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五言绝句有哪些
(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2)、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和端午(北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3)、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4)、(《九歌·礼魂》)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5)、我曾经听说对木雕神像祈求幸福,试着向艾人祝福啊!明明是忠言,却不被楚王采纳,最后落得个沉江而死的下场,但是留下的文章却像星星一样永垂不朽。再倒一杯昌歜酒?为屈原而击节歌唱吧!每年端午节都会下雨刮风,像是为屈原喊冤陈情。
(6)、(宋·刘克庄) 桃李已成尘,葵榴各斗新。红颜年少子,白发背时人。 乙卯端午十绝
(7)、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8)、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9)、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10)、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1)、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农历的正月开始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午,古人与“五”通用,故端午与端五同义。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12)、端午感兴宋文天祥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13)、这首词从内容上看,是当时客居淮安的作者在端午佳节思念一位有才华的女子。这位女子应该是作者的家人吧。作者以端午的天气、习俗作为线索,贯穿所叙之事和所抒之情。
(14)、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栊,食过五月粽,不够百日又翻风。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15)、端午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盖“端”字之转音也。”
(16)、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17)、执手情思诉,相牵泪水挥。难忘风雨苦和累。喜看樱花,喜看众英归。喜看早春樱醉,华夏共春晖。
(18)、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19)、盛开如火的石榴花好像也在笑话我,陶渊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20)、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2、关于端午节的诗 古诗五言
(1)、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4)、贾岛出生于平民家庭,门第寒微。所以他早年行事率不可考。传说他30岁前曾数次应举,都不得志。失意之余,又迫于生计,只好栖身佛门为僧,取法名无本。
(5)、(宝山)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江浙)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6)、该词描写了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上阕“芳兰”原意是“芳香的兰花”,这里代指妇女。“流香涨腻”指的是女子梳洗时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的情形,这是在描述她们节日到来之际精心打扮、准备过节的场面;下阕“彩线缠玉璧”、“小符挂云鬓”,指的是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在发髻上挂着驱邪驱鬼、保佑平安的小符,在端午节她们互致节日祝福。
(7)、《喜迁莺》宋·黄裳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
(8)、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
(9)、下阕赞颂屈原的品格,对端午节民众投粽的民俗予以批评,认为是对屈原的愚弄,有种“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感觉啊。最后两句饱含忧愤,设想屈原今日觉醒,真不知作何感想;与其清醒而苦恼,还不如“醉死”。作者是个热血男儿,但是当时文恬武嬉,统治者苟且偷安,作者只能是“聊一笑”,无可奈何啊。
(10)、该作品写于明朝建立(1368年)之后的一个端午节。上阕开头写眼前所见的荆楚端午风俗,描绘了一幅世人忙于庆祝节日、热闹繁忙的景象;“空惆怅”一句感慨世人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了作者对屈原的怀念之情。下阕首句道出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也表明了作者对元朝的忠贞决心。“无人解”一句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的情怀。
(11)、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12)、金钗候汤眼,鱼蟹亦应诀。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
(13)、上阕写端午时节,少年们身着盛装,争渡看龙舟,而词人却因为年纪大了,懒得去看,这是年轻人和老人的不同情怀么?哈哈。开头写石榴花开,点明季节;接下来写自己的清闲自在,言外之意应该是“闲得发愁”吧?最后两句写“年轻人争渡的场面,动态感十足。
(14)、诗歌将美景、鲜花、醇酒和闲情巧妙地融于一体,在自然中寄深意,与质朴中见情趣,娟秀飘逸的意境,令人陶醉。
(15)、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天问》)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chai)?(《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6)、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17)、译文: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18)、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
(19)、菖蒲节端午节除是古代图腾祭祀节外亦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20)、乙卯重五诗宋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3、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五言绝句大全
(1)、竞渡曲刘禹锡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2)、《浣溪沙》宋·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3)、冲波突出人齐喊,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4)、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5)、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__张耒《和端午》
(6)、《和端午》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7)、《喜迁莺》宋·黄裳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
(8)、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9)、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10)、(《九歌·山鬼》)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山鬼》)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11)、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午日观竞渡(明)边贡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12)、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已酉端午》明·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13)、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14)、诗人在端午节遇到风雨,天气昏暗,使得汨罗江上没有人祭奠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屈原忠心为国却屡遭贬谪,怀才不遇,千年后的风雨还耽误了人们对屈原的祭奠和怀念,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凭吊屈原英魂的地方;
(15)、未能全免俗,杯酒飨家人。《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帝阁》诗人:王珪朝代:宋代泰一扶皇运,真人感赤精。
(16)、手把菖莆看,黑头非所求。浣溪沙宋代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
(17)、由于受字数的限制,较之其他体制的诗歌体裁,五言绝句在创作时对其语言和表现手法就要求得更加简练、概括,创作难度就更大。张谦宜对此就以“短而味长,入妙尤难”八字加以概括,因此,五言绝句自然而然的成为盛唐诗歌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是唐诗中的精华。自唐代以来,名篇佳句甚多,咏史、怀古、议政事、抒抱负、诉幽怨、说友情,题材多样,精彩纷呈,在诗歌各种体式中是最受欢迎的样式之一。
(18)、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
(19)、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译文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
(20)、更逢端午节,君德万方明。《端午自乐温往垫江道中作》诗人:阳枋朝代:宋代端午人间拟醉眠,旅情茅店独萧然。
4、端午节有关的古诗5言绝句
(1)、从内容上看,该诗可分为三段。前八句写端午节“投饭”和“竞渡”,在作者笔下,投饭和竞渡不是呈现为娱乐化的民俗场景而是祭祀与追怀的真正仪式,伴有“悲”“哽咽”“哀叫”等强烈的情绪活动。次八句推测屈原塔的来历,末八句赞美屈原不苟求富贵而追求理想的节操。次八句和末八句,作者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比如“屈原赴死之决绝”与“世人眷怀之不绝”、“事之无凭”与“人情之殷切”、“富贵之短暂”与“名声之无穷”等,强化了议论的力度。
(2)、《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3)、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4)、竞渡诗唐代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5)、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6)、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7)、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8)、每个人擅长什么,就写什么,喜欢什么,就写什么。
(9)、五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五绝,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成熟定型于唐代。五绝每首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图画,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其最大特色。
(10)、秋山敛余晖,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11)、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12)、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13)、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
(14)、《端午日赐衣》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15)、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16)、《渔家傲》宋·欧阳修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17)、当五汛在上海部分农村,靠杭州湾北岸一带区域,如奉贤、南汇等地区,习惯上称“端五节”为“当五汛”。
(18)、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19)、天中节此名称根据阴阳术数而来。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故称之为天中节”。日本以五月五日为“男儿节”,可能也是据天中节而来,因其认为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气。
(20)、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5、关于端午节的古诗有哪些?五言
(1)、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2)、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3)、客屦自来去,山翁病不知。座无曲道士,门有艾天师。
(4)、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5)、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6)、全诗短短四句,由花开写到花落,花自开自败,顺应着自然的本性,自满自足,无人欣赏,也不企求有人欣赏。这绝无人迹、亘古寂静的“涧户”,正是诗人以“空寂”的禅心观照世界的意象。
(7)、佳人相见一千年。译文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的细绢,明日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
(8)、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9)、端礼节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10)、有客嗤齐鲁,何人念楚囚。岁年付流水,风雨满沧洲。
(11)、七律.端午老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12)、喜迁莺宋黄裳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
(13)、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14)、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诗人:丘葵朝代:宋代世乱逢端午,凄凉吊古心。
(15)、花心动宋史浩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
(16)、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
(17)、已酉端午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18)、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19)、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20)、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1)、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已酉端午(明)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2)、吴文英(约1200-约1260),南宋词人。
(3)、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苏东坡《咏月饼》
(4)、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5)、《端午即事》文天祥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6)、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7)、端午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盖“端”字之转音也。”
(8)、重午节午,属十二地支,农历五月为午月,午同音,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9)、菰忝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10)、《浣溪沙·端午》(宋)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11)、《菩萨蛮》宋·陈义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
(12)、(《离骚》)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13)、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七律.端午老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14)、端午佳节,诗人却漂泊在外,“眼已花”,到底是零落天涯、举目无亲、佳节思亲时泪水模糊了眼睛,还是老眼昏花、视野模糊呢?流浪的人儿啊,漂泊无依,远方为家啊。
(1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