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茨威格写过哪些传记
(1)、《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是茨威格的代表作,他选取的大都是容易被人忽略却又意义深远的“星光时刻”:西班牙的巴波亚以逃犯之身发现太平洋,是大航海时代探险精神的典型代表;法国普通士兵鲁热在莫名激情的推动下,一夜之间写出后来举世闻名的《马赛曲》,“他一生一无所成,只在那唯一的夜晚曾经是一位诗人”;美国纽约商人菲尔德屡败屡战,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伟大梦想,在大西洋海底铺设电报电缆,欧洲和北美洲能够“以思考的速度”迅速联结在一起,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发表《致外国友人的信》。
(3)、Laconfusiondessentiments
(4)、犹太青年指责这位当时除托马斯·曼之外最畅销的德语作家不对纳粹行径发声,却不知道他是真正的和平主义和人道主义者,容不得任何空谈,他自身长期流亡,脚不沾地,却必须帮人逃出欧洲。他会焦虑地默想最具体的毁灭与伤痛,身边人都没有看出他已绝望地意识到自己的写作对于不义战争尤其是他们犹太人在二战中的命运没有意义,也就无法预料他最终自尽的决定。
(5)、斯蒂芬·茨威格(Stefan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6)、主演:AgnèsJaoui、MichelSerrault 等
(7)、1937年,与妻子分居,次年友好地离婚;1939年,二战爆发,奥地利被侵占;失去国籍;与阿尔特曼结婚。1938年,奥地利并入德国后,他便加入英国籍,不久又离英赴美。
(8)、最后,男主的形象模糊,姜文似乎只负责提供男性荷尔蒙引导爱情幻想,他的恋爱场面,没有契合原著的那种使女人融化的短暂温柔,他只有以上对下的“爹味”,把女人当女儿——这可能是徐静蕾的女主和被这一版本感动过的部分当代女观众所追求的爱。或者可以说,这部对民国氛围想象孱弱的改编电影,也有很在地、很当代的成分。
(9)、有一晚我在维尔哈伦先生家里,他是比利时的名作家。同座有一位年长的画家,慨叹雕塑艺术的退步。我那时年少气盛,竭力反对他的意见。我说:“以巴黎而论,难道我们就没有一位雕刻家足以与米开朗基罗媲美吗?难道罗丹先生雕刻的《思想者》《巴尔扎克》,不是跟用以雕塑他们的大理石一样同传不朽吗?”
(10)、黑格尔曾说过一句很有趣的话:“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们从不会从历史的经验中吸取教训。”
(11)、直到有一天,苏特尔偶然发现自己这片土地下藏有黄金,这一秘密被传播出去之后,世界为之轰动,巨变也随之到来。
(12)、尽管他在上世纪30年代达到事业的顶峰,曾经是德语国家作家中作品被翻译成外语最多的作家,但是在他逝世后他的作品在德奥两国几乎绝迹,整整一代人不知茨威格是谁。待到百年诞辰时,他才荣耀回归,他的作品又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欧洲文化市场上还出现了一大批基于他的作品改编的戏剧、电影、电视作品、有声读物、戏剧朗诵,甚至还有一部歌剧和一部芭蕾舞。
(13)、一个人可以这样完全忘记时间、空间与整个世界,这个认识,使我受到空前绝后的感动。这一小时,使我把握住了一切艺术、一切事业成功的奥秘——聚精会神;集中所有的力量以完成不论大小的一件工作;把我们容易分散、容易旁骛的意志贯注在小小的一点上。
(14)、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是茨威格的经典作品,畅销近百年,再现了十四个影响时代命运的时刻。该书新译本由旅德学者吴秀杰精心翻译,以德国费舍尔出版社2009年版为底本,并收录了两篇最早用英文发表的文章:《西塞罗》与《威尔逊的失误》。
(15)、茨威格借历史之手,为平凡人的激情奉上赞歌,向伟大人物抗争命运时的坚强信念致敬,并给黯然陨落的失败者以应有的尊严,因为在人类历史的夜幕上,他们才是恒久闪耀的群星。
(16)、而这一改动连着第四个“仁慈”的改动,从《伯爵夫人的耳环》可以看出,以奥菲尔斯的逻辑,男人为女人决斗,不只是维护尊严的作秀,也是爱的献祭,男主最终踏上与她丈夫决斗的死路,这结局使女主不再只是小说中隐隐绰绰的一股穿堂风,一阵远方传来的乐声。女主的爱终于在她死后得到回应。
(17)、小说表面上讲述了一条从纽约开往南美的轮船上一位业余国际象棋手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故事,实际上讲诉了纳粹法西斯对人心灵的折磨及摧残。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茨威格借这篇小说表达了他对纳粹法西斯的痛恨。他以这种文学形式的抵抗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行列。
(18)、茨威格为何选择自杀?这是超脱还是觉悟还是绝望?我想答案就在他生前最后的一部作品里,也是他的自传——《昨日的世界》。他在扉页里引用了莎士比亚的一句话:“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哲学家对自己的要求是在自己身上克服他的时代,而对文学家来说,只能深入这个时代。昨日的世界,法西斯的世界,是茨威格深陷其中的世界。他努力抗争,而一人之力终究无法逆转所谓的时代潮流,激流勇退后他无力面对家园沦陷的沮丧,只能将自己与沦落的文化分隔开来。
(19)、我的驳辩说完之后,维尔哈伦欣然地拍拍我的肩头。“我明天就要去拜访罗丹先生,”他说,“跟我同去。凡像你这样的钦佩他的人,就有权利跟他会会面。”
(20)、它的崛起,离不开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淘金热,可主流历史很少告诉世人的是:当时所有的黄金其实都只属于一个人——约翰·奥古斯特·苏特尔。
2、茨威格的传记三作家
(1)、“在昏暗的客厅里,夫人有一天晚上向他朗诵魏尔伦的这首诗,一盏灯放射出金色的光芒。他看见夫人进入灯影中,像披上深色的衣衫,她当年就那样坐着,既近在咫尺,又遥不可及,为他所爱,却不可企及。他一下子感到,他自己的心又和当年一样激动地怦怦直跳,听见她的嗓音在诗歌的音韵铿锵的波涛里震颤,听她在诗歌里,虽然只是在诗歌里,说出‘相思’和‘爱’样的词……依然令人陶醉。”
(2)、1926年,发表文章《匆忙的静中一瞥》;1927年,发表第三本小说集《情感的迷惘》,收录《情感的迷惘》《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颗心的沦亡》等六个短篇,写老年期的情欲,主人公都是历经沧桑的过来人,这些人在情欲的驱逼或意外打击时心灵的震颤和意识的流动。(3)
(3)、《象棋的故事》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也是其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中篇小说。
(4)、1905年,发表了专著《魏兰》;1906年,第二部诗集《早年的花环》问世;1907年,第一部诗剧《泰西特斯》发表,次年上演;1910年,发表专著《艾米尔·瓦尔哈伦》。(3)
(5)、茨威格去世后,巴西总统下令为这位大师举行国葬。成千上万的民众,不久前曾踊跃参加这位作家的朗诵会,这时怀着悲痛的心情跟在灵车后面为他送葬。
(6)、对于影响历史进程的著名人物和事件,茨威格也挖掘出足够的细节,巧妙地展现人类命运的因缘际会:拿破仑和整个欧洲对抗,却因为格鲁西将军犹豫一分钟,最终兵败滑铁卢;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艰苦的酷寒天气里率队前往南极点,发现别人已经捷足先登;列宁越过重重险阻抵达芬兰车站时,整个世界都将面临翻天覆地的变化。
(7)、安德森认为古斯塔夫或茨威格的世界,实际在二战前就已消失,他只是保留了那个完美幻象。古斯塔夫在他的专业领域有着极高的口碑,他艺术品位高,爱收藏,尤其讨女人们喜欢,这些都是安德森对茨威格的凝视,古斯塔夫被迪米特里迫害、追杀,则代表着他最后被纳粹焚书、驱逐的命运,也如影片一样,他热爱的欧洲是闪电间覆灭的,流亡终结了他的性命。
(8)、《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作品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
(9)、今年是伟大的德语文学家、小说家斯特凡·茨威格逝世七十五周年,除了阅读他的文字,我们想用另一种方式来纪念他塑造的经典文学形象,那就是电影。一起来看看几部根据茨威格作品改编的影片,感受光影中的斯特凡·茨威格。
(10)、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代表作品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伟大的悲剧》《列夫·托尔斯泰》《从罗丹得到的启示》等。
(11)、茨威格是奥地利的市民社会高贵的代言人,对他们的能力和弱点,魅力和绝望最好的描写者。(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评)(11)
(12)、爱是一个人的事情,而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所以,我爱你,与你无关。
(13)、1912年,独幕剧《变换不定的喜剧演员》问世,同年上演。
(14)、这部极具文学性的真人“回忆录”里,充满了许多让人回味无穷的东西,茨威格在这本书中写了自己60年间的故事,几乎也是欧洲六十年间的变化,作者是一位见证者,更是一位耐心的记录者,茨威格向我们娓娓道来,犹如一位衰老的智者在向世人讲述那些沉睡的岁月。
(15)、你是我的一切,而别人只不过是从我生命边上轻轻擦过的路人。
(16)、他于1881年出生在一个幅员辽阔、国力强盛的帝国,在拥有千年历史、跨越民族界线的大都城维也纳长大成人。但在他不得不离开的时候,这座帝国首都已经沦落为德意志帝国的一个外省城市,从此他流亡海外,几经漂泊,最后止步在巴西的一个小镇。
(17)、茨威格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他的传记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有人在风雨中抱紧自由,茨威格选择在历史中抱紧自由。在《良心反对暴力》中,他以如椽之笔,生动而又真实地再现了十六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历史片断。宗教改革家加尔文在日内瓦清除了天主教专制统治的影响,却建立了新教神权政治的独裁,压制所有信念,西班牙神学家、科学家塞尔维特因此被判处火刑。
(18)、《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作品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
(19)、还有更多令人或感动落泪、或敬佩称赞、或掩卷深思的历史“第一现场”,你大可以去书中一探究竟。
(20)、茨威格正是抱着这种对生活在那个时代、那个乱世里人的深切理解和同情,才选择了这种表现形式;或者说,也只有这种形式,才使茨威格作品里人物的情感得到充分的、淋漓尽致的表白,让读者通过这些人物的叙述来认识那个时代对人物的扭曲和异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把那个时代推上了审判席。
3、茨威格代表作传记有哪些作品
(1)、1918年,发表文章《信奉失败主义》、小说《桎梏》;一战以奥德失败告终;1919年后长期隐居在萨尔茨堡,埋头写作。(3)
(2)、他没有德国作家故弄玄虚的通病,没有玩深沉的“哲理思考”,也没有为卖弄渊博而故意生造出来的古怪词句。茨威格这种纯正真切平易近人的风格,是他赢得读者的主要原因。在广大读者心目中,茨成格既是个杰出的艺术家,又是个能给人以慰藉、启迪的朋友。
(3)、茨威格喜欢在小说里剖析人物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女性的心态,高尔基也因此认为茨威格是“世界上最了解女性的作家”。
(4)、1933年希特勒上台,茨威格于次年移居英国,同年被纳粹驱逐出故居,开始流亡生活;妻子介绍一位流亡的犹太少女夏洛特·阿尔特曼做秘书;创作出《看不见的收藏》《日内瓦湖畔的插曲》《旧书商门德尔》《巧识新艺》等作品。
(5)、1936年,发表以中世纪的宗教改革为背景的传记《卡斯台里奥反对加尔文》;长篇小说《心灵的焦躁》,1940年被搬上银幕。
(6)、从少年到青壮年,甚至到老年,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对他来说。穿这件大衣,还是那件大衣,戴这顶帽子,还是那顶帽子,都没什么不合适。
(7)、而他余生就一直在法院附近晃悠乞讨、奔走告状,却遭到更多人的戏耍、愚弄。死的时候,怀里还揣着那份申辩书,为了那至死不可得的公正。
(8)、从皇帝拿破仑到南极探险家斯科特,从“逃犯”航海家巴尔博亚到创作出《马赛曲》的普通小兵鲁日,茨威格的目光不只是朝着那些功成名就身居高位的大人物,他同样看到了更多平凡小人物在历史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他用一个个故事,向强者致敬,向失败者还以其应有的尊严。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作家茨威格追求一生的精神品质:平等,尊重,美。
(9)、本期书评君联合当当网,给喜欢茨威格的朋友们带来了独家福利:购买本期推荐的《茨威格精选集》,可以在当当五折的基础上,再享受“100-20”的优惠福利。(满减规则,见底部介绍)
(10)、奥地利作家斯特凡·茨威格(1881—1942)生活在19世纪末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个命途多舛的时代,动荡不安的世界,给他的生活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他的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有着在不同战线上的两次经历:一次是站在德国一边,另一次是站在反德国一边。他在自己的回忆中曾说,他“作为一个奥地利人、犹太人、作家、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恰好站在地震最剧烈的地方”。他所说的“地震最剧烈的地方”就是德国和奥地利。一茨威格出生于维也纳的一个犹太企业家家庭。他的父亲是犹太人,除了德语,还会说法语和英语;他母亲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金融世家,从小就说意大利语,家族成员分散在世界各地。这样的家庭环境为茨威格掌握多种外语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环境。茨威格的青少年时代是在维也纳度过的。维也纳是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奥匈帝国(1867—1918)的首都。这个老朽的帝国是一个多民族君主国,在世纪更迭时期,它面临着日益加剧的民族矛盾和社会各阶层、各阶级之间的严重对立,政治上呈现一派颓败景象,但是首都维也纳却仍是处处歌舞升平,流光溢彩。这里汇聚了欧洲德意志、斯拉夫、匈牙利、西班牙、意大利、法兰西、弗兰德的各种文化传统,以及各种思潮和流派。这座城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把一切有着极大差异的文化熔于一炉,使维也纳成了欧洲著名的文化中心。当时文坛上群星璀璨,流派纷呈,自然主义、印象主义、象征主义、新浪漫主义、表现主义、达达主义等文学艺术流派先后或同时崛起,奥地利文学开始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维也纳则成了现代派文学的大本营。前卫的“维也纳现代派”(又称“青年维也纳”)因倡导新的艺术观念、审美情趣和价值判断而名震一时,造就了奥地利文学的辉煌。巴尔、里尔克、霍夫曼斯塔尔、施尼茨勒、穆西尔、弗洛伊德、施特劳斯父子、马勒、勋贝格……这些当时世界上出类拔萃的人物都汇聚在这里,像群星闪耀在维也纳的上空,放射出熠熠的光辉。尼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成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精神指南,弗洛伊德的近代心理学则为现代主义文学转向内心提供了理论依据。茨威格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文学艺术的熏陶。他就读的中学是维也纳的一所名牌学校,以历史上德意志国王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1459—1519)的名字命名。他班上的同学对文学艺术都怀有狂热的兴趣,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书籍和新出版的报刊,了解新鲜事物,吸取新的营养。维也纳浓郁的多元的精神文化氛围,为年轻人文学才华的发挥提供了非常适宜的土壤,从思想修养上培育了茨威格作为欧洲乃至世界公民的种子。当时,中学生对正在兴起的势不可挡的现代主义潮流如痴如狂。里尔克23岁就有了很高的文学声誉和许多狂热的追随者,尤其是霍夫曼斯塔尔,这位十六七岁就写下了不朽诗篇和后人难以企及的散文的文学“神童”,对年轻的茨威格起了强烈的冲击作用。直到晚年,茨威格还深情地回忆起当时他读霍夫曼斯塔尔作品的感受:“总而言之,这位中学生、这位大学生所写的一切,如同水晶一般从内在深处散射出光彩,同时又显得深沉和炽烈。诗歌、散文,在他手中犹如伊米托斯山上芬芳的蜂蜡,紧紧地糅合在一起。他的每一篇诗作,从来都是恰到好处,不多也不少,不落窠臼,人们总觉得在那前人足迹未至的道路上必有一种不可理解的力量在神秘地引导他。”在这种文学氛围的熏陶和影响下,茨威格很早就开始文学创作,十六七岁的茨威格,不仅知道波德莱尔或者惠特曼的每一首诗,而且还能背诵重要的名篇。他16岁(1897年)就开始在报刊上发表诗歌和小说,早年创作以诗歌为主。像这样文学上的早熟,不仅在马克西米利安中学茨威格的班上是这样,在当时维也纳的其他中学里也有类似的现象。处于青春期的年轻人心里总有一种诗兴或写作冲动,这种在心灵中泛起的涟漪碰到适宜的环境,就产生出了一批文学“神童”。1900年,茨威格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哲学、德语文学和法语文学。学习期间,他将已经发表的诗选编成册,以《银弦集》(1901)的书名出版,随后又翻译出版了法国诗人的作品。作为诗人,茨威格基本上属于印象派,并带有世纪之交奥地利文学普遍存在的病态和颓废主义情调。他的诗歌轻柔飘逸,缠绵悱恻,蒙着一层淡淡的哀愁,诗的语言优美,音乐性强,但是创作态度非常严肃的茨威格对自己的作品十分苛求。《银弦集》虽然曾受到利里恩克隆、戴默尔和里尔克等当时著名诗人的赞扬,但茨威格本人却对自己的这部处女作很不满意,没有再版,其中的诗一首也没有选入后来自己的《诗集》(1924)。他认为,这部处女作里的作品还不成熟,那些诗句不是出于他自己的亲身体验,而是“一些不确定的预感和无意识的模仿”,表达的只是一种“语言上的激情”。确实,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在当时流行的印象主义、象征主义和新浪漫主义等文学的熏陶下,过多地着意于形式的雕琢,有明显的唯美主义倾向,也流露出“世纪末”的感伤情调。1904年,茨威格获得博士学位,结束了大学的学习。在此后的那些年月,旅行和创作是他生活中的两件大事。对茨威格来说,旅行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几乎每年都要到国外去旅游或演讲旅行,同世界各国的作家、艺术家进行广泛交往。1904年,他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集《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随后出版了诗集《早年的花环》(1906),以及剧作和传记等。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德国和奥地利的民族主义情绪相当普遍,许多人都陷入“爱国主义”的狂热中。但茨威格持和平主义立场,反对战争,主张各国人民之间友好相处。战争开始不久,他就在《柏林日报》发表《致外国朋友》的公开信,表示将来一有机会就与所有外国的朋友一起为重建欧洲文化而工作。信件发表后,有人对他“在这样的时刻和那些卑鄙下流的敌人为伍”进行谴责,但是正直的、有良心的人都给了他有力的支持。罗曼·罗兰致信茨威格说:“不,我永不离开我的朋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亦即魏玛共和国初期,德国和奥地利遭受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打击。商店像是被洗劫过似的,空空如也,饥馑和疾病到处在蔓延。通货膨胀在1923年达到顶峰,甚至出现过1美元等于10亿马克的天文数字,大街上人们拖着装满货币的小车去购物的情景更是司空见惯。这些,茨威格都亲历了,但是战后年代又是茨威格创作精力最旺盛的时期,他的许多重要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1933年,希特勒上台,茨威格虽然从来不干预政治,但是因为他有独立的思想,是犹太人和人道主义者,所以他的作品也被焚烧、禁止,纳粹还把他的著作钉在耻辱柱上,他的作品被当作“毒草”。奥地利的纳粹d徒也日益嚣张。1934年,茨威格在萨尔茨堡的住宅被搜查,于是他便决心离开奥地利,移居伦敦。在伦敦,茨威格虽然深居简出,但对欧洲的情况充满忧虑。1938年,希特勒吞并奥地利,茨威格失去了祖国,奥地利护照被吊销,从此他开始作为“无国籍者”浪迹天涯,过着流亡生活。1940年,他和第二任夫人洛蒂获英国国籍,同年移居美国,1941年8月底又迁往巴西里约热内卢。他虽客居他乡,但心系欧洲。目睹法西斯猖獗、野蛮横行、理性毁灭、欧洲文明沦丧,他一生追求的人道主义理想遭到蹂躏,他变得烦躁不安,精神忧悒,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感到深沉的沮丧和绝望!1942年2月22日,他与夫人洛蒂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佩特罗波利斯的寓所,以极其理智和平静的方式,有尊严地结束了宝贵的生命,以此来对灭绝人性的法西斯表示抗议。茨威格在他留下的绝命书《声明》中写道:“……与我操同一种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我的精神故乡欧洲亦已自我毁灭,……要想再次开始全新的生活,那需要有特殊的精力,但是我已年过花甲,我的精力在流离失所、颠簸流浪的漫长岁月里已经消耗殆尽。因此我觉得还不如及时以尊严的方式来结束我的这个生命,结束我这个始终视精神劳动为最纯粹的快乐、个人自由为世界上最珍贵的财富的生命为好……”二一方面,茨威格目睹了人类从高度文明倒退到原始野蛮之中,另一方面,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超越了以往千百年所创造的业绩。这样,那个时代就出现了令人奇怪的悖谬现象:既露出了恶魔般的狰狞面目,又创造了像是神明造就的业绩。这一切都在他的思想和创作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竭力开掘人类心灵的角落,用笔不断探询人生的意义。茨威格是著名的中短篇小说家,是心理现实主义大师。尼采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对他的创作有很大影响,他的小说几乎都是心理小说。他的三部“环链”系列小说集分别写儿童、成年和老年时期三个阶段:《初次经历》(1911)写青春前期和青春期少年萌动的心理,通过他们的眼睛观察成年人的两性关系,为儿童、少年打开了感情世界的大门;《热带癫狂症患者》(1922)写成年人的激情遭遇及其后果;《感情的迷惘》(1927)写激情对饱经风霜的人的折磨。这三部“环链”小说代表了茨威格小说创作的成就与风格。作家分别收入其他小说集的中短篇小说,以及长篇小说《永不安宁的心》(1939)和两部未完成的长篇——《变形的陶醉》和《克拉丽莎》也都是心理小说。丹麦文学评论家勃兰兑斯说:“人心并不是平静的池塘,并不是牧歌式的林间湖泊。它是一片海洋,里面藏有海底植物和可怕的居民。”茨威格对心理问题有着特殊的偏爱,谜一样的心理活动对他具有难以抑制的诱惑,因而毕生都在对这片心灵的海洋进行不知疲倦的、勇敢的探索。托马斯·曼在悼念茨威格时说:“他的世界声誉是当之无愧的,在这个时代的重压下,这位才华横溢的人,他的灵魂的反抗力垮了,这是很不幸的。我最佩服他的,是他善于把历史时期和人物形象从心理上和艺术上表现得栩栩如生的那种才能。”茨威格的小说最引人注目的主题,是对人的心理奥秘的探索:对女性心理的出色描绘和对激情的揭示,以及对青少年青春期心理的关注。另外针砭时弊和揭露纳粹罪行等贴近现实生活的社会题材,虽然不是作家创作的主要方面,但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茨威格一生孜孜不倦地探索人的心理活动的奥秘,那么热衷于对人物进行心理分析,弗洛伊德的影响是一个重要因素。弗洛伊德是茨威格最亲密的朋友之一。茨威格十分推崇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认为它向人们指出了进入人的灵魂、探索人的深层心理之路。他在自传《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里曾多次提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的原始欲望,并对弗洛伊德勇往直前地向当时被列为禁区的“那个人世间隐秘的性冲动世界”进行探索表示由衷的钦佩。弗洛伊德研究的潜意识的原始欲望在茨威格笔下就是激情,也就是本能冲动。他总是喜欢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烛幽洞微,去发掘人物内心最隐秘的角落,发现他们不曾示人的一面。小说中的主人公往往受到激情的煎熬和驱使,而且一辈子都在喝潜意识的激情所酿成的苦酒,有的还导致悲剧性的结果。茨威格善于洞察和表现女性内心活动,在塑造女性形象、揭示女性心理方面堪称独步。《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是脍炙人口的佳作,最典型地呈现出茨威格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弗洛伊德的影响也最为明显。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那位陌生女子身上所焕发出来的激情-情欲,就是“本我”或者潜意识中原始的、与生俱来的各种本能的欲望和冲动。女主人公的信写得缠绵悱恻,情意缱绻,如怨如诉,袒露了一个女子最隐秘的心理活动。小说巧妙地安排在两性关系上,把爱情写得非常纯洁和崇高,不但彰显出茨威格高超的写作技巧,也反映出作家纯清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情操,难怪我国作家刘白羽读后禁不住惊呼:“真是一部惊人的杰作!”这部作品“以其惊人的诚挚语调,对女人超人的温存,主题的独创性,以及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具有的奇异表现力”,使高尔基深受震动,而且“激动得难以自制,竟丝毫不感到羞耻地哭了起来”。《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的C夫人,一时抵挡不住激情的冲动,从对赌徒的一时委身转变为真诚的爱,愿意抛弃一切,追随所爱的人走向天涯海角。谁知她的无私奉献换来的却是赌徒的辱骂。这二十四小时的经历像梦魇一样压在她的心头,使她在后半生一直背着沉重的精神十字架,过着行尸走肉似的生活。小说对潜意识心理的描写令人叹为观止。高尔基认为,这篇小说比茨威格的其他小说“更具匠心”,他是“以罕见的温存和同情来描写妇女”的。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这篇小说除了心理描写外,还有不同凡响的细部特写,尤其是对赌徒的手的下意识动作的描写,更是精彩绝伦:“两只手,我从未见过的两只手,一只右手和一只左手,像两只横眉竖目的猛兽交织在一起在那里厮拼,互相伸出爪子,朝对方身上狠抓,于是指关节便发出砸干核桃时的那种咔嚓声。这两只手……长得出奇,又细得卓绝,绷得紧紧的肌肉宛如凝脂,指甲白皙,指甲尖修剪得圆圆的好似珍珠轮叶……”当掌盘人高喊“彩门”的瞬间,“两只手突然互相松开,就像两只同时被一颗子弹击中的猛兽。两只手一起瘫落下来……它们每块肌肉都是一张倾诉心曲的嘴,可以感到几乎每个毛孔都在发泄激情。随后这两只手在绿色赌台上摊放了一会儿,就像被波涛冲上海滩的水母,扁平,并且没有一点儿生气……”茨威格将这位年轻赌徒的全部激情都聚焦在他的这双手上,刻画得惟妙惟肖,卓荦冠群,成了世界文学史上最精彩的亮点之一。故事的主角,满头银发、娴静高雅的62岁英国贵妇人,20年前在蒙特卡洛的赌场被赌徒的这双手所迷住,演绎出24小时之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荡气回肠的故事。弗洛伊德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弑父》(1928)这篇文章中,论述了茨威格对赌徒的这双手的描写,并从精神分析的角度作出阐释,认为小说中赌瘾是手淫的替代物,C夫人等同于母亲。年轻赌徒(与C夫人的儿子同岁)幻想:倘若母亲得知手淫会带给我很大危害,她一定会让我在她身上获得种种温存,以救我于危境之中。而母亲则将爱情无意识地转移到儿子身上,在这个未设防的地方命运将她攫住了。我们尽管可以不认同弗洛伊德的分析,但他的这篇文章无疑为茨威格这篇小说之闻名于世界给力不小,这是不争的事实。《恐惧》也是以引人入胜的心理描写著称。女主人公伊莱妮红杏出墙,遭人跟踪和敲诈,度过一段提心吊胆的日子,精神濒于崩溃,最后丈夫原谅了她,对她更温柔体贴。茨威格写激情-情欲的女性小说还有很多,难怪我国作家那多惊叹,茨威格“对女性心理的分析,已经近乎走火入魔”。茨威格写激情冲动的不仅是女性小说,有些以男性为主人公的小说中同样也有瞬间爆发的激情遭遇,《森林上空的那颗星》中,那位饭店跑堂的卧轨殉情就是一例。《国际象棋的故事》中,B博士在下棋过程中下意识地哆嗦的双手和忘我的神情就是其身上激情瞬间被激发出来的表露。由此可见,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大都是耽于某种思想的偏执狂。茨威格坦言:“我平生对患有各种偏执狂的人,一个心眼儿到底的人最有兴趣,因为一个人知识面越是有限,他离无限就越近;正是那些表面上看来对世界不闻不问的人,在用他们的特殊材料像蚂蚁一样建造一个奇特的、独一无二的微缩世界。”(《国际象棋的故事》)茨威格喜欢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烛幽洞微,去发掘人物内心最隐秘的角落。小说中的主人公往往受到激情-情欲的煎熬和驱使,一辈子都在喝潜意识中激情-情欲所酿成的苦酒,有的还导致悲剧性的结果。茨威格的心理分析小说像是精确的心电图,记录着主人公心灵颤动的曲线。小说的主人公大多是一些抵抗不住命运摆布的人物,茨威格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本能冲动对主人公行为方式的支配作用,以及对其命运的决定性影响。关注少男少女青春前期和青春期的心理,是茨威格小说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是他探索人的心理奥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青春前期到青春期是人生旅程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他们的心理最为敏感,对成人世界,尤其是对两性关系怀着恐惧、羞涩与好奇。在茨威格眼里,儿童少年朦胧的性意识的觉醒似乎是他们必行的“成人礼”,有了“初次经历”,揭开爱情这个“灼人的秘密”,青少年就打开了感情世界的大门,“下意识地感到自己已经处在童年时代的边沿”,“童年就要慢慢消散在那雾蒙蒙的天际了”(《灼人的秘密》),就会“从舒适欢乐的童年一下掉进了深渊”,一下就“长大了好几岁”(《家庭女教师》),这样,儿童少年就跨进了成人感情世界的大门。《灼人的秘密》《朦胧夜》《家庭女教师》和《夏天的故事》,甚至《生命的奇迹》等都是描写少男少女青春萌发期内心的情感和心理、生理变化的。在世界文学史上,像茨威格这样对青少年青春期心理给予那么大关注的作家并不多见。茨威格这一题材的小说大多写于20世纪20年代以前,这与当时奥地利的社会状况不无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他们内心产生骚动不安,对两性问题感到神秘好奇完全是正常现象,社会和学校理应通过性启蒙教育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奥地利,人们都小心翼翼地回避性的问题,认为它是造成不安定的因素,有悖于当时的伦理道德。青年男女很少有无拘无束的真诚关系,他们的正常交往也受到社会道德规范的种种限制。年轻人郊游或聚会时,女孩子总得有母亲或家庭教师的陪伴。在这种情况下,茨威格对青春期青少年心理所做的细致入微的研究和真实生动的描绘,不啻是对当时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和奥地利学校教育的有力批判,是对家庭、学校和社会忽视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的严肃控诉。弗洛伊德学说虽然为茨威格的创作开辟了心理描写的广阔领域,但是毋庸讳言,弗洛伊德对茨威格的创作也有某些负面影响。由于茨威格的作品表现的大多是激情-情欲及其后果,往往游离于时代、社会和人民的生活,仿佛作家生活在与世隔绝的“桃花源”里,减弱了作品的时代感和现实感。过多的心理描写也使有些作品显得拖沓、重复。但是茨威格毕竟生活在现实世界,不可能不受到现实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也创作了一批直面现实、针砭时弊、反战、揭露和批判纳粹罪行的作品,而且写得极其深刻,精彩感人,如《看不见的藏品》《日内瓦湖畔的插曲》《巧识新艺》《旧书商门德尔》《桎梏》《国际象棋的故事》等。《看不见的藏品》是一篇针砭时弊的小说。酷爱艺术的老林务官倾其所有,逐年收藏了一批艺术珍品,后来,他的眼睛瞎了,在战后饥荒年代,为了活命,他的家人只得瞒着老人出卖这些价值连城的藏品。虽然每件藏品能卖得一笔巨款,但在货币贬值的年代,转瞬间,卖得的巨款就变成了一堆废纸。这些描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食品匮乏、饥馑严重、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社会情况的真实写照。对于人民的苦难,茨威格充满同情和爱心,这篇小说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茨威格的小说一般很少交代人物和时代背景,给人作品有点儿游离于生活的印象。《桎梏》和《国际象棋的故事》等是作家直接针对时政的为数不多的几篇小说,前者是一篇反战小说,后者抨击法西斯对人们的精神迫害,完成于1942年初,在作家自杀前不久。为了创作这篇小说,茨威格专门买了一本国际象棋棋谱来学习研究,并和夫人一起按棋谱上的名局摆棋。由此也可窥见他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之一斑。三与19世纪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和托尔斯泰等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不同,茨威格对自己笔下的人物不是无情揭露,残酷解剖,而是怀着巨大的同情和温馨的包容与爱心叙述人物的遭遇和不幸。对律师瓦格纳的妻子依莱妮和年轻的钢琴家发生的婚外情,非但没有“围观”,还给予了温馨的谅解(《恐惧》);那位满头银发的C夫人当年委身于赌徒还遭到辱骂的痛苦经历,丝毫没有受到耻笑和鄙视,还赋予她的行为以高尚的动机,对她的所作所为给予了真诚的理解和同情(《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饭店跑堂对伯爵夫人一见钟情,竟以殉情来了却自己无法实现的心愿,作家并没有嘲笑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而是对他表示同情和惋惜(《森林上空的那颗星》);《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作家把无私奉献的爱、坚忍不拔的品性、不卑不亢的自尊等这些人类的美德都赋予了这位陌生女子,以此来与“上等人”的生活空虚和道德败坏相对照……这样的例子在茨威格的作品中俯拾皆是。茨威格始终坚持人道主义理想,对人,特别是对“小人物”、弱者、妇女以及心灵上受着痛苦煎熬的人充满同情和爱心,对主人公的遭遇和不幸,对他们人性的缺憾和弱点给予真诚的谅解和宽容,对他笔下的人物都给予人道主义的同情、理解、包容、宽恕和关爱,显示出作家那颗金子般的心。茨威格的小说大多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这样更便于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有的作品中虽然出现第三人称叙述者(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但小说的主体部分仍然是主人公的自述。茨威格的作品,语言富于音乐性和韵律美,结构精巧,故事引人入胜,情节发展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想,心理描写和分析极为细致,景物描绘十分出色,擅长“戏中戏”的技巧,读后能给我们留下一些隽永的回味。这一切使他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他的这些艺术特色也很符合中国读者的审美习惯,所以在我国,“茨威格热”一直经久不衰。最后还想说几句关于茨威格的传记文学和戏剧作品的话。茨威格的传记文学一直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推崇。他以《世界的建筑师》为总标题的三部传记系列小说《三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1920)、《斗恶魔——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1925)和《三诗人——卡萨诺瓦,司汤达,托尔斯泰》(1928)创作上也不囿于传主经历线性发展的外在现实,而是将心理分析的解剖刀直接切入人物内心,以传主的激情为主线,从人性的层面细致而又满怀激情地刻画传主的人格形态、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揭示人物的心路历程。他的其他传记作品,如《罗曼·罗兰》(1921)、《约瑟夫·富歇》(1929)、《玛丽·安东内特》(1932)、《玛丽·斯图亚特》(1935)和《巴尔扎克》(1946)等也都以心理描写为主。可以说,茨威格的传记小说是一个个人物的精神画像。茨威格还是一位杰出的剧作家。他写了大量有名的剧作并在欧洲著名的大剧院上演,如《泰西特斯》(1907)、《耶利米》(1917)、《沃尔波纳》(1926)、《穷人的羔羊》(1929)、《沉默寡言的女人》(1935)等。可是,人们在谈到茨威格时往往忘记或忽视他在戏剧创作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11)、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热情奔放……我毫无阅历、毫无准备,我一头栽进我的命里,就像跌进一个深渊。
(12)、茨威格所写的书籍很有益处,茨威格不愧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俄国作家高尔基评)(11)
(13)、巧合的是,在同时期的西方,有一位优秀的传记作家,和梁启超的观念颇为相似。
(14)、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15)、这对眼睛看来,没有办不到的事情,除非让它们陷入无所事事的白日梦中,在优雅而快活的梦境里默默无声地享乐。眼皮刚一睁开,这对眼睛就必然毫不含糊,清醒而又无情地追寻起猎物来。
(16)、苏特尔是瑞士人,在欧洲混不下去的他,来到当时还并不发达的美洲闯荡。
(17)、主演:克劳斯·马利亚·布朗道尔、费·唐纳薇等
(18)、1928年应邀赴前苏联,与高尔基结识,且完成了由三本书组成的作家传记《世界建筑师》:《三位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与魔的搏斗》(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三位作家的生平》(卡萨诺瓦、斯汤达、托尔斯泰);出版了由12篇人物故事组成的集子《人类群星闪耀时》;(3)
(19)、被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文化与艺术的黄金爆发期所滋养,茨威格的作品总是充满了诗一般的美妙意境。他这样形容夏日云彩的流动:
(20)、190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银弦集》,收录50首诗歌。
4、茨威格代表小说有哪些传记有哪些
(1)、《滑铁卢的一分钟》是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所著《人类群星闪耀时》中的一篇,茨威格的文字精致有气韵,节律感强,煽情功力十足。赶紧看看他是怎么写那场决定拿破仑命运的战役的吧,你会越读越激动的!
(2)、他说:“罗曼·罗兰在他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整部作品中赞美了艺术的不朽,但我却从他身上感觉到他对世界结构的脆弱充满加倍的悲哀,他回答我说:‘艺术能使我们每一个人得到满足,但它对现实却无济于事。’”
(3)、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年) 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代表作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伟大的悲剧》、《成功的秘诀》等。
(4)、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传记作家、小说家。
(5)、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粉碎了茨威格的精神家园,他在《昨日的故事》里写道:
(6)、他还没走到门口,忽然发现了我,他一惊。直到这时候他才想起了我,刚才的失礼显然使他非常过意不去。“对不起,先生。我简直把你忘记了。但是……”我十分感激地紧紧握住他的手。或许他也感觉到我的情绪,所以微微笑着,举起胳膊围住了我的肩头,两人一同走出那房间。
(7)、1940年经纽约去巴西,时值法西斯势力猖獗,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乡欧洲”的沉沦而感到绝望;
(8)、如同那高踞山顶俯视众生的古堡,茨威格也一直以他天才的文学作品君临后世,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世界上最优秀的中篇小说家之一”“最会讲故事的人”。
(9)、得知真相的妻子羞愤欲自尽,她疲惫地坐在办公桌前,更像是要抱紧工作这一人间最不舍的东西。工作如气枪,她这一“超性别”的主体意识立刻被纠正,她奔向儿女,放弃工作。女主是罗西里尼演技精湛的妻子英格丽·褒曼,我们仿佛看穿传统男人的婚姻双标,以及电影之外即将破碎的爱情童话。
(10)、茨威格的传记文学作品主要是两大部分,一是以《世界的建筑师》为总题的文学家传记,其传主有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荷尔德林、克菜斯特、尼采、卡萨诺瓦、司汤达、列夫·托尔斯泰。这些人大都是从19世纪到20世纪响当当的文学大师,今天放眼这个名单,几乎就是一部19世纪的欧洲文学思想史。
(11)、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张玉书评价道:“作者(茨威格)以广博的历史知识和重点集中的细节描写,使这些事件摆脱浓重的历史迷雾,形象生动地突显在读者面前……茨威格写得凝练,但并不枯燥,材料建材适度,描绘精确,把千钧一发的紧张瞬间写得可信而又真实。茨威格满腔热情地歌颂人的巨大的精神力量,使人振奋,故事写得集中、生动、文笔优美,虽是真人真事,却写得精彩紧张,和虚幻的小说相比,自会因真实确凿而具有独特的魅力,既介绍了历史知识,阐述了人生哲理,又让人得到艺术享受,这是茨威格雅俗共赏的读物之一。”
(12)、《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奥地利的著名作家茨威格创作的,是其代表作之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
(13)、《黎明之前》是以超高清画质拍摄的茨威格在巴西和纽约的最后岁月,这种画质纪实感太强,留不下半点梦幻,但把过去拍得实在,也是造梦。约瑟夫·哈德演出了一流作家那种写作、思考、生存同一的精神状态。这个茨威格时刻会被人们的话带跑思绪,久久沉浸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待人接物也露出真挚、纯洁的赤子心。
(14)、茨威格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1942年在巴西自杀。
(15)、此刻,孩子对这一切还不理解,但是他觉得能这样被爱太幸福了,他感到这种爱又把他同世界上最伟大的秘密交织在一起。”
(16)、第女主维护身体的贞洁,却为养育钢琴家的儿子,成为上流社会的交际花,但读者能理解她,仍会觉得她是个纯洁的女人,奥菲尔斯在她少女期铺垫了她拒绝社会地位更高的青年求婚的情节,使她的母亲和继父失望,从而让她只身回到维也纳变得合情合理,也使她嫁给爱她的军人显得更有说服力。
(17)、商务合作:biz@chinamoments.org
(18)、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及网站有售,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福尔摩斯探案俱乐部”。
(19)、他的人生被两次世界大战切割,又因犹太人的身份被纳粹驱赶,流亡于世界,也因此拥有了世界公民的视角。
(20)、当今这一时代,是后人的历史,是我们的现在。我们身处其中,用最好抑或最坏来评价它都太轻率。励志时,我们想做最好的自己;郁闷时,我们又责怪这是个最坏的时代。
5、茨威格代表作传记有什么
(1)、斯蒂芬·茨威格自杀的原因:在二战期间,他看到二战连天的炮火和大范围的死伤,他的理想、对人类未来的设想破灭,看到的是人性泯灭,道德沦丧,人类堕落,使他理想破灭,万念俱灰,最终自杀。
(2)、面对这种情形,苏特尔愤怒地控告了17221名在他的种植区安家落户的农民,法院也公正地宣判了苏特尔胜诉。
(3)、1881年,茨威格出生于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犹太人,家境富有。
(4)、在茨威格的作品中,最具知名度的无疑是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及人物传记《人类群星闪耀时》。
(5)、法西斯上台前,茨威格的创作如日中天,在德国作家中拥有读者之众,很少有人能超过他。他的作品雅俗共赏,销售量直线上升,他思想深邃而不流于晦涩,文字平易而不流于肤浅,情节动人而无斧凿的痕迹。
(6)、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置身于人群之中,却又得孤独生活更可怕的事了。
(7)、于是,他感到心力交瘁。这不是肉体的疲劳,而是心灵的疲惫。所以他在完成自传《昨天的世界》之后,选择和夫人服毒自杀。
(8)、1881年11月28日,斯蒂芬·茨威格出生于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茨威格的家庭是犹太商人,家境富有。1898年,17岁的茨威格在杂志上发表第一首诗;1899年,茨威格中学毕业。
(9)、1942年2月22日,茨威格与妻子服毒自杀
(10)、电影改编自茨威格同名小说。1961年时还被改编成同名电视电影,英格丽·褒曼领衔主演。她在四十岁的时候,出于一种高尚的感情,去挽救一个素昧平生的赌徒,却在瞬间激情的驱使下失身于这个她连姓名也不知道的男人。
(11)、小说表面上讲述了一条从纽约开往南美的轮船上一位业余国际象棋手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故事,实际上讲诉了纳粹法西斯对人心灵的折磨及摧残。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茨威格借这篇小说表达了他对纳粹法西斯的痛恨。他以这种文学形式的抵抗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行列。
(12)、80年前的2月22日,茨威格自杀,那时他刚过60岁生日。在一个甲子中他经历的事件、灾难和考验远远超过一代人,为此他写下了《昨日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讲述了他那代人的故事,“在历史上,没有一代人曾像我们那样承受过这么多命运的重负”。
(13)、他曾经是拥有百万读者、作品被翻译成最多语言的作家,写诗写剧本写小说写传记也写游记杂文,还留下众多与友人的书信。他为人谦逊,从不因为自己的成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托马斯·曼这样评价他:“德国文学一向不大受到欢迎,不如法国文学和英国文学。也许从埃拉斯姆斯的时候起直到现在,没有一个作家像斯台芬·茨威格这样遐迩闻名。但是没有一个人这样举世闻名,却会像他这样虚心,这样腼腆,这样谦卑地接受这一荣誉。”他智慧、善良、渴望和平,但他也很任性,不能忍受背井离乡,颠沛流离,远离他心爱的欧罗巴、朋友、书籍和收藏;更不能容忍自己的书籍被禁被焚。他洞悉人的内心世界,充满对人生的理解,就是少了等待曙光到来的耐心,“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但愿他们经过这漫漫长夜还能看到旭日东升!而我这个过于性急的人先他们而去了!”
(14)、190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银弦集》,收录50首诗歌;1902年,转入柏林大学攻读哲学;维也纳《新自由报》刊出了第一篇小说《出游》,取材于《圣经》;出版了《波德莱尔诗文集》;编选了《凡尔哈伦诗歌集》。(3)
(15)、1940年经纽约去巴西,时值法西斯势力猖獗,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乡欧洲”的沉沦而感到绝望。
(16)、戏剧、诗歌、小说、纪实……体裁丰富,再配上他流畅的文字,不少读者都说“拿起书就放不下”、“酣畅淋漓、百看不厌”。
(17)、《一封陌生女子的来信》里,琼·芳登演技惊人,把这位一生痴爱一个男人的“陌生女人”在少女、青年、少妇三个阶段的无数表情演得真切,一个眼神胜过无数台词,使来自第二人称书信体原著的句子,作为旁白出现时也毫不突兀。琼·芳登使角色始终处于纯真的状态,一个对爱情怀着信仰般激情的女人,才可能以一生的沉默牺牲执行如此极致的爱。
(18)、1900年,已有200首诗歌问世;在维也纳大学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接触了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研究和翻译过法国波德莱尔和魏尔伦、比利时凡尔哈伦的诗歌。(2)
(19)、他认为:“一个民族,千百万人里才能出一个天才;人世间数百万个闲暇小时的流逝,方能出现一个真正的历史性时刻。”
(20)、军事、文学、艺术、政治、探险、人性……均有涉及。
(1)、斯蒂芬·茨威格的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2)、奥菲尔斯改编得好,主要是从精神层面抓住了茨威格的意图。奥尔菲斯对千姿百态的人性不带道德评判的观察、探索、展示,温柔而好奇,这也正是以心理小说见长的茨威格的特质。
(3)、茨威格无疑就是其中的典型之这个时代的弃儿,最终以自杀抗议屠杀,以此作为与那个世纪最后一搏,在充满血腥与罪恶的二十世纪奏出了一曲绝响,留给后人的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哀惋。
(4)、小说和人物传记之外,特别要推荐一下茨威格这本回忆录《昨日的世界》。
(5)、读茨威格传记名作:《人类群星闪耀时》——滑铁卢的一分钟
(6)、除了《人类群星闪耀时》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两本最为广大读者所知的两部作品,在这套《茨威格精选集》中还收录有小说集《昨日之旅》(包括《情感的迷惘》《旧书商门德尔》《昨日之旅》等八篇),《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包括《雪中》、《出游》、《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等八篇),《象棋的故事》(包括《看不见的藏品》《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等共八篇),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以及作家和历史人物传记《三大师传: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三作家传:卡萨诺瓦、司汤达、托尔斯泰》等八部茨威格代表作品。
(7)、茨威格出身富裕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
(8)、1934年发生维也纳事件,奥地利的法西斯分子要求德、奥合并,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9)、虐心的剧情想来不用再多说,大家现今都已经能秒懂:你从来没有认识过我,而我却始终爱着你。
(10)、与函套的黑白色调形成对照的,是每本单本的封面都根据书的内容专门设计了对应的元素,鲜明的色彩让人眼前一亮。
(11)、这些小说文本或者重视对少男少女青春萌动的心理剖析,或者记录为情欲所驱使而犯下激情之罪的成年男女的痛苦心灵自白,或者描写暮年男女激烈情感历程的悲苦回忆。读者在茨威格的作品里“发现了一个陌生而吸引人的情感世界”,并为此与它们产生了“共鸣”。
(12)、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大导罗伯托·罗西里尼,将茨威格的中篇小说《恐惧》改编成《不安》,也暴露了他男性意识上的陈旧。故事讲述一个女人有情人,却突然被自称情人前任的陌生女人不停勒索,她一直焦虑不安,始终不敢向丈夫承认自己的罪过,最终发现是丈夫雇佣了女演员来折磨她……
(13)、1942年2月22日,茨威格与妻子服毒自杀
(14)、1942年,完成自传《昨天的世界》;2月22日同他的第二位夫人伊丽莎白·绿蒂(33岁)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佩特罗波利斯小镇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4)
(15)、茨威格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说创作,主要以“情感、激情—情欲、女性”为主题,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展现出的各种复杂丰富的感情活动和心理状态,恰与中国读者的审美期待视界相融通。这些小说文本或者重视对少男少女青春萌动的心理剖析,或者记录为情欲所驱使而犯下激情之罪的成年男女的痛苦心灵自白,或者描写暮年男女激烈情感历程的悲苦回忆。读者在茨威格的作品里“发现了一个陌生而吸引人的情感世界”,并为此与它们产生了“共鸣”。
(16)、作品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
(17)、在这个时期,一位艺术大师给了我一个极大的教训。这教训初看似乎是无足轻重的小小际遇而已,事实上却是我一生写作生活的转折点。
(18)、这身体魁梧、肩膀宽阔、一脸灰白胡子的老人后退了一步,侧着头细加端详。“是的,我想没有什么毛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