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节气的农谚俗语
(1)、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2)、谷雨打苞,立夏龇牙,小满半截仁,芒种见麦茬。
(3)、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4)、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割谷子,秋分无生田;
(5)、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6)、八月八落雨,八个月无焦土。(八月八日下雨,占长雨。)
(7)、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8)、早中耕,地发暖,勤中耕,地不板,深中耕根多苗壮节间短。
(9)、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10)、19)地是宝,牛是宝,粪是宝,没有三宝农民活不了。
(11)、1)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12)、在清明谷雨的节气,天气还是很冷的,这是北方寒潮南下的结果。
(13)、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
(14)、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
(15)、 肥料是庄稼的粮食。只有通过施肥来保持土壤肥力,人们才可以真正地放弃刀耕火种加撂荒土地的原始耕作方式.推动农业向高级阶段方向发展。
(16)、即使是在同一地区,由于地形地势的不同,彼此的气候条件、温度、***度也不一样。还是以小麦的播种为例,华北的农谚就是“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湖北的农谚则是“白露种高山,寒露种平川”,高山和平川,即使它们是属于同一地区,播种同种农作物,农时上也要有所差异。由此可见,气候、时令节气、温度等变化直接影响着农民们的春种秋收、衣食饱暖,影响着农业的生产。地域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农时,古代农业主要是靠天收获,因此农民对天时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十分注意。为此,农民们根据多年来对天时节令的关注,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和教训,概括出了无数经典的农业谚语,成为了农民生产生活中重要的“天气预报”,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了便利。
(17)、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其聪明的智慧,根据生产劳动中的亲身经验,总结了一套人事方面的口诀、谚语,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行动的指南。谚语是人民大众自己的语言,农业生产是民众的活动,用谚语来反映民众的生产劳动,就显得特别的亲切随意、生动贴切。
(18)、白露三朝露,好稻满大路。早稻白露起收,晚稻留一步收。
(19)、留苗多少看地力,兼顾品种下霜期,千万不搞一刀齐(棉)。
(20)、小寒鱼塘冰封严,大雪纷飞不稀罕,冰上积雪要扫除,保持冰面好光线。
2、农时节气谚语
(1)、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2)、立秋播种,处暑移栽,白露晒盘,秋分拢帮,寒露平口,霜降灌心,立冬砍菜。
(3)、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到清明。——《民间谚语》
(4)、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5)、 “天时”“地利”“人事”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的配合和有效的联系,正体现了农业操作的程序:节令农时、改土深耕、施肥积肥、农田水利、预测旱涝、合理播种、防虫除害、收获贮藏等方面的知识经验,每个环节都有各自的谚语与之相对应。谚语以其通俗简短、生动活泼的语言渗入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农业谚语是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窗口,它以其简洁的语言,表达着农民的心声和爱憎。农业谚语在汉谚中数量大,是汉谚中具有民族特色的一部分。高尔基曾说:“谚语和歌曲经常是简短的,其中包含的思想和感情,可以写出整部整部的书来”。农业谚语的历史之久远,流传之广泛,数量之繁多,以及知识概括,经验总结等方面都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历史特点,农业谚语在今天仍然不失为传播农业生产经验的一种有效的途径。***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反映农耕文化的谚语浩如烟海,这些农业谚语在当今社会,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安排农业生产,“天时”“地利”“人事”这三个方面的配合和联系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由于我国的古代农业主要是靠天收获,因此,农民对自然气象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十分的注意,因此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天气谚语。
(6)、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尚有多日下雨。)
(7)、花(卢都花变花(棉花,四十五天好捉棉花。早花捉得早,早花捉得好。
(8)、年的大寒小寒虽说寒冷,但寒冷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的年份小寒不是很冷,这往往预示大寒要冷的谚语有:广西群众有“小寒不寒寒大寒”的谚语。
(9)、40驴粪谷子羊粪麦,大粪揽玉米,炕土上山药。
(10)、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
(11)、人事,是指农业生产中人和地之间的关系,以及有关“植”“保”“收”等环节的经验。人和地的关系甚为密切,两者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成正比的,我们不可以忽视人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观能动性,如“人勤地也勤,粮食堆满囤”、“人勤地情深,黄土变成金”、“地里埋着宝,只要勤快就捡到”、“人不亏地皮,地不亏肚皮”;
(12)、10)白米饭好吃田难种。农村种田的经典农谚1)不懂二十四节气,白把种子撒下地。
(13)、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着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14)、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15)、查历年纪录,长江流域在阳历一二月之交,天气最冷。立春在阳历二月五日左右,长江下游的最冷天气行将结束,天气就可变暖了。但是照习惯说:这时还是残冬岁底的时候,所以有此一说。
(16)、4)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17)、处暑花,捡到家;白露花,不归家;白露花,温高霜晚才收花。
(18)、这都说明了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没有肥料想要把田地种结实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19)、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20)、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3、节气农事谚语
(1)、小暑: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闲。
(2)、翻译:如果五月端午晴天不下雨,全年的雨水都会偏少,当年的稻子会不结种,甚至颗粒无收,最后烂在田里。
(3)、这些谚语都是说农业收获的,我们说农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农业的丰收,因此在收这个方面我们一定要做到及时,一定要认识到农业收获对农民的重要性,并且在收获过程中要注意收割的技巧,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质量,以此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保证生活的质量。
(4)、寒露育青秋,霜降一齐倒;立冬下麦子,小雪农家闲;
(5)、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
(6)、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7)、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三月水少不够灌溉)
(8)、大雪:大雪腊雪兆丰年,多种经营创高产,时耙耘保好墒,多积肥料找肥源。
(9)、全年二十四个节气,在阳历的月日是确定的,在阴历是不一定的。清明节在阳历四月五日,在常年是阴历三月初。如果碰到有闰月的阴历年,很可能在阴历二月初。那末,阴历二月行的是阳历四月的天气。三月行的是阳历五月的天气,比较平年的二月三月,要暖得多了,所以说清明在二月,野外一片青;清明在三月,大地还未回春。
(10)、放水要看天、看地、看庄稼,不可随心所欲,还要根据地势、水情、节令等重要因素来适时地进行灌溉,这方面的谚语很多,如:
(11)、冬雪是麦被,春雪是麦鬼.麦盖三场被,枕着馒头睡.
(12)、麦到芒种谷到秋,豆子寒露用镰钩,骑着霜降收芋头。
(13)、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严;
(14)、30)八月八落雨,八个月无焦土。(八月八日下雨,占长雨。)
(15)、处暑种高山,白露种平川,秋分种门外,寒露种河湾。
(16)、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17)、芒种万物播,夏至做黄梅;小暑耘收忙,大暑是伏天;
(18)、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正割地,秋分无生田;
(19)、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20)、冬雪是麦被,春雪是麦鬼。麦盖三场被,枕着馒头睡。
4、24节气农谚语
(1)、雨打惊蛰前,高田变湖田;雨打惊蛰后,低田种瓜豆。
(2)、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
(3)、二十四节气谚语_民间经典农业谚语合集相关文章:
(4)、21)农人三不哄:一不哄牲口,二不哄地皮,三不哄功夫。
(5)、芒种: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糜谷荞麦抢墒种,稻田中耕勤除草。
(6)、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7)、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正割地,秋分无生田;
(8)、冬天的冷风、乌云,非常可怕,好像后娘的凶相。这是因为冬天北风盛行,在福建省内,正是半稳定性极锋来回往复的地带,所以又多乌云,海面上更多暴雨,天空景象是非常可怕的。
(9)、杨叶钱大,快种甜瓜;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10)、种好管好,丰收牢靠;只种不管,打破金碗。
(11)、立冬:立冬地冻白天消,羊只牲畜圈修牢,田整地修渠道,农田建设掀高潮。
(12)、25)七徛八倒九斜十落。(金牛宫顶的小七星,天亮时,每月在天上的位置。)
(13)、13)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三月水少不够灌溉)
(14)、今天正是寒露节气,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其中一个,在古时候二十四节气是农历的补充历法,专门用来指导农事生产的重要依据。在现代,二十四节气已经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虽然我们现在的农业活动已经渐渐的脱离二十四节气,但是我们的生活依然和这些节气息息相关。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寒露农业谚语,快来看看吧!
(15)、寒露到,割籼稻,霜降到,割糯稻。稻秀只怕风来摆,麦秀只怕雨来淋。
(16)、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17)、六月稻田拔棵草,冬至能够吃一饱。大暑不耙稻,收成勿会好。
(18)、据小寒节气阴雨(雪)情况,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有:“小寒蒙蒙雨,雨水还冻秧”、“小寒雨蒙蒙,雨水惊蛰冻死秧”。
(19)、10)八月大,蔬菜免出外。(八月大〔三十日〕,气候不顺,蔬菜收成不好。)
(20)、“谷雨下秧,立夏栽”,“谷雨麦怀胎”,“明清明,暗谷雨”,“清明要明,谷雨要雨”,“谷雨到,布谷叫,前三天叫受干,后三天叫受淹”, “三月不碾场,打麦土里扬”。
5、节气的农谚
(1)、九月起风降,臭头扒佮掐。(九月秋天风乾燥,臭头会痒,喜抓痒。)
(2)、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3)、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4)、14)六一雷压九台。(六月一日鸣雷,该年台风少。)
(5)、1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6)、据小寒的冷暖情况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有:“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惊蛰暖”、“小寒不寒,清明泥潭”意思就是如果小寒那一天天气晴暖,则预兆春天时天气将会比较寒冷。
(7)、 农掌门着力打造绿色健康服务平台,为您的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8)、清明麦吐穗,谷雨浸种忙;立夏鹅毛住,小满打麦子;
(9)、头遍浅,二遍深,三遍四遍下狠心,七遍莫伤根。
(10)、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民间谚语》
(11)、大雪封了河,船民另找活;大雪河未封,船只照常通。
(12)、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13)、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14)、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
(15)、27)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16)、霜降,出无齐,牵牛犁。(霜降时,稻穗长不齐,收获不好。要重新拖牛耕地。)
(17)、在面积广阔的***领土上,同一节气在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有些谚语就明确体现了这种精神,我们以冬小麦的播种季节为例:
(18)、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反映我国一定地区(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代表)一年中的自然现象与农事季节特征的二十四个节气。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西汉时问世的《淮南子·天文训》,则完整地记录了全部“二十四节气”
(19)、十二月初黑龟湳,落雨落甲廿九暗。(十二月三日若下雨,下到廿九日除夕。)
(20)、送月雨,後月无焦土。(月底下雨,占下月雨多。)
(1)、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蓑。(田蠳群聚群飞乃雨兆。)
(2)、立秋收早秋,处暑雨似金;白露白迷迷,秋分秋秀齐;
(3)、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后,气候会阴晴冷暖无常。
(4)、八月大,蔬菜免出外。(八月大〔三十日〕,气候不顺,蔬菜收成不好。)
(5)、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
(6)、7)开花过密,适当疏掉,全部保留,空耗养料。
(7)、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