卑微的怨妇,而谭嗣同笔下的少女,却自有别样的风骨:
(7)、他,以哲学家的智慧、侠士的勇气、诗人的至情,真正做到了胜天半子。
(8)、①迷离: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鹿死谁:“鹿死谁手”的省词。旧以逐鹿中原比喻争夺天下。
(9)、变法失败后,谭先生有三次机会可以免于杀身之祸但为何……
(10)、之后谭嗣同前往日本使馆找到了梁启超,他劝梁赶快逃走。二人一起去拜访了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想通过李提摩太以外交途径救出光绪帝,可惜事情未能办成,而后梁启超在日本公使的帮助下逃到了日本。
(11)、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光绪廿一年(1895年)进士,曾与弟子梁启超合作戊戌变法,后事败,出逃。辛亥革命后,康有为于1913年回国,定居上海辛家花园,主编《不忍》杂志。
(12)、转天康得到密诏后,立即找来了梁启超、谭嗣同、康广仁等几位在南海会馆内商量对策。但他们既无军队也无钱粮,想不出如何把光绪帝救出来,几人只是在那里抱头痛哭。最后,还是谭嗣同想出了个办法,他提出去找袁世凯,请袁发兵包围颐和园,迫使西太后让权。康有为觉得这个办法不妥,他认为光绪帝不太可能同意这么做,但众人也想不出其他妙招,于是众人就同意谭嗣同去跟袁世凯交涉。
(13)、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
(14)、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
(15)、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16)、北风蓬蓬,大浪雷吼,小儿曳缆逆风走。惶惶船中人,生死在儿手。缆倒曳儿儿屡仆,持缆愈力缆縻肉,儿肉附缆去,儿掌惟见骨。掌见骨,儿莫哭,儿掌有白骨,江心无白骨。
(17)、晚清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整个中国面临挑战,也不乏机遇。时代轨迹中的士大夫精英,凭借资源和实力,又得风气之先,建功立业自是水到渠成。名重一时的维新派官员王照,曾上书言事引发礼部六堂官革职,后来潜心语言改革,编制的《官话合声字母》,成为今天使用的汉语拼音蓝本。“维新四公子”之一的陈三立,遭遇家国变故之后躬耕诗田,发扬了“同光体”诗派,成为近代最负盛名的古典诗人。
(18)、但事情却并没有因为他的留下而出现转机,不久后,他便被抓捕。在狱中他在墙壁上题写下一首诗。
(19)、1877年京师大疫,12岁的谭嗣同感染白喉,昏迷了三天三夜才苏醒。死里逃生之后,他才得知,母亲、大哥、二姐已经在五日之内相继染病去世。失去母亲的他随父亲谭继洵到甘肃上任,父亲的小妾对他种种虐待,还挑拨他和父亲的关系,导致“可以与子言孝,不可与父言慈”。
(20)、这是谭嗣同被捕后在狱中写就的。我们都知道,谭嗣同是戊戌变法的三大领袖人物之排在康有为梁启超之后。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完全是可以逃走的。但是,他没有。
2、
(1)、夕阳悬高树,薄暮入青峰。古寺云依鹤,空潭月照龙。尘消百尺瀑,心断一声钟。禅意渺何著,啾啾阶下蛩。
(2)、自古以来,中华儿女为赴国难,慷慨就义者很多。这些仁人志士,他们(她们)都满腔热忱地投身于变法维新,或是革命事业中。倘若一旦因出事而遭被捕坐牢,始终也心坚如铁,狱中题诗就是最好的验证!
(3)、谭嗣同少年精研剑术,据说可以在雨中舞剑而不湿身;青年投笔从戎,入新疆刘锦棠麾下,19岁就荣立军功,被赏四品顶戴;他还有纵横捭阖的商业才能,小试牛刀,就把资金困难的《时务报》,办成了上海数一数二的报业集团。
(4)、读谭嗣同的著作,会发现,学术的境界竟可以这般雄浑瑰丽,如翱翔九天的凤凰。
(5)、让我们一起走进谭嗣同的诗歌世界,感悟他那天地不朽、日月同光的人生乐章。
(6)、这一系列活动,光绪帝都看在眼里,而后慈禧又当着众大臣的面,将光绪帝训斥一番,这更加让皇帝觉得大势不妙,于是他就让杨锐带了一道密诏给康有为:“今朕位几不保,汝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可妥速密筹,设法相救。”可能是这个变故让杨锐未曾料想到,他拿到皇帝的密诏后,不知什么原因,过了五天才交给林旭。光绪帝一直得不到消息,于是他又托林旭带给康有为一份密诏,他劝康等人赶快逃走。
(7)、踏上平凉的土地,正是夜色苍茫。汽车在戈壁荒漠上行驶了好久,蓦然进入了一座灯火通明的城市。繁华的大街,高大的楼房,闪烁的霓虹灯,歌舞升平的市民广场……一种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酒店大堂宽敞华丽,房间舒适温馨,温水淋浴洗去了全身的疲惫和风尘。这是关中西去北上的古道要冲吗?是大西北丝绸之路上的边城吗?是谭嗣同歌咏过的平凉吗?我在闹市中心的夜宵摊上吃酿皮,喝啤酒,不知今夕何夕,不知身处何地,怀疑自己置身在一个富庶的江南小镇。
(8)、“望门投止思张俭止”这一句,是身处囹圄的谭嗣同记挂、牵念仓促出逃的康有为等人的安危,借典述怀。私心祈告:他们大概也会像张俭一样,得到拥护变法的人们的接纳和保护。
(9)、“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山川河岳,谭嗣同伴着故国风尘一一走过,最后托体山阿,竖起民族的脊梁;宇宙星辰,他怀着对生命的眷恋上下求索,终于化身龙光北斗,在沉沉的黑夜中,闪耀着光明的前奏。
(10)、日月星地之各吸所吸,其力何能制而不相吸附?日月星地之互吸所吸,其力何能保其不相陵撞?其非力之一辞所能尽矣。是尽有至大至精微,无所不胶粘、不贯恰、不莞络而充满之一物焉。
(11)、辘轳鸣,秋风晚,寒日荒荒下秋苑。辘轳鸣,井水寒,三更络绎啼井栏。鸳鸯憔悴不成双,两雌一雄鸣铿锵。哀鸣声何长,飞飞入银塘。银塘浅,翠带结。塘水枯,带不绝。愁魂夜啸缺月低,惊起城头乌磔磔。城头乌,朝朝饮水鸳鸯湖。曾见莲底鸳鸯日来往,忘却罗敷犹有夫。夫怒啄雄,雄去何栖,翩然归来,闭此幽闺。幽闺匿迹那可久,花里秦宫君知否?不如万古一丘,长偕三百首。幽闺人去灯光寂,照见罗帏泪痕湿。同穴居然愿不虚,岁岁春风土花碧。并蒂不必莲,连理不必木,痴骨千年同一束。
(12)、梁启超对原诗之词句作了一些修改,其根据源于戊戌年刑部主事唐烜所写的《留庵日钞》。这是一本私人日记,出现有关谭嗣同《狱中题壁》细节描述:
(13)、我辈虫吟真碌碌,高歌《商颂》彼何人。十年醉梦天难醒,一寸芳心镜不尘。挥洒琴尊辞旧岁,安排险阻著孤身。乾坤剑气双龙啸,唤起幽潜共好春。
(14)、作者 罗曼丨文学硕士、传媒从业者、现居南京
(15)、由于这首绝诗最后一句提到的“两昆仑”是比拟还是专称,引起了当时和后来研究者的诸多推测和猜疑,它究竟是指谁呢?
(16)、然而,他悬崖撒手,不惜将自己的珠玉之身,焚于革故鼎新的烈火之中。从此,晚清思想界的明星,光芒初现,化作没于天际的彗星。
(17)、1898年六月,谭嗣同受到光绪皇帝的赏识,被授予四品军机章京参与变法。他深知临危受命,前途堪忧,临行前在家书中寄语妻子李闰要无喜无悲,听其自然,并赠诗,诗中他既是感激妻子对家庭的付出,同时也表达了他愿与妻子生生世世结为夫妻的美好愿望。
(18)、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19)、志士叹水逝,行子悲风寒。风寒犹得暖,水逝不复还!况我别同志,遥遥千里间。缆祛泣将别,芳草青且歇。修途浩渺漫,形分肠断绝。何以压轻装,鲛绡缝云裳。何以壮行色,宝剑丁香结。何以表劳思,东海珊瑚枝。何以慰辽远,勤修惜日短。坠欢无续时,嘉会强相期。为君歌,为君舞,君弟行,毋自苦。
(20)、1879年十五岁。是作者的处女作。1877年8月,其父以二品卿衔补授甘肃巩秦道。次年夏,作者侍父去甘肃,不久即返回浏阳,师事涂启先先生,开始学诗。当仲兄赴甘肃省父时写下了这五首绝句。表达作者离愁别绪,展示兄弟的深情厚谊。
3、
(1)、珠帘垂地,意味着女主人公门前冷落车马稀。但她既没有孤芳自赏,也没有任性寻欢。她独自登高,游目骋怀,寻求更宽广更美丽的天地。拭去了灵魂沾染的奴性和怯懦,才能拥有更自信、更健康的人生。
(2)、潼关是地势险要的兵家必争之地,峰峦如聚,波涛如怒。面对天地之悠悠,诗人感到的不是自己的渺小,而是化身山河,去拥抱自然的伟力,投身历史的洪流。
(3)、这其中就有谭嗣同,他未接受别人的逃亡劝告,毅然决定留了下来。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直言道:“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谭同始。”
(4)、谭嗣同被杀后,谭继洵经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谭仲麟的保奏,仍被革职回乡。不知谭嗣同的这几封假信是否起到了作用。经过一番分析,看来谭嗣同不逃走也并非只是考虑到家人的后果,更多者,很可能如其所言,他真的想用自己的血来唤醒民智。
(5)、他在险峻逼人的崆峒山感受到的,竟是生命的明丽:
(6)、诗歌的前两句运用张俭和杜根的典故,揭露顽固派的狠毒,表达了对维新派人士的思念和期待。后两句抒发作者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雄心壮志。
(7)、骆宾王号称“初唐四杰”之一。他随徐敬业起兵反武则天,其《讨武曌檄》文辞华丽,对仗工整,一句“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气势雄浑,撼人心魄!连武则天听后也赞叹不已:“此人不用,乃宰相之过矣。”这样一位大才子,领唱平凉之歌,真乃平凉之幸!
(8)、少年时的坎坷经历没有让他陷入一己悲欢,反而使他将自己的生命同整个宇宙紧密相连。
(9)、有了此图,再也不怕写错繁体字了(超级实用)!
(10)、对于这首著名的诗,历史上也有不同的说法,据说这首诗从监狱传出时,原诗的写法本是如下:
(11)、风雨如磐,山河破碎,望门投止,人海茫茫,何处再寻张俭墓?
(12)、而今我们见到的这首流传甚广的诗,其实是经过了梁启超的修改,因为梁听到谭被杀的消息后十分地悲愤,他写出了一篇《谭嗣同传》,以此来纪念这位为国而死的英烈。
(13)、据了解,谭嗣同写这首诗时才14岁,当时随父赴甘肃上任,途经陕西潼关,被北方特有的壮阔风景震撼,写下此诗。读完此诗,似乎可以看见一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监河,乘兴前进,立马城关,眼见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整首诗都在写山水,却是诗人感觉中的山,感觉中的水,把山水写活了,读来有冲击力,能让人强烈感受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通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14)、这首诗表达了对避祸出亡的变法领袖的褒扬祝福,对阻挠变法的顽固势力的憎恶蔑视,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愿为自己的理想而献身的壮烈情怀。
(15)、公元1898年,在康有为、梁启超一众维新派人士的建议和提倡下,光绪皇帝下令开展变法运动,史称“戊戌变法”。这次变法本来会对当时朝廷各方面起到改良的作用,但是它也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于是遭到了强烈的抵制和反对。
(16)、②通眉:眉毛很长,两眉孔乎相通连。唐朝诗人李贺是通眉,谭嗣同也是通眉。
(17)、入南半截胡同,门牌是1号,已经是南半截胡同的最北端,向北望去,已是一大片巍峨的现代化大楼,见此马上心凉了大半截,看来又全拆平了。但还是不死心,向1号院的一位老太太打听,她果真说北半截胡同前几年早拆了,这话即刻让我死了心,可能是因为天太热,老太太站在那儿喘了两口气,接着说:“你拐过弯去到另一侧,那儿还有几间房也算北半截胡同的。”
(18)、破天一声挥大斧,干断柯折皮骨腐,纵作良材遇已苦。遇已苦,呜咽哀鸣莽终古!
(19)、从门廊上排列的两大排电表的数量看,现在院内住着近20户人家。进院视之,当然跟猜测的一样,是个大杂院,院里横七竖八地盖着一些私搭乱建的小窝棚,格局已经完全看不出,唯一引起我注意的是院里一棵枯死的石榴树。石榴树旁一位妇女坐在小板凳上洗衣服,旁边站着一位老太太,腰间扎着围裙,扠着两只手,跟那洗衣女痛骂某人,听一句就知道又是在骂儿媳妇。
(20)、我辈虫吟真碌碌,高歌《商颂》彼何人。十年醉梦天难醒,一寸芳心镜不尘。
4、
(1)、江汉夜滔滔,严城片月高。声随风咽鼓,泪杂酒沾袍。思妇劳人怨,长歌短剑豪。壮怀消不尽,马首向临洮。
(2)、第二种说法,则认为谭嗣同的等死是改良主义者消极无力的表现。而第三种说法,则认为谭的等死集中反映了他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改良主义政治实践的矛盾。对于这两点,李喜所也一一予以了辨析,他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能令人信服。
(3)、此诚悲也,长歌当哭,或许这是他作为一代任侠的怀古情所致。“无生者无以谋成事,无死者无以召后辈”,就像赵氏孤儿一样,当灾难降临时,总有人做公孙杵就舍生取义,也总要有人做程婴忍辱负重以图后计。先生选择了前者,并不是不知卧薪尝胆之意,或许是内心的侠客情怀所致——为义与心。“各国变法无不有流血牺牲者,谭某愿为维新第一人”。字里行间,不见畏缩,但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之悲壮与浩气。而谭先生又是一个充满侠气的人。
(4)、旧作除夕诗甚伙,往往风雪羁旅中,拉杂命笔,数十首不能休,已而碎其稿,与马矢车尘同朽矣。今见饶君作,不觉蓬蓬在腹,忆《除夕商州寄仲兄》:“风樯抗手别家园,家有贤兄感鹡原。兄曰嗟予弟行役,不知今夜宿何村。”风景不殊,幽明顿隔,呜矣陈言,所感深焉,亦不自知粗放
(5)、1895年年初,31岁。写于《马关条约》签订后,面对中日战争的失败,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国土沦丧分,谭嗣同积郁胸中的悲喷,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
(6)、这首诗写于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的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以后的一周年。
(7)、烈士的光环太过耀眼,让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更立体的谭嗣同:他是晚清著名的诗人,以芬芳悱恻之语写尽祖国大地山川;他是一代侠士,以勇猛精进之姿祛除封建专制之魅;他是开一代新风的哲学家,以参天竞物之心叩问整个宇宙大我的涯际。
(8)、断送古今惟岁月,昏昏腊酒又迎年。谁知羲仲寅宾日,已是共工缺陷天。桐待凤鸣心不死,泽因龙起腹难坚。寒灰自分终消歇,赖有诗兵斗火田。
(9)、金城置郡几星霜,汉代穷兵拓战场。岂料一时雄武略,遂令千载重边防。西人转饷疲东国,南仲何年罢朔方。未必儒生解忧乐,登临偏易起旁皇。
(10)、挥洒琴尊辞旧岁,安排险阻著孤身。乾坤剑气双龙啸,唤起幽潜共好春。
(11)、1896年6月。32岁,赴南京任候补知府时所写,此篇写长江夜航,一边是黎明前的黑暗,一边是新星跃起,表达他为变革现实而奋斗不已的强烈愿望。
(12)、谭嗣同的诗作,最有名的除了《狱中题壁》,就是这首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潼关》:
(13)、在慈禧太后看来,这场变法是假,光绪帝想夺权是真,于是慈禧太后再次发动政变,再次垂帘听政,将光绪帝囚禁,戊戌变法失败。
(14)、0和同事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真正的推心置腹。毕竟有利益关系的存在,你永远不知道捅你你刀的会是谁。
(15)、内顾何曾足肝胆,论交晚乃得髯翁。不观器识才终隐,即较文词势已雄。逃酒人随霜阵北,谈兵心逐海潮东。飞光自抚将山简生来忧患中。
(16)、他为什么这样痴情,这样痛切,竟不肯“假以天年”呢?
(17)、在与山水的相拥中,山川有情,心无疆界,个体与自然浑融一体:
(18)、别来三见流火星,秋风猿鹤哀前汀。谁知骨肉半人鬼,惟有乱山终古青。
(19)、1882年春,18岁的谭嗣同从浏阳动身,赴甘肃,告别好友唐才常等人。诗中写出愿不让年华空度而不畏艰险的远行之志,同时也写出与友人难舍难分的情谊。
(20)、谭嗣同不愿变成恶龙。他要打破封建古国历史轮回的魔咒。
5、
(1)、因为这几日间有很多人鼓动慈禧太后赶快将这几人杀掉,他们的担心是因为康有为的逃走,这些人跟慈禧说,康有为出逃之后,说不定会把洋人引来救这几人。这些人的说法也引起了慈禧的担心,于是不通过审判,直接命军机大臣刚毅将这六人押赴菜市口刑场,下午四点将这些人斩首,这就是著名的“戊戌六君子”。而谭嗣同被斩时,年仅33岁。
(2)、“忍死须臾待杜根”是用东汉诤臣义士的故事,微言大义。通过运用张俭的典故,以邓太后影射慈禧,事体如出一辙,既有对镇压变法志士残暴行径的痛斥,也有对变法者东山再起的深情希冀。这一句主要是说,戊戌维新运动虽然眼下遭到重创,但作为锐意除旧布新的志士仁人,应该志存高远,忍死求生。等待时机,以期再展宏图。
(3)、120年前的那个秋天,一场秋雨一场凉。慈禧发动政变,重新垂帘听政,各项新政被裁撤,同情变法的权臣或罢官,或隐退,或缄口自保。局势又恢复到变法前的阴晴不定。
(4)、王五劝说谭嗣同离开,但谭嗣同不肯,让王五积极联络人手营救光绪皇帝。9月24日,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捕,9月28日被杀于北京菜市口。
(5)、1898年9月21日起,慈禧太后在全国大肆捕杀维新派人士,谭嗣同也在榜上。
(6)、站在宇宙运化的高度,万物本无高下,人为的隔绝可悲可鄙,因此“通”的结果必然是“平等”。谭嗣同以此为出发点,对封建君主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指出“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结果却“不为君主,即詈以叛逆”,“中国人犹自以忠义相夸示,真不知世间有羞耻事矣!”锋芒之犀利,今天读来仍掷地有声。
(7)、光绪二十四年(1898)是农历的戊戌年,是年六月,光绪皇帝实行变法,八月,谭嗣同奉诏进京,参预新政。九月中旬,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并开始大肆捕杀维新d人。
(8)、0人们倾向于记住最先发生的事情和最后发生的事情
(9)、谭嗣同的《狱中题壁》,是解开他生死迷题的钥匙:
(10)、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
(11)、不过在后来传颂的过程中,被梁启超改成了现在的版本。虽然看似梁启超版本的诗作更有气势,写得也更有水平,但是原诗版本一样也很霸气,同样值得我们一读。
(12)、天地正气,横刀难破,有心无力,仰天大笑,以我血召后人而奋进。
(13)、黄景仁(1749~1783),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大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文学家。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14)、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汉族,江苏太仓人。他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15)、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
(16)、赵翼(1727年~1814年)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17)、初读这首诗的时候,可能很多读者都会有一个疑问:昆仑山明明只有一处,为何谭嗣同写的时候却是“去留肝胆两昆仑”?从字面意思上来说,昆仑山本是山脉,这里的“两昆仑”只是昆仑山脉上的两座奇峰。从它的象征意义来说,离去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是为了变法留下火种,以图卷土重来;而留下的谭嗣同等人也是为了变法能够更加深入人心,激发人们变法图强的信念。不管是离去的还是留下的,其实都有着同一个目标,那就是维新变法,从这个方面来说他们就像两座昆仑奇峰,比肩而秀。
(18)、守旧派长长地舒了口气,维新派的羽翼被剪除,权力地位的威胁终于消失了。
(19)、1890年,26岁。谭嗣同父亲由兰州调任湖北巡抚。他先期由浏阳启程至湖北,为父亲到任做准备,舟行至岳阳时所作。
(20)、翻阅平凉市志,感受的是历史的沧桑。平凉位于西安、兰州、银川三大省会城市的几何中心,史称“西出长安第一城”,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里吸引了众多彪炳史册的著名人物,发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人文初祖轩辕黄帝亲诣崆峒山,向广成子请教修身治国之道;周穆王“八骏日行三万里”,与西王母相会于回中;秦始皇、汉武帝先后西巡,登崆峒而揽胜,寻道理而治国……平凉本身就是一卷令人读不完解不透的历史长诗。历代文人雅士慕名而来,在平凉吟诗作赋,久而久之竟成了一片诗歌的海洋。
(1)、他追求生命的广度和深度,看穿生死,将整个生命融入宇宙的运化中。
(2)、我谢过她们的主意,按其所说瞻前顾后,前面是99号,后面是103号,看来此面是单号,于是算出此馆为101号。我向几位大娘汇报我的推论,几位都笑了,连夸我聪明。说话间,其中一位大娘说:“时间到了!”几位老太太闻言立刻站起身,纷纷搬起椅子各奔东西,以至于我都没来得及问清楚她们几个到底在此执行什么机要任务。
(3)、有如此愿以身殉法的豪情,也难怪乎他会在狱中墙壁上题诗一首《狱中题璧》:
(4)、湘上野烟轻,芙蓉落晚晴。桂花秋一苑,凉露夜三更。
(5)、访僧入孤寺,一径苍苔深。寒磬秋花落,承尘破纸吟。潭光澄夕照,松翠下庭阴。不尽古时意,萧萧雅满林。
(6)、袅袅箫声袅袅风,潇湘水绿楚天空。向人指点山深处,家在兰烟竹雨中。
(7)、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8)、志士叹水逝,行子悲风寒。风寒犹得暖,水逝不复还。况我别同志,遥遥千里间。揽袪泣将别,芳草青且歇。修涂浩渺漫,形分肠断绝。何以压轻装,鲛绡缝云裳。何以壮行色,宝剑丁香结。何以表劳思,东海珊瑚枝。何心慰辽远,勤修惜日短。坠欢无续时,嘉会强相期。为君歌,为君舞。君第行,毋自苦。
(9)、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了戊戌变法。其年6月4日,光绪皇帝正式宣布变法,一并颁布了“明是国是”诏书。想不到三个月后,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物。
(10)、一个悠长宁静的小城,有了崆峒山,有了柳湖,还有那从古到今滔滔不绝的诗歌,已经太完美了。水态山容足性灵。水靠山,山拥水,山水滋养着诗歌,诗歌也滋润着山水。平凉正以山的胸怀、湖的深邃、诗歌的浪漫迎接着所有走进它的人们。我也遵照历代先贤的惯例,在饱览平凉的山水之后,写那么一点文字献给平凉,也献给先贤。
(11)、谭嗣同的坎坷经历,在封建宗法制度下绝不是个例。然而,弱小者被岁月熬炼成年高德劭的尊长之后,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对后辈晚辈威压欺凌;受尽压迫的平民士兵,一日揭竿而起,最后仍不免于黄袍加身,将江山视为一人一姓之私有。
(12)、 ——《山寺》
(13)、西哲尼采有云:凝望深渊过久,深渊亦回以凝视;缠斗恶龙过久,自身亦化为恶龙。
(14)、孤岭破烟石径微,湾头细雨鸬鹚飞。有人日暮倚门望,应念归人归未归。
(15)、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谭嗣同《狱中题壁》诗,豪情万丈。但有人这是被改动过的,那原版如何?
(16)、 ——《崆峒》
(17)、③无端。无故。长夜:冬夜长,比喻黑暗的社会现实。婪尾:最后、末尾的意思。阴阳:指一年四季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