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期坚持做一件事的词
(1)、坚定不移:移:改变,变动。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2)、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孔子的另一个弟子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九岁,他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地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3)、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罗洛梅
(4)、父母可以在他兴趣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包括对于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的资源,满足他们如饥似渴的文化需求。如果这个时候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很可能孩子这方面的渴求会转向其他方面,比如捣乱、多动等。许多聪明孩子在课堂上有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等等毛病,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5)、折:挫折;挠:弯曲。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
(6)、在完成这项艰巨任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如坚持不懈。
(7)、断:截取;章:篇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原指只截取《诗经》中的某一篇章的诗句来表带自己的意见,而不顾及所引诗篇的原意,或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后来比喻征引别人的文章、言论时,只取与自己意见相合的部分。
(8)、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有志向,有毅力,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9)、孜孜:也作“孳孳”,勤勉,坚持不懈的样子;不倦:不知疲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
(10)、比比:处处;皆:全,都。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11)、捉刀:代别人写文章。指代别人做事,多指写文章。
(12)、(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13)、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指事情没能按照预想的方向发展。
(14)、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到底:至死都不能放手。伏尔泰
(15)、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16)、(弱不禁风)弱,软弱;禁,承受,担当。柔弱得经不起风吹。形容身体虚弱。
(17)、大声朗读有许多神奇的功效,首先,它对语文学习有十大好处:
(18)、纷纭:多而杂乱。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
(19)、有的人朗读能力比较弱,底子也不好,读长课文难以坚持,怎么办?
(20)、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形容一直坚持做一件事的古语
(1)、原指“五花阵”与“八门阵”,这是古代兵法中的阵名,后又把它用作比喻各行各业的暗语。现常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
(2)、杳无音信 杳:幽远,见不到踪影,形容一直得不到对方的消息。误用:一时间,漫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稍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信。(句中可用“无影无踪”。)
(3)、管窥蠡测 管:竹管;窥:从孔隙中看;蠡:瓠瓢;测:测量。从竹孔中观天,所见有限;以瓢量海水,所得无几。比喻对事物观察了解狭隘片面。误用:作家不深人生活,坐在屋子里管窥蠡测,就创作不出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作品。
(4)、关起门来造车子。比喻脱离实际,只凭主观办事。
(5)、一只大河蚌躺在河滩上晒太阳。它张开贝壳,一只鹬鸟闪电一般扑过来,长长的嘴像剑一样刺入贝壳。河蚌立即关紧贝壳,把鹬鸟的长嘴夹住了。在他们互不相让地争斗时,一位渔翁恰巧路过,很轻松地把它们俩都捉住了。
(6)、虚无:空虚;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就是指看不见、摸不着虚幻但又实际存在的东西。就像人的思想境界一样。没有实体感。
(7)、语文的学习秘诀在于积累,不是短期之功。同时,语文的知识点多,包含大量的生字、词语、句子、文章,有时候感觉真没有那么多时间投入,究竟怎么才能少花时间,效果还好呢?
(8)、风起云涌 常比喻多样力量或事物并起,发展迅速,声势浩大。误用: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地渡过长江,以风起云涌之势迅速地歼灭了盘踞在江南的国民d军队。(可用“风卷残云”。)
(9)、据说,楚国有位珠宝商人,为了把一颗贵重的珍珠卖个好价钱,请人做了一只非常精致的珠宝盒来盛放这颗珍珠。一位郑国人出高价把它买了回去。谁知,过了没几天,这位买主竟然拿着珍珠来找商人,对他说:“你把这珍珠遗留在盒子里了,我买的是盒子,这珍珠还给你吧。”
(10)、古时候,有个年轻人名叫郭翰。盛夏的一个晚上,他在大树底下乘凉。突然间,一个美丽的仙女从天上飘然而来。郭翰发现仙女的漂亮衣裙竟然连一条衣缝也没有,他惊奇地问道:“你的衣服怎么没有衣缝呢?”仙女笑道:“我穿的是天衣,天衣不是用针缝的,怎么会有衣缝呢?”
(11)、回天:比喻力量大,能移转极难挽回的时势;乏术:缺少方法。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
(12)、春秋时,一个侍卫想劝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决定,就拿着一把弹弓在花园里走来走去。吴王问他在干什么。他说:“一只蝉在叫,它没有想到身后有一只螳螂要捕捉它。而螳螂没有想到身后有一只黄雀要啄食它。黄雀呢,更没想到我用弹弓在瞄准它。它们没考虑身后的危险啊!”吴王听后,撤回了决定。
(13)、婀娜:柔软而美好。形容女性姿态各异,轻盈柔美。也用于形容花木的形态美丽。
(14)、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齐:一齐,同样。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15)、漫:随便,没有限制,没有约束。比喻自己做事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16)、(出处):清·曾国藩《家训喻纪泽》:“我的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
(17)、(3)古代作品中的语句习用为成语。这类成语,有的是作品中的原话,有的则是经过加工,经过简缩而成的。如:一鼓作气、舍生取义、知己知彼、庞然大物、扑朔迷离、诲人不倦等。
(18)、蓬荜生辉 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中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使自己非常光荣。误用:有一则推销壁纸的广告,广告语是“您用了我厂的产品,保您的居室蓬荜生辉”。
(19)、(念念不忘)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心上,时刻不忘。一般不用于不幸和痛苦的事情。
(20)、绝:绝对。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极为稀有。
3、表达长期坚持做一件事的成语有哪些
(1)、景象宏伟绚丽,非常壮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壮丽而多变化。
(2)、春秋时,宋国有个农夫在田里看见一只野兔撞在树桩子上,折断脖子而亡。他不费吹灰之力便吃到了兔肉。从那以后,他什么农活儿也不干了,天天守在树桩子旁边,等着捡兔子。可再也没有野兔来撞这树桩子,他的行为被人们当作了笑话。
(3)、现在比喻事情做的特别好,一定的时间里就发展的特别快,能迅速壮大起来。
(4)、(提示)比喻目光短浅,一心图谋侵害别人,却不知道有人正在算计他。一般“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连用。
(5)、春秋时,哲学家老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非常不满,提出了他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社会:国土面积小,人口稀少。人们不用坐车乘船到远方去;没有战争,人们不需要牺牲自己的生命;人人有自己喜欢的职业,吃得好,穿得舒服,住得安稳;与相邻的国家望得见,但不相往来。
(6)、春秋时,鲁国与齐国发生战争。齐军连续两次擂响战鼓发起冲锋,鲁军都按兵不动。齐军第三次击鼓发起进攻,将军曹刿才下令:“击鼓,进攻!”结果鲁军大胜。曹刿告诉鲁庄公,敌军擂鼓三遍时士兵已乏力,而我军一鼓作气,所以能取胜。
(7)、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被楚平王追杀,他逃到昭关。由于楚军在关口盘查很严,他出不了关。因为着急和忧愁,一夜之间他的须发全都变白了。凭着相貌短时间内的巨大变化,他混出了昭关。逃亡的路上,他经常在芦苇和草丛里穿行,由于精神高度紧张,稍有风吹草动,他就赶紧躲起来。
(8)、罗:捕鸟的网,这里当动词用,捕捉的意思;罗雀:设网捕雀。大门之前可以张起网来捕麻雀。形容门庭冷落,宾客稀少。
(9)、如持之以恒的意思是:指所要坚持的东西,有恒心地坚持下去。就不一一列举了。
(10)、古时候,有个年轻人名叫郭翰。盛夏的一个晚上,他在大树底下乘凉。突然间,一个美丽的仙女从天上飘然而来。郭翰发现仙女的漂亮衣裙竟然连一条衣缝也没有,他惊奇地问道:“你的衣服怎么没有衣缝呢?”仙女笑道:“我穿的是天衣,天衣不是用针缝的,怎么会有衣缝呢?”
(11)、比喻做事踏实、实事求是、认真、自信、不虚浮、不浮躁。
(12)、兢兢:形容小心谨慎;业业:畏惧的样子。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13)、也就是说,孩子睡前的一个小时,家长与孩子进行的互动,将会获得翻倍的效果。
(14)、一只大河蚌躺在河滩上晒太阳。它张开贝壳,一只鹬鸟闪电一般扑过来,长长的嘴像剑一样刺入贝壳。河蚌立即关紧贝壳,把鹬鸟的长嘴夹住了。在他们互不相让地争斗时,一位渔翁恰巧路过,很轻松地把它们俩都捉住了。
(15)、集中注意于一个目标始终不懈,(造句网整理)具有这种能力便能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
(16)、其实,这一切很可能就是因为孩子在幼年的时候,阅读少了,未曾建立起足够的“听知觉能力”。
(17)、A、他治学严谨,勤奋敬业,对工作精益求精,锱铢必较。
(18)、这个时候是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如果错过了这段时期,再开始学外语,就要付出多倍的努力;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学好。
(19)、鱼与熊掌 鱼与熊掌,都指有价值的美好东西,二者不可全都拥有,应有选择。误用:分裂与统一不能共存,犹如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对立的、不可调和的双方不能比作鱼和熊掌。)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形容长期坚持做一件事的成语
(1)、不积跬步,不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坚持不懈
(2)、(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莘莘学子 莘莘:众多的样子。众多的学子。误用: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4)、(近义词)精雕细琢、精雕细镂、千锤百炼、字斟句酌、诚心诚意、尽心竭力、锦上添花、一丝不苟
(5)、D.在辞旧迎新的日子里,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以其别出心裁、各具特色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
(6)、绞:费尽,用心思考;尽:完的意思,就是用尽、用完。形容苦思积虑,费尽脑筋,想尽办法。费尽心思去思考一件事情。
(7)、(毫发不爽)爽,差错,不是爽快。没有一丝一毫的差错。不是形容人紧张害怕得毛发竖立。
(8)、(3)要了解成语的使用对象、范围、场合和用途,如“鬼斧神工”。
(9)、悄然:寂静无声。不知不觉中,某样事物开始流行或兴盛起来。
(10)、树:树立;帜: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
(11)、B、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教材,必然导致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
(12)、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13)、原为佛家语,称颂释迦牟尼最高贵、最伟大。现指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形容极端自高自大。
(14)、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庄子,在一次与另一位哲学家惠子辩论时,指着水中的鱼说:“它从容不迫地游来游去,多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那条鱼,怎么知道?”庄子说:“鱼快不快乐其实并不重要,因为我们自己快乐,所以可以认为水里的鱼同样非常快乐。”
(15)、运斤成风 斤:斧头。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熟练,技术神妙。误用:你纵使有运斤成风的臂力,也举不起这重若千斤的巨石。(句中误为有力气。)
(16)、对于那些试图种植自己食物的人来说,他们必须始终不懈地努力才能达成其梦想。
(17)、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来势猛,声势大,到处都是。
(18)、目:看;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19)、推:除掉,去除,淘汰;陈:陈旧的;新:好的、新的。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20)、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分不出第一第二。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5、一件事做到极致的名言
(1)、(提示)比喻费力小,收效大。与“事倍功半”意思相反。
(2)、履:践、踩在上面。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3)、精神疲惫,力气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十分劳累。
(4)、(出处):《东观汉记·鲁丕传》:“鲁丕;字叔陵;性沈深好学;孳孳不倦。”
(5)、的:箭靶子;矢:箭。放箭要对准靶子。比喻说话做事有针对性。
(6)、(严惩不贷)贷,宽恕,不是懈怠。严加惩处,不予宽恕。
(7)、战国时期,齐国的邹忌问妻子和客人,自己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漂亮?他们都说邹忌漂亮。他遇到徐公,发觉自己比不上。他对齐威王说:他们这样说,是因为偏爱和有求于我;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比我多。齐王觉得很对,下令能指出自己缺点的,一律重赏。于是,门口进谏的人像赶集的人一样多。
(8)、(漠不关心)漠,冷漠。不热情。形容对人或事物态度冷淡,一点也不关心。多作谓语,谓语前常有介宾短语作状语,要说成“对……漠不关心”,后面不能带宾语。
(9)、她和我聊了之后,我建议她,可以在忙完家里的事情之后,花半个小时和孩子聊天交流,这段时间里,让孩子分享一下每天发生的事情,允许孩子自由的表达。
(10)、C.置疑 伸张 悠然自得 D.质疑 伸张 悠然自得
(11)、春秋时,楚庄王当国君的前三年,只知享乐,不管国事。申无畏出了个谜语让他猜:“有只大鸟,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笑着说:“这只鸟,要么不飞不鸣,要飞就直冲云霄,一叫就让人震惊。”从此,他励精图治,成为霸主。
(12)、(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以自己能力不够为理由恭敬地推辞。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不是指不及时感谢。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13)、为:作为;期:日期,期限。指快到规定或算定的日子。
(14)、10固执己见 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误用:如果你们坚持与人民为敌的政策,固执已见,制造事端,那么最后必然会被人民消灭。(句中可用“一意孤行”。)
(15)、不孚众望 孚:使人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误用: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他在世界杯上果然不孚众望,多次挽救了意大利队。(句中应用“不负众望”。
(16)、当时还是《时代周刊》记者的他,凭着一贯的坚持不懈,经协商返还他的装甲车和大部分设备之后,谢天谢地,那场短暂的风波才得以平息。
(17)、如果错过了这一黄金阅读期,那么,今后中学、大学、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就会暴露出难以弥补的"先天不足",那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突击补课,将很难奏效。
(18)、D、如果不想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就必须择善而从,在真理的引领下前行。
(19)、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司汤达
(20)、东晋时,秦王苻坚率兵百万南下攻打东晋,而东晋只有八万兵马应战。没把对方放在眼里的苻坚却在首战落败,士气大伤。一天晚上,心中烦躁的苻坚登高观察晋军,只见晋军布阵整齐,再望八公山上,草木都像人形。他对弟弟苻融说,敌兵很多呀。后来,在淝水的决战中,秦军大败。
(1)、(不忍卒读)形容文章悲惨动人,不忍心读完。误解为读物没看头。
(2)、 (出自):清·曾国藩《家训喻纪泽》:“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
(3)、从前有一个财主,他看见别人的三层楼房,心里十分羡慕,决定也造一座。他要求找来的工匠只造第三层楼,第一层、第二层统统不要。工匠们听了哭笑不得,说:“世界上哪有这样的事,没有第一层和第二层,怎么能盖起第三层呢?”
(4)、从前,有个穷书生碰到一位道士。睡觉时,道士拿出一个枕头交给他,说道:“你枕着这个枕头睡一觉,就可以获得你想要的生活。”这时,店主正在煮黄粱米饭,穷书生睡着后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生活得十分阔绰,官运亨通。最后梦见自己快要病死时,忽然惊醒。醒后,看见道士依然站在他的身边,而店主的黄粱米饭还没有煮熟。原来自己享受了几十年的荣华富贵,不过是短暂的一梦而已。
(5)、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6)、理直:理由正确、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
(7)、在楚国的一个练武场上,许多射手在比武射箭,有个射箭能手养由基,连续几次射中靶心,有好事者说:“射中靶心,还算不了什么。能射中百步之外的柳树叶子,那还差不多。”养由基站稳脚步,张弓搭箭,一箭射在了百步之外的柳树叶子上,大家都拍手叫好。
(8)、当仁不让 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误用:就为了一只鸡蛋,李大婶吵得嘴角冒白沫,卖鸡蛋的小贩更是当仁不让,声音越来越高。
(9)、指不用表述就能知道这个动作、语句、文章的意思,浅显易懂。
(10)、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
(11)、(颠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都不会破裂,比喻永远不会被推翻(多指理论、道理)。
(12)、(注释)若:好像。悬河:形容像激流倾泻而下。
(13)、十室九空 室:人家。十家人家,九家空虚。形容因灾荒、战乱和横征暴敛使得百姓破产或流亡的惨象。误用:目前,全国空置房的总量已逾8000万平方米,国家已下决心从海南开始清理数千亿银行占用资金。在这形势下,面对十室九空的楼盘,该董事会无奈决定低价拍卖空关近5年的50套商品房。
(14)、古时候,杞国有一个人,常常看着天空发愣,吃饭不香,睡觉不着,站着不是,坐着也不是,不知不觉就消瘦了许多。朋友问他怎么啦,他说:“要是天掉下来怎么办?”朋友开导他,天是空的,掉不下来。他又担心太阳、月亮和星星岂不是要掉下来了吗?
(15)、心坚石穿:意志坚决,能将石头穿透。比喻只要意志坚定,事情就能成功。
(16)、几年来,张老师始终不懈地坚持利用业余时间为这位残疾孩子补课。
(17)、A.推广和使用电子书之后,学生们摆脱了卷帙浩繁的纸质教材、参考书等。
(18)、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19)、捉襟见肘 捉襟:整顿衣襟;见:同“现”,露出来。整一下衣襟,胳膊肘就露出来了。原来是说衣服破烂,生活穷困。后来比喻顾此失彼,无法应付。误用:运动会上,他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20)、为学犹掘井,井愈深土愈难出,若不快心到底,岂得见泉源乎?——张九功
(1)、驽马十驾: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2)、(不约而同)也有不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的意思,但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3)、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4)、根据一个人的成长规律和中国教育升学考试制度,一个人一生中奠定人生观、价值观、知识基础、阅读兴趣的大量阅读,在10~14岁(即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不到五年的时间。由于教育条件和个体条件的不同,这个时间有的人长一些,有的人短一些。因为四年级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可以进行文字书籍的阅读;而到了初二下学期,各学校又为了中考普遍增加了师生的学习时间、习题数量,没有时间阅读,到了大学阶段,又面临着繁重的课业、英语考级、教研、就业、实习打工压力,也没有时间集中阅读。
(5)、(提示)比喻要鼓足干劲,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6)、龙钟:行动不灵便的样子。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7)、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8)、根据语境,下列句中加点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9)、(不屑一顾)形容对某事物异常鄙视,认为不值得一看。
(10)、措手:着手处理。不及:来不及动手应付。指事出意外,一时无法对付。
(11)、百折不挠: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12)、同在周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说,中国为劝说朝韩双方保持克制做了“坚持不懈”的工作。
(13)、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