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三国演义》草船借箭有关的歇后语
(1)、 阅读《三国演义》第42至第46回,搜集并了解作者罗贯中的生平简介以及三国时代的一些历史背景资料。
(2)、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3)、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4)、满载而归、多多益善、坐享其成、用的是疑兵计、神机妙算、糊里糊涂、有误(雾)、曹操多疑、机智孔明、有借无还、巧用天时。
(5)、(出处)曹丕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7)、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8)、周瑜:心胸狭窄、阴险狡诈、嫉贤妒能、不顾大局。
(9)、 这段话是________对________说的,表现了他________的特点。
(10)、都( ) 虑( ) 沙( )
(11)、诸位、都督、著作;虚心、考虑、老虎;绝妙、沙场、炒菜;
(12)、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话)儿
(13)、 (3)理解并积累“妒忌、军事、委托、照办、预计、紧急、军令状、惩罚、探听、私自、布置、调度、水寨、呐喊、神机妙算”等新词。
(14)、这一句环境描写突出江上雾大,其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诸葛亮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他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无误。只有这样的天气,才会让疑心多虑的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轻易出兵,只让弓弩手射箭,这是借箭成功的条件之一。
(15)、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
(16)、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17)、鲁肃是周瑜的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
(18)、从“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
(19)、妒忌(jì) 幔(màn)子 都督(dū) 水寨(zhài) 丞(chéng)相 呐喊(nà) 调(diào)度
(20)、 “鲁肃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箭的事,只说……”
2、三国演义 中草船借箭的故事
(1)、第二遍小声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你可以点开音频听听老师的朗读哦。)
(2)、第二部分(3~9):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3)、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第107回蒋济)
(4)、“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我们学了《草船借箭》之后,一定知道这个歇后语中的故事。其实,诸葛亮还做了很多家喻户晓的事情。今天,咱们就借歇后语来进一步了解一下吧!
(5)、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第107回蒋济)
(6)、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
(7)、妒忌(yǐ jì) 幔(màn wàn)子 都督(dū dōu) 水寨(zhài zài)
(8)、寨(水寨)赛(比赛) 呐(呐喊)纳(接纳)
(9)、《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主要描述周瑜为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算定了大雾之日,便借子敬二十只草船驶往曹营,曹操因疑雾中有埋伏,便令以乱箭射之。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船轻水急,曹操追之不得,使孔明既安全借得箭,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10)、(调度)管理并安排(工作、人力、车辆等)。
(11)、 你还想了解《三国演义》中其它的故事吗?赶紧读一读《三国演义》这本书吧。
(12)、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是我国章回小说的鼻祖。其主要作品为《三国演义》。其他作品:《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13)、本帖资源由永泰县薛彩云名师工作室倾情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4)、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把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15)、师:哇,念的真的好棒。想一想。鲁肃对孔明的佩服和周瑜的佩服有没有差异?想法笔记一下
(16)、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17)、默读课文。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18)、读课文前,我对文中的人物是通过电视剧和爷爷讲的三国故事了解到的。我知道诸葛亮神机妙算,能言善辩,张飞勇敢粗鲁等。学完课文,我对诸葛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面对周瑜的陷害,他没有斤斤计较,而是顾全大局,用自己的智慧“借”到了十万支箭。
(19)、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20)、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
3、三国演义里面的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
(1)、师:为什么诸葛亮面对这样的挑战,还觉得这样简单呢?我们想的时候想答(应该是想详细点的意思),写的时候简答。
(2)、这段话是________对________说的,表现了他________的特点。
(3)、 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文中还有一些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画出来和同学交流。
(4)、公元228年,诸葛亮北伐,他知道魏军要抢占街亭,马谡自告奋勇任先锋,王平是副将。临行前诸葛亮千叮万嘱,让马谡一定要当道扎营。可马谡不顾王平反对执意守山,结果被司马截断了水源,围困在山上。街亭失守后,诸葛亮为了避免有更大的损失,退回汉中。事后,诸葛亮知道是马谡违反了他的
(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6)、寨(水寨)赛(比赛) 呐(呐喊)纳(接纳)
(7)、笑曹操不敢出兵(胜利的笑),笑周瑜不自量力(胜利的笑),笑鲁肃忠厚老实(幽默、宽厚的笑)。从诸葛亮的笑中,我们能体会到他的从容自信、宽容大度。这一笑,笑出了他的胸有成竹,笑出了他的运筹帷幄,笑出了他的神机妙算,笑出了他的英雄本色。
(8)、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 中有:单刀赴会-胆识压人第二十七回
(9)、下列哪些选项可以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
(10)、这一句环境描写突出江上雾大,其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诸葛亮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他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无误。只有这样的天气,才会让疑心多虑的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轻易出兵,只让弓弩手射箭,这是借箭成功的条件之一。
(11)、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12)、诸( ) 虚( ) 妙( )
(13)、第一部分(1~2):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内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他,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保证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14)、故事源自《三国演义》。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15)、既然(jí jì) 惩罚(chéngchěng)
(16)、师:鲁肃是心甘情愿的佩服;周瑜是心不甘情不愿的
(17)、(军令状)戏曲和旧小说中所说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罚。
(18)、周瑜既然想加害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征求诸葛亮的意见呢?
(19)、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
(20)、生:鲁肃对孔明的佩服和周瑜的佩服很有差异。鲁肃真的觉得诸葛亮真的好,周瑜觉得自己输了。
4、三国演义草船借箭歇后语10个
(1)、丞(chéng céng)相 呐喊(nèi nà) 调(tiáo diào)度
(2)、(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难的事情,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他立下军令状后,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3)、步:古时以五尺为一步,“步步”表示距离短。
(4)、师:这么大的场地,表情不太容易发觉,我们可以注重动作、对白、语调。我来做个示范
(5)、 A.识人心 B.知天象 C.晓地利
(6)、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故作镇静/外强中干/空城退敌皮笑肉不笑
(7)、 从“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亮________,曹操________。
(8)、当周瑜听说诸葛亮三天能造好箭,还立下军令状,他的心里为什么很高兴?
(9)、船队返营后,共得箭十几万枝,为时不过三天。鲁肃目睹其事,极称诸葛亮为“神人”。诸葛亮对鲁肃讲:自己不仅通天文,识地利,而且也知奇门,晓阴阳。更擅长行军作战中的布阵和兵势,在3天之前已料定必有大雾可以利用。他最后说:“我的性命系之于天,周公瑾岂能害我!”当周瑜得知这一切以后自叹不如。
(10)、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11)、(139)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12)、从“曹操下令说:‘江上雾大……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亮________,曹操________。
(13)、诸葛亮下令把船掉过来,是为了能两面受箭,也为了保持船体平衡,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掉头的时间。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充分显示出来。
(14)、调:diào音调 tiáo调节 擂:léi擂鼓 lèi擂台
(15)、(1)“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句话是周瑜在____________。
(16)、(131)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17)、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18)、主要内容: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以公事为由,让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意欲加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志,立下军令状,做好准备工作,利用草船向曹操成功“借箭”十万多支,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周瑜了解经过后,自叹不如。
(19)、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20)、曹操闻报后,果然担心重雾迷江,遭到埋伏,不肯轻易出战。他急调旱寨的弓箭手六千多人赶到江边,会同水军射手,共约一万多人,一齐向江中乱射,企图以此阻止击鼓叫阵的“孙刘联军”。一时间,箭如飞蝗,纷纷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过些时间,诸葛亮又命令船队头东尾西,靠近水寨,并嘱加劲擂鼓呐喊。等到日出雾散,船上草把排满密密麻麻的箭枝。此时,诸葛亮才下令船队返回。还命令士卒齐声大喊:“谢曹丞相赐箭!”当曹操得知时,诸葛亮取箭船队因顺风顺水,已经离去20余里,曹军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
5、三国演义草船借箭歇后语专题
(1)、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那天江上大雾迷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儿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把子上。过了一会,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
(2)、诸葛亮为顾全联吴抗曹的大局,不计个人得失。
(3)、②算好受箭方法:把船一字摆开,两面受箭(晓地理)。
(4)、第三部分(10):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5)、《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馀。(裴松之注)魏略曰:(建安十八年214年)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这是草船借箭的原形,历史明确记载借箭人是孙权,并不是诸葛亮。
(6)、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7)、(2)“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周瑜这样说的目的是:
(8)、妒忌(jì) 幔(màn)子 都督(dū) 水寨(zhài) 丞(chéng)相 呐喊(nà) 调(diào)度
(9)、师:其实同学们可以比照自己的答案与他的想法怎样?
(10)、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中有:孔明挥泪斩马谡-明正军纪第九十回
(1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12)、课文开门见山,交代了故事的起因。概括诸葛亮挺有才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事实。“妒忌”正是周瑜与诸葛亮发生矛盾的起因,为故事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13)、
(14)、诸葛亮向鲁肃借得船只、兵卒以后,按计划准备停当。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他才秘密地将鲁肃请到船上,并告诉鲁肃要去取箭。鲁肃不解地问:“到何处去取?”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问,前去便知。”鲁肃被弄得莫名其妙,只得陪伴着诸葛亮去看个究竟。
(15)、(6)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飞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
(16)、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曹操用计--又奸又滑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曹操转胎--疑心重蒋干盗书--上了大当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吕布见貂蝉--迷上了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董卓进京--来者不善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阿斗的江山--白送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三十七回
(17)、著( ) 虎( ) 炒( )
(18)、老师:这是我修改的剧本,与没有哪位同学跟我来演一下?
(19)、 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鲁肃________。
(20)、鲁肃是周瑜的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
(1)、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慢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鲁肃答应了,并按诸葛亮的要求把东西准备齐全。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鲁肃很纳闷。
(2)、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是我国章回小说的鼻祖。其主要作品为《三国演义》。其他作品:《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3)、主要内容: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以公事为由,让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意欲加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志,立下军令状,做好准备工作,利用草船向曹操成功“借箭”十万多支,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周瑜了解经过后,自叹不如。
(4)、(1)C(2)A (3)A (4)B (5)A (6)C
(5)、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先写了________,接着写了________,着重写了________,最后写了________。
(6)、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7)、第一部分(1~2):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内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他,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保证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8)、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9)、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先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造出十万枝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接着写了周瑜派鲁肃探听诸葛亮怎样造箭,诸葛亮请鲁肃帮助做借箭的准备。着重写了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军借箭。最后写了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才干胜过自己。
(10)、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只快船,600名士兵,把每条船用布蒙上,两边堆满一捆捆的干草。周瑜得知这一情况后,心里非常怀疑,不知诸葛亮又在玩什么花样。
(11)、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12)、 (1)胆量很大;(2)谋划周密,安排巧妙;(3)不怕牺牲
(13)、诸葛亮:神机妙算、顾全大局、豁达大度、足智多谋、才智超群、有胆有识、知人善用。
(14)、诸葛亮敢逼近曹军水寨,不是贸然行动,也不是一意孤行。而是因为他完全掌握了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的性格,再者是利用大雾天气,让曹操不敢轻易出兵。此行“借箭”,不是他信口开河,而是他周密考虑、巧妙安排之后的行动,所以才不费吹灰之力,借走十万支箭。这不仅显示了诸葛亮丰富的天文知识,也表现了他高超的军事智慧才能。
(15)、(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
(16)、妒(妒忌)护(保护) 委(委托)季(季节)
(17)、C.他算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诚信向他借船没事,周瑜聪明过人,曹操生性多疑。
(18)、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 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19)、 (1)鲁肃诸葛亮贪酒;(2)诸葛亮周瑜勇敢;(3)诸葛亮鲁肃 自信
(20)、诸葛亮告辞以后,周瑜就让鲁肃到诸葛亮处查看动静,打探虚实。诸葛亮一见鲁肃就说:“三日之内如何能造出十万枝箭?还望子敬救我!”忠厚善良的鲁肃回答说:“你自取其祸,叫我如何救你?”诸葛亮说:“只望你借给我二十只船,每船配置三十名军士,船只全用青布为幔,各束草把千余个,分别竖在船的两舷。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会有十万支箭。但有一条,你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如果他知道了,必定从中作梗,我的计划就很难实现了。”鲁肃虽然答应了诸葛亮的请求,但并不明白诸葛亮的意思。他见到周瑜后,不谈借船之事,只说诸葛亮并不准备造箭用的竹、翎毛、胶漆等物品。周瑜听罢也大惑不解。
(1)、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一部优秀长篇历史小说。大约创作于元代末年,是罗贯中在有关三国故事的史书、平话、戏曲和轶事传闻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原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有弘治本传世,经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加以增删润色,才成为现在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书中的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结义,终于王浚平吴,包括了整个三国时代。在“拥刘反曹”的传统思想支配下,作品把蜀汉当作全书矛盾的主导方面,把诸葛亮和刘、关、张当作中心人物,以魏、蜀、吴的兴亡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封建统治集团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谴责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他们的爱憎与背向以及反对战争分裂、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
(2)、凌晨,浩浩江面雾气霏霏,漆黑一片。诸葛亮遂命用长索将二十只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大营进发。时至五更,船队已接近曹操的水寨。这时,诸葛亮又教士卒将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横于曹军寨前。然后,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故意制造了一种击鼓进兵的声势。鲁肃见状,大惊失色,诸葛亮却心底坦然地告诉他说:“我料定,在这浓雾低垂的夜里,曹操决不敢毅然出战。你我尽可放心地饮酒取乐,等到大雾散尽,我们便回。”
(3)、师:哇,把诸葛亮的妙招和鲁肃的心情都读了出来。好厉害。大家想一想,你是鲁肃,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4)、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5)、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字孔明)的`才干。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6)、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阿斗的江山——白送
(7)、(1)胆量很大;(2)谋划周密,安排巧妙;(3)不拍牺牲
(8)、诸葛亮谈笑风生、镇定自若与鲁肃的吃惊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他对曹操生性多疑、用兵谨慎的性格了如指掌。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诸葛亮的笑,
(9)、(出处)文选魏武帝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10)、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草船借箭》,这个经典的小说,我要麻烦小演员不断思考,待会儿怎么演出这个,好吗?
(11)、《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着《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主要描述周瑜为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算定了大雾之日,便借子敬二十只草船驶往曹营,曹操因疑雾中有埋伏,便令以乱箭射之。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船轻水急,曹操追之不得,使孔明既安全借得箭,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12)、(出处)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13)、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出自中国古代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周瑜为了刁难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弓箭来,没想到诸葛亮说只需要三天,诸葛亮在这三天内准备了二十只扎满稻草人的船,趁着一个大雾天向曹营出发,而曹操又因疑心重,马上下令开弓,射出了十万支弓箭,等到大雾散去曹操发现不对劲的时候,诸葛亮早就带着十万支弓箭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