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和弟子有趣的故事简短
(1)、(意译)子禽问子贡:“孔老夫子到了一个邦国,一定会了解清楚这个邦国的政事。他是千方百计去获得的,还是有人主动提供他的呢?”子贡说:“夫子以温和、良善、恭敬、节俭、谦让的方式得到这些信息的。夫子得到这些信息的方式,与其他人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啊!”
(2)、福利来咯,逍哥为热爱民乐的小伙伴们准备的唢呐入门秘籍,赶紧扫码领取呀wink~
(3)、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4)、子游、子夏,孔子也喜欢。“吾d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指的可能就是以文学见长的子游、子夏。子游很认真要好,子夏很虚心自谦。夫子和子游爱开开玩笑,对子夏多鼓励。
(5)、然而,卫灵公考虑到公叔氏有晋、楚两大国在背后支持,不敢攻打。
(6)、孔子的学生心想自己这次赢定了,于是准备带客人去见老师孔子。
(7)、孔子感叹:假如有人能用我,给我三年就能让卫国强大。
(8)、在孔子的时代,无论“小学”还是“大学”,都是为贵族服务的,平民的孩子想上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孔子招收学生,不论身份阶层,是多么非凡的创举!这也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9)、孔子边走边丢,子路也狼狈地弯了十七八次腰。
(10)、来到山顶,孔子极目远眺,喟然感叹道:“登高望远,见天地之悠悠,难免发千古之幽思。此情此景,同学们,何不在此说说,各自的志向,让老夫聆听一二。”
(11)、孔子通过不断学习求索,成了大学问家,他要开堂授课了。
(12)、随着时代发展,对人的技能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你们都掌握了哪些技能呢?
(13)、《史记》记载一日孔子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孩子回答:“人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项橐。”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难项橐,但是都被项橐巧妙的化解。
(14)、 关于孔子和这群著名的学生,还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本周六下午,欢迎您与我们一起,跟随张小椿老师,分享这其间的智趣故事。
(15)、那人说:“砍断我的脚,本来就是因为我犯了罪,那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当初您审判臣的时候,一开始先根据法律寻找减轻臣刑罚的方法,是想要让臣免于法律的惩罚,这是臣很明白的;在审判完了定罪的时候,要确定刑罚了,您很庄重伤感,都可以从表情上显现出来,这个也是臣很明白的。您不是因为私情而要对臣徇私作弊,只是因为有天生的仁人之心,才会自然而然地这样做。这是臣要使您逃避灾难的原因。”
(16)、说完,孔子和其弟子静坐着,准备听听老子的大道,谁知,老子笑着张开嘴巴,露出参差不齐的牙齿,道:“你们看看我的牙齿如何?”
(17)、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问孔子:"你对他们三个人讲的话怎么评价?"
(18)、孔子仔细的看了看老子的舌头,若有所思的笑道:“先生博才多学果然名不虚传!”
(19)、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
(20)、孔子曾称赞他假如穿了破棉袍儿,和穿狐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能没有自卑感,引用《诗经•邶风》的“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孔子就说,这是做人的道理,有什么自以为美的。
2、孔子和他弟子有趣的故事
(1)、你从本章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发?你想立志做一名外交家,或是儒商吗?
(2)、门人不敬子路,孔子就护他说:“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以上只是我的见解。据《孔子家语》:子路鼓瑟,有北鄙之声(即杀伐之声),因为他气质刚勇而不足于中和。我认为刚勇的人,作乐可以中和;子由只是走调。)
(3)、张小椿,屏西小学语文教师,海峡儿童阅读研究中心研究员。2009年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师从著名学者林金水先生、谢重光先生。喜欢阅读,热爱写作,是深受孩子们喜欢的“会讲、爱讲历史故事的孩子王”。主持课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历史故事研究》,编著出版《世说新语》(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年出版)和《读诗赏画》(合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
(4)、主办: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5)、我们一起穿越回去,看看孔子的课程表,见证一下他是怎样成为大学霸的!
(6)、最后,孔子笑着对子路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了。小事不干,将来就会在更小的事上操劳。
(7)、 子贡的朋友子禽有件事非常困惑:孔子每到一个邦国,就能对该国的政事了如指掌,在跟王侯将相的会面中,对答如流,常常还能提出很合时宜的治国良策。所以他问子贡,是不是孔子事先派了不少人去暗中打探情报,还是这些邦国的大臣们主动提供情报给孔子的?
(8)、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9)、孔子最不喜欢的弟子是宰予。宰予不懂装懂,大胆胡说。孔子听他说错了话,因为他已经说了,不再责怪。宰予言行不符,说得好听,并不力行。而且很懒,吃完饭就睡午觉。
(10)、这些问题涉及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家庭伦理道德等方面内容,内容广泛,项橐都能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孔子佩服,连说六个“善哉”
(11)、客人走了以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孔子:“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么说三季呢?”
(12)、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13)、孔子说他“朽木不可雕也”,又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说他是看到宰予言行不一而改变的。
(14)、一次,卫国一位使者向子贡了解孔子弟子的情况,子贡就介绍好学不倦的颜回,勇敢无畏的子路,多才多艺的冉求,节操高尚的曾参等同学,惟独没有谈他自己。
(15)、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16)、颜渊近前回道:“文事、武功,两为同学都已说得很好了。我哪里够资格,参与其中?”
(17)、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老师终于知道我对他的深情厚谊、不离不弃了。可是看到子路这么欣喜得意,孔老师忍不住又讽刺了他一句:“子路啊,你的勇气超过了我,其他就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了。”
(18)、"公西华,你怎么样?"
(19)、95后跟着无脑爽剧学“办公室宫斗”,迟早学废
(20)、今日逍哥给大家带来的唢呐知识和文旅地标故事,一定要慢慢消化哦,更多精彩故事等你一起来揭晓~
3、孔子和弟子有趣的故事400字
(1)、出了城,二人继续前行,经过的都是茫茫荒野,坐在牛背上的孔子猜到子路渴得厉害,就把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子路一见,赶紧捡起来吃。
(2)、孔子对其他弟子总很有礼,对子路却毫不客气地提着名儿训他:“由,诲汝知之乎?……”子路对夫子毫无礼貌。孔子说:“必也正名乎!”他会说:“有是哉,子之迂也。……”孔子不禁说:“野哉,由也!”接着训了他几句。
(3)、人家子贡恭恭敬敬地来跟老师表达心得,不表扬也就罢了,还非得说“子贡啊,你还没你说的那么牛!”孔老师真是“毒舌”啊!
(4)、像子路这样,和老师初次见面,就上演一番激烈辩论的情景,是很不同寻常的。不过经过孔子的循循善诱,子路很快“敬而受教”。我们也要向颜回和子路学习,做一个尊敬师长的人!
(5)、孔子冲颜回点点头,不露声色的说:“刚才你是对的好,就是太慢了。我再出一联,你试试?”于是说道:“荷叶莲花藕”。孔子话音刚落,这时候,一只讨厌的蚊子飞到颜回的鼻梁上,颜回急忙举手来打,这一句举手颜回立即想出了下联:“拳头巴掌手”。
(6)、漫画连载《孔子曰》首发于《青年文摘·彩版》杂志,吸引和影响了上百万读者,以超过500幅青春漫画,将圣人请下神坛,让国学更加亲民。
(7)、子路呢,夫子也常常不由自主地称赞,例如“由也兼人”“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欤?”“子路无宿诺”等。子路听到夫子的称赞就喜形于色,于是立即讨得一顿训斥。例如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欤?”“子路闻之喜”。孔子接下就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8)、 此时距上次会见南子夫人,离开卫国已近四年,孔子已是快六十岁的人了。 为什么孔子明明知道卫灵公好色无道,却又一次主动投入卫灵公的怀抱,难道除了卫国就没有别的国家可去吗?
(9)、孔子最不喜欢的弟子是宰予。宰予不懂装懂,大胆胡说。孔子听他说错了话,因为他已经说了,不再责怪。宰予言行不符,说得好听,并不力行。而且很懒,吃完饭就睡午觉。
(10)、孔子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了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儿换来3文钱,又用这钱买了十七八颗樱桃。
(11)、启示:有些时候,即使是亲眼看到的,也未必就是正确的,凡事应当从多种角度去分析、认识,不要过于主观地去“我认为”、“我觉得”,这样最容易造成误会。
(12)、孔子又问,曾点你的志向是什么?曾点停下手中拨弄的瑟,说,我的志向与其他同门的志向有所不同。孔子说,这有什么关系呢,大家都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点说,我的志向是,到了晚春时节,穿上刚刚做好的春服,带着五六个伙伴,六七个孩子,到温泉处洗澡,唱歌跳舞。日暮时候,吟咏着诗歌回家。孔子叹了一口气说,“吾与点也”。
(13)、颜回爱学习,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14)、不同时期,大学的名称不同。周代天子所设的大学叫做“辟雍”,诸侯所设的叫做“泮宫”;两汉时期国家的最高学府就叫做“太学”;唐代以后叫做“国子监”。
(15)、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16)、子贡也的确非常能干。可以说,是他首次将“儒”和“商”结合起来,开创了中国的儒商这个特殊群体,并且达到“亿则屡中(对行情一猜一个准)”“义利双赢”的最高经商境界。
(17)、于是,子羔进入了那座房子。追兵过去之后,子羔要离开,对那个受刑的人说:“我不能损害国君制订的法令,因而用刑砍断了您的脚。我现在逃难,这是您报仇报怨的好时候,您为什么还会帮助我逃避灾难呢?”
(18)、我们看到孔门弟子一个人一个样儿,而孔子对待他们也各不同,我们对孔子也增多几分认识。
(19)、《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
(20)、最后更简括的语言阐述了孔子适周的巨大收获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观周》把“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列在文章的前头,这里说明孔子在成周访问苌弘是事实。
4、孔子与弟子的趣事
(1)、 卫灵公一如继往的优待孔子,听说孔子来了,亲自去郊外迎接。
(2)、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3)、《韩诗外传》载: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孟母说:“什么原因?”孟子说:“她蹲在地上。”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说:“我亲眼看见的。”
(4)、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今天逍哥的重点是再带你感受唢呐与流行乐的结合!
(6)、 子禽是子贡的好朋友,应该不是孔子的弟子学生,但却在《论语》中出现了三次,每次都是以提问者的身份出现,从问的问题高度来看,他对孔子学识的高度,认知应该是比较肤浅的,这种人在《论语》中常被称为“小人”,即格局小的小人物,非我们现在说的“卑鄙小人”。
(7)、一个人节俭有度,不求排场,力求简约,可以让约见者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8)、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色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吵到晚上都讲不通。你吃亏,磕三个头,无所谓。”
(9)、第二天,颜回就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也不挑破,点头准了他的假。
(10)、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11)、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12)、申枨,是孔子七十二贤之一。但对他的评述,除《论语》中这一句外,再无其它。
(13)、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14)、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
(15)、三是,认为“材”是语气词“哉”,说是子路除了好勇的优点外一无所取。由,你除了有勇气还有啥。
(16)、 喝水也没有茶壶茶碗,就用葫芦瓢舀水喝。
(17)、说明孔子是个虚心接受别人批评和建议的人
(18)、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19)、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20)、 孔子本来不是要去陈国吗?怎么又老着脸回去了。
5、孔子和弟子有趣的故事40字
(1)、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把一个人比作“瑚琏”,当然是在比喻这个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瑚琏二字常常用作人名,寄托家长厚望。比如,《红楼梦》中的琏二爷贾琏。
(2)、孔子是一位可敬可爱的人,《论语》是一本有趣的书。
(3)、曾皙说:"暮春时节,穿着新的春衣。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孩童,到沂河里洗净自己的心灵,在舞雩台上让温暖的春风吹干身子,最后快快乐乐地唱着歌走回家。"
(4)、这是被称为“瑚琏之器”的子贡,和孔老师的另一则对话。
(5)、 不得不说,孔子的这种外交技能实在是高明,看似什么都没有做,但要了解的信息,几乎全部自动送上门,正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子贡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每天观察孔子的言行举止,对孔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学得也很快,自己也逐渐成为了春秋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和巨商,成为了儒商的鼻祖,他提倡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被后世商界誉为“端木遗风”。
(6)、 《论语》其实不难,它只是孔子的弟子们记录下来的,孔子与弟子们的一些聊天记录。
(7)、 有一天,孔子又谈起有关颜回的往事,引起其他后进弟子们的好奇。弟子们就请教老师,这位颜回学长究竟有什么特别的长处,而使老师这样深切的追念呢?
(8)、《观周》中记载:“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历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于是喟然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开头就用这“一问”“二访”“三历”“四考”“五察”五句话,概括了孔子整个适周的主要活动内容。
(9)、 平日吃饭,连饭碗都没有,就用竹篮盛饭吃。
(10)、孔子又说:“我车中有棋,咱们赌一盘吧。”谁知项橐一本正经地拒绝,振振有辞地说:“我不赌博,天子好赌,天下就不能太平,天公也不作美,诸侯好赌,就无心思治理国家;官吏好赌,就会耽误处理文案;农民好赌,就会错过耕种庄稼的好时机,做学问的好赌,就会忘了诗书礼仪,小孩子好赌博,该挨揍。赌博原来是无聊、无用的事,学它做什么?”
(11)、孔子访苌弘,是说举世闻名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在公元前518年,带着对东周王朝日趋衰微、礼崩乐坏等问题的疑问,访问苌弘的历史事实。其时,苌弘已盛名于世,是东周的三朝元老,是大学者、大忠臣、贤德的敬王大夫,后无辜受戮,死而血碧,百姓深为痛惜和敬仰。其“碧血丹心”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子张是颛孙师的号,复姓颛孙,他比孔子小四十八岁。有一天子张问老师怎么样做官,孔子说:“多听别人讲话,不要疑惑人家,说话要小心谨慎,这样就少犯错。多观察,不做危险的事,做事也小心谨慎,这样就免得反悔,说话少犯错、做事少反悔,这就是做官的诀窍。”
(13)、儒家重视“刚”德。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就是刚德。《子罕章》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就是刚德。
(14)、曾皙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所讲的不一样呀!"
(15)、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16)、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17)、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18)、《公冶长第五》里,孔子对很多学生进行了评价。这一集我们先来看看孔子和子贡、子路的一些评价。他们师生互动日常比较有趣。
(19)、孔子游、子夏,孔子也喜欢。“吾d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指的可能就是以文学见长的子游、子夏。子游很认真要好,子夏很虚心自谦。夫子和子游爱开开玩笑,对子夏多鼓励。
(20)、卫国君臣发生动乱的时候,子羔要逃走,来到城门,发现城门已经关闭了。守门的人就是那个曾经被子羔砍断脚的那个人。
(1)、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2)、孔子久慕老子圣名,所以,一天孔子带着弟子颜回和子路来到洛阳拜会老子。
(3)、孔子的弟子子羔,名叫高柴,他在卫国从政期间,曾经对一个人用个砍断脚的刖(yue)刑。
(4)、 子贡特别尊重自己的老师孔子,万仞宫墙的典故,就出自子贡称赞孔夫子之学问高深。一次,鲁国大夫在别人面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听说后非常气愤,他当即以房子打比方,说老师的围墙高几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能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是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他还把老师比做太阳和月亮,说老师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住下,守墓六年。
(5)、孔子带弟子子路周游列国时,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就让子路捡起来,不料子路懒得弯腰便假装没听见。
(6)、于是,子羔进入了那座房子。追兵过去之后,子羔要离开,对那个受刑的人说:“我不能损害国君制订的法令,因而用刑砍断了您的脚。我现在逃难,这是您报仇报怨的好时候,您为什么还会帮助我逃避灾难呢?”
(7)、《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
(8)、后人敬重商瞿对教育的贡献,尊称其为“夫子”,千百年来,世人称商瞿之墓为“夫子坟”。
(9)、商瞿是中华民族《易》的传人,是一代师表楷模,其丰功伟绩鲜有人能与之比肩,他去世后葬于黄水镇云华村,商瞿里即为商瞿之墓。
(10)、客人就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
(11)、汉字简化后,“脩”也写作“修”了,我们今天看到“修”字要先想一想,它表示的意思是干肉还是修饰呢?
(12)、听说,孔子的学费是十条腊肉!十条,有大多?难不成孔子要开腊肉铺?
(13)、那就不对了,孔子不是讲过“君子不器”吗?瑚琏再怎么贵重它也是一个“器”啊,说你是东西,即使再高级也不是赞美,我怎么觉得孔老师的这句表扬挺腹黑的呢?
(14)、孔子说他“朽木不可雕也”,又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说他是看到宰予言行不一而改变的。
(15)、孔子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他从来没有一句教条,也全无道学气。他爱音乐,也喜欢唱歌,听人家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大概是要学唱吧!他如果哪天吊丧伤心哭了,就不唱歌了。
(16)、 颜回是孔门弟子中德行最好、领悟孔子道理最深,也是孔子最心爱的弟子。只可惜他的家境清寒,生活贫苦,饮食都没有合用的碗盘,用竹篮盛饭吃,用瓠瓢舀水喝,住在穷陋的街巷里,一般人都受不了这种困苦,而颜回却总不改便他的人生乐趣,因此孔子一再称赞他的贤德。这就是因为颜回能求道得道,而安贫乐道啊。
(17)、兄弟之道在五常之中属于礼德,原则是“兄友弟恭”。做兄长的要友爱、关心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尊重兄长。兄弟之间如能各尽其道,自然和睦友爱,如果将利益放在第一位,亲情放在第二位,就大错特错了。不但有违兄弟之道,也有违孝道,因为兄弟反目最悲伤的是父母,所以《弟子规》中才说“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古人有一首叙述兄弟之情的诗,讲得很有味道。诗中说:
(18)、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
(19)、子路很热爱自己的老师,尽管老师从来没有停止对他的批评。当然更加令人赞叹的是孔子的坚持:他从来没想过像后来苏秦、张仪等等纵横家一样,为了求职、为了取得功名富贵而改变自己的主张。他宁可选择被全世界抛弃,也不放弃自己的志向,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更让人敬佩!
(20)、孔子对这个孩子产生了兴趣,决定要考考他,就问道:“你知道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中没有鱼?什么门关不上?什么牛没法生牛犊?什么马不能生马驹?什么刀上没有环?什么活没有烟?什么样的男人没有妻子?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丈夫?什么时候白天短?什么时候白天长?什么树不长杈?什么样的城没有使者?什么人没有孩子?。。。。。。”孔子一口起提了40多个问题。
(1)、一个人谦让有怀,心量大,胸怀宽,不计较小节,对人都能做到谦让、谦逊、谦虚,这样的人岂能不受人欢迎?
(2)、接着,孔子对颜回说:“说你输了,只是输了一顶帽子;说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说是帽子重要还是人命重要?”颜回恍然大悟,扑通跪在孔子面前,恭敬地说:“老师重大义而轻小是非,学生惭愧万分!”孔子淡淡地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3)、小朋友们,孔子教出来的学生果然不一样,个个志向远大,而且他们也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成为72贤人之一。对子路的志向,孔子以一个冷笑回应,对冉有、公西华的志向,孔子没有发表评论。倒是对曾点的志向表示赞同。小朋友们想一想,为什么孔子赞同曾点的志向呢?
(4)、一次,孔子北游农山,随从的弟子有子路、子贡、颜渊。
(5)、《观周》中记载:“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历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于是喟然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开头就用这“一问”“二访”“三历”“四考”“五察”五句话,概括了孔子整个适周的主要活动内容。
(6)、孔子又问,公西华你的志向是什么呢?公西华说,我不敢说能制定礼乐制度,只敢说我愿意学习。我志愿做一个掌管国家祭祀、诸侯相交礼仪的小官员。
(7)、 孔子最后提醒弟子们:“像颜回这样心境恬淡,刻苦努力,认真学习,更能安贫乐道的精神,还不值得追思怀念吗?唉!颜回真是一个贤德的君子啊?
(8)、孔子说:“不先用孝道来教化就采用杀戮的方式,这是暴虐地杀害无辜。三军打了败仗,不可因此而杀掉军兵;诉讼之事处理得不正,不可因此而用刑罚进行惩罚。上级官员先行教化而能使百姓服从善政,那么,百姓就会顺风而从。自身行得端正,然而百姓不顺从善道,然后再设置刑罚来加以惩治,那么,百姓就能知罪了。几尺高的墙,百姓不能越过;几百尺高的山,即使是儿童也可以一步步地登上山顶。这是因为循序渐进。如今的情况是,仁义已经衰落很久很久了,百姓怎会不违背仁义呢?《诗经》中说:‘使民不会迷心性。’当初,君子引导百姓而使百姓不迷失心性,因此可以不用威严暴戾之法,设置了刑罚却可以不使用。”
(9)、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件事,高兴地对子贡说:“你已经有知人之明了。知人之明,方能自知之明;自知之明的人,才能有大作为啊。”子贡施礼谢了老师的夸奖。孔子进一步给子贡说:“你知道了谦虚,那谦虚的实质是什么呢?”
(10)、(原文):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居子也。”舍市,近于屠,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居子矣。”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11)、孔子长叹一声,说:"这也是我的梦想呀!"
(12)、 ——《雍也》
(13)、古代私塾的读书方法,也是老实大量纯读经吗?
(14)、孔子知道了这件事,非常生气,骂了子贡一通,他说:“你救回了那些鲁国人,不要政府的奖励,你觉得作了一件好事。但是你这样做会使别人的救援成本上升,别人会觉得救了人再去政府领取奖励是可耻的行为,这样会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就没有人去救鲁国人了。你这是好心办了坏事啊!”
(15)、 孔子在卫国仍不得施展,第三次离开卫国 孔子一行离开匡城,向北走了十多里到达蒲城,结束了此次近一个月的野游,又回到卫国。
(16)、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17)、孔子一声声称赞“贤哉回也”,可是和他讲话,他从不违拗(“不违如愚”)。他的行为,不但表明他对夫子的教诲全都领悟,而且深有修养。孔子不由得说,“回也非助我者也”,因为他没有反应。孔子只叹恨“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18)、你认为什么样的言行举止,才能称为“温、良、恭、俭、让”?你想成为这样的人吗?
(19)、夫子断然说:“赐也,非尔所能也。”孔子曾故意问他:“女与回也孰愈?”子贡却知道分寸,说他怎敢和颜回比呢,回也闻一知他闻一知二。
(20)、 南子夫人立于轻纱之后,隐隐透出嫚妙的身影,身上的佩环之声清脆悦耳,阵阵体香泌入孔子的鼻息,美人吹气如兰,两个人的距离甚至连呼吸都可听到。
(1)、孔老师的理想当然是恢复“周礼”,改变这个已经“礼坏乐崩”的春秋时代。但同时他也很清楚这个理想并不能在现世实现,所以,孔老师有一天发牢骚,说:“如果我的主张在当今的社会行不通的话,我就乘上木筏子出海去。到时候,能跟随我一起去的,或许只有子路吧!”
(2)、“小学”教授写字识字等基础知识和技能,“大学”通常又称“太学”,是官方设立的最高学府。
(3)、孔老师这个“瑚琏之器”的评价,既是对子贡的肯定,也是对他的期许。
(4)、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5)、孔子听说之后说:“善于做官吏的人,尽力树立起自己的品德;不善于做官的人,总是会多构成怨敌。用公正之心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大概可以说子羔做到了。”
(6)、 原来卫灵公的夫人南子,这一春秋史上排名绝对前三的淫妇要见孔子。 关于孔子见南子的过程,史书上写的可谓声色并貌、极其暧昧,简直让人想入非非。
(7)、于是,两人一起去找孔子.孔子问明情况后,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嘛,颜回,你输了,把帽子给人家吧!”颜回心想,老师一定是老糊涂了.虽然不情愿,颜回还是把帽子递给了那人,那人拿了帽子高兴地走了.
(8)、古代私塾教学法 读经、背经、解经并行 常年招收3-15岁全日制读经学生。
(9)、颜回是什么意思呢?他通过“释菜”之礼,表达自己即便吃不饱饭,也要求学于老师的诚敬之心,不以艰难的处境为意。
(10)、又如孔子和颜回说心里话:“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就想挨上去讨夫子的称赞,卖弄说:“子行三年,则谁与?”夫子对子路最不客气,马上给几句训斥:“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