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肃然起敬文言文翻译和注释
(1)、点击图片阅读|点赞叶嘉莹先生:95岁再捐1711万,只为中国诗心生生不息
(2)、PS:微博也会赠出本书!还有更多惊喜欢迎关注微博“湖南图书馆”!
(3)、⒁“多情”二句:“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文。华发(fà):花白的头发。
(4)、(2)①首联直抒胸臆,点出本诗基调,无法参禅得道,心中的不平亦不能自抑;②颔联借物自比,揭示自己的漂泊身世和艰难处境;③颈联用典故反语再次直抒胸臆,表达世人皆白眼看人,书生无用、怀才不遇的愤慨不平之情;④尾联借物自比,用欢愉春鸟与愁苦秋虫同样发声自比,再次将“不平则鸣”之气推向高潮。 (解析)解答此类题的答题思路是:观点+举例+好处。如:直抒胸臆。首联诗人直抒“无法参禅得道而不平”,为本诗奠定了愤慨不已的情感基调。运用了典故和反语。颔联用了阮籍“白眼”对人的典故和反语,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借物自喻。尾联用欢愉春鸟与愁苦秋虫自喻,将内心的“不平”推向了高潮。
(5)、(82)紫菌(jùn郡):即紫芝,菌类植物。古人以“芝”为瑞草,服食可益寿却病。
(6)、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冬,当时苏轼任密州知州。据《东坡纪年录》:「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苏轼有《祭常山回小猎》诗云:「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其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及卒章所显之志,与这首《江城子》类似。
(7)、刘繇、王朗,各自占据州郡;在议论安守策略时,动辄引用古代圣贤的话,大家疑虑满腹,胸中充斥着惧难;今年不出战,明年不征讨,让孙策安然强大起来,终于并吞了江东,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二点。
(8)、许盛,兖人。从兄成贾于闽,货未居积。客言大圣灵著,将祷诸祠。盛未知大圣何神,与兄俱往。至则殿阁连蔓,穷极弘丽。入殿瞻仰,神猴首人身,盖齐天大圣孙悟空云。诸客肃然起敬,无敢有惰容。盛素刚直,窃笑世俗之陋。众焚奠叩祝,盛潜去之。既归,兄责其慢。盛曰:“孙悟空乃丘翁之寓言,何遂诚信如此?如其有神,刀槊雷霆,余自受之!”逆旅主人闻呼大圣名,皆摇手失色,若恐大圣闻。盛见其状,益哗辨之,听者皆掩耳而走。
(9)、D.养鸡、卖鸡蛋是文嫂赖以生存的重要途径,三只鸡的丢失无异于使文嫂艰辛的生活雪上加霜,所以文嫂从金先生床下扫出鸡毛时忍不住号啕大哭。
(10)、D(D项错在“因而比材料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说服力”与语言的通俗性有关,但更倚重于论证的逻辑性,而材料二的逻辑性要强于材料三。)
(11)、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这首诗的首联也是如此。“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题意,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并非到哪里去寻找的意思。诸葛亮在历史上颇受人民爱戴,尤其在四川成都,祭祀他的庙宇很容易找到。“寻”字之妙在于它刻画出诗人那追慕先贤的执著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我思。下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出诗人凭吊的是成都郊外的武侯祠。这里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柏树生命长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征意义,常被用作祠庙中的观赏树木。作者抓住武侯祠的这一景物,展现出柏树那伟岸、葱郁、苍劲、朴质的形象特征,使人联想到诸葛亮的精神,不禁肃然起敬。接着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茵茵春草,铺展到石阶之下,映现出一片绿色;几只黄莺,在林叶之间穿行,发出宛转清脆的叫声。
(12)、欲成一拼图,必棱角相和。吾为成家和之图,锉己锐,更己缺,合于妹。吾喜静,须学于清净之地。然妹常哭,声甚大。吾忍之,于心告己:闹中取静,方为大静,心静则境静。徐之适妹哭,其声虽大,亦不扰吾。昔者,吾性莽撞,常致物坠地,无以为然。今者,坠物之响,常致妹惊,常致妹哭,吾遂甚谨,无有类事,吾妹安然,父母亦赞吾成大人矣!
(13)、既归,喜而告兄。解取共视,则融入腰橐矣。后辇货而归,其利倍蓰。自此屡至闽必祷大圣。他人之祷时不甚验,盛所求无不应者。
(14)、概括下面一段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0字)(5分)
(15)、丁酉年冬月,我的妹妹出生了,到现在尚不足百天。而我刚由小学升入初中,课业突然增加,心情亦有变化,同样需要父母关怀。
(16)、写作赠序,行文惯常的是先从作者与受赠者的关系或赠序的缘由写起。而《送东阳马生序》却一反常态。一开篇,作者便以现身说法,从自己艰苦的求学历练切入,又兼及有关对比,用种种具体实在的事实说话,深寓对年轻人的殷切期望,告之以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励年轻人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17)、臣下接受任命的时候,睡不安稳,食无滋味。想到要去北伐,应该先南征。所以五月里竟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两天才能吃上一餐;臣下不是不爱惜自己呵,而是看到帝王之业不可能局处在蜀地而得以保全,所以冒着危险,来执行先帝的遗愿,可是争议者说这不是上策。目前敌人恰好在西面疲于对付边县的叛乱,东面又要竭力去应付孙吴的进攻,兵法要求趁敌方劳困时发动进攻,当前正是赶快进军的时机呵!现在谨将这些事陈述如下:
(18)、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19)、@婉华Harriet:有文笔之余,思想还很好,太厉害了。
(20)、这套书豆瓣评分7分,始作至今近30年,依然是资深读者的秘密收藏的经典之作,不仅可以作为古文入门读本,锺叔河在书中解读也值得反复翻阅。
2、肃然起敬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1)、我的益友,如倭艮峰的鲜明端庄,令人肃然起敬。吴竹如、窦兰泉的精研究义,一言一事,实事求是。吴子序、邵蕙西谈经、深思明辨。何子贞谈字,其精妙处,与我无一下合,谈诗尤其意见一致。子贞很喜欢我的诗,所以我从十月以来,已作了十八首,现抄两页寄回,给弟弟看。冯树堂、陈岱云立志,急切而慌忙,也是良友。镜海先生,我虽然没有拿着礼物去请求授业,而心里早已师从他了。
(2)、六弟埋怨自己的命运不佳,我也深以为然。但只是小试失利,就发牢骚,我暗笑他志向大小而心中忧虑的不大,君子的立志,有为民众请命的器量,有内修圣人的德行,外建王者称霸天下的雄功,然后才不负父母生育自己,不愧为天地间的一个完全的人。
(3)、龟玉都是宝物。龟:龟版,用来占卜。玉,在:指玉瑞和玉器。玉瑞用来表示爵位,玉器用于祭祀。椟(dú):匣子。
(4)、皇帝没有接纳。杨秉以病为由乞求退职,出为右扶风。
(5)、(14)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5)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1)(熟语“是可忍,孰不可忍”)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25)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6)、乡之先达:当地在道德学问上有名望的前辈。这里指浦江的柳贯、义乌的黄溍等古文家。执经叩问:携带经书去请教。
(7)、①负薪:背柴,相传汉代朱买臣背着柴草时还刻苦读书。牧豕:放猪。
(8)、@紫星东来一路祥瑞:12岁真正有才啊!而且用的是文言文书之!吾喜之。
(9)、上片写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一开始,以一泻千里、日夜东流的长江着笔,给人以突兀峥嵘、震惊耳目的`感觉。“大江东去”四字,概括出汹涌澎湃的万里长江向东流去的特点。“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随着时光的流逝,千古以来的“风流人物”和他们的英雄业绩已成历史陈迹;这如同长江的浪花一样,带着他那美好的形象和青春的生命直奔大海,再不回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故垒”二字,写出了古代战场的遗址如在目前。“西边”一词,点明方位,有亲临其境的真实感。“人道是”三字,借人们的传说加以证实,深化“怀古”的感情色彩,使人倍感亲切。“三国周郎赤壁”,由时代、人物、地点三个不同性质的名词,组成一幅历史风云的画卷,将“赤壁之战”的图景呈现于读者的面前。“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第一句诗写石,将陡峭峥嵘的石壁直插云天的险峻,形象贴切地描绘了出来。第二句诗写涛,不但写出了波涛粗野凶暴的性格,而且还描述了急流澎湃的气势,同时仿佛可以听到狂涛拍岸的吼声,看到它不可阻挡的威力。第三句诗写“拍岸”后的“惊涛”所出现的浪花飞溅的奇丽景象。这三句诗写景,真是字字珠玑,历历在目。“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诗是上、下片转折的枢纽。“江山如画”,是对上面所描写的雄伟江山的总括评价。“一时多少豪杰”,虽赞颂周郎,但包括讴歌历代的无数英雄在内。诗人在这里,把“如画”的江山和众多的“豪杰”联缀交织成词,创造出一种高尚隽美的意境,使人肃然起敬,并为之向往、倾倒。
(10)、琉球中山王派遣使者入朝进贡,翁正春进言:“中山王已归附倭寇,现在的使者多是倭人,贡物大都是倭国的器物,断绝与其往来比较好;要不然也可以下诏让福建的地方官约略留下一些土物,不要让他们入京城朝贡。”皇帝对此表示赞同。
(11)、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成语“犯上作乱”)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8)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12)、《史记·孝武本纪》:“时去时来,来则风肃然也。”
(13)、一日偶游郊郭,忽一褐衣人相之曰:“子何忧也?”盛方苦无所诉,因而备述其遭。褐衣人曰:“有一佳境,暂往瞻瞩,亦足破闷。”问:“何所?”但云:“不远。”从之。出郭半里许,褐衣人曰:“予有小术,顷刻可到。”因命以两手抱腰,略一点头,遂觉云生足下,腾踔而上,不知几百由旬。盛大惧,闭目不敢少启。顷之曰:“至矣。”忽见琉璃世界,光明异色,讶问:“何处?”曰:“天宫也。”信步而行,上上益高。遥见一臾,喜曰:“适遇此老,子之福也!”举手相揖。臾邀过诣其所,烹茗献客;止两盏,殊不及盛。褐衣人曰:“此吾弟子,千里行贾,敬造仙署,求少赠馈。”臾命僮出白石一柈,状类雀卵,莹澈如冰,使盛自取之。盛念携归可作酒枚,遂取其六。褐衣人以为过廉,代取六枚付盛并裹之。嘱纳腰橐,拱手曰:“足矣。”辞臾出,仍令附体而下,俄顷及地。盛稽首请示仙号,笑曰:“适即所谓斤斗云也。”盛恍然悟为大圣,又求祐护。曰:“适所会财星,赐利十二分,何须多求。”盛又拜之,起视已渺。
(14)、淳化元年,遭父丧。易简续撰唐朝李肇的《翰林志》二卷献给皇上,皇上赐诗嘉奖他。有一天,苏易简在宫中值班,用水来试验欹器(古代一种计时个工具)。皇上暗地听说这件事,趁晚朝的时候,命令(苏易简)取来试玩。易简奏:“我听说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盈满就要亏缺,器物装满了就会倾覆,事物繁盛后就将衰败。希望陛下保持已成就的盛业,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来加固宏大的基业,那么天下就非常幸运了。”遇上(碰上、恰逢)郊祀典礼,易简充任(担任)礼仪使。这之前(先前),扈蒙建议把宣祖升到配祀。易简援引唐朝旧例(先例),请以宣祖、太祖一同享祀。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主持审官院,建议初任京中朝官,从未历任州县职的,不得任为知州、通判。下达诏书同意。改为主持审刑院,不久掌管吏部选官,升为给事中、参知政事。至道二年去世,终年三十九岁,追赠礼部尚书。
(15)、@考拉在发呆:很多家长都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一篇寒假作业也能写出花来,想想自己为辅导孩子写作业都吼出了心脏病,实在是一言难尽泪流满面……
(16)、使还,拜高阳内史。郡境旧有三猛兽,人常患之。绘欲修槛,遂因斗俱死于郡西。咸以为化感所致,皆劝申上。绘曰:“猛兽因斗而毙,自是偶然,贪此为功,人将窥我。”竟不听。高阳旧多陂淀,绘至后,淀水皆涸,乃置农正,专主劝课,垦田倍增,家给人足。瀛州三郡人俱诣州,请为绘立碑于郡街。
(17)、(6)人的欲望与时间和空间有关,应为此制定规则。
(18)、D.鸽有六翮/飞则冲天/麋有四足/走便入海/下官肤体疏懒/手足迟钝不能近/追飞走/远事佞人
(19)、⑹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开创。济:扶助。
(20)、孔子因曾子很谦恭的起来答对,就告诉他说:“前边所讲的至德要道,就是孝道,这个孝道,就是德行的根本,教化的出发点。你先坐下,我慢慢的告诉你”。
3、肃然起敬文言文翻译
(1)、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1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2)、C(误为会试内容。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照例每三年举行一次,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通常在八月举行,又叫“秋试”。)
(3)、36赵云、阳群等都是蜀中名将。曲长、屯将是部曲中的将领。
(4)、(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5)、本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对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的赞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先死的惋惜。
(6)、(16)驽骀(tái台):驽和骀都是劣马,比喻才能平庸。
(7)、女儿走了,文嫂失魂落魄,有点傻了。但是她还得活下去,还得过日子,有很多先生都毕业了,要离开昆明,临走总得干净干净,来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多了。有的先生要走了。行李收拾好了,总还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这些先生就把文嫂叫了来,随她自己去挑拣。挑完了,文嫂必让先生看一看,然后就替他们把宿舍打扫一下。
(8)、B.三十八年十一月日/有食之/正春极言阙失/不报/明年秋/万寿节/正春献八箴/
(9)、河间太守崔谌,恃其弟暹势,从绘乞麋角鸽羽。绘答书曰:“鸽有六翮飞则冲天麋有四足走便入海下官肤体疏懒手足迟钝不能近追飞走远事佞人。”时文襄使暹选司徒左长史,暹荐绘,既而不果,咸谓由此书。及文襄嗣业,普代山东诸郡,其特降书征者,唯绘与清河太守辛术二人而已。至,补大将军从事中郎,迁司马。文襄以前司徒侯景进贤冠赐绘曰:“卿但直心事孤,当用卿为三公,莫学侯景叛也。”及文宣嗣事,仍为丞相司马。天保初,除司徒右长史。绘质性方重,未尝趣事权门,以此久而沈屈。卒,赠南青州刺史,谥曰景。
(10)、本文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穿插细节描绘,生动感人。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12)、B.李绘善于答辩。梁武帝曾问他几个问题,他对答清晰,梁武帝非常满意;他评价袁狎关于氏族的问题,机智巧妙,引得在座者大笑。
(13)、①宣布 通告(通知、公告)②施工 进行 ③贵用户 您 ④不安 歉意 ⑤2018年7月20日/市电力公司 市电力公司/2018年7月20日 (解析)首先确定答题范围,“表达和形式”上的不妥,即错误包括内容上的常见语病、语言表达上的不得体和形式上的公文写作的格式不符等问题。本题属于对辨析并修改病句、语言表达得体、公文写作能力的综合性考查。文稿是一则通告,所以文中说“宣布”不得体,应改为“通告”“通知”或“公告”。“维护”和“施工”搭配不当,“施工”可改为“进行”。“贵用户”用语不当,可改为“您”。“不安”不合语境,应改为“歉意”。根据通告的格式,落款单位应在日期之上,“2018年7月20日”与“市电力公司”应互换位置。
(14)、第38练 语言运用+名句默写+古代诗文阅读
(15)、原文:执经登坐,讽咏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16)、19孙策:字伯符,孙权的长兄。父孙坚死后,借用袁术的兵力,兼并江南地区,为孙吴政权的建立打下基础,不久遇刺身死。
(17)、权称尊号,拜骠骑将军,领冀州牧。是岁,都督西陵,代陆逊抚二境,顷以冀州在蜀分,解牧职。
(18)、这首联两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特别是其中的“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这是诗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用来呼应前一句。“柏森森”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
(19)、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20)、(3)小说是如何塑造金昌焕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4、肃然起敬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1)、薛聪,字延智,方正有理识,善自标致,不妄游处。虽在暗室,终日矜庄,见者莫不懔然加敬。博览坟籍,精力过人,至于前言往行,多所究悉。词辩占对,尤是所长。遭父忧,庐于墓侧,哭泣之声,酸感行路。友于笃睦,而家教甚严,诸弟虽昏宦,恒不免杖罚,对之肃如也。未弱冠,州辟主簿。 太和十五年,释褐著作佐郎。于时,孝文留心氏族,正定官品,士大夫解巾,优者不过奉朝请,聪起家便佐著作,时论美之。后迁书侍御史,凡所弹劾,不避强御,孝文或欲宽贷者,聪辄争之。帝每云:“朕见薛聪,不能不惮,何况诸人也?”自是贵戚敛手。累迁直阁将军,兼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直阁如故。聪深为孝文所知,外以德器遇之,内以心膂为寄。亲卫禁兵,委总管领,故终太和之世,恒带直阁将军。群臣罢朝之后,聪恒陪侍帷幄,言兼昼夜。时政得失,预以谋谟,动辄匡谏,事多听允。而重厚沈密,外莫窥其际。帝欲进以名位,辄苦让不受,帝亦雅相体悉,谓之日:“卿天爵①自高,固非人爵之所荣也。”又除羽林监。帝曾与朝臣论海内姓地人物,戏谓聪日:“世人谓卿诸薛是蜀人,定是蜀人不?”聪对曰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九世祖永随刘备入蜀时人呼为蜀臣今事陛下是虏非蜀也。帝抚掌笑日:“卿幸可自明非蜀,何乃遂复苦朕?”聪因投戟而出。帝日:“薛监醉耳。”其见知如此。 二十三年,从驾南征,兼御史中尉。及宣武即位,除都督、齐州刺史,政存简静。卒于州,吏人追思,留其所坐榻以存遗爱。赠征虏将军、华州刺史,谥日简懿侯。魏前二年,重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延州刺史。 (节选自《北史•薛聪传》)(注)①天爵:天然的爵位。指高尚的道德修养。(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第就是工具书的利用。普通读者没有工具书读不了《史记》,好像有中华书局注释的版本不错,繁体字版本够大气上档次,我们读读简体版本就可以了。现在专家也有新的《史记》注释本出版,可以买来一读,估计价格不菲。网上读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1)被贬后的失意。(结合“濩落”一词注释简析。)
(4)、幸预:有幸参与。君子指有道德学问的读书人。
(5)、(3)获得了阅读的精神磨砺。(或“作者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读此书,明知难以读懂仍坚持不懈,获得精神的磨练,得到别的乐趣,这正是阅读的魅力。”)
(6)、这是林黛玉的住处。在这里潇湘妃子春困发幽情,在这里大观园群芳重建桃花社,在这里黛玉焚稿断痴情。
(7)、(4)击剥之声:敲门声。击,敲门。剥,剥啄,敲门声。
(8)、淳化元年,丁外艰。易简续唐李肇《翰林志》二卷以献,帝赐诗以嘉之。他日,易简直禁中,以水试欹器。上密闻之,因晚朝,命取试之。易简奏曰:“臣闻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器盈则覆,物盛则衰。愿陛下持盈守成,慎终如始,以固丕基,则天下幸甚。”会郊祀,充礼仪使。
(9)、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10)、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才学风度、如此知书达礼、如此深明大义,作为大人的我们有没有觉得汗颜?反正网友们都已经炸开锅了
(11)、远公(慧远)在庐山里讲道,即使年岁大了,依旧不断地讲授经书。弟子中有偷懒的,远公对他们说:“我老了,夕阳的光芒,照理不会照得太远,但希望你们年轻的光辉,和时光一样,越来越明亮。”说完他手捧经书在坐榻上,诵声朗朗,辞色庄严,高足弟子们都对他产生恭敬钦佩的心情。
(12)、锺叔河引导我们剥掉大将军的身份及历史评价,体会他“普通真实的一面”。
(13)、下列对文中标红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4)、——————————————————————————————
(15)、出处:《论语·乡d》:“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16)、原文:弟子中或有惰者,袁公曰:“ 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
(17)、(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8)、《念楼学短》下册的“临终的短信”,恐怕是全书情感表达最为直接、丰沛的一章。入选这一章的“短信”分别来自郝昭、马谡、王献之、朱之冯、苏轼、韩玉、史可法和金圣叹。
(19)、“我身为大臣,不能救亡拯艰,只能一死报国,虽然抱歉,却无遗恨。”
(20)、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
5、肃然起敬读音是什么意思
(1)、一天,余杭生把自己写的文章拿来给宋生看。宋生见上面圈圈点点极多,还有不少赞美之词儿。看了一遍,就放在桌子上了,一句话也不说。余杭生怀疑宋生未看,再次向他请教。宋生说已经看完了。余杭生又怀疑宋生看不懂。宋生说:“这有什么难懂的?只是不好罢了!”余杭生又说:“你只看了圈圈点点和赞语,怎知不好呢?”宋生便背诵他的文章,好像早已读熟了似的。一面背诵,一面指出文章的毛病。余杭生局促不安,汗流浃背,没有说话就走了。
(2)、这时,文嫂丢了三只鸡,一只笋壳鸡,一只黑母鸡,一只芦花鸡。这三只鸡不是一次丢的,而是隔一个多星期丢一只。早上开鸡窝放鸡时还在,晚上回窝时就少了。文嫂到处找,也找不着。她又不能像王婆骂鸡那样坐在门口骂——她知道这种泼辣做法在一个大学里很不合适,只是一个人叨叨:“我口乃(的)鸡呢?我口乃鸡呢?……”
(3)、答:(1)时间是手表内部的一个(客观)存在;
(4)、翻译:提起衣服下摆,头像前倾,非常恭敬,头有点低的样子。然后屏住呼吸,好像没有呼吸一样
(5)、A.晦朔,晦是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朔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是晦的前一天。在文中,“晦朔”指的是一个月。
(6)、许盛,是兖州人,跟着哥哥许成在福建做买卖,货物一直没有购全。有个人说大圣最灵验,要去圣庙祈祷。许盛不知大圣是什么神灵,便也和哥哥一起前往。到了大圣庙,只见殿台楼阁,连绵不断,极其弘大壮丽。来到大殿中瞻仰神像,见是猴头人身,原来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大家肃然起敬,没有一个敢怠慢的。许盛一向刚直,脾气倔强,见此情景,心里暗笑世风习俗竟如此鄙陋!别人都在焚香奠酒,叩头祷告,他却偷偷地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