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格拉底的观点及意义
(1)、这种主张不仅否定了当时盛行于希腊的道德天赋的观念,而且赋予道德以一种普遍的基础。
(2)、在《西方哲学与人生》中,傅老师不仅介绍了这些为人熟知的大哲学家所生长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背景,也用通俗平实的话语、尽可能翔实地介绍了这些大家们的主要观点及其提出缘由。想想看,苏格拉底、笛卡尔、尼采、柏拉图、叔本华、亚里士多德、卢梭、席勒、康德、黑格尔......这些在人类哲学史上熠熠生辉的人,光是听到他们的名字,就足以让人产生“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之感了,更别说你还试图与他们面对面、交换思想,启迪灵魂。这,究竟是有没有可能的一件事呢?
(3)、这本《世界哲学简史》与作者的《哲学导论》相互配合,“史”“论”结合,完整地呈现出美国大学哲学入门课程的基本内容。
(4)、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唯有神知道。
(5)、由于每个人天生有发展的机会,苏格拉底总是将别人和自己置于人格平等的地位。他不喜欢门徒制度,因此他甚至借自我嘲讽来遮掩他本身的优点。
(6)、「此念」希望还原一个真实的苏格拉底,使高高在上的哲学思想能进入公众的视野,通过对经典的导读,以此能契入公众自己的生活理念。承此想,特邀请研究者胡赳赳对苏格拉底的思想进行解读和梳理,每周更新,「此念」独家连载。欢迎读者参与讨论与互动。
(7)、古典历史学者JohnBurnet主张苏格拉底的主要导师是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学者阿基劳斯(Archelaus),有关阿基劳斯的记载其实也是苏格拉底自己的理论。而EricA.Havelock则认为苏格拉底与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关系证明了他与柏拉图的哲学理念差异。
(8)、分手后我选择死去,你们可以继续活着,我们之间到底谁过的更幸福,这个答案唯有神知道。
(9)、苏格拉底此时一定很痛苦,他证明了自己一无所知。但他同时说:“但我神奇拥有的一项良好品质救了我,我学习而不怕羞耻。”这颇有点像中国人传统中的教义:不耻下问。苏格拉底表明这一点的态度是真诚的,他说:“我询问和提问,对回答我问题的人抱着深深的感激之情,从来不会忘了向他们表示感谢。”
(10)、许多赛跑的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的几步。路“应跑的路”已经不容易,“跑到尽头”当然更困难。
(11)、如果我们不考虑社会和历史背景,仅就教育本身而言,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教育的基本类型。
(12)、例如,在《克力同》这篇对话中,苏格拉底慷慨激昂地与他的朋友争辩,并意欲说服克力同。哪怕是当他受到错误指控和不公判罚的情形下,他违背雅典法律逃狱是正当的吗?他似乎坚持认为,即使法律不公且对他不利,公民也有绝对服从在地法律的义务。但是,在几年前,苏格拉底被僭主命令去逮捕(无辜的)同胞公民,他却拒不执行。
(13)、要研究苏格拉底的哲学信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由于他完全没有留下半点自己的著作,我们只能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载中加以探索,然而他们两人的记载又往往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对于何者的记载更接近真相一直是争论的话题。
(14)、也就是说,有专业知识的人,他们既能做到撒谎,又能做到诚实。没有专业知识的人,他们做不到撒谎,因为他们无知。具有能力的人,可以既撒谎又诚实,或者说,他想撒谎时便撒谎,想诚实时便诚实。
(15)、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跟了他二十年。亚里士多德曾经受马其顿国王的聘任,担任过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当雅典被亚历山大征服之后,亚里士多德以帝王师的身份重回雅典,创办了自己的学院。他的学生们后来被称为漫步学派。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逝世,希腊各邦掀起反对马其顿的风潮,他也受到波及,被雅典人控以“渎神”的罪名。为了避免苏格拉底式的悲剧,他逃离了雅典,留下一句名言:“我不要让雅典人第二次谋杀哲学。”随后第二年便逝世了。
(16)、如果说苏格拉底用生命为之奠基的是雅典人民理性和思辨的传统的话,他的徒弟柏拉图则在老师的基础上对人生的思考更广更深。亲眼看着他敬爱的老师被不义的判决所陷害,柏拉图年幼的内心必然曾激起过极大的波澜。影响柏拉图的,除了其恩师苏格拉底,还有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除了数学之外,他最有名的立场就是主张灵魂不灭。他的思想给了柏拉图很大的启发,为什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人一死就什么都跟着结束了,那么我们这一生所做的事情八分之九十都是浪费的,我们为什么那么辛苦读书、求取知识呢?我们为什么那么努力工作呢?工作的目的究竟何在?反正最后都要离开世界,一离开世界就什么都没有了。如果真是这样,我们这一生付出的许多努力、奋斗所获得的成就与成功,都只是一种幻象而已。大多数人当然不愿意接受类似这种的消极、悲观的想法,这时就必须承认,人是有灵魂的。但是灵魂究竟是什么呢?柏拉图就想要想办法从哲学的角度来解释灵魂不灭。
(17)、劳伦斯·兰伯特(LaurenceLampert)认为,《普罗塔戈拉》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第一篇对话,苏格拉底在这篇对话开始登上公共舞台。刘小枫指出,《普罗塔戈拉》是智术师出场最多的柏拉图作品并且在场追慕智术师的年轻人也最多。因此,这篇对话可以看作是苏格拉底与作为智术师代表的普罗塔戈拉的公开论辩,而且论辩的主要内容则是围绕美德是否可教展开,由此带出美德是什么、美德的统一与分离、美德与知识的关系等问题的争论。因此,笔者集中分析《普罗塔戈拉》这篇对话来呈现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思想。通过苏格拉底和希珀克拉底在开篇的对话可知,普罗塔戈拉在希腊人的眼中是一位智术师,而且智术师对智慧的东西有知识,并且在他拥有知识的事情上可以造就人的言辞方面厉害,可以让学生也拥有知识。而在苏格拉底眼中,智术师则是贩卖养育灵魂的东西的大贩或小贩。在对话里能够体现贩卖的事情就是希珀克拉底准备交钱给普罗塔戈拉来获得知识,由此可知,养育灵魂的东西其实是指知识。苏格拉底问希珀克拉底付钱给普罗塔戈拉作为教自己的酬金是去什么人那里和想要成为人们样的人,例举了医师、雕刻家,再引导希珀克拉底说出成为智术师,苏格拉底随即表明成为智术师是一件羞耻的事情,最后通过举例跟语文、音乐和体育老师学习来揭示出两种学习——一种是“习得一门技艺,由此成为那样的一个艺匠”,另一种是“针对常人和自由民的教化”,这种教化是指培养品德而成好人。医生、雕刻家都是某一领域或者行当具有特定专门知识的“艺匠”,智术师在这里与他们并列,那么苏格拉底显然是把智术师看作与医生、雕刻家一样的“艺匠”,其所教授的是能够掌握某一领域或行当的技艺知识,这种技艺知识与培养常人和自由民成为好人的品德的知识相对立。据拉尔修的记载,普罗塔戈拉将修辞术这一技艺传授给他人。因此,在智术师的“知识即美德”中,知识是指可以被言说、交易和教授的针对某一特定领域或行当的技艺知识,被智术师夸赞为具有养育个体灵魂的作用。苏格拉底则将智术师看作是贩卖技艺知识的贩子,并且一再推延和劝说希珀克拉底仔细考虑是否交钱给普罗塔戈拉求教,并告诫他要审慎辨别普罗塔戈拉售卖的技艺知识的益害,由此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对智术师的贬低和不认可,以及对智术师所传授的技艺知识对灵魂有益存在质疑,他还直接将技艺知识与培养品德而成为好人的知识相对立,这也就意味着技艺知识难以促成人的美德,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否定了智术师的“知识即美德”。
(18)、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
(19)、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20)、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
2、苏格拉底主要观点
(1)、苏格拉底还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苏格拉底反对相对主义,认为事物的真理只有一个。但是对于事物的见解却不是唯一的,因为这会随着时间与地点的改变而改变。
(2)、我们已经看到,激进的思想家将他们所处时代的伦理观念和实践仅仅视为习俗;毕竟强权意味着公理。保守者认为习俗是不言自明的:行为准则不是一个人能够推理出来的;准则必须得到遵守。苏格拉底力图理解道德的意义,发现正确和错误的理性原则,凭借这一原则来解决道德问题。在他的脑海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我应当如何安排我的生活?理性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一个理性存在者,一个人应当如何行动?智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凡是让我(具体的我)满意的,就是正确的;不存在普遍的善。智者的这一观点不可能是正确的。事情不止如此;必定存在着某个原则、标准或者善,所有的理性动物在仔细思考后都承认和接受这一原则、标准或者善。那么什么是善,什么是最高的善,所有事物都为了这一最高的善而善的?
(3)、“因为在这个方面,两个人也差不多。”苏格拉底甚至向希庇亚举例,在荷马的史诗中,阿喀琉斯也说了一些话,自己并没有做到,这算欺骗和撒谎吗?因为阿喀琉斯至少在三处说到要把战船拉回家,“但他没有在任何地方准备或者企图拉走战船,航行回家。倒不如说,他表现出一种对说真话的高度蔑视。”
(4)、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
(5)、本公号倡导主旋律,为正义呐喊,为良知代言,为好人点赞,为善政献策。
(6)、作者常常将不同哲学家的观点相互勾连、对比阐述,以开放讨论的方式,而非单纯罗列观点,呈现出流动而非静止的哲学史全貌,引导读者对哲学主题、思想张力进行深入思考。
(7)、第德育论。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人怎样做人,教人怎样做人,不仅是对成就的关注,更是对道德德行的看重。苏格拉底认为,智慧即德行,他认为道德并非天生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因此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别是非善恶,正确的行事。
(8)、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等,都是他教育的场地。
(9)、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他是专家治国论者,认为治国者必须有德有才,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
(10)、苏格拉底的对话展现的从来不是单一的思想路线,也完全没有哲学理论的形式,有的只是苏格拉底不可效仿的风格和个性。直到今天,学者们仍在争论苏格拉底到底有没有一以贯之的论点,又或者,他是否只是在应对身边不同人的论证,留下的只是问题。苏格拉底从未写下他的哲学思想,而只是把它应用于他与学生以及同时代哲学家的活生生的对话。苏格拉底的论证尽管富有独创性,而且常常极具洞见,却几乎没有呈现可以轻易当作哲学论点的东西。此外,对于那些曾触动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论题,他似乎也没有啥兴趣。
(11)、中图分类号:B50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2-0080-02
(12)、撒谎比诚实意味着更好吗?没有一个完全撒谎或者完全诚实的人吗?苏格拉底就这个命题开辟了道路,后世的哲学家仍在继续探讨。
(13)、在《米诺篇》(柏拉图的《对话录》)中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奴隶,最初他对一道数学题有绝对把握,经过反复提问质询以后,他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窘境,从而猛醒自己的可笑和无知,经近一步的追问,他顿然感悟从而获得了正确的答案。根据这一实例,用对话的形式可以辩明真理。两位对话者并不知道真理在哪里,其实真理却已经在那里,两位对话者绕着真理转,并被真理所引导。
(14)、苏格拉底继续反思:“我要责备前面的那些论证,它们要为我当前的处境负责,它们使我认为:那些不自觉地做这些事情的人,比那些自觉地做这些事情的人,更无价值。”
(15)、苏格拉底还强调了善的复要性,认为善是一切事物的根因,这些观点为后到的唯心主义奠定了基础。在教育方面,苏格拉底不提倡对学生进行灌输,更多的是摘用辩论的方式,这同样为后到的辩论法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16)、就是因为不了解,所以大家才会觉得他们高不可攀。事实上,在傅老师的笔下,这些大师也并不是异类。他们,只是比我们多了一些对人类和人生的思考而已。因为思考,他们的存在变得与众不同。
(17)、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
(18)、不要靠馈赠去获得朋友。你须贡献你诚挚的爱,学会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19)、凯瑟琳·M·希金斯(KathleenM.Higgins),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教于加州大学河畔分校、奥克兰大学和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音乐哲学以及20世纪欧陆哲学。
(20)、他出生在希波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时刻,成长在伯里克利的盛世,当时正值智者从全希腊各地云集雅典,给民主制度雅典带来了许多新知和自由论辩的新风尚的时期。年轻的苏格拉底曾向著名的智者普罗泰格拉和普罗第柯等人求教,讨论各种重要的社会人事和哲学问题。又曾从女智者狄俄蒂玛受业。自称有“灵迹”伴随,预示以何事不当为。亦受奥尔斐秘教及毕达哥拉斯派的影响。
3、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哲学课可以是最令人生厌的,也可以是最引人入胜的,关键看谁是来上这门课了。与别的课以传授知识为主不同,在哲学课上,传授知识只居于次要地位,而其首要的目标则是点燃对智慧的爱,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和人生的重大问题。今天,小编想给大家介绍一本好书,也是一本通识类哲学教材。它就是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先生出版于2006年并风靡数十年的《西方哲学与人生》(共两卷)。
(2)、伦理、道德问题是苏格拉底整个思想体系的中心。
(3)、苏格拉底对荷马史诗中二人的优劣观点有自己的看法,他们两位都是“最优秀的和最勇敢的”,很难辩别哪一位更好,不仅涉及他们哪一个在说真话,哪一个在撒谎,而且也涉及美德。
(4)、伦理问题是苏格拉底的哲学的主题,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题,他一生都在以伦理的要求自励并以之教人。
(5)、然后二人再进一步讨论下一个问题:是不是有意撒谎者比无意撒谎者要好?小希庇亚认为这是不可能的:“那些故意不公正的、自觉的、有目的的作恶者怎么会比那些不自觉行事的人要好呢?”
(6)、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7)、任何确实的实验都说明,任何一种生理或心理的疾病都能靠吃素和喝纯水而减轻病情。
(8)、他并没有创办自己的学校,也没固定的施教场所。
(9)、于是,苏格拉底说:“我们已经发现这同一个人既是撒谎者又是诚实的,所以如果奥德修斯是撒谎者,那么他也变成了诚实的;如果阿喀琉斯是诚实的,那么他也变成了撒谎者”。
(10)、在他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
(11)、这就是苏格拉底的虔诚。首先,他相信真理会在正确的发问中显现出来,自知无知就不会无知,相反会产生决定生命意义的知识。其次,苏格拉底的虔诚表现在他对古希腊众城邦神明的信仰中。最后,苏格拉底的虔诚也表现在对守护神的敬意里。受过苏格拉底影响的人通过思考而潜移默化,使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这种思考使人在与道合一的过程中保持独立的地位,在思考中我们可以获得人类发展的最大可能性,不过借助这种思考我们也可能进入虚无。因此,思考的真实在于,它是美好人性和理想社会的“前显现”,借“思”来展现将成为现实的东西,而这东西又要超过思考本身。
(12)、苏格拉底这样回答:知识就是最高的善。苏格拉底伦理学的中心观点包含在这一公式中:“知识即美德。”正确的思考对于正确的行动来说是根本的。一个人要掌舵或者治理国家,就必须具有关于船的构造和功能的知识,或者关于国家的性质和目的的知识。类似地,除非一个人知道什么是美德,知道自制、勇气、正义和虔诚的含义以及其对立面,否则他就不可能是有美德的;而他知道了什么是美德,就会成为有美德的人。知识既是美德的必要条件,也是充分条件:没有知识,也不可能有美德,拥有知识也就确保了有美德的行动。“无人自愿为恶或者不自愿地为善。”“没有人自愿追求邪恶的东西或者他认为是邪恶的东西。宁愿为恶而不愿为善,这不是人的本性;当一个人被迫在两个恶之间选择时,没有人会在可以选择较小恶的情况下选择较大的恶。”有人反驳道:“我们看见了好的并且赞同它,但是却去追求恶。”苏格拉底否认我们能在知道真的善的情况下,却去追求恶。在他看来,关于正确和错误的知识并不只是理论上的观点,而且是一个坚定的实践上的信念;不仅是一个理智问题,而且是一个意志问题。
(13)、这一点,苏格拉底事实上已经推翻了希庇亚对荷马史诗的分析。二人的确既是诚实的又是撒谎的。找不到一个人是完全诚实的,而另一个是完全撒谎的。诚实和撒谎就像一对孪生关系,“阴”和“阳”伴生在一起。
(14)、我们已经指出,在他们迂回曲折的论证和富有技巧的修辞中,智术师常常会给出深刻的观点。在今天的人们看来,他们是“骗子”,他们的论证是纯粹的“诡辩”,但事实上,他们有大量要教导的价值。确实,他们声称要教授德性。对此,苏格拉底不同意。他认为,德性不可教。尽管如此,他与其他智术师一样认为德性很重要,并且模仿他们的方法。总之,他们共同针对前苏格拉底哲学抽象的、有时还深奥难懂的困惑,以及常常随之而来的的绝对自信提供了一种健全的矫正方法,具体而言,这种前苏格拉底哲学的代表就是巴门尼德和芝诺。反讽的是,“诡辩”向来被用作苏格拉底的对照物,而苏格拉底则被柏拉图塑造为所有哲学家的英雄和智术师们的克星。的确,柏拉图把许多智术师塑造成苏格拉底的受害者、“对话者”和可笑的陪衬者。在对话中,好台词向来只为苏格拉底保留,几乎不会落在智术师身上。
(15)、或许,这些必定会让多数读者感到困惑的明显矛盾,学者们可以梳理和解决。在每部对话中,都留下了苏格拉底令人惊讶的个性。苏格拉底令人钦佩的地方,不是他哪个具体主张的性质或说服力,而是这个人本身及其方法的魅力。苏格拉底确实践行了哲学。他过着哲学的生活。无论他是否相信某种理论,他向我们展现的都是哲学家应有的样子。
(16)、他们的谈话在讨论的观点如此延展开来,以下是双方一致同意的推论:撒谎者有能力做许多事情,尤其是骗人;撒谎者是有能力的,有理智的,有知识的,在他们撒谎的这些事情上是聪明的;反过来,一个没有能力撒谎和无知的人不会是个骗子;同一个人,对某些事情可以既是撒谎者又是诚实的,诚实者和撒谎者是同一个人,二者并非完全对立。
(17)、希庇亚说:“在这一点上我无法同意你的意见,苏格拉底。”
(18)、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约公元前428—前348或347),对他老师的活动和教义进行了改写。柏拉图是个忠诚的学生,几乎可以算得上忠实的记录者和才华横溢的作家,这让我们(和苏格拉底的声誉)感到非常幸运。在他晚期的著作中,柏拉图开始融入自己的某些看法和观念。确实,我们所知道的苏格拉底有多少是苏格拉底,有多少实际上完全是柏拉图,直到今天仍是富有活力却莫衷一是的话题。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从柏拉图的早期著作(以及历史学家色诺芬和其他作家不那么忠实的描述)中得到苏格拉底的原初形象,我们就能够想象哲学史上最动人的情节必定是这样的:哲学出现在雅典广场(或市场)的街道上,就像去参加奥林匹克竞赛,而不是沉闷乏味的哲学研讨会。现在,让我们把苏格拉底的政治立场和死亡置于时代背景,理解是什么原因使他的学生以及从古至今的许多思想家将他视为“哲学家”。
(19)、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
(20)、当然,苏格拉底“第一哲学家”这个无可置疑的称号,指的不是时间上的在先,而是地位上的居首。实际上,所有在他之前的哲学家(包括德谟克利特,他实际上是比苏格拉底年龄小些的同时代人)被统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即在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这种做法就是对苏格拉底在哲学中的独特位置的显著认定。就标准的哲学史而言,他们实际上被归为哲学的史前史。不过,就常常用以把前苏格拉底的人物称作哲学家的主要标准而言,即系统性思考、富有争议的中心论点(最好以某种方式记录了下来)、摆脱了文学性和日常的谈话内容、对宇宙论和宇宙进化论这样的终极问题感兴趣,苏格拉底似乎并不符合标准。
4、浅谈苏格拉底
(1)、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2)、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生平事例,成就思想,均由其弟子记录。
(3)、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的不幸堆成一堆由大家均分,大多数人都会甘愿接受一份,欣然离去。
(4)、但是,苏格拉底还有一种方法,也呈现为他的哲学之中,尤其是在柏拉图后期的某些对话中。苏格拉底在此很少再作为戏剧角色出现,而更多作为“纯粹的哲学家”出现。(在这里,“苏格拉底还是柏拉图”的问题确实很重要,令人沮丧的是没有答案。)在过去的这个世纪,许多关于苏格拉底的评述主要关注的是苏格拉底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而且也向来被描述“反讽”—因为他总是宣称不知道,事实上,他比谁都知道。或者,可以更好地称之为反诘法,即形成困惑(或窘境)的方法。通常,苏格拉底以寻求“定义”开始,可随后他又无形地拒斥了所给出的任何定义。不过话说回来,苏格拉底所谓的“定义”,并不是单纯的词典定义,仅仅关涉词语(比如“正义”、“德性”或“勇敢”)的用法。他是在探寻事物本身(正义、德性或勇敢)的最纯粹形式。因此,他的方法似乎表明,在所有不适当的定义被抛弃之际,在这个“辩证”过程(或充满活力的谈话)中保留下来的东西,就是真正的定义。反过来,这个真正的定义会把我们指向理念本身(正义、德性或勇敢)。因此,苏格拉底似乎相信,理念本身在人类日常经验之外。
(5)、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6)、然而,苏格拉底的意图不只是在于摧毁他人的主张和论证,尽管他极少为自己的问题提供答案。他的意图在于迫使他人自己去寻求答案,而且,与其他智术师不同的是,苏格拉底似乎确信这些问题实际上有明确的答案。
(7)、梅岚,南开大学哲学博士、中央编译局博士后,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中国哲学。 陈高华,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现供职于大连理工大学,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以及教育哲学,译著有《哲学导论》《哲学的快乐》《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反思财产》等。
(8)、苏格拉底回到主题,请求小希庇亚继续就这个主题教他:“请对我发发善心,不要拒绝治疗我的灵魂。如果你能把我的灵魂从无知中解救出来,胜过给我的身体治病,那么你真的是帮了我的大忙了。”
(9)、这本哲学史大胆、敏锐而有趣,开创了在全世界范围内探讨哲学问题的全新广度和深度。读者感到的不是沉闷,而是挑战和惊喜。全书行文不断激发着读者思考,邀请读者参与争论、尝试新观点、回到问题源头,从而成为思考永恒问题的积极参与者。
(10)、苏格拉底认为,人天生是有区别的。但是不管这种区别有多大,教育能使人得到改进,不论是天资聪颖还是天生愚笨,都必须勤学苦练。
(11)、他生活的时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化,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领导人都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出来。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