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的最高境界八个字
(1)、如果是在家修菩萨道也是可以,一样解脱的这个和出家没有关系。
(2)、往昔有一位刚入门的信众问:“对一个佛教徒而言,佛教最高的境界应该是什么?”当然,若以佛教名词解释,那么所谓的最高境界就是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办解脱以及成佛等等。但是对佛法不太了解的人会对这个解释感到很迷茫,也会觉得佛法离自己很遥远,乃至还会产生很多诸如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如何往生、如何解脱等疑问,对佛法的理解也就更迷糊了。
(3)、不要咄咄逼人,不要致命,不要吹嘘自己能做什么,不要养人作恶,自然化敌为友。
(4)、在修行路上,伤害我们信心的有两大烦恼:一是嗔恨心,二是傲慢心。我在五台山闭关中体会到,嗔、慢这两个心所就像是两个江洋大盗,把我们信的法财,潜移默化地劫夺走。嗔心伤害我们所有的善根,而首要受伤的是信。如果经常起嗔恨心,慢慢就会发现,怎么现在拜佛的感觉不像以前了?诵经的感觉不像以前了?见到师父不像以前了?因为嗔恨心伤害了你的信、损害了你心中的法财。
(5)、玄奘大师取经路上,经过一座雪山,看到有一个小土堆,不仅没有雪,还不断冒白烟。走去一看,坐着一位入定的僧人,他马上三弹指,僧人才从禅定中出来。
(6)、因此当一切显现不再束缚自己内心的时候,也没有丝毫之痛苦,此时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自在,就是解脱,就是佛教的最高境界!对于初次开始进入佛门的信众,这样理解应该会觉得非常贴心,实际上也的确如此。
(7)、不妨先回顾一下,在我们进入佛门之前,所从事的一切,无论是生活还是事业,其目的不就是希望能得到幸福和快乐吗?而现前我们信仰佛教也是奔向同一个终点,就是去成办幸福和快乐,因此佛法与生活并不相违。
(8)、试想一下,如果长了三只眼睛,人们自然会觉得太离奇古怪,甚至会产生排斥和恐惧感。如果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没有办法去度化众生,可能会被送进博物馆,仅供大家买票参观。
(9)、众生的业力,究竟有多么不可思议呢?《地藏经》说:
(10)、不过,尽管他们的外在显现和我们凡夫没有两样,但内在就完全不同了。佛菩萨虽然和我们一样会生老病死,但在生老病死的过程中,他们的心并不会被污染。
(11)、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他们曾经竭尽全力走遍法律圈,所有的艰辛和感情都是靠的。
(12)、当然还有很多阿罗汉,现在一直进入很深的定境中,身体还存在。
(13)、不要刻意去猜测别人的想法。如果没有正确判断的智慧和经验,通常会出错。
(14)、其实,这些都是为了度化我们众生而示现的。在凡夫能够承认和接受的情况下来度化众生,这是佛菩萨慈悲和智慧的善巧方法。
(15)、参考一定要实用,使用一定要实用,证据一定要实证。如果是不真实的,就会陷入空虚。
(16)、我们也一样的,经常去跟人家介绍,念佛很好,跟自己的家人怎么介绍,他们就是不信,不愿意念佛,这时,我们就能理解什么叫业力不可思议。
(17)、部分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此功德回向给原作者及读者。若有不当转载请及时联系删除!
(18)、第因为他们有大悲心。具备了悲心的力量,就能像大地一般包容:无论在它上面行走还是驾驶,无论是暴雨降下还是飓风刮起,大地都会一一容忍,其包容心不仅无比广大,而且无比坚强。佛菩萨的悲心和耐力便是如此,众生需要什么就变成什么,甚至是化作没有生命的事物,有些佛菩萨就会变成大树为众生挡风遮雨,带来清爽,而以人或动物的身份示现的佛菩萨更是不计其数。
(19)、涅盘是梵语,正音为波利匿缚男,旧云涅盘,今顺古亦云涅盘。又名泥洹,或云涅盘那,皆音之讹略,或楚夏不同。旧译为灭度,或云寂灭、无为、解脱、安乐、不生不灭等,名虽异其义则同。今单举灭度和寂灭二义释之:灭度,即‘灭’除烦恼,‘度’脱生死的意思。
(20)、在天堂,在人间,只有我一个人是尊重自己的,我对自己很舒服,保留着自己的真心。
2、佛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状态
(1)、你也是人,你也是血肉之躯,你就不怕冷吗?这就是长期积累的一种慢心,轻狂。结果在那儿站了好几分钟,风寒从脚上进到身体里面,对身体就是一种伤害。这对闭关来说,就是一种障碍,而这种障碍从根本上说,是从心里来的。烦恼心里最重要的两个就是嗔、慢。慢心比较微细。我觉得释迦牟尼佛,一切智者,太伟大了,他让我们修普敬一切,就是恭敬一切人,这个太好了!修恭敬一切,我慢心就减弱,我执就减弱,不就是在修无我嘛?修无我就从恭敬一切人开始。
(2)、第因为他们有大智慧。有了智慧,不仅自己不会堕入轮回,可以永远不受业烦恼的影响,永远保持清净,同时还知道该如何度化众生,如何以各种善巧的方法去根除众生的烦恼迷惑。
(3)、济公,自由散慢,不拘言笑,我行我素,如痴如狂。在剧中,诸如:让恶人就范,往往是在济公的笑声中,让恶人入套,制服。这是什么境界的笑?笑声意味着什么?笑声中让恶人就范,笑声就意味着降伏恶人的“法力”(采取的办法),佛家所讲法力无边,此印证之一。
(4)、道家的人和好人不一样,比如鹤立鸡群,自持,不偏袒人,高人一等,儒雅。
(5)、所谓至高无上的平等意识不是他的,也就是真如自然,也就是所谓的自静之心。
(6)、人生如是,是苦是甜,自己知道,却也未必知道。你知道的,只是当下的感受,却未必看得见下一刻的转变。
(7)、按照无生原则,制定一切法律无生的原则,几乎就是无生。如果你能完全的活下去,所有的法律都会一样。
(8)、《观经》下品下生的经文,最能显示阿弥陀佛愿力之不可思议。一生造五逆十恶的众生,临终之时,地狱之火烧到脚底,遇到善知识开示,他只不过跟随念了十句“南无阿弥陀佛”,当下地狱之火,化作莲花,阿弥陀佛带着清净大海众,放大光明,前来接引,他便乘着莲花,随佛往生净土。
(9)、济公活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给人们的印象邋遢,外貌丑陋,衣衫透空露肉,拿着破扇,腰系酒葫,赤脚奔走,摇摇晃晃,连说带唱,说着:别人笑我真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唱着: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他笑我,我笑他,我也笑我。就是这样一个活佛,完全没正形。树杈上睡觉,出了汗搓泥,磕碜至极,邋遢无比。
(10)、平常心是道,利益就是善。当你到了古力,你就要脚踏实地,思想开放,又圆又远,而这座孤独的建筑又危险又陡峭。
(11)、做时间不仅不能承受所有的感情,也不能承受神圣的解决,所谓行解决绝对不行,不知道解去绕心。
(12)、情绪是苦恼的原因。只有放下情绪,你才能舒服。
(13)、唐朝的时候,就有一条小白龙,失误被斩。玉帝叫它下一寸三的雨,它下了一尺三的雨,把所有的农田都给淹没,这就犯了天上的法律,会被斩首。魏征虽在人间做丞相,也可以到天上去做天官,这次天上就派魏征去斩这小白龙。
(14)、那些在生活中得不到,坚持不了的人,要学会放手。
(15)、聪明人让自己的东西成为自己的,傻瓜让自己的东西成为自己的。
(16)、玄奘大师就说:“不如这样,你去投生人道,然后求生兜率净土,将来跟弥勒佛下生人间来弘法,这样不好吗?”
(17)、目连尊者,神通第得道以后,观察他母亲所在之地,竟然在在饿鬼道,他顿时悲痛万分,用神通力变现一碗香喷喷的米饭,拿到他的母亲面前,结果食物一到嘴边,立即变成木炭。为什么?因为他母亲的业力没办法受用。
(18)、唐太宗说:“这很容易,他是我的丞相,一定听我的。你不要担心!”
(19)、永远不要浪费一分钟的时间去想你不喜欢的人。
(20)、“那怎么办呢?不如我等下一尊佛弥勒佛出世,再出来就好了,我再去入定吧。”
3、佛教最高境界的一句
(1)、佛菩萨为什么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具备这样的能力呢?
(2)、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在生活中反思,你就会停止进步。
(3)、安忍不只说是不嗔恨,还包括了天气不好要忍耐,吃的不好要忍耐,穿的不好要忍耐,环境不好要忍耐……这些都在安忍里面。慢心呢,就更难防范。我发现自己平时最明显的就是慢心,慢心已经把自己给弄伤了。我在闭关的时候,受了一次风,比较严重。我反省,这次受风,其实也是慢心造成的。我平时是自己在屋子里面,但有几种情况要出来,第一个要上洗手间,第二要吃饭,第每半月要诵戒。
(4)、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欺骗你。
(5)、实现自己的内心很容易,放松自己的内心却很难。
(6)、不自重者受辱,不自足者博学,不自满者受益。
(7)、我们为什么不能解脱?因为当你在忍耐时,用一个“我”。不可以用“我”,要用观照的“无我”。佛教最高的境界是“无生法忍”,不能用忍耐,要用无生,本来不生,何其有灭啊!这个世界是无常幻化的,花花世界抵不过我们的“清净心”,你一定要相信呵!
(8)、佛教最高境界的一句话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9)、十方诸佛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来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力。
(10)、你不打扰自己,别人也永远不会打扰你。因为自己的心,放不下。
(11)、众生,包括六种凡夫——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以及四种圣者——声闻、缘觉、菩萨、佛。除佛之外,九法界众生的数量,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12)、对于疯癫,可能众说纷纭,各持一理,很难求得一律。究竟疯癫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状态,也没有定论。经思索,忽然想到电视剧《济公传》,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范本,剧中“济公活佛”有类似疯癫的特征,下面就根据“济公活佛”聊一下,疯癫最高境界是什么状态。
(13)、尽你所能了解它的本质。如果你知道它的本质,你就会知道它的日子。
(14)、无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
(15)、心在哪里?心无处不在,信也无处不在。信无处不在的时候,你就放下了,无处不在嘛,处处如是。但这是口头禅啊,我并没有受用到这个。但是我知道,信是引导我们通向这里的。
(16)、实现哲学最高境界的根本途径是哲学思想的正确运用。可否正确运用是检验一个人是否真正深入准确领会哲学精髓的判断标准。
(17)、江苏如皋法华寺帐号10704701040003396;
(18)、佛的智慧很高,有五种智慧,智慧高代表禅定力深,就像池塘的泥土深,盛开的莲花才能更大。
(19)、佛教讲信解行证,如果没有信,其他的全部谈不上,解行都是谈不上的,一定要信。但是我们今天的时代,学佛人的信心很容易被伤害,伤害我们信心的其实不是外面的什么境界,而往往是自己把自己的信心伤害了。信心是一棵树,我们要给它浇水,要长养它,保护它不受伤害。还要提升我们的信心。也可以说,佛法的全部就是信,最高的智慧也是信,到了那个信的时候,信和智就是一个,信和心就是一个。
(20)、不用回去看谁诅咒你?如果有疯狗咬你,你一定要趴下把它咬回去吗?
4、佛最高境界的话
(1)、笑花是一种安静的快乐;静静地赏花是一种享受。
(2)、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3)、佛陀时代,有一个东城老母。有一天,佛跟阿难经过,阿难觉得她很可怜,没有善根,就对佛说:“慈悲的佛,你就去让她看一眼,让她种善根。”
(4)、如果能知己知彼,磨练心智;不要纠结,就是看佛性。
(5)、良心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公正的法官。你可以欺骗别人,但永远骗不了自己的良心。
(6)、用心的时候,不是无心的,不是无心的,也不是经常用。
(7)、学道如守紫禁城,白天六贼夜不能寐,总经理可以发号施令,不战而屈人之兵。
(8)、无住处涅槃,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一切有情皆有初二乘无学容有前唯我世尊可言具四。
(9)、佛陀的几位弟子,身体现在还在地球上。比如大迦叶尊者,受佛陀付嘱,如今正在云南鸡足山,等到弥勒佛出世,将佛的袈裟传给弥勒菩萨。
(10)、你可以一直呆在湛然,不用说这些。如果你寻找它,你会知道你是无形的,但当你在湛然时,你可以坐在两边使它变得平滑。
(11)、因此,佛菩萨必须显现跟凡夫一样的相貌,跟凡夫一样地生活。真正的修行者会特别隐蔽,从不刻意显示自己的非凡之处,有时甚至会示现出更烦恼、更痛苦的模样来度化众生。
(12)、安忍不只说是不嗔恨,还包括了天气不好要忍耐,吃的不好要忍耐,穿的不好要忍耐,环境不好要忍耐……这些都在安忍里面。慢心呢,就更难防范。我发现自己平时最明显的就是慢心,慢心已经把自己给弄伤了。我在闭关的时候,受了一次风,比较严重。我反省,这次受风,其实也是慢心造成的。我平时是自己在屋子里面,但有几种情况要出来,第一个要上洗手间,第二要吃饭,第每半月要诵戒。
(13)、所以传统每到过年,也把秦琼和敬德的画,贴到门上,这些妖魔鬼怪也不敢进来捣乱了。
(14)、对菩提感兴趣的人要纯洁,以自我为中心,福田要纯洁。
(15)、五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佛法不可思议当中,十方诸佛的佛法力,已经很不可思议,其中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能使凡夫立即成佛,是不可思议之极致。
(16)、阿弥陀佛威神不可思议的佛力,胜过所有众生的业力。我们若是念佛,以念佛之力,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17)、小白龙知道消息后,就先去给唐太宗托梦,对唐太宗说:“你也是龙,我也是龙,故你明天应该救救我这条龙。”
(18)、菩提无树,镜非台。里面什么都没有,那它在哪里引起尘埃呢?
(19)、目连尊者非常着急,去请示佛,有什么方法可以救度他母亲,释迦牟尼佛就开示说,要有功德才,能够消除他母亲的业。
(20)、有者认为佛教的最高境界就是在一念不生中长时安住。此乃对佛教不理解所致。佛教不是教导我们消极避世,也不是让一个有情变成一个麻木不仁的无情,更不是在他方树立一个西方极乐世界,等待着何时能够往生。要知道,所谓佛教最高的境界是一个综合性的范畴,而仅仅内心不散乱的境界,即便是世间禅定也可以具有,因此以他来作为判断境界标准还是非常偏颇的。
5、佛法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最后去向哪里?
(1)、愚人不会把心从事情上移开,但智者不会把事情从心里移开。
(2)、你可以拥有爱情,但不要执着于爱情,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3)、佛无形相,虚空法界尽是佛,其中多了一个小人,就是“我”。只要你懂得:千经万论都在破除我们的执着就对。
(4)、佛法无子,难得有长心。学道如其本,成佛如其本,这才是真正的人。
(5)、总而言之,济公貌似疯痴,癫狂的一个活佛,《济公传》整剧,贯穿了济公惩恶扬善,扶危济困,宏扬人间公平正义的精神。故事看起来玄虚,仿佛是在臆想解决问题。但是!再看实际桩桩件件全是解决的实际问题。这正是“玄虚”的奥妙所在。济公一生学佛,获得佛法真谛,看起来济公所谓没“正形”,虚妄不经,这些怪张,荒诞的行为,正是济公深得佛法,举重若轻的表现。
(6)、人生若茶,生活似水,水能让茶由苦变甜,生活磨砺能使人超越苦难。
(7)、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8)、信是什么呢?信还是手,佛法是财宝,如果你没有手,财宝给你,你得不到啊。信是一个管道,如果没有这个管道,佛菩萨的加持法流流不到我们的生命中来。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诵经觉得字字入心,诵了以后,身体好像充了电,心智有增长,身体能量也好像增加了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信,是信的力量。
(9)、谁不是万发夫妇?回光返照,照顾好自己。当你一口把西河吸上来的时候,你就认路了。
(10)、就像莲花一般,虽然是从污泥里生长起来,但绽放出的花朵却纤尘不染,十分圆满、清净和美丽;而反过来看,尽管它圆满、清净和美丽,却始终没有离开过污泥,正所谓“出淤泥而不染”。
(11)、傲慢的人可以得救,自卑的人却不能得救。只有认识自己,征服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2)、所有的法律都是假名,不是命中注定的,没有出生的生命。
(13)、第八台阶:大帝(古之大帝,太古圣皇,完全体的圣灵,永恒星的神明,神话时代的天尊等等。
(14)、佛教讲信解行证,如果没有信,其他的全部谈不上,解行都是谈不上的,一定要信。但是我们今天的时代,学佛人的信心很容易被伤害,伤害我们信心的其实不是外面的什么境界,而往往是自己把自己的信心伤害了。信心是一棵树,我们要给它浇水,要长养它,保护它不受伤害。还要提升我们的信心。也可以说,佛法的全部就是信,最高的智慧也是信,到了那个信的时候,信和智就是一个,信和心就是一个。
(15)、但是魏征睡觉了,神识却出去了,到天上去把小白龙杀了,然后又回来,再和唐太宗继续下棋,已过午时,才结束那盘棋。唐太宗心里自忖,小白龙对他说过,只要过了午时,魏征就不能再杀它了。
(16)、依照佛的指导,目连尊者在结夏圆满之际,供养所有僧众,以此功德,消除母亲落入饿鬼道的业力,才得以脱离饿鬼道,上生天界。
(17)、我们修学佛法的目的是为了成办三世之快乐即今生快乐、临终自在、未来更加幸福,他涵盖了世出世间的所有内容。这才是信仰佛教的全部。
(18)、“话头禅”与“默照禅”:大慧宗杲与宏智正觉的生死之约
(19)、苦难,应该是美好的心灵,不为外界所动摇,中心也不会读书。
(20)、你有你的人生观,我有我的人生观,我不会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影响你。如果不行,那我就认命。
(1)、唯有阿弥陀佛,不舍众生,不离不弃,发超誓弘愿,用名号来救度我们。一句六字名号,不可思议,只要众生称念,当下灭除所有罪业,得以出离三界,往生净土成佛。
(2)、有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3)、活着就像在荆棘中。不心动就不动。不动就不疼。
(4)、如果你没有见到他,你自然会尊敬他,佛法总会出现在你面前,你会摆脱烦恼。
(5)、佛从东边过来,老人突然就转到西边去;佛从南边过来,她又往北边去。佛走到哪里,她就往相反的方向走。佛想到一招,从地上涌出来,从天空降下来,四面八方全部都出现,她就把眼睛闭起来了。
(6)、学佛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究竟圆满的佛陀果位,这个境界可以用“智不堕轮回,悲不离众生”来描述。古往今来的高僧大德、大菩萨们,他们都具备了“智不堕轮回、悲不离众生”的大境界。
(7)、可见,佛菩萨离我们并不遥远:一方面,你所遇见的一切都有可能是圣者的化现,佛菩萨就在身边。另一方面,我们最终能够去到哪里,并不取决于外表的行为或是所修的佛法,而是由发心决定的。
(8)、所有相位都是假的。假的人是假的但不是真的,绝对没有任何意义。
(9)、十方如来,但同一个道理,离开生死,都是直道理。
(10)、槃是常,即“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不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是无条件的存在。涅槃是乐,即由于此处无诸苦。 涅槃无我,就是指涅槃不为我所有、不是我、不是我的自我、在我里面没有涅槃,在涅槃里也没有我。“入灭”、“般涅槃”、“取涅槃”不能理解为进入了某个被称为涅槃的地方或境界。涅槃并无来、去、进、出这些概念。
(11)、再有!罗汉钱里看世界,想看什么有什么的荒诞不经,奇怪的现象,不的不让人们信以为真。再则!济公给人换狗腿的故事,也被人们传为狗腿的来源等等,都印证了济天超然的神通。
(1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是我国顶层设计的理论基础,是行稳致远的思想保证,是实现奋斗目标的思想武器。
(13)、信是什么呢?信还是手,佛法是财宝,如果你没有手,财宝给你,你得不到啊。信是一个管道,如果没有这个管道,佛菩萨的加持法流流不到我们的生命中来。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诵经觉得字字入心,诵了以后,身体好像充了电,心智有增长,身体能量也好像增加了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信,是信的力量。
(14)、不从业就只求,希望得到祝福,没有什么是好的。
(15)、当你快乐的时候,你应该认为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的时候,你应该认为痛苦不是永恒的。
(16)、生命是妄想的产物,一切时间空间,都是妄想心所架构建立的。
(17)、凡夫罪业深重,《华严经》中言:“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如此重业,以我们本身有限、微小的力量,不可能消除。就连十方诸佛都对我们摇头,《悲华经》中,一千四佛,因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的众生,业力强大,也只能摇头,无奈叹息离去。
(18)、它就说:“我因下错雨,明天要受被斩的果报,而斩我的人,就是给你做丞相的魏征,明天只要你把他留住,不叫他做任何事情,那么他就杀不了我的。”
(19)、焦虑的话,就没什么感觉了。长时间拍照,会有一颗自然的心。
(20)、同一个瓶子,为什么要放毒药?同一个心里,为什么充满烦恼?
(1)、但是可以无心,到底是。不无心直下,永远练不出来。
(2)、龙可以呼风唤雨、腾云驾雾,所谓“神龙一滴水,即可遍洒天下”,这就是龙的力量不可思议。
(3)、练习应使假相由多到少,由强到弱。固定工作从临时变为长期,从脆弱变为坚强。
(4)、玄奘大师一听:“你弄错时间了,释迦佛都已经入灭了。”
(5)、我们心中的法财有七个(信、戒、惭、愧、思、闻、慧。可以分两种,前面四个是一种:信、戒、有惭、有愧。这四个善根最容易受伤害,这四个受了伤害,后面三个——思、闻、慧就没有了。嗔恨心可以让这些都受伤,《大乘四法经》里讲:“宁舍命难,要修安忍,不要嗔恨。”
(6)、 我们修学佛法的目的是为了成办三世之快乐即今生快乐、临终自在、未来更加幸福,他涵盖了世出世间的所有内容。这才是信仰佛教的全部。 不妨先回顾一下,在我们进入佛门之前,所从事的一切,无论是生活还是事业,其目的不就是希望能得到幸福和快乐吗?而现前我们信仰佛教也是奔向同一个终点,就是去成办幸福和快乐,因此佛法与生活并不相违。 往昔有一位刚入门的信众问我:“对一个佛教徒而言,佛教最高的境界应该是什么?”当然,若以佛教名词解释,那么所谓的最高境界就是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办解脱以及成佛等等。但是我相信对佛法不太了解的人会对这个解释感到很迷茫,也会觉得佛法离自己很遥远,乃至还会产生很多诸如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如何往生、如何解脱等疑问,对佛法的理解也就更迷糊了。 因此当时我回答这位信众,佛教最高的境界并不偏袒于某一方面,而是总括性的,现前我是站在其中一个立场之中而作讲解。比如我们现前在面对各自的生活时,内心难免会产生诸多烦恼和痛苦,这是很现实的。但是在这些烦恼和痛苦面前,很多人束手无策,有时由于某些因缘,乃至还会加剧烦恼和痛苦。而当前我们进入佛门的目的,就是能在面对诸多烦恼之时解决这些烦恼。因此,若以生活作为比喻,佛教最高的境界就是在面对生活之时,生活并不会束缚自己的内心,此时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也就是说,不管你平常成办什么事情,外面的一切形象都不再束缚你内心的时候就是解脱,就是佛教的最高境界。这种自在就是佛教最高的境界,也是我们在具备暇满人身之后应去成办的快乐。 可能很多人会说:“这点并不难,自己也可以做得到。”实际当中凡夫做不到。例如我们晚上睡觉期间,晚上有梦还是无梦,你能做到自在吗?很多人会说自己平常很少有梦,但即便你没有梦,其实也还是被梦牵着走,因为有梦还是无梦你自己无法做主。这就是不自在。 因此当一切显现不再束缚自己内心的时候,也没有丝毫之痛苦,此时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自在,就是解脱,就是佛教的最高境界!我相信对于初次开始进入佛门的信众,这样理解应该会觉得非常贴心,实际上也的确如此。 有者认为佛教的最高境界就是在一念不生中长时安住。此乃对佛教不理解所致。佛教不是教导我们消极避世,也不是让一个有情变成一个麻木不仁的无情,更不是在他方树立一个西方极乐世界,等待着何时能够往生。要知道,所谓佛教最高的境界是一个综合性的范畴,而仅仅内心不散乱的境界,即便是世间禅定也可以具有,因此以他来作为判断境界标准还是非常偏颇的。 佛教的精髓是智慧,是缘起性空之诸法实相,故世出世间法均圆融于佛教教理之中。若能通达此义,了知乃至证悟缘起性空,则知内情、外器一切显现均为本体之庄严,显而无自性。若能执持此等见解,在面对生活时,无论苦乐贤劣任何显现,自心均能不生烦恼分别,即便临时生起烦恼亦能如法调伏。如此则能获得自在与快乐,亦是西方极乐世界之密意。故佛教的最高境界是面对现实生活,自心不受束缚的大自在境界。
(7)、神通不敌业力,想扭转业力,须靠功德力。目连尊者供养众僧的功德,只能让他母亲生入天上,没有消除轮回六道的业力,依然还在轮回之中。
(8)、所以,只要像佛菩萨那样去发心,在生活中随时记得转心向法,那么你就在一步步走向解脱,终有一天能够达到“智不堕轮回,悲不离众生”的佛陀果位。
(9)、唐太宗说:“你我既然都是龙,那咱们是兄弟啦,你有事情我一定要帮忙的,我应该怎样做才可以救你呢?”
(10)、业力之大,能障圣道,我们旷劫轮回,皆是因业力障碍,不能听闻佛法,不得出离三界。
(11)、你不要总是对别人不满,你要经常检讨自己。如果你对别人不满意,你自己也会痛苦。
(12)、无始以来,乃至尽未来际,一切众生都是不增不减。即使娑婆世界的人,都成佛了,众生有没有减少?不增不减。把娑婆世界都救到极乐世界,还是不增不减。
(13)、唐太宗醒来知道这小白龙要来向他讨命,吓得不得了。第二天就和军师徐茂公讨论这件事,后来让秦琼和敬德在后门看守,小白龙也就不敢来了。因为秦琼是黄脸神将,敬德是黑脸神将,他脸上的颜色,黑得比现在的黑漆油还黑,黑到能发光。若每晚都用这两个人看守门,太辛苦了也不行。于是把他们两人画像,贴在后门上,为唐太宗看门口,这龙也就永远不敢再来。
(14)、心在哪里?心无处不在,信也无处不在。信无处不在的时候,你就放下了,无处不在嘛,处处如是。但这是口头禅啊,我并没有受用到这个。但是我知道,信是引导我们通向这里的。
(15)、第二天,唐太宗就叫魏征来和他下棋,是想这样他就没有时间去斩那小白龙了。于是,两人就一起下棋,一直下到中午的时候,魏征忽然就睡着了。唐太宗很欢喜地想:“他睡觉了,一定不能去斩小白龙,我这回不用担心了。”
(16)、你也是人,你也是血肉之躯,你就不怕冷吗?这就是长期积累的一种慢心,轻狂。结果在那儿站了好几分钟,风寒从脚上进到身体里面,对身体就是一种伤害。这对闭关来说,就是一种障碍,而这种障碍从根本上说,是从心里来的。烦恼心里最重要的两个就是嗔、慢。慢心比较微细。我觉得释迦牟尼佛,一切智者,太伟大了,他让我们修普敬一切,就是恭敬一切人,这个太好了!修恭敬一切,我慢心就减弱,我执就减弱,不就是在修无我嘛?修无我就从恭敬一切人开始。
(17)、向外的丘迟,不知心有灵犀背,所以学佛,难得实际受益。
(18)、动了就会动,伤了身体,伤了骨头,所以会经历世间各种痛苦。
(19)、妙明真心在佛教中具体的名词就是真如,就是圆成实,就是法界,就是法性。从智方面来讲就是菩提,从消灭烦恼方面来讲叫涅槃,都是这个境界。
(20)、我们心中的法财有七个(信、戒、惭、愧、思、闻、慧。可以分两种,前面四个是一种:信、戒、有惭、有愧。这四个善根最容易受伤害,这四个受了伤害,后面三个——思、闻、慧就没有了。嗔恨心可以让这些都受伤,《大乘四法经》里讲:“宁舍命难,要修安忍,不要嗔恨。”
(1)、可能很多人会说:“这点并不难,自己也可以做得到。”实际当中凡夫做不到。例如我们晚上睡觉期间,晚上有梦还是无梦,你能做到自在吗?很多人会说自己平常很少有梦,但即便你没有梦,其实也还是被梦牵着走,因为有梦还是无梦你自己无法做主。这就是不自在。
(2)、龙,有很多种类:有天上的龙,有海里的龙,有守藏的龙。天上的龙是在天上做护法。海里的龙是住于龙宫里,做鱼、鳖、虾、蟹的首领,又叫降雨龙。守藏龙,就是保护宝贝的龙。或有人把很多宝贝值钱的东西,埋到地里面,因而把龙的贪心引起来,龙就跑到那里去看守珠宝,给藏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