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
(1)、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译文:尊敬的孔老夫子,你一生劳碌奔波,周游列国,究竟想要做成什么呢?如今这地方还是鄹县的城邑,你终被安葬在了出生的土地,然而你的旧宅曾被后人毁坏,改建为鲁王宫。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4)、对待别人,不要求全责备。只要大的方面能把持住,就算在细节上有些瑕疵,这人也是可以的。
(5)、儿子犯了错,父亲为他隐瞒;父亲犯了错,儿子为他隐瞒,虽然看上去好像不那么正能量,但这已经体现出人性的耿直来了。
(6)、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
(7)、(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
(8)、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9)、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10)、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1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传?《论语—学而学》
(12)、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13)、(注释)孔子杜绝四种毛病: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成见,不自私自利。
(14)、(论语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5)、译文:君子给人以恩惠自己却不需什么耗费;役使老百姓,老百姓却没有怨恨;有欲望却不贪心;泰然自若却不骄傲;威严却不凶猛。
(1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17)、含义:儒家从“义”的理论推导出“为而无所求”的理论。每个人做事情,并不是为了其他什么目的,一个人做所当做的事情,其价值就在“做”之中,遵行了自己的义务,在道德上已经完成,而不在于达到外在的什么结果。“命”乃“天命”或“天意”,我们从事各种活动,其外表成功,都有赖于各种外部条件的配合,完全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因此,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这就是“知命”的人生态度。“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这样,就能保持快乐。“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8)、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篇第二》。
(19)、君子勇于改错,而小人有了过错,一定会编造谎言,掩饰自己的错误。
(20)、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儒家 论语
(1)、(论语原文)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3)、不要去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去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这句话告诫我们要多去了解别人,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4)、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6)、(注释)君子要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助长别人的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7)、白话文释义: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8)、《论语。为政》(孔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9)、译文:孔圣人的家在鲁国,他的儒家风采举世闻名。皇帝的车驾来到他的住处,都称赞其功德。
(10)、(古文今译)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11)、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12)、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13)、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4)、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5)、君子的过错,就像是日食、月食。有了过错,大家都看得见;改正了,大家都仰望他。这是孔子学生子贡的话,是颂扬君子知过能改、光明磊落的态度。
(16)、(论语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7)、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18)、译文: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
(19)、聪明而又爱好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
(20)、鲁哀公问孔子说:“儿子服从父亲就是孝,对吗?臣子服从君主就是忠贞,是吗?”问了三次,孔子都不回答。
3、论语十则体现的儒家思想
(1)、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有若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意思是孝悌之人不应该忤逆犯上,应该恭敬顺从——“鲜矣”即强调孝悌之人很少、不应该有“犯上”这样行为。
(3)、孔子语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4)、(译)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6)、如果说了大话,却又做不到,或者只做到一部分,不能完全做到,君子就会以之为耻。
(7)、(论语原文)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8)、(注释)君子关心的是道德,小人关心的是土地;君子关心的是法度,小人关心的是好处。
(9)、如果服从命令,父母亲就会遭受耻辱;不服从命令,父母亲就会荣耀显扬,那就不应该服从命令,而应该“犯上”。
(10)、但是,在动物的世界里,只有父母对于子女的无私奉献、竭力呵护,而没有子女给予父母的反馈与回报(“乌鸦反哺”是为了让人们行孝而编造出来的故事,并没有事实上的依据)。
(11)、译文: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相反。
(12)、(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3)、(注释)君子一切求之于己,小人一切求之于人。
(14)、(原)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约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15)、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为。--孔子
(16)、(注释)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有没有仁德了。
(17)、(论语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8)、尊敬我的长辈,继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我的子女,继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子女。
(19)、译文: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匡扶正义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
(20)、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4、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什么著作
(1)、065 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译文:去到鲁地,观看仲尼的宗庙厅堂、车辆服装、礼乐器物,儒生们按时在孔子故居演习礼仪,我流连忘返以至留在那里无法离去。天下从君王直至贤人,是很多很多了,生前都荣耀一时,死后也就完。
(4)、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5)、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
(6)、世久无孔子,指画随其方。该诗句出自曾巩的《读书》,意思是世间已经很久没有像孔子那样的人了,读书学习有其规矩和方法了。
(7)、将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将邪恶的人放置一边,这样人民便会服从。将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将正直无私的人放置一旁,人民就不会服从。
(8)、每天都能知道一些新的知识学问,并且能够时时温习,不至于忘记,这就算是好学之人了。
(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论语〃卫灵公篇》)
(10)、“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反映了孔子一生对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的执著追求。孔子把“仁”看作最高的道德修养,且高置于生死之上。
(11)、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2)、《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这十三种文献,当以“经”的地位最高,“传”、“记”次之,《尔雅》又次之。
(1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五軏,其何以行之哉?”——出自先秦孔子《论语·为政》
(14)、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
(15)、译文: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匡扶正义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
(16)、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1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事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18)、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19)、君子不会因为个人的喜好厌恶,就举荐一个没有真才实学的人,也不会随意否定一个人正确的言论。
(20)、含义:仁的实践包含为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之所欲,亦施于人”尽己为人谓之忠。其另一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谓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诸实践的途径,即“仁之方”。以自己作为尺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来衡量别人和自己。
5、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儒家思想是什么
(1)、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坤》
(2)、《答伯庸》宋代冯京原文:孔子之文满天下,孔子之道满天下。得其文者公卿徒,得其道者为饿夫。
(3)、后世被用来提醒人们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