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铁生为什么会失去双腿
(1)、病房里很寂寞,孩子一瘸一瘸地到处窜;淘得过分了,病友们就说他:“你说说你是怎么伤的?”孩子立刻低了头,老老实实地一动不动。
(2)、男的那时病更重了,全身都不能动了,和我同住一个病室。
(3)、您也许会想,他一定是希望别人把他的残疾忘掉吧?但事情有时出乎您的意料:当他一旦做出一点成绩来,却又愿意别人注意到他的残疾,甚至自愿把那残疾渲染得更重些,仿佛那倒成了资本,越多越好。
(4)、就业,若仅仅是为活命,就看不出为什么一定比救济好;所以比救济好,在于它表明着残疾人一样有工作的权利。
(5)、男的睡了女的又对我说过:可什么是机会呢?机会不在外边而在心里,结婚的机会有可能在外边,可爱情的机会只能在心里。
(6)、《我二十一岁那年》中的史铁生是——“十九年前,父亲搀扶着我第一次走进那病房。”“心里荒荒凉凉地祈祷:上帝如果你不收我回去,就把能走路的腿也给我留下!我确曾在没人的时候双手合出声地向神灵许过愿。多年以后才听一位无名的哲人说过:危卧病榻,难有无神论者。”“我乞求上帝不过是在和我开着一个临时的玩笑——在我的脊椎里装进了一个良性的瘤子。”——史铁生三进三出“友谊医院”,二十一岁、二十九岁、三十八岁,从战战兢兢地走入病房,慢慢变为医院病床的常客;从从抱有大希望的“要么好,要么死”到极为微弱地祈求这颗“良性的肿瘤”可以长在椎管内。死神对他有了兴趣,将他带到***门前看一看,再把他带回人世间。在死神面前,人命就像随意摆布的玩具,像玩笑。虽然这几次史铁生都逃过了***,但病魔并不会饶过他——双腿瘫痪、肾病、******症,只能靠着每周3次的透析来维持生命。这苦痛,便是病魔对史铁生的折磨摧残。
(7)、失去爱情权利的人,其他的权利难免遭受全面的***害,正如爱情被贬抑的年代,人的权利普遍受到了威胁。
(8)、总之,我们既然要求的是平等,既然不甘为鬼也不想成神,事情其实就很简单了:让我们的肉体不妨继续带着残疾,但要让我们的精神像健康人一样与世界相处。
(9)、1972年一场大病导致史铁生的双腿瘫痪,回到北京也治疗无效。在21岁生日这一天,他住进医院,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1974年他被安排进了北京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一直到1981年因为急性肾***伤而停止工作回家疗养。
(10)、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11)、“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去,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
(12)、“不断的苦难才是不断地需要信心的原因,这是信心的原则,不可稍有更动。”这是《病隙碎笔》中所写的。
(13)、可是第二年史铁生又患上了严重的肾病,这次医生只给他留下了一个受***的左肾。由于体力的原因,他不得不辞去了街道工厂的临时工作,呆在家中一门心思地写作。
(14)、她贴近我的耳朵轻轻柔柔地问:“午饭吃了没?”
(15)、也有这样的残疾人,怕别人注意到自己的残疾,甚至到了不愿意上街不愿意离家去工作的地步;由怕便容易转为怒,当人家完全没有***意他说到“瘫”、“瘸”、“瞎”等字眼的时候,他也怒不可遏甚至有同人家拼命的意思;由怒再进一步就变为累月积年日趋暴烈的愤恨,觉得天地人都太不公正,都对不起他,万事万物都是没有良心的坏种。您也许会想,他一定是希望别人把他的残疾忘掉吧?但事情有时出乎您的意料:当他一旦做出一点成绩来,却又愿意别人注意到他的残疾,甚至自愿把那残疾渲染得更重些,仿佛那倒成了资本,越多越好。
(16)、带着母爱的温暖,感受生命的意义。于是,我轻轻翻向下一页。
(17)、我记得我久久地看过一个身着病服的老人,在草地上踱着方步晒太阳;只要这样我想只要这样!只要能这样就行了就够了!我回忆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是什么感觉?想走到哪儿就走到哪儿是什么感觉?踢一颗路边的石子,踢着它走是什么感觉?没这样回忆过的人不会相信,那竟是回忆不出来的!
(18)、有一个人,叫王素玲。她自学外语且水平相当高,她双腿残疾且残得相当重,她曾经找不到工作,便以教孩子们学外语为乐,结果证明她教学的水平也相当高。她真想当一名教师,可是学校不要她,因为校方忘不了她是个残疾人。后经各有关方面百般呼吁和努力,她终于当上了教师。可是有很长一段时间,她是吃力地架着双拐站着讲课的。四十五分钟又四十五分钟,她真累,她为什么不坐下来讲呢?因为校方说老师必须要站着讲课,否则就别当老师。这时候校方显然又忘了她是个残疾人。
(19)、写作不然,没那么多规矩,痴人说梦也可,捕风捉影也行,满腹狐疑终无所归都能算数。
(20)、从老瞎子最初坚持奋斗五十载,再到“老瞎子在一个小客店里住了很久,觉得身体里的一切都在熄灭。他整天躺在炕上,不弹也不唱,一天天迅速地衰老。”老瞎子从充满希望到满载失望,熬过了五十几年,最终得来的却是一张白纸。这是老瞎子的命,是老瞎子希望落空并虚无的失意之悲,也是老瞎子的。
2、史铁生的腿是怎么瘫痪的
(1)、对于此一生性愚顽的人,我说过,这样强调是恰当的。
(2)、走出地坛的史铁生,打通了生死的玄关,成为另一个史铁生,轻轻推开那扇我们不曾打开的门,让光亮透射出来,也将自我的光芒带入门内。熟悉史铁生作品的读者皆能体会出沉浸在其作品中的宗教般的情怀和品质。
(3)、譬如第三节中提到的那些台阶,倘所有的设计师都能想到,残疾人也要参加到社会生活中来,也要有自立的骄傲和平等于人的自豪,也要有听听音乐看看球赛的雅兴和逛逛商店或公园的闲情,那么他们必会想到修一条坡道,而且会发现这并不比把观光缆车的钢索架到泰山去更麻烦。
(4)、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表现方法上追求现实主义和象征手法的结合。
(5)、上音乐厅去听听音乐或去体育馆看看球赛,想必都是极惬意的事,但对于残疾人却是好梦。音乐厅和体育馆门前都是高高的台阶没有坡道,设计体育馆的人曾经把我们忘了一回,之后,音乐厅的设计者又把我们忘了一回。时至今日,那么多新建的大型公共场所以及住宅楼还是绝大多数都把我们忘了。这样我们自己就难忘,偶尔要忘,那些全如珠穆朗玛峰一般险峻的台阶便来提醒,于是我们便呼吁过而且还要呼吁:建筑设计师们可别忘了我们,别忘了我们是残疾人,我们上不去珠穆朗玛峰和台阶。
(6)、有一个人,叫顾阿根,是一个公司的头头,是一个残疾人。我见过他,见他在冬日的寒风中瘸着腿为公司的事务四处奔走,蹬起自行车来也如飞。脸上的汗和脸上的笑都正常到使人相信,他那时一定把自己是个残疾人给忘了。最近他正在筹建一个“残疾人用具用品专卖店”。他还准备购置两辆三轮摩托车,为不能出门和无力提拿重物的残疾顾客送货到家。他说该店的宗旨是:“让千百万残疾人得到与健康人同等的购物机会,让千百万残疾人能够买到他们所需的特殊用品,让千百万残疾人得到社会大家庭一员应有的温暖,让千百万残疾人的家属解除后顾之忧。”他说,这几年他和他的公司都有了一些钱,他在赚钱之初便一直是为着实现这一心愿。他说他忘不了残疾人,忘不了自己也是个残疾人,忘不了残疾人生活得艰难。
(7)、譬如第七节中提到的那种人,我们只好说:悲夫!他竟不知残疾本身从来不是耻辱,也永远不可能成为光荣。如果用不幸的残疾去换取某种特权,如果像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那样总需依仗父母的娇惯,那么,当人们送来了特权也送来了嘲讽,送来了迁就也送来了轻蔑,我们就没理由反对这种搭配了,因为是我们自己先把自己摆在了低于常人的位置上,摆在了深渊里。
(8)、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注意吸收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从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到《插队的故事》,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技巧都显出异乎寻常平淡而拙朴,属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
(9)、住在六号时,我见过有一对恋人。那时他们正是我现在的年纪,四十岁。他们是大学同学。男的二十四岁时本来就要出国留学,日期已定,行装都备好了,可命运无常,不知因为什么***大的一点事不得不拖延一个月,偏就在这一个月里因为一次医疗事故他瘫痪了。
(10)、老人走后我仍呆望着那块草地,阳光在那儿慢慢地淡薄,脱离,凝作一缕孤哀凄寂的红光一步步爬上墙,爬上楼顶……我写下一句歪诗:轻拨小窗看春色,漏入人间一斜阳。日后我摇着轮椅特意去看过那块草地,并从那儿张望7号窗口,猜想那玻璃后面现在住的谁?上帝打算为他挑选什么前程?当然,上帝用不着征求他的意见。
(11)、还是那位***作家三毛说得对:爱如禅,不能说不能说,一说就错。那也是在一个童话的结尾处,上帝为我们能够永远地追寻着活下去,而设置的一个残酷却诱人的谜语。
(12)、在我还是小的时候,一次母亲带我外出,半路下雨,母亲没有伞只好快跑回家。路面***滑,她毫不意外地摔了一跤但她还是紧紧地把我护住了,没有受伤。然后,她忍着疼,一瘸一拐地把我安送到家。
(13)、·他的著名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深圳中学生杨林在文章的鼓励下,走出了车祸带来的阴影,以《生命的硬度》夺得了一个全国作文大奖。
(14)、有一回我写的小说受到表彰,前辈们在表彰这篇小说的时候特别提到了它的作者是一名残疾人,于是台下的掌声也便不同凡响。当时我心里既感激大家对我的关怀和鼓励,又不免有一缕阴云来笼罩:到底是那小说确凿值得表彰呢?还是但因为它出自一个残疾人笔下才有了表彰的理由?至少是这两务不能再动的腿,在那表彰的理由中占了一定的比例吧?这时,我的心头只有一句话萦绕不去:忘了我的腿吧,忘了我是个残疾人吧。又有一次我的小说遭了批判,老实说,我颇以为批判得无理。正当我愤愤然之际,有朋友来为我打抱不平了。我自然很高兴。不料这朋友却说:“我跟他们(制批判者)说了你的情况,你放心吧,没事了。”什么情况?腿,残疾。本来可能还有什么事呢?为什么就会没事了呢?(顺便说一句,我仍以那朋友为朋友,但他那一刻无疑是犯了糊涂。)我如坠入五里雾中,心头又是那句活来回翻滚:忘了这腿吧,忘了我是个残疾人行不行?
(15)、她将他们之间生活的点滴回忆写了下来,既是给自己怀念,也是希望他们的爱情可以用文字的形式储存更久。
(16)、男A:“你认识的人中,还有没有未婚的大龄男青年?”
(17)、女的不在时,我把她的话告诉男的,男的默然垂泪。
(18)、我更加周到地侍候它们,坐回到床上气喘吁吁地望着它们,夜里醒来在月光中也看看它们:好了,我要转运了。
(19)、总之,我们既然要求的是平等,既然不谋为鬼,也不想成神,事情其实就很简单了:
(20)、1984年,他的作品《奶奶的星星》又获该年度“作家文学奖”和“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小说《命若琴弦》还被改编成电影《边走边唱》,经过陈凯歌的精心导演,引起了强烈反响。
3、史铁生的腿是怎么没的
(1)、我喜欢体育,喜欢足球、篮球、田径、爬山,喜欢到荒野里去看看野兽,但这对于史铁生都已不可能。
(2)、作者汪曾祺是沈从文的弟子。和沈从文一样,他特别善于在小说中展现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朴素的民间风俗。他不写大时代,不写大人物,也不写苦难孤闷,而是写小人物的普通生活,写日常琐事里的人性和人情之美,他的这种“平和淡泊”的风格在当时独树一帜,用一种非常特殊的姿态,抒发心灵深处对世界、对人生的热爱。《受戒》像笼着轻纱的梦境,处处洋溢着世俗匪夷所思的欢乐,清新秀丽中饱含诗性美和音乐美,散发出淳朴的人性的光芒。汪曾祺以一人之力,续接了自鲁迅至沈从文的“乡土”文脉,此小说一经发表,在文坛中引起强烈震动。《生死场》
(3)、我已经不敢去羡慕那些在花丛树行间漫步的健康人和在小路上打羽毛球的年轻人。
(4)、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
(5)、上音乐厅去听听音乐或去体育馆看看球赛,想必都是极惬意的事,但对于残疾人却是好梦。音乐厅和体育馆门前都是高高的台阶没有坡道,设计体育馆的人曾经把我们忘了一回,之后,音乐厅的设计者又把我们忘了一回。时至今日,那么多新建的大型公共场所以及住宅楼还是绝大多数都把我们忘了。这样我们自己就难忘,偶尔要忘,那些全如珠穆朗玛峰一般险峻的台阶便来提醒,于是我们便呼吁过而且还要呼吁,建筑设计师们可别忘了我们,别忘了我们是残疾人,我们上不去珠穆朗玛峰和台阶。
(6)、有那么些天全科的大夫都来看我,八小时以内或以外,单独来或结队来,检查一番各抒主张,然后都对我说:“别着急,好吗?千万别急。”
(7)、 譬如第七节中提到的那种人,我们只好说:悲夫!他竟不知残疾本身从来不是耻辱,也永远不可能成为光荣。如果用不幸的残疾去换取某种特权,如果像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那样总需依仗父母的娇惯,那么,当人们送来了特权也送来了嘲讽,送来了迁就也送来了轻蔑,我们就没理由反对这种搭配了,因为是我们自己先把自己摆在了低于常人的位置上,摆在了深渊里。
(8)、男B想了一会儿,说:“没有,没有了。”
(9)、 再来说说那出小戏。男A把男B忘了,我们只想到了“遗憾”二字。男B也把男B忘了,我们便想到阿Q画押时唯恐不能画得圆。不过我相信男B并没有真忘了自己,只不过心向往之而不敢为罢了,于是渐渐把自己推向了麻木。所以我想,“忘我”未必都是好事,有时竟是生命的衰竭和绝望。不争者的不幸,一方面可怜,一方面可怒。这小戏是个象征:人道主义不仅意味着我们该有人的权利,还意味着我们必须理直气壮地去争取,倘自己先就胆怯,则天上掉大饼的机会微乎其微。
(10)、这世上,总会有一条适合自己走的路。只是,我们不能太在意别人的目光,是的,或许这不容易做到,但是生活是自己的,思想是自己的,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
(11)、也有这样的残疾人,怕别人注意到自己的残疾,甚至到了不愿意上街、不愿意离家去工作的地步;由怕便容易转为怒,当人家完全没有***意他说到“瘫”、“瘸”、“瞎”等字眼的时候,他也怒不可遏,甚至有同人家拼命的意思;由怒再进一步就变为累月积年日趋暴烈的愤恨,觉得天地人都太不公正,都对不起他,万事万物都是没有良心的坏种。
(12)、长达9年,1000多次的针刺,使得史铁生的动脉和静脉点隆起成蚯蚓状。体内渗***的血液从隆起的动脉出来,经过透析器过滤掉***素,再由隆起的静脉回到体内。一个星期3次,在每次4个半小时的透析过程中,把全身的血液过滤几十遍——这就是史铁生日常的生活。
(13)、他更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文字总是很奇妙,平淡中包含着透彻的思想和强大的力量,能够带给读者们一种无形的力量,炙热且治愈。
(14)、我更加周到地侍候它们,坐回到床上气喘吁吁地望着它们,夜里醒来在月光中也看看它们:好了,我要转运了。并且忽然注意到“莲”与“怜”谐音,毕恭毕敬地想:上帝终于要对我发发慈悲了吧?这些事我不说没人知道。叶子长出了瓶口,闲人要去摸,我不让,他们硬是摸了呢,我便在心里加倍地祈祷几回。这些事我不说,现在也没人知道。然而科学胜利了,它三番五次地说那儿没有瘤子,没有没有。果然,上帝直接在那条娇嫩的脊髓上做了手脚!
(15)、1998年,下肢瘫痪的史铁生,由慢性肾***伤演变为******症。从那时起,史铁生就只能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透析的病人需要做手术,把肾部的动脉和静脉引到表层。透析时需要在三个点轮流针刺。
(16)、譬如第五节中提到的校方,倘其知道大凡一个人是要吃饭的,也是要从工作中实现人之价值的;倘其知道像王素玲这样的人可以靠自学走上讲台,本身就是对孩子们的一个多么好的教育;倘其知道若为她预备一把椅子,这本身就会在孩子们心中埋下多么美好的种子,那么我相信,校方会抢着要她来教书了,并把破除那条残酷的规矩视为一种光荣。
(17)、因而史铁生以外,还有着更为丰富、更为浑沌的我。
(18)、每每读到史铁生的文字,很多的人都会***润了眼眶,并且一定会被他的文字触动,甚至是通过他的文字实现对自我的救赎。
(19)、果然,上帝直接在那条娇嫩的脊髓上做了手脚!
(20)、譬如第四节中提到的那个史铁生,他是否过于敏感了呢?人们提到他是个残疾人难道有悖事实吗?大家多给他一点儿鼓励的掌声,难道不是人情之常么?假如确有那么一缕阴云的话,也是很敏感的产物。试想这敏感若多起来,谁跟他说话能不提心吊胆、百般戒备呢?这样下去哪还有平等可言呢?
4、史铁生为什么会双腿瘫痪
(1)、 总之,我们既然要求的是平等,既然不甘为鬼也不想成神,事情其实就很简单了:让我们的肉体不妨继续带着残疾,但要让我们的精神像健康人一样与世界相处。
(2)、短篇小说《命若琴弦》中,老瞎子从师父那里得一剂治眼病的药方,说弹断一千根琴弦才能打开。
(3)、您一定觉得这戏乏味。现在让我再把这二人详细介绍一下:男A,四十岁,已婚,与男B是老熟人;男B,三十三岁,未婚,是个残疾人但肯定不是弱智。就是说,男B正是一个未婚大龄男青年,只是有残疾。这戏就不那么枯燥了,有可思考之处了:男A把男B忘了。男B也把男B忘了。不过,男A真把男B忘了吗?显然没有,所以他才把男B除外了。男B真的把自己忘了吗?这是最重要的问题。
(4)、再来说说那出小戏。男A把男B忘了,我们只想到了遗憾二字。男B也把男B忘了,我们便想到阿Q画押时唯怒不能画得圆。不过我相信男B并没有真忘了自己,只不过心向往之而不敢为罢了,于是渐渐把自己推向了麻木。
(5)、朋友们来了,带书来,带外面的消息来,带安慰和欢乐来,带新朋友来,新朋友又带新的朋友来,然后都成了老朋友。以后的多少年里,友谊一直就这样在我身边扩展,在我心里深厚。把加号的门关紧,我们自由地嬉笑怒***,毫无顾忌地议论世界上所有的事,高兴了还可以轻声地唱点什么——陕北民歌,或插队知青自己的歌。
(6)、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作家协会全国***会***,北京作家协会副***,***残疾人联合会副***。
(7)、住在四号时,我见过一个男孩。他那年七岁,家住偏僻的山村,有一天传说公路要修到他家门前了,孩子们都翘首以待好梦联翩。
(8)、男的那时病更重了,全身都不能动了,和我同住一个病室。
(9)、一家残疾人刊物的编辑在向我约稿的时候,我正忙着别的事,忙得不亦乐乎,便有推辞之意。编辑怅然道:“别忘了你也是残疾人。”话说得不算十分客气,但我想这话还是对的。虽然这不说明我不该忙些别的事,可我确实应该别忘了我是个残疾人。
(10)、男的睡着了,女的对我说过:我知道他这是爱我,可他不明白其实这是害我,我真想一走了事,我试过,不行,我知道我没法不爱他。
(11)、史铁生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12)、我只是走得不明不白,不由得唠叨;走得孤单寂寞,四下里张望;走得怵目惊心,便向着不知所终的方向祈祷。
(13)、十九年过去了,那对恋人现在该已经都是老人。我不知道现在他们各自在哪儿,我只听说他们后来还是分手了。
(14)、何为“生命”?“生命是动物、植物的生活能力。”这是字典对“生命”的解释。但是,我却觉得“生命”不单单是一种生存能力,它还是与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死磕”到底的勇气与毅力。这二字有不同于词典的含义。
(15)、我记得我久久地看过一个身着病服的老人,在草地上踱着方步晒太阳;
(16)、可是有一次,只一次,这七岁的男孩失手从车上摔了下来。他住进医院时已经不能跑,四肢肌肉都在萎缩。
(17)、今天,推荐的这篇是史铁生的散文:我的二十一岁。希望你喜欢。
(18)、又有一次我的小说遭了批判,老实说,我颇以为批判得无理。正当我愤愤然之际,有朋友来为我打抱不平了。我自然很高兴。不料这朋友却说:“我跟他们(指批判者)说了你的情况,你放心吧,没事了。”什么情况?腿,残疾。本来可能还有什么事呢?为什么就又没事了呢?(顺便说一句,我仍以那朋友为朋友,但他那一刻无疑是犯了糊涂。)我如坠入五里雾中,心头又是那句话来回翻滚:忘了这腿吧,忘了我是个残疾人行不行?
(19)、“因为扒汽车,”孩子低声说,“因为淘气。”孩子补充道。他在诚心诚意地承认错误。大家都沉默,除了他自己谁都知道:这孩子伤在脊髓上,那样的伤是不可逆的。孩子仍不敢动,规规矩矩地站着用一双正在萎缩的小手擦眼泪。
(20)、“人的命就像这根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5、
(1)、综上八节而观之,到底是“忘了”好呢还是“别忘了”好?看来这问题不是用非此即彼的逻辑可以寻出答案的。我想读者诸君会同意这样的结论:该忘的时候忘了好,不该忘的时候还是别忘。那么,什么时候该忘什么时候不该忘呢?这却很难具体回答。世事之复杂,非以上八节所述可以概括,但我想,只要人道主义得以宏扬并蔚成风气,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在该忘时忘,在不该忘对不忘了。
(2)、不过,男A真把男B忘了吗?显然没有,所以他才把男B除外了。男B真的把自己忘了吗?这是最重要的问题。
(3)、譬如第五节中提到的校方,倘其知道大凡一个人是要吃饭的,也是要从工作中实现人之价值的;倘其知道像王素玲这样的人可以靠自学走上讲台,本身就是对孩子们的一个多么好的教育;倘其知道若为她预备一把椅子,这本身就会在孩子们心中埋下多么美好的种子,那么我相信,校方会抢着要她来教书了,并把破除那条残酷的规矩视为一种光荣。
(4)、美化或出于他人的善意,或出于我的伪装,还可能出于某种文体的积习——***人喜爱赞歌。
(5)、《务虚笔记》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其中的很多情节往往都与他的经历相契合。对人生的意义、爱情、苦难等很多问题都进行了灵魂的拷问。
(6)、赞许并且告诫,这很让我信服。赞许既在,告诫并不意指人们之间应该加固一条防线,而只是提醒我:童话的缺憾不在于它太美,而在于它必要走进一个更为纷繁而且严酷的世界,那时只怕它太娇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