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歇后语谐音盐店老板抱琵琶
(1)、他也好义,也好利。湖里大船出事,下水救人,这时是不能计较报酬的。有一次一只装豆子的船琵琶闸炸了,炸得粉碎。事后知道,是因为船底有一道小缝漏水,水把豆子浸湿了,豆子吃了水,突然间一齐膨胀起来,“砰”的一声把船撑炸了——那力量是非常之大的。船碎了,人掉在水里。这时跳下水救人,能要钱么?民国二十年,运河决口,陈泥鳅在激浪里救起了很多人。被救起的都已经是家破人亡,一无所有了,陈泥鳅连人家的姓名都没有问,更谈不上要什么酬谢了。在活人身上,他不能讨价;在死人身上,他却是不少要钱的。
(2)、音序查字法 | 部首查字法 | 数笔画查字法
(3)、三斤半的鸭子---充鹅大姑娘不要婆家---假话大花脸的胡子---假的孔夫子门口卖对联---冒充能人打出来的口供---不是实话打肿脸充胖子---假招牌关公面前耍大刀---冒充能人刘备招亲---弄假成真老虎头上挂佛珠---假慈悲老虎烧香---假充善人扫帚头上戴帽子---不算人孙猴子穿汗衣---半截不象人戏里的朋友---假义气灯芯吊颈---假寻死盆里摆山水---假景班门弄斧---假充内行耗子哭猫---假惺惺贾家贾家---贾(假)门贾(假)氏(事)拿别人拳头打狮子---充硬汉张天师家里闹鬼---说也不信吹火筒打鸟---不是真枪秃子跑进和尚庙---充数去雨后送伞---假关心狗发誓不吃屎---装假狗熊戴凉帽---充人形刮风扫地,下雨泼街---假积极刽子手吃斋---假充善人腰里挟个死老鼠---假充打猎的兔子跑进磨道里---假充大耳朵驴子客厅里挂磨盘---不是石画(实话)挂羊头卖狗肉---不是真货黄鼠狼戴草帽---假充好人猫不吃鱼---假斯文猫哭老鼠---假慈悲鸽子带风铃---虚张声势婊子进庵堂---假装正经强盗扮君子---不象偶然老虎打瞌睡---难得的机会冷灰里冒出个热豆子---出人意外荷花塘里着火---藕燃(偶然)缺齿咬虱子---碰着的骑牛遇亲家---真不巧瞎猫抓个死耗子---碰上的咬一口生姜喝一口醋---出人意料
(4)、王四海的黄昏短篇小说客栈掌柜的内眷外号叫貂蝉,她的丈夫比她大二十五六岁,且这“董卓”的肚脐点不得灯,他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是个痨病胎子,除了天气好的时候,起来坐坐,平常老是在后面一个小单间里躺着。住在客栈里的王四海是个江湖卖艺的,爱上了他妻子貂蝉后,他不愿意继续漂泊,为了貂蝉留了下来,开了个膏药铺,后来貂蝉的丈夫死了,他们终于生活在一起。原载《小说界》 1982年第2期(卷二P283)
(5)、 绱鞋,就是将鞋底与做好的鞋帮缝在一起的工艺,是传统手工布鞋制作的最后一道工艺。过去的鞋底多是用浆糊和碎布制成,又用细麻绳缝制在一起。所以鞋底十分坚硬。在绱鞋时,要先拿锥子在鞋底戳孔后再用针缝制而成,同时有歇后语叫做“绱鞋不用锥子——真好(针好)”。说明针好的话也可以直接缝制的。
(6)、宋代的村落百戏中,已经出现踢瓶、踢盘、踢缸的表演,今天的蹬技就是由此演化而来的。蹬技分为“重蹬技”和“轻蹬技”。蹬坛、缸甚至桌子、木柱、梯子、木板、锣鼓以至活人等重物为“重蹬技”,蹬伞、蹬毯等轻物为“轻蹬技”。过去演员只用脚蹬,现在已发展到脚手并用,边蹬边转的“蹬技”表演。
(7)、 倒水的推着独轮小车,两边放有水箱,箱上竖着扁担,箱后横放水桶。他们每天挨门挨户送水,用户可买水牌子,也可包月计算水费,一挑一个铜板。倒水的各有自己的水道,他人不能占据;水则由水屋子(又叫井窝子)的老板供给。
(8)、日规 短篇小说 对当年西南联大师生的艰苦生活有较详细的描写。特别是助教蔡德惠为了掌握时间而制作的土“日规”,找一点石灰,跟瓦匠师傅借一个抿子,在墙上抹出一个规整的长方形,长方形的正中,垂直着钉进一根竹筷子,院墙是土墙,是很容易钉进去的。筷子的影子落在雪白的石灰块上,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原载《雨花》1984年第9期(卷三P6)
(9)、簸箕里的蚂蚁——条条是路;条条是道;路子多
(10)、祁茂顺短篇小说他是一个手艺人,原先是糊烧活,裱糊顶棚的。解放后转作蹬三轮车的。小说结尾处,祁茂顺帮旗人,金四爷裱糊顶棚,露了一手功夫。他在午门历史博物馆蹬三轮车。原载《钱江晚报》 1994年 12月 29日(卷三P236)
(11)、一颗老鼠屎---搞坏了一锅粥阴沟里的洋---皮焦心不死巫师跟鬼打架---弄得病人作难秃子打伞---无发(法)无天刺猬抖毛---干乍刺油炸泥鳅---乱蹦乱跳实验室里的盐酸---放到那,烂到那卖鸡子换筐---捣蛋狗急了---要跳墙和尚背枷---知法犯法和尚吃荤---知法犯法兔子急红了眼---还咬人呢洞里的老鼠---晚上害人济院里行刺---不杀穷人不富扁担倒在鸡窝里---捣蛋剃头店关门---不理发(法)赵匡胤赌钱---输打羸要歪嘴巴和尚念经---越念越歪秤砣掉在鸡窝里---捣蛋骑马会判官---马上闯鬼瞎子打架---乱捣乱
(12)、人事顾问老黄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工厂里本来没有“人事顾问”这种奇怪的职务,只是因为他曾经做过多年人事工作,肚子里有一部活档案;近二年岁数大了,身体也不太好,时常闹一点腰酸腿疼,血压偏高,就自己要求当了顾问,所顾的也还多半是人事方面的问题,因此大家叫他人事顾问。这本是个外号,但是听起来倒像是个正式职称似的。有关人事工作的会议,只要他能来,他是都来的。来了,有时也发言,有时不发言。他的发言有人爱听,有人不爱听。他看的杂书很多,爱讲故事。在很严肃的会上有时也讲故事。下面就是他讲的故事之一。
(13)、 冲泡茶汤用的高大水壶是用红铜制作的,高二尺多,中空有膛,可以烧木炭或者煤球。
(14)、侯银匠 短篇小说 侯银匠的店面不大,就他一个人,每天在店里戴着一副老花镜丁丁笃笃地敲,敲银首饰。他家还附带出租花轿。侯银匠中丧妻,身边只有一个女儿,小名叫菊子。女儿懂事早,烧茶煮饭,浆洗缝补样样能干。一家有女百家求,侯银匠最后定的一门亲是开粮行的老陆家。定亲后,老陆家催着菊子早点过门,老陆头等着抱大孙子。姑娘出嫁前,当爹的给姑娘精雕细琢打了一对秋叶形的耳坠、一条链子、一个5钱重的戒指,另外还把房檐下的旧花轿一起送给了她。菊子买了大红缎子、各色丝绒,飞针走线,把花轿从上到下,收拾得很整齐。菊子坐着自家的花轿出了门,走时,老银匠的眼泪不自觉地就下来了……菊子每月靠着花轿的收入,在公公婆婆家,腰杆粗。菊子勤快,陆家一天三顿饭都归她管,大嫂、二嫂好吃懒做,百事不管,公公婆婆都喜欢三儿媳妇。家里的柴米油盐都交给了她来管。这一年,菊子才17岁。菊子走了,侯银匠有时也想姑娘,想姑娘在身边的时候。侯菊老年定居在上海。原载刊物不详(卷三P330)
(15)、三两银子放账 稀(息)少(比喻很珍贵、少见)
(16)、聂士成,淮军将领,与李鸿章为合肥同乡。历任太原总兵、直隶提督,在中法、中日战争中分别在台湾、朝鲜立有战功。1900年6月17日,八国联军攻陷大沽口,士成奉命守卫天津,战前向直隶总督荣禄誓言:“士成与津门同在,天津失守,士成将不见大帅。”7月9日,侵略军6000余人分兵向聂部发起进攻,日方也调集500精锐骑兵,从租界前来支援,聂部被迫退守八里台一线。双方激战三个多小时,他始终身先士卒,最后身负重伤七处,腹肠涌出,仍立身指挥,直至中炮身亡。归葬故里合肥,追谥“忠节”。烈士殉国,朝野震惊,时任直隶总督袁世凯指办三件事:改八里台桥为聂公桥。殉难处立碑永志并撰写挽联:
(17)、1992年红桥区成立了水西庄学会,周汝昌和冯骥才等知名学者一同担任了学会的顾问。十几年来,周汝昌先生一直十分关注水西庄学术研究的进展和复建水西庄工作的进程。10年前,年届九旬的周老(周老已于2012年5月作古)听说家乡来人谈水西庄分外兴奋(晚年一直住北京红庙),问及复建情况,来人说,原址复建已无可能,结合整体布局,将在北运河西西沽公园及以南地区复建。对此,周老表示理解,并说史上名胜迁址不乏其例,但要“再表现”查氏父子“贾而好儒”浓郁的翰墨书香,和终身不仕的村野气息以及乾隆曾四次驻跸的皇家气派。水引人行,步移景换。说起水西庄,老人滔滔不绝,兴奋激动,溢于言表。
(18)、 由于锁多为铜制,所以锁匠也兼做铜饰件,如拉手、合页、包角、套脚等。锁匠还会在锁及铜饰件上錾出各种图案,有动物、花卉、吉祥字符等。
(19)、咸菜缸里的秤砣 一言(盐)难尽(进)
(20)、1950年2月18日,突发心脏病死于河北路顺和里家中,年仅47岁。
2、盐店老板抱琵琶的歇后语是什么?
(1)、茶壶里贴饼子——难下手;下不了手;无法下手
(2)、踩着银桥上金桥——越走越亮堂戏法的本领——全凭手快
(3)、旧时北京有柳货铺,专编制售卖用柳条或荆条编成的大小笸箩、簸箕、箩筐、水井柳罐等日用器物。笸箩分大小不等,四周高起一尺左右,长方形而中间向内收缩的叫做“亚腰儿笸箩”,用来筛米、面,或盛放米、面。簸箕为四方形,一面向外敞开,用薄木板作舌沿,其余三面高约三四寸。簸箕用来颠簸粮食,攘去不实颗粒、尘土和杂物。笸箩与簸箕都用白粗柳木条加“牛筋儿线”缝组而成。旧日城郊庙会,常有柳货买卖,也有挑着工具下乡修理笸箩、簸箕的。
(4)、油画里卷国画 话(画)里有话(画)
(5)、十个指头按十个跳虱---一个也不能松手三十夜提空篮---无事忙三十夜的切菜板---不得空上吐下泻---两头忙上轿穿耳朵---临时忙打急了锣鼓---忙出场田螺讨吃---夜里忙老鼠进糖果铺---不知道先吃那样好沙锅里炒胡豆---抓不开没长屁股---坐不住呆子不识走马灯---来的来,去的去盲人睡觉---不分昼夜狗吃豆腐脑---衔(闲)不着染布师傅---拿不出手来屎胀找厕所---手忙脚乱懒大嫂赶场---中间不忙两头忙鞋里长草,手套里生茅---荒(慌)了手脚瞎子背瞎子---盲(忙)上加盲(忙)
(6)、小孃孃 短篇小说 来婕园谢家是邑中书香门第,诗礼名家,几代都中过进士。谢普天是唯一可以继承香火的胤孙。他还有个姑妈谢淑媛,是嫡亲的,比谢普天小三岁。谢普天相貌英俊,也很聪明。他热爱艺术,曾在上海美专学过画—国画和油画,素描功底扎实,也学过雕塑。不到毕业,就停学回乡,姑侄都住在“祖堂屋”。他们各住一间卧室。谢普天对小孃孃照顾得很体贴入微。一天夜里大雷雨,疾风暴雨。小孃孃神色慌张,推开普天的房门要求留下。他们从此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隔墙有耳,谢家的事外间渐有传闻,街谈巷议。最终他们只得逃离这座县城。谢普天经人介绍,在昆明租了画室。谢淑媛老是做噩梦。她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她抚摸着膨大的小腹,说:“我作的孽!我作的孽!报应!报应!”谢淑媛死了。死于难产血崩。谢普天把小孃孃的骨灰装在手制的瓷瓶里带回家乡,在来婕园选一棵桂花,把骨灰埋在桂花下面的土里,埋得很深,很深。原载《收获》1996年第4期(卷三P289)
(7)、锁梦 短篇小说 是短篇小说《梦》中的一篇。呆少爷早上起来,问丫头伶俐:“你昨天夜里看见我没有?”丫头伶俐说没有看见,他要打她。胡妈在一旁说:“梦是心中想,你想她,她不想你。你做梦,她没有做梦。你看见她,她没有看见你。做梦怎么能当真呢?”这天夜里呆少爷睡得非常实在,什么梦也没有做。天一亮,他又大声喊:“伶俐!伶俐!你在梦里看见我没有?”伶俐说:“看见你跟烧火的麻丫头亲嘴。” 伶俐要他打一把锁把梦锁起来,不许瞎做梦。削翻白眼,无言以对。原载(《汪曾祺全集》(北师大版)卷二1998年8月(卷三P335)
(8)、褚杀人如麻,两个唱戏的、一个小妓女不过草芥,一直压而不宣,直至两年后褚玉璞被山东刘珍年活埋,此案真相才大白于天下。
(9)、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仙过海---能行风的行风,能下雨的下雨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打锣卖糖---各干一行叫化子打狗---一手功夫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的一得可取驴拉磨子牛耕田---各有各的活儿鸡肉炒酸辣子---各是各的味道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卖醋卖糖---各管一行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皇帝面前比武---各显神通高山有好水,平地有好好花---各有所长鸭子落水---各奔前程秤不离砣,公不离婆,扁担不离油箩箩---各是各一套黑处作揖---各尽其心花生的壳,大葱的皮---一层管一层相逢不下马---各自奔前程光明正大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八张牌摊开---明摆着小秃头上拍苍蝇---正打(大)光明打开窗子谈心---讲亮话石灰窑里过路---一身洁白白纸上写黑字---明摆着的光脑壳上落苍蝇---明摆着玻璃掉在镜子上---明打明桥是桥,路是路---一清二白的
(10)、马道士是一个有点特别的道士,和一般道士不一样。他随时穿着道装。在高邮当道士只是一种职业,除了到人家诵经,才穿了法衣,高方巾、绣了八卦的“鹤氅”,平常都只是穿了和平常人一样的衣衫,走在街上和生意买卖人没有什么两样。他的道装也有点特别,不是很宽大、很长,高邮那里说人衣服宽长不合体,常说“像个道袍”,而是短才过胫。尤其特别的是他头上的那顶道冠。全城只有他一个人戴这种冠,汪曾祺在别处也没有见过。马道士头发很黑,胡子也很黑,双目炯炯,说话声音洪亮,中等身材,但很结实。他不参加一般道士的活动,不到人家念经。更不搞画符捉妖。他是个独来独往的道士。他无家无室(一般道士是娶妻生子的),一个人住在炼阳观。炼阳观是个相当大的道观,前面的大殿里也有太上老君,值日功曹的塑像,也有人来求签、掷珓……马道士概不过问,他一个人住在最后面的吕祖楼里。吕祖楼是一个孤零零的很小的楼,没有围墙,楼北即是“阴城”,是一片无主的荒坟,住在这里真是“与鬼为邻”。
(11)、 铡药材是制作中药的一个重要的步骤。工人用铡药刀将药材原料切成小块,以备分量售出。也有的药铺将铡刀放在铺面的中堂中,在抓药的时候才铡,以给主顾看药品的成色。
(12)、早年间跤界尽知“津京不过跤”的说法,而此说法就源于“四大张”和“天津跤”的一战成名。
(13)、自1930年春初起,先后在芝加哥、旧金山、檀香山、洛杉矶共演出101场,除一大使馆专场外(美副总统及以下各要员出席),余100场均为营业演出,除开始几场九成座外其余场场客满。有人连看三场还不满足,有位大亨坐飞机来“客满”,竟以200美元买了一张面值5美元的票。一次演出结束三次谢幕、观众不走,要求上台和梅握手,梅同意、于是观众鱼贯上台,场面颇为壮观。
(14)、螺蛳姑娘 短篇小说 是短篇小说《拟故事两篇》中的一篇。从前,有一个种田小伙,单身,不会做饭,每天从地里回来,只能冷饭稀粥将就一口。有一天,他在溪边洗脚,看见水里有一个五色螺蛳,很喜欢,拿回家,放在水缸里养。第二天,小伙子干活回到家。看见桌子上已经摆好了米饭和青菜。小伙子没多想,以为是好心的邻居帮忙,端碗就吃。第三天,又是如此。小伙子心里想:到底是什么人,天天来帮我呢?这一天,他早早地从地里回来,蹑手蹑脚,趴到门缝往屋里看。正看见一位漂亮姑娘从螺蛳壳中跳出来,准备洗手做饭。小伙子破门而入,抢过螺壳,不让姑娘回到螺壳之中,他跪在地上向姑娘求婚,姑娘害羞,答应了他。小伙子担心螺蛳姑娘反悔,把螺壳藏起来。一年之后,螺蛳姑娘生了个儿子,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小伙子结婚后,对姑娘不再像先前的爱慕,家务活不管,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动不动还大声喝斥。螺蛳姑娘不跟他一般见识,并不介意。有一天,小伙子把螺蛳壳找出来,当了儿子的面,用筷子丁丁当当地敲,螺蛳姑娘一生气,抢过螺壳,纵身跳入。从此再也不理他。小伙子懊恼不已。原载《中国作家》1985年第4期(卷三P1)
(15)、“鹰大爷,鹰大爷!天长啦,夜短了,盆光啦,瓮浅啦。有粮借两担,转过年来两担还四担!”
(16)、三月鸭蛋---净咸(闲)三条泥鳅夹两条给猫吃---图耳边清静大头鱼剁了脑壳---咸身子大河里洗煤炭---闲得没事干六月间的庙堂---鸦雀无声孔夫子的徒弟---贤(闲)人阴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喝盐开水聊天---净讲咸(闲)话盐店里的老板---咸(闲)人盐坛子里装个鳖---咸圆(闲员)
(17)、大年三十的晚上,有一种“踩碎”的风俗,将芝麻秸铺在地上,家里人上去踩,“踩碎”与“踩岁”谐音,取其吉祥之意。也有人解释为“踩祟”,也就是驱逐邪魔歪祟,保佑合家平安。
(18)、心里美萝卜也就是水萝卜,一般在冬天售卖。商贩们把萝卜洗净了,然后挑又大又好的用刀子刻成花,红心绿皮,挂在车上以吸引顾客。
(19)、冬天没有什么瓦匠活,我们那里的瓦匠冬天大都以糊纸灯为副业,到了灯节前,摆摊售卖。陈四的灯摊就摆在保全堂廊檐下。他糊的灯很精致。荷花灯、绣球灯、兔子灯。他糊的蛤蟆灯,绿背白腹,背上用白粉点出花点,四只爪子是活的,提在手里,来回划动,极其灵巧。我每年要买他一盏蛤蟆灯,接连买了好几年。
(20)、卖卤鸡的人多备有抽签竹筒,交钱抽签,中者白拿一只或半只鸡,不中则钱归小贩。久而久之,卖卤鸡成为一种变相赌博,不乏倾囊相投者。规矩人家多不买卤鸡,以避涉赌之嫌。
3、盐老板抱琵琶歇后语的下一句
(1)、清代民间画家所绘《北京民间风俗百图》中就有“打莲湘”,文字说明为:“此中国打连湘之图也。”
(2)、又敲锣鼓又放炮 想(响)到一块了
(3)、晚饭后的故事短篇小说一个叫郭庆春的城市苦孩子,从小学戏,倒仓没倒过来,就是戏曲演员在青春期发育时嗓音变低或变哑。只能去做沿街挑担子的小商贩。他的母亲靠“缝穷”抚养兄弟两人。“缝穷”是北方土话,在南方就直接呼为“补衣服的”。他的“初恋”对象招弟弃他而去。解放了,换了人间。郭庆春从街头巷尾被收编到文艺界,并且被一位“老革命”杨科长相中,作为夫婿,婚后养了女儿。郭庆春后来愈加风光,成为戏曲舞台和电影的知名导演,在地球上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飞来飞去。再后来,他招收学员,一个报考的女孩子似曾相识,原来这女孩子小玲就是他“初恋”招弟的女儿。原载《十月》1982年第1期(卷二P204)
(4)、 锔缸匠多居住乡间,秋季以前来京,走街串巷,到各胡同口喊着:“粘缸锔缸啊!”因一过秋季,家家要腌菜,需要预先粘补腌菜缸。
(5)、(盐店老板转行——不管闲(咸)事了)这是具盐城本土特色的歇后语,从生产生活中来,非常鲜活。例如:他们一家人作气,我看不下去过去拉劝,结果弄得一身臊,你说气人不气人?现在我是盐老板转行——不管你家闲(咸)事了。
(6)、小朋友唱歌 同(童)声同(童)调
(7)、蝎子当琵琶 谈(弹)不得;无法谈(弹)
(8)、1898年旧历十月,潍县商人范寿轩与王襄、孟广慧(二人当时亦为津门书界名人)谈商甲骨价格。龟甲多以药材做售,王、孟敏锐查觉,龟甲所刻之文应是远古祖先的记叙文字,大可探究。范见二人视若珍宝,故意抬高价格,最后孟嗜古心切,以去湖北的盘缠买下430片甲骨。1941年孟老去世,其大弟子李鹤年购藏了此片。解放后李以1000元价格半捐给了文化部,留30片以作收藏研究。后文革被抄走,落实政策后退回20片,余片不知下落。
(9)、4:火筒没节儿~两头空。火筒:农村人用来吹火的工具,用山上的竹子竹筒打通竹节做成。形容两头都落空,也指人做事情左右都不讨好。
(10)、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11)、我们那里的赛会和鲁迅先生所描写的绍兴的赛会不尽相同。前面并无所谓“塘报”。打头的是“拜香的”。都是一些十六七岁的小伙子,光头净脸,头上系一条黑布带,前额缀一朵红绒球,青布衣衫,赤脚草鞋,手端一个红漆的小板凳,板凳一头钉着一个铁管,上插一枝安息香。他们合着节拍,依次走着,每走十步,一齐回头,把板凳放到地上,算是一拜,随即转向再走。这都是为了父母生病到城隍庙许了愿的,“拜香”是还愿。后面是“挂香”的,则都是壮汉,用一个小铁钩勾进左右手臂的肉里,下系一个带链子的锡香炉,炉里烧着檀香。挂香多的可至香炉三对。这也是还愿的。后面就是各种玩艺了。
(12)、菖蒲、艾子都是香草,味馨而清。小贩挑担沿街吆喝着:“菖蒲来,艾子!”、“好菖蒲来!好艾子!”老北京习俗,五月端阳必插蒲艾于门首,以驱虫避邪。《帝京岁时纪胜》记载:“京俗五月不迁居,不糊窗槅,名之曰恶五月。以艾叶贴窗牖,谓之解厄。”民国子鸿在《燕京竹枝词》中曾写道“府第朱门过端阳,菖蒲艾子插门旁。以禳不祥之遗意,更趁天师在中央。”
(13)、八十岁奶奶擦粉---老俏皮见人扯媚眼---卖弄风流吊死鬼戴花---死风流白衣相公扇白扇---爱风妓院门口的对联---宁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坐在歇凉坳上不想动---爱风拆屋放纸鹞---只图风流不顾家舍身岩边摘牡丹---生死都不顾还要贪花望乡台上戏牡丹---死风流醋娘子吃酸梅---酸上加酸
(14)、咸菜缸里的秤砣————一言(盐)难尽(进)
(15)、每天分享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儒释道文化、民俗文化、修身养性、饮食文化、子女教育等智慧
(16)、茶担子。金漆木桶。桶口翻出,上置一圈细瓷茶杯,桶内和杯内都装了香茶。
(17)、旧时京城午后便有“肥卤鸡”的叫卖声。卤鸡即以整鸡入盐水,加花椒、桂皮、八角、茴香子、丁香花蕾及少许酱油煮制而成。小贩臂挎圆笼,走街串巷,经常往来茶馆、酒肆、浴池、妓院、大烟馆等处。圆笼为多层食盒,每层可放卤鸡三四只,笼盖顶部镶有玻璃,展示货色。
(18)、“耍石锁”是杂技中的力技节目。石锁为石质锁形(旧式的铜锁)的演出、锻炼用具,为便于持拿,在石锁上凿出把手,有的石锁用木头做把手。演出时表演者不只用双手抡,还时常把石锁扔在空中,然后接住。有正面扔、背后扔、掏裆扔、片腿扔等。图中的表演者头部绑了一块布片,似乎要表演油锤贯顶等动作。如果是两三人表演,还会有互扔等动作。
(19)、半斤对八两——不相上下;彼此彼此;一码事;彼此一样;谁也不吃亏
(20)、卖香瓜的挑儿多是城里人,背篓子的则是从乡下直接进城来卖的。
4、盐老板抱琵琶的歇后语是什么
(1)、开始,剑翘自知一弱女子难胜此任。其堂兄施中诚自小寄住施家,并经施从滨引荐张宗昌,后升任团长、烟台警备司令。施剑翘欲让其想办法,但此人惧于孙传芳权势和考虑到自己的前程,断然拒绝。剑翘意冷,怒发长信一封并从此与他断绝来往。
(2)、日乾孝心为人称颂。其母刘氏病故,时日乾以事入獄,痛毁几绝。获释后,在刘氏墓旁造屋一栋,书曰“慕园”,朝夕守墓,三年不去。
(3)、陈泥鳅 短篇小说 是短篇小说《故里三陈》中一篇。陈泥鳅是救生船上的一个水手。水性极好,不愧是条泥鳅。运河有一段叫清水潭。据说这里的水深,水流很急,从来没有人敢在这里游水。他却一气游了个来回。他既好义,也好利。他在激浪里救起了很多人。被救起的都已经是家破人亡,一无所有了,连人家的姓名都没有问,更谈不上要什么酬谢了。在活人身上,他不能讨价;在死人身上,他却是不少要钱的。他一辈子没少挣钱,但是他不置产业,一个积蓄也没有。他赌钱输了。有时也接济一些孤寡老人,但嘱咐千万不要说出去。他也不娶亲。有人劝他成个家,他不干。有一次桥洞里堵着一个女尸。谁也不敢下去。他知道这女人大概是身上衣服在这个尖角上绊住了。他使个巧劲儿,把女尸冲出来了。接着他从东面洞口凌空窜进了水面。跳上岸来,穿了衣服,拿了10块钱酬金,说了声“得罪得罪!”转身就走。大家以为他又是进赌场、进酒店了。没有,他径直地走进陈五奶奶家里。把10块钱交到她手里。原载《人民文学》1983年第9期(卷二P363)
(4)、旧时的江湖游医,常常摆个摊子给人号脉诊病。
(5)、①马锅头是马帮的赶马人。不知道为什么叫马锅头。
(6)、彼时刘汉臣连演三月不衰,直至合同期满转演北京第一大舞台。五姨太得知消息便坐着“胶皮”赶到老龙头火车站送行。“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一段通常的交往,被狗仔们渲染成了“桃色新闻”。
(7)、 瓦匠一般由小工做起,学习和灰、和泥、清砖挖槽、筛沙子、打麻刀、递砖送泥等粗活儿。等到技术熟练,再学习砌砖、抹缝,如此便能登堂入室,担任“挂袍”(在室内墙壁上抹灰)、“穿裙子”(在室内墙壁下部抹水泥)等技术活。在此过程中,瓦匠师傅都会给工钱,并随手艺提高而渐涨。
(8)、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
(9)、“原子时代也还容许有汉代的石磨,石磨可以磨豆浆,——你今天早上就喝了豆浆!”
(10)、有一天,放学时,有一个姓谢的教员路过詹大胖子的小屋时,走进去,对他说:“詹大,你今天晚上到我家里来一趟。”詹大胖子不知道有什么事。
(11)、如意楼和得意楼 短篇小说 是短篇小说《故人往事》中的一篇。在高邮竺家巷有两家酒楼,一个叫如意楼,一个叫得意楼。如意楼生意很好。相形之下对面的得意楼就显得颇为暗淡,茶客不多。得意楼年年亏本,混不下去了。得意楼老板不知道,他的买卖开不好,原因就是他的精神萎靡。他老是这么拖拖沓沓,没精打采,吃茶饭的的顾客,看见他的呆滞的目光,就倒了胃了。一个人要兴旺发达,得有那么一点精神。原载《新苑》1986年第1期。(卷三14)
(12)、粽子,古时又称“角黍”,用芦苇叶裹江米和枣子包成三角状,煮熟即成。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人们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发起的。
(13)、 旧时专门有人把各种破纸、废纸等收集起来,将其泡水后贴在墙上晾干,然后经过几道工序制成质量较次的纸。这种纸当时叫豆纸,一般是穷苦人家用作卫生纸,实际很不卫生。
(14)、一口吃个大胖子---办不到小寡妇上坟---哭也活不了老和尚瞧嫁妆---下辈子见老鼠口里讨骨头---莫想后脑壳上的头发---一辈子也难见着针无两头快---难得两全空中的雁水底的鱼---捞不着兔子跟着汽车跑---望尘莫及茶罐煮牛头---下不去高梁秤挑水---担不起调羹挖耳朵---进不去隔着长江握手---办不到横着扛竹竿进城---行不通瞎子划桨---一世休想镜里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
(15)、 老北京赶大车的,应算是小有资产的富有者。一套带牲口的大车,无论用骡子或者马拉车,置办齐整需花费三百元。因此赶大车的非一般小商贩和苦力可比,号称“车轱辘一转,大米白面”。
(16)、大鼓书主要流行于北方,有京韵大鼓、西河大鼓、乐亭大鼓、梅花大鼓等多个曲种。表演形式为演员一人自击鼓、板,伴奏者一到数人,以三弦、琵琶等乐器配合。鼓书演员一手击鼓,一手持鸳鸯板或檀木板,短篇节目以唱为主,中长篇的节目说唱结合。鼓书形成较早,源于地方民间小调,用方言演唱。清代官府曾组织艺人们培训,用鼓书说唱来安抚民心。
(17)、解放战争硝烟散尽,百姓安居乐业,吃穿不愁,百业待兴。于是,各种民间体育津门风起。除传统的“中国式摔跤”外,诸如踢毽、拔河、翻跟斗、皮条、爬杆等,由单位和个人自发组织并自行联络,相互切磋表演和比赛,增进了友谊,增强了体质。
(18)、 黄酱色浓、味鲜,是北京人喜食的一种调料,北京的名食炸酱面更是离不开黄酱。其主要原料是黄豆、面粉。做酱一般分煮豆、拌粉、闷酱黄、晒酱粞、下酱粞、晒酱瓣、抽油等几道工序。因此做酱需在三伏天才好,那时气温高,好晒酱粞。酱粞晒得好与否是做酱关键,所以做酱忌讳下雨。做酱的一般是前店后厂。
(19)、 半夜三更出生——害死(亥时)人
(20)、 老北京的主食以蒸为主,而芦席编成的笼屉盖用久了容易被水汽侵蚀漏气,需要重新更换。修理笼屉的手艺人吆喝着“修理笼屉哟!”,走街串巷,肩上挑着竹担,担子里装着木板、芦席、藤条、钻头、铁锤、小锥子和小刀等修理材料及修理工具。
5、盐店老板抱琵琶后面一句是什么
(1)、有一年,城里的会刚散,下了一阵雷暴雨,河堤上不好走,他一路赶去,差点没摔死。到了三垛,已经误了。
(2)、图中所卖的行头,一般是赶庙会时卖给京剧爱好者或小孩们的。
(3)、8:耗子啃碗~满嘴都是瓷(词)。这句话,多是农村老年人用来说某某人强词夺理,不讲道理。
(4)、张伯驹(身世曾于《张伯驹与张牧石》一文有介绍)一生醉心于古代文物,致力于收藏字画名迹。曾买下中国传世最古墨迹——西晋陆机《平复帖》、最古画迹——隋展子虔《游春图》、唐代大诗人李白《上阳台帖》等。经他手蓄藏的中国顶级书画名迹见诸其著作《丛碧书画录》者便有118件之多,被称为“天下第一藏”。这些旷世珍宝,解放后他都慷慨捐献给国家。他的大德景行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一座无法逾越的丰碑!他古文底蕴深厚,写下了大量古体诗。他多才多艺,为继承发展中国古典艺术,建国初期创办了北京古琴研究会,京剧艺朮、书法艺术、诗词研究会。曾任故宫博物院专委、国家文物局鉴定委、中国文史馆馆员等职。
(5)、寿星老儿练琵琶 老生常谈(弹);老调重弹
(6)、早年西广开至墙子河北岸有一贫民市场,俗称“鬼市”,后改叫“天明市场”。顾名思义,天未明而成市,天大明而市散。成交之品多为旧残零物,因而价格一般极为低廉,售者摊地为柜,买者待价而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