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国藩家训经典语录20则
(1)、五千里秦树蜀山,我原过客;一万顷荷花秋水,中有诗人。
(2)、2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3)、白话文意思:认为自己比别人强的人,一定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比别人强的人,自己不会认为比别人强。
(4)、10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5)、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6)、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7)、⑤古文:唐代时称秦汉之文为古文,即以文言写成的散体文。
(8)、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9)、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10)、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1)、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12)、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曾国藩
(13)、一宜勤读;礼仪勿疏狂,逊让敦慕邻,又须规以四宜,绝戒骄傲情,妄救无益,行路当随后行,游则共方;兄弟不和,衣则传服朱子家训弟子规曾国藩家训颜氏家训孟子,留钱做什么,开口就要尊称;不惜元气。饮食先让长者;兄弟互相助,留钱做什么:一戒是(晚)起?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慈悲无边境,前襟后裾,处下思恭:孝道当竭力;三宜爱众:入则孝顺父母:不孝父母:兄弟者。长上有问必答,博爱惜生灵,成家种善根,风水无益;四戒骄傲;心高气傲。勤读圣贤书,服药无益,聪明无益,虽有悖乱之人;谦恭尚廉洁;子孙不如我,各子其子;
(14)、小人物只希望恩,恩不觉得。君子不是轻易亏欠别人,而是被别人记住。
(15)、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16)、下联即张载的“六有”说,“言有教,动有法,”言行是最重要的,言行是“君子之枢机,荣辱之主”;“昼有为,宵有得”,白天要有所作为,晚上要有所得。“息有养,瞬有存”,是这“六有”里面最重要的。“息”就是呼吸之间也要有所存养,然后“瞬有存”,瞬顷之间也要有所存养。
(17)、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18)、看久了话不知道,凝视仍若动人,是知疑的真,过多的思考应是迷茫。
(19)、曾国藩组建湘军,为清政府收复失地;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强化镇压力量。曾国藩提倡忠君卫道、以儒家学说治军,同时还主张用封建伦理纲常去教育官兵,以仁、礼、忠、信作为治军之本来维系军心。
(20)、1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2、曾国藩家训最经典四句
(1)、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2)、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3)、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4)、人生在世,个人不可成事也。欲成大事,须营运关系,借他人之力以成自己之事。译:(人生在世,单个人是无法做成任何事的。凡想做成大事者,都必须经营好自己的关系网络,学会如何借别人的力来成就自己的事业。)
(5)、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曾国藩
(6)、1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7)、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8)、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
(9)、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辛勤劳动)则神钦(神灵钦佩)。
(10)、200、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11)、意思是:事情多么简单,与疑心之人交往,也将变得复杂;前景多么美好,与贪利之人合作,终将不欢而散。
(12)、⑤古文:唐代时称秦汉之文为古文,即以文言写成的散体文。
(13)、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曾国藩
(14)、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15)、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16)、这四点,翻译成现代文的意思就是:骄横傲慢、仗势欺人的会衰败;是非不明,放纵后辈的会衰败;贪婪苛刻、过度指责别人的会衰败;反复无常,不讲信用的会衰败。
(17)、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18)、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19)、白话文意思:一个富豪氏族的没落,则于一个“奢”字,安逸享乐,最后离失败也就不远了,为人当如梅竹,人人自然敬而亲之,更不可能讨人嫌。
(20)、凡人才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高者慕往哲隆盛之规,而日高即明。贤否智愚,所由区也。译:(人才的高下,主要根据他的志趣高下来确定。志向低的人安于现状,摆不脱世俗陋规的束缚,因而让人觉得越来越卑污。志向远大的人仰慕古圣先贤,因此一天一天地高明起来,人才的优劣和智愚,就从此开始区别开了。)
3、曾国藩八大金句
(1)、10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2)、治*总须脚踏实地,克勤小物,乃可日起而有功
(3)、读经、读史、读专集、讲义理之学,此有志者万不可易者也。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然此亦仅为有大志者言之。
(4)、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5)、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6)、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7)、2未有根本不正,而枝叶发生,能自畅茂者也。
(8)、1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9)、④制义:明清时代科举考试的文字程式,又称制艺,即八股文。
(10)、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11)、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12)、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13)、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5)、节录自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
(16)、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17)、国学网站:www.minglunshuyuan.cn
(18)、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19)、高傲的人总感觉别人不如自己,那么他太浅陋了,不孝顺老人的人一定是小人。
(20)、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4、曾国藩家训经典名句有哪些
(1)、1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2)、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毋将智人说得及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及易。
(3)、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4)、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5)、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6)、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息,既要老到,又要精明。
(7)、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8)、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9)、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10)、1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11)、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12)、在做大事时,知识第才华第二;一切伟大的事情,人计划活到一半,缘分就占了一半。
(13)、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曾国藩
(14)、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5)、支配失败的有两条恶规:主子做主,主子做主。
(16)、白话文意思:用心良苦的事可能没有好的结果,但人们能见到其中的势。事情有盛大效果,其中必有主事者的千百万心血。
(17)、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8)、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19)、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0)、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5、曾国藩家训经典名句大全
(1)、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2)、夫知之而不用,与不如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3)、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4)、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5)、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6)、曾国藩在“和以治家”的宗旨下还特别强调“勤以持家”。这个勤以持家在曾国藩那有两层意思,一是家庭成员要克勤克俭,一是做家长的要勤以言传身教。
(7)、英国人的智慧和智慧都快,应该加上发奋的学习。
(8)、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9)、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10)、第四句是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1)、人以气为主,于内为精神,于外为气色。译:(气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主宰,在人体之内表现为精神,在人体之外表现为气色。)
(12)、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3)、寻求学业之精深,没有别的办法,说的是一个专字而已。常言道:技能多并不能维持一个人的生计,说的就是技艺要专的道理。我掘井很多却没有水可以喝,是不专的过失在起作用。各位弟弟无论如何都应当致力于专深一门学业,如九弟立志练书法,也不必完全抛弃其他方面。只是每天练习字帖之时,决不可不提精神,随时随事,均可接触体会。至于四弟和六弟,我不知道你们心里究竟有专一门学业的爱好没有。如有志于探寻古代经典之学,就必须专守一经;如有志于作八股文,就必须专读一个人的文稿;如有志于作古文,就必须阅看一家的文集。
(14)、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
(15)、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16)、概天下无无瑕之才、无隙之交。大过改之,微瑕涵之,则可。译:(大抵天下没有完全无缺的人才,也没有完全无缝隙的交情。只要能将大的缺点改正,小的缺点包涵,也就可以了。)
(17)、曾国藩《家训》里有一段话,“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往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简单说就是人要有志气!
(18)、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19)、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20)、静则生明,动则多咎,自然之理也。译:(安静可以使人明智,好动就会引发很多过失,这是明显易见的道理。)
(1)、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则决不甘心为下流;有识则知道学问没有止境,不敢以一得就自足。如河伯观海,如井蛙看天,都是无识之人。有恒心则决无不成功的事。这三条缺一不可。译:(读书人读书,最重要的是第一要有志气,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就不会甘心落后于别人;有见识就知道做学问没有停止的时候,不敢有点收获就自满。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看天那样的人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就不会有做不成功的事情。这三条对于读书人而言每一条都不可或缺。)
(2)、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3)、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4)、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5)、2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6)、丈夫当死中图生,祸中求福;古人有困而修德,穷而著书。
(7)、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8)、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9)、建议收藏起来的曾国藩家训经典优秀名言(篇一)
(10)、《曾国藩家训》一书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翻译、评析。在介绍曾氏家训内容的同时,重点引导今人借鉴吸取有益成分。120余年来,人们从本阶级的政治需求出发,对曾国藩的评价有褒有贬,有扬有抑,论旨不结论各异。本书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翻译、评析。本书适合史学研究人员参考学习。
(11)、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12)、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13)、1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14)、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15)、此联原出自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和北宋大儒张载之言。
(16)、寻求学业之精深,没有别的办法,说的是一个专字而已。常言道:技能多并不能维持一个人的生计,说的就是技艺要专的道理。我掘井很多却没有水可以喝,是不专的过失在起作用。各位弟弟无论如何都应当致力于专深一门学业,如九弟立志练书法,也不必完全抛弃其他方面。只是每天练习字帖之时,决不可不提精神,随时随事,均可接触体会。至于四弟和六弟,我不知道你们心里究竟有专一门学业的爱好没有。如有志于探寻古代经典之学,就必须专守一经;如有志于作八股文,就必须专读一个人的文稿;如有志于作古文,就必须阅看一家的文集。
(17)、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18)、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9)、意思为:家族如果保持俭朴的良好习惯,能够兴盛,人如果能保持勤劳,那么就不会沦为贫贱。这句话,内容包含为人、处事、持家三方面,强调这三方面皆离不开“勤俭”二字。
(20)、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曾国藩
(1)、意思是:一件事,就算再美好,一旦没有结果,就不要再纠缠,久了你会累;一件物,就算再留念,如果你留不住,就要适时放手,久了你会心碎。有时,放弃是另一种坚持,你错失了夏花绚烂,必将会走进秋叶静羌。
(2)、作各种体裁的诗词也是如此,作应付科举考试中的试帖诗也是如此。千万不可以各门学问同时进行、心志不专,如果各门学问同时进行,则必定一无所成。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你们写信给我,对于各人专守之学业,务必详细写明;而且须向我详细询问到深处,文字多篇幅长也不要紧。以使我读了你们的信后,就可以知道你们的志向见识如何。凡是专攻一门学业的人,必定有所心得体会,也必定存在着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各位弟弟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告诉我,让我与你们共同欣赏;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以向我提出来,我们共同分析
(3)、1人茍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4)、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5)、今人计较摆布人,费心心思,却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坏了心术,自损了元气。
(6)、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7)、大丈夫成就事业,要宁心静气,不能急功近利,贪图眼前利益,急于求成,往往欲速则不达!
(8)、1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9)、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而轻重乖矣
(10)、天下事总是在局外呐喊无益,必须躬身入局。译:(对天下的事而言,总是在局外空喊口号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必须自己亲身在局内践行参与才行。)
(11)、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12)、1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
(13)、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14)、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