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铁生的风格特征
(1)、而越是难,越是让陆帕有兴趣,对他而言,没有挑战的戏拍起来也没有意思,而陆帕也无愧于大师称呼,他对于剧本改编,对于戏剧表现,都有着自己独到而精确的看法,而他对作品所下的功夫又让人深深敬佩,他对作品的熟悉、对作者的熟识程度之高,让他完全可以了解作品,走进作者内心,“找出躲在书里的对话”,再加上自己的理解,从而形成其独特的陆帕风格,形成其作品的深度和厚度。
(2)、《我与地坛》是一篇长篇哲思抒情散文,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著。这部作品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纳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是作者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晶。散文中饱含作者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对亲情的深情讴歌。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3)、炙热的“莫非”余温:本轮巡演首站后,一场开年最重磅的戏剧学术风暴震荡沪上
(4)、还有很多其他篇章,他都能用自己的思考和文字,将人生的困惑一个个打开,让生命在疼痛中砥砺前行。
(5)、陆帕坚持自己对生命、对生活、对社会、对历史的存在与真实的哲理化思考,并在戏剧创作观念上,在戏剧舞台艺术呈现上,他找到了一种形象准确、有机生动、富有艺术表现力,且具有鲜明陆帕个人艺术风格特点的戏剧艺术样式。
(6)、我比较喜欢改编有批判性的作品,最近几年最喜欢的作家是奥地利的托马斯·伯恩哈德,他的作品有好多矛盾,挑战他的作品,必须跟他对话,我喜欢这种对话性创作,如果一个作家不考虑生活,感受不到世界上的矛盾,那他的作品就不是真正的艺术品,不是真正的文学作品。戏剧也有这个特点,不是给小说或者已经写好的剧本加图片,不是画画,而是要回到写作之前的世界,回到真正的生活,所以,不要按照文学排戏,而是按照生活排,剧比文学更早,要做逆时间的旅行,回到过去,回到文学作品之前的旅行。
(7)、第一层:“十岁那年”,“我”的作文“得了第一”,希望得到母亲夸奖,母亲却“急着跟我说她自己”。“我装作根本不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那时候”,母亲“年轻”“聪明”“好看”。这一层是自责、悔愧“气”母亲,可以从“那时候”三个字体会出。
(8)、不同点这个同学打的比较好,也比较有代表性,在愿望达成上,一个是愿望没有实现,一个是愿望得到了满足,另一个不同点是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不一样,《盼》阻力来自于天气,《那个星期天》出去玩的阻力来自于妈妈。
(9)、202019年度书香羊城全民阅读推广大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聂莉博士
(10)、1997年“上海市长篇小说奖”《务虚笔记》获奖);
(11)、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和另外的小说家不同,他并无对民族、地域的感性生活特征的执著,他把写作当做个人精神历程的叙述和探索。“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史铁生《我与地坛》)。这种对于“残疾人”(在史铁生看来,所有的人都是残疾的,有缺陷的)的生存的持续关注,使他的小说有着浓重的哲理意味。他的叙述由于有着亲历的体验而贯穿一种温情、然而宿命的感伤;但又有对于荒诞和宿命的抗争。《命若琴弦》就是一个抗争荒诞以获取生存意义的寓言故事。
(12)、恐怕这个小男孩儿也知道母亲的无奈,所以他一等再等,绝望的时候也不哭不闹。
(13)、出示了三名同学的答案,三名同学分别强调了“回忆感觉”“凌乱感觉”。
(14)、史铁生不断瞭望时空,欣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超越世俗层面进行写作,并最终找到一种思想者才拥有的话语方法。他的语言,很值得深入探究。
(15)、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去世。根据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器官捐献给医学研究。12月31日凌晨6时许,其肝脏移植给天津的一位病人。
(16)、记者 AleksandraMagdalenaBednarz
(17)、哲理剧的创作不容易。在文本及舞台表现的时候,很容易变成很观念化的东西,很多戏会是一种观念的图解,许多舞台表现方式手段会变成说明性的东西。
(18)、那天,具体讨论的是什么已经忘记。只记得从此后我们见面就多了起来。他那时在一家街道工厂里画鸭蛋,我在二商局一家集体所有制工厂里当门房打扫卫生烧锅炉。再有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赤脚医生”孙立哲,跟史铁生一起在陕西插队,返京后曾在北京第六医院里当大夫,这家医院恰好是我所在工厂的合同医院,有时,为了突击一篇稿子,我必须泡病假,便找他去开病假条。
(19)、莫非·专家说|彭涛:这是现代的、开放的中国才有可能出现的作品,我为它鼓掌
(20)、1969年,上山下乡运动展开,自愿到陕北延安农村插队。
2、史铁生的文学作品具有的风格特点
(1)、4)散文:《秋天的怀念》、《合欢树》、《文革记愧》、《好运设计》、《我与地坛》、《我二十一岁那年》、《黄土地情歌》、《相逢何必曾相识》、《散文三篇》、《随笔十三》、《病隙碎笔》、《记忆与印象》、《扶轮问路》、《妄想电影》。
(2)、莫非·专家说|宫宝荣:陆帕通过莫非揭示自我,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的戏那么长
(3)、本文是一篇融议论、记叙、描写为一体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感人,通篇都洋溢着对母亲的深切的爱。在抒情中夹杂一些议论,突出了主题,如“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记叙的一些细节深化了主题,如“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了气氛.如“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等等。在内容上,本文打破了抒情、议论与叙事、写景的间隔,以思辨为主导.而又自始至终饱含情感,内涵深厚。
(4)、在这部戏里,陆帕为他自己的哲理化感受与观念找到了一种很好的有机一体的表现形式,这就是影像与演员现场共在的一体化的表演方式。它既是存在与真实的观念,又是陆帕个人所感受到的这种观念形象自我敞开式的具体感性化呈现。影像和现场的共时空真实互动交流性的存在,让观众感到人生的真实又虚幻。就是影像本身,也具有真实与虚幻的双重特质。面对影像,莫非和我们自己都会在不断地拷问自己,哪个及怎样才是真实的?是现场演员表演的存在,还是影像里的人生片段映现?我们时常会感到,影像的虚幻比现场的演员存在更为真实。而人生就是这样一种状况,生命像流沙一样,现在随时会变为过去,变成记忆,以影像的存在方式留存在脑海里,不知什么时候又会冒出来,涌到自己的眼前。对未来的欲望与想象,有期盼,也有恐惧,其在心中的影像也会如海浪一样挤压拍打着现实的存在。清醒与梦境,现实与想象,活着与死亡,灵魂与欲望,存在与虚无,过去与现在与未来,明亮与黑暗,写作与被写作,注视与被注视,包括台上与台下,戏里与戏外……在不确定的偶然相遇与影像交织中,人们痛苦着,欣喜着,期盼着,挣脱着,投入着,逃避着,思考着,怀疑着,探寻着,迷茫着,以现实真实或虚无真实的方式变换着,纠缠着,或单独或交织在一起地感受着,存在着。
(5)、因为考场阅卷老师读的很快,就是为了 打个分数,完成“排序”或者“选拔”功能。阅卷老师不带着审美的心理来读一篇文, 来不及好好琢磨琢磨“哦,这里没有引号,这里为什么没有引号呢?原来是有这么大的好处呀”。
(6)、记得还聊了个内容,便是谈我弟弟甘少诚。那会儿,我正想以弟亲的事儿写个长篇。少诚在1995年时因车祸去世。史铁生为他也写了悼念文章。说起少诚,史铁生一个劲儿地说着“可惜。可惜!”他说,甘少诚可是个人物。他说跟少诚相识了十多年,可见面聊的时间没超过四十八小时。他说,他知道少诚最早是参加“星星美展”的,后来开始搞大型木雕。“我书柜里现在还摆着他给我的一个木雕呢。来了的客人凡见到这木雕的都夸赞这作品有个性、有风格,问是谁的作品,我一说老牛(少诚在外的绰号称谓),认识的便都谈起他那奇特的经历和豪放不羁的风格,没完没了地谈……”史铁生将我弟弟说成是“少诚之风”,“……他像风一样地走了,你找也找不到他。但时常能听见他的消息,一会儿在南方做木雕,一会儿在北方烧泥塑,一会儿在高原拍电影,一会儿在沿海埋头画画。他像风一样把这世界当成自由的原野,刮来刮去寻觅不够……少诚之风才是悟者之途吧。”我觉得史铁生真是慧眼,连我这个当哥哥的都说不出弟弟特点,但他几句话就直击要害。史铁生还在《病隙碎笔》中谈到少诚:“我的一位已故艺术家朋友,生前正做着一件事:用青铜铸造一千个古代士兵的首级,陈于荒野,面向苍天。我因此常想象那样的场面。我因此能看见那些神情各异的容颜。我因此能够听见他们的诉说——一千种无人知晓的心流在天地间浪涌风驰。实际上,他们一代一代在那荒野上聚集,已历数千年。徘徊,等待,直到我这位朋友来了,他们才有可能说话了。真不知苍天何意,竟让我这位朋友猝然而逝……”在这里,我必须说,正是史铁生提供的这些,让我更深地理解了我弟弟,并且抓住这个脉络将长篇续写下去。如今,我总是怀着感恩之心感谢铁生那天的点拨。
(7)、我去三次地坛,因为这是我了解史铁生的关键的地方,让我感动的是史铁生在作品中描述母亲怕他想不开,跟着他来到地坛,在偷偷地盯着他,他假装不知道,可是母子两人又都彼此知道已经被对方发现。这就是我解读这个剧本最重要的地方,所以我要去地坛看草木,看地坛的春天和秋天,我想找史铁生和母亲互相躲藏的地方,但是找不到了,奇怪的是,我在天津找到了。可能带些讽刺,但拍摄影视作品就是这样,作者描绘的地方有可能在别的地方找到,因为他所描绘的大部分是在作者想象力中,不一定完全是实际地方,我们找的不是地理位置,而是作者脑中的地方,所以并不好找。
(8)、叶老师对史铁生的研究为时已久,并且硕果累累,我没想到的是,他居然会下这么大的功夫,费这么大的心思,来为已经故去的史铁生写一部三十万言的评传。他只看重自己的艺术良心和学术良知,所以情有独钟地选择了他心目中最优秀的当代作家史铁生。
(9)、理论上是可以学习的,但在实践中不建议大家这么做。
(10)、从她对孩子的承诺来看,其实他也想陪孩子出去玩,但是他没办法呀。
(11)、 对话描写没有引号。请在课文中加上引号。用引号和不用引号有什么区别?
(12)、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奖);
(13)、《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的主人公是个酗酒者,我认为这是史铁生非常个人化的作品,他本人的生活和主人公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你不能辨清哪个是酗酒者,哪个是史铁生。史铁生的妻子对我说史铁生并不是个“酗酒者”,但是他对酗酒者的理解,对这个人物的塑造非常成功,让人佩服。
(14)、《奶奶的星星》是2011年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史铁生。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吸收了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
(15)、1983年“青年文学奖《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奖)。
(16)、 首先,著名作家和我们普通中学生身上贴的标签不一样。我们读者一看,“哇,史铁生写的”,那肯定说好啊;一看说“哇不认识”,一个普通的小屁孩儿写的,那肯定不好。
(17)、2 这部剧的舞台背景是电影银幕,演员几乎只有一个,就是舞台上一个白日梦游的酗酒者A。故事和人间真相,都由这个醉鬼来说出。史铁生自己在后记里也说:“我相信,这东西不大可能实际排演和拍摄,所以它最好甘于寂寞在小说里。”现在您来做这部戏,难度很大,也做了很多改动吧?
(18)、另外,即使同样的作品,比如史铁生的这篇《那个星期天》是在考场上写的,批卷老师照样可能判低分。因为考场阅读老师读的很快,就是为了给你打个分,他不带着审美的心理来读一篇文,他来不及好好琢磨琢磨“哦,这里没有引号,这里为什么没有引号呢?原来是有这么大的好处呀”,他可没有时间考虑这些,他也没心情考虑这些,所以,没有引号,反倒让老师读不明白。读不明白的后果,当然很严重?
(19)、横向阅读——《那个星期天》《盼》《五猖会》
(20)、主要作品《务虚笔记》《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被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代表作品《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病隙碎笔》《我的丁一之旅》《秋天的怀念》《合欢树》《文革记愧》《放下与执着》《山顶上的传说》《死国幻记》《插队的故事》《礼拜日》《奶奶的星星》《来到人间》《老人》《小说三篇》等。
3、史铁生创作阶段及作品风格
(1)、小说写了两个瞎子的故事。老瞎子的师傅告诉他在琴盒里放了药方,只要弹断1000根琴弦就有机会重见光明。老瞎子非常快乐和期待,当他弹断了第1000根琴弦,他带着药方到城里去抓药,结果却被告知药方是一张白纸。老瞎子非常痛苦,认为师傅欺骗了他。然而某天他突然想起,在弹断1000根弦之前,他每天都很快乐,充满期待与希望,只是发现药方是张白纸后,才感觉人生缺乏意义了。有没有药方很重要吗?他突然觉得师傅没有欺骗他,而是另有深意。
(2)、这个问题,我要这么回答,你在理论上是可以学习的,但在实践中不建议大家这么做。
(3)、因为在现实中,即使母亲的负担不那么沉重,孩子的心愿达成率,也不会100%。
(4)、但是老师仍然觉得大家想法还是不够全面——难道除了对话描写之外,只有动作心理儿和环境描写吗?
(5)、省掉了称呼之后,光剩下“去吧,去吧”,就更突出了焦虑和期盼;
(6)、1969年,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病,6月回村,生产队关照让其担任饲养员,放牛喂牛。
(7)、作者:甘铁生(1946—2018),笔名“紫峰”,祖籍台湾台北,出生于北京,民盟成员,中国作协会员。著有长篇小说《都市的眼睛》《1966前夜》《变家》,长篇报告文学《七天七夜》,中篇小说《第四次慰问》《野玫瑰》,中短篇小说集《秋天的爱》,散文集《高中》等。
(8)、9 作为您这样的大师级人物,现在排戏还会感到焦虑,有压力吗?
(9)、实际上,这种“平静突显强烈”的文学效果,学生一时之间并不能明白。
(10)、本文作者简介:晓苏,1979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一级作家。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山里人山外人》《黑灯》,长篇小说《五里铺》等。2018年3月,《三个乞丐》获汪曾祺文学奖。
(11)、《我与地坛》中,蕴含着思想的精华,将写作与生命同构在一起。他在双腿残疾的沉重打击下来到地坛,并在这里生活了15年。他用残缺的身体,表达出了健全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12)、所以,我不愿意从很多角度一齐发力,来分解《那个星期天》。
(13)、所谓的成长,很多时候是厘清了“人与人”,“人与事”,“人与是非”,“人与自然”的边界。
(14)、当然,叶老师选择史铁生作为自己的传主,肯定还有着更为深层的原因。我想,这可能与他本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密切相连。在我看来,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主要是由其“三观”构成的。而我发现,叶老师在“三观”上和史铁生存在着许多相似性。我感觉到,在精神世界里,叶老师和史铁生是彼此相通的。他们拥有相同的人生追求、相同的价值取向、相同的审美趣味,属于精神知己。比如对待名利,他们都很淡泊,都很超脱;对待生活,他们都很率真,都很诚恳;对待事业,他们都很虔诚,都很执着。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精神里都蕴藏着一种难能可贵的先锋性。在《史铁生评传》中,叶老师写道:“史铁生在面对人生百态和宇宙万物时习惯于穷极一切,由此形成的思辨风格和哲学气质,自然也深刻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其中提到的思辨风格和哲学气质,无疑正是先锋精神的两个主要特征。我觉得,叶老师这段话虽然是在写史铁生,实际上也是在写他自己。如果说思辨风格和哲学气质一直渗透于史铁生的文学创作的话,那么则可以说,叶老师的学术研究也始终体现着思辨风格和哲学气质。正是由于叶老师在精神上和史铁生有着相同的先锋性,所以才有了这样一部热烈、妖娆、丰满、沉郁、可靠的《史铁生评传》。
(15)、掩卷体味,史铁生之后,谈生是奢侈,谈死是矫情,正如“人的命运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16)、(点)请同学们看这两个同学的答案,捕捞他们的关键词。
(17)、你觉得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和铁凝的《盼》,相同点是有哪些?不同点是什么?请详细地、有条理地说出你的思考。请不要低于200字。
(18)、您说史铁生后期的作品越来越有他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变化,是不是与他由于疾病导致的心理变化和他对写作的寄托有关?
(19)、一个母亲,阅读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会歉疚。如果能重来,她一定会放下菜篮子、桌柜子、洗衣盆,放下手上所有沉重的林林总总,为幼小的孩子兑现承诺。哪怕晚上回来,要劳作到天明。
(20)、我还增加了一个从奥兰来的记者,因为我自己是从国外来的,我进入这个戏剧,需要对观众诚实,要让大家知道我是外来的人。之所以这个国家假定为奥兰,是因为我每次出国,别人问我从哪来,我说“波兰”,他们会说“喔,你是从荷兰来的”。所以我就臆造了奥兰这个名字。这个记者是个女的,失业又失恋,心情很不好,因为她的前男友喜爱中国,所以在分手后她决定一个人来中国看看,结果认识了酗酒者莫非,和莫非之间产生了独特的心理情绪关系。两人之间的交流用英语,女记者有很多很多问题要问莫非,但是两人的英语说得都不好,语言也是残疾的,作为交流的工具并不完美,制造了很多障碍。
4、史铁生的品质与精神
(1)、佛云:“心静乃能见众生”。静,是心静,是心中没有标准。有标准,就看不见众生,看不见地坛的风景,也看不见在我们人生中不断走来走去的人们,而只能看见自己,看见自己方向上成功的人。这是当今社会一些孩子心理疾病的来源,因为家长心不静,看不见广阔人生,认为只有一种人生值得过。而这与孩子本身的发展往往是不吻合的。
(2)、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和先进个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河南大学“黄河学者”特聘教授。在报刊阅读史、地方新闻史、网络亚文化研究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和较大影响。已出版学术专著6部,在《新闻与传播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85篇。
(3)、对话描写的分布密度,有什么变化?表现对话者怎样的心理变化?
(4)、而要进入如此直面自己与存在真实的深入思考境况,则需要设置特别的情境,需要很强大的逆境逆向的推动力,打破人们及个人的日常习俗与习惯的层层坚硬的壳,才会使人更加深切真实地看到自己与他人多种不同的面孔,看到许多平常隐秘在自己心中的黑暗里看不见的东西,看到凸凹不平、爱恨纠缠、善恶美丑真假交杂的人生真相。所以,艺术家们往往将人物放置到战争、灾难、疾病等厄运中去折腾磨炼,如将人物扔到碱水里多泡几次一样,才会使人物切身体验、观察和感悟到其背后的深刻人生真实与哲理。实际生活中也正是这样,经历过磨难的人往往对生活具有更加独特深刻的认知。
(5)、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拜读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
(6)、 为什么要强调 回忆色彩呢?学生没有答出来。
(7)、莫非·专家说|丁罗男:陆帕导演抓住了戏剧最本质的东西
(8)、不过,有些文字好苦啊,一杯苦茶,不甜,醒脑。
(9)、即使《盼》中那个通情达理、有条件达成孩子心愿的母亲,她的女儿也不会事事皆遂心愿。
(10)、这部戏不是完全从零开始,因为有史铁生这个作品,但是他本人对这个作品也不太满意,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而且也不好拍,因为戏剧和电影那时也不能结合,对他来说,这个梦想不能实现,现在技术上已经可以做到,我把他的剧本当成初稿,慢慢补充增加了很多内容,这个作品可能与完成的时间有关,显得还是有点幼稚,没有丰富的戏剧舞台知识,舞台上只有一个人是活着的,其他人都是在电影里,所以我这次拍,比例要调整一些,要增加很多新的人物,比如酗酒者妻子等,还有个老鼠,代表另一个自我,与自己说话。
(11)、如果你读了太多关于你角色的介绍,是不好的,你把身边的东西自然融入,这个角色自己就会活起来。这个角色即兴发挥的时候,说的都是非常渴望的东西,演戏就好像旅行收拾东西,想说什么就把它装进行李箱里。
(12)、我非常满意王学兵,他想象力很丰富,个性很强,他会思考问题,而不是只服从,会创造一些东西,会倾听,但是又不会盲目地听,会做自己的加工,表演很投入,非常了不起,波兰缺少他这一类的演员。我以前没听说这个演员,他们推荐了后,我看了他的电影,觉得很好,很有特点。
(13)、1983年起回到母校克拉科夫戏剧学院任教,多位波兰新锐导演都是他的弟子。身兼导演、舞台设计、音乐设计与编剧于一身的陆帕,2009年荣获欧洲剧场大奖桂冠,实至名归;历年得奖人包括哈罗德·品特、彼得·布鲁克、阿里亚娜·穆努什金、皮娜·鲍什、彼得·施坦因、海纳·穆勒等。
(14)、史铁生的散文倾向于探索人生哲理,它的语言相对严谨,文中却又不乏时来的幽默,诙谐,并且文中多以具象喻理示情,寄寓哲思,语言便形象而又促人反省和思悟。
(15)、在课文儿的结尾 ,盼望了一天的小男孩,终于绝望了,但是他不像别的小孩子那样,心意达不成的时候,就满地打滚儿,就“哇哇哇哇”的嚎啕大哭,他是“蹲在那儿一动不动”,“不出声地流泪”。这种没有动作、没有声音的安静,反倒让我们读者更深地体会出了小男孩内心的压抑。这个小小的孩子,他在努力地用平静压抑自己那么强烈的委屈,更震撼我们的心灵。
(16)、《务虚笔记》是轮椅上的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96年《收获》杂志上,同时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由二十二个段落合成,叙述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社会嬗变带给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N等一代人的影响。
(17)、还记得2011年1月4日,我在798时态空间“与铁生最后的聚会”的追思会上,在那个挂在大厅柱子上的缅怀牌上,我写这样的字句:
(18)、那么可爱的小孩子盼了好长时间的愿望又破灭了,我们当然心疼,但是我们没有权利来谴责这位母亲,她要买菜,他要干那么多的家务,光全家要洗的衣服就是图片上这样满满的两大盆,也就是说,他肩上扛的是全家生活的重担,这副重担和一个孩子出去玩儿相比,孩子出去玩儿就是微不足道的。
(19)、1943年出生于波兰,经历物理、美术、电影与戏剧等不同领域的学习与训练,以独特的作品风格,被誉为“欧陆戏剧界的巨人”。在波兰戏剧史上,陆帕承接康托、格洛托夫斯基,下传瓦里科夫斯基的枢纽地位,被波兰剧场界奉为国宝。
(20)、如果说若干年后,20世纪中国文学能在文学史上留下一点痕迹,《我与地坛》必会是其中一部。这是一部可以流传后世的经典。它写的是史铁生十几年来看到的地坛的风景,地坛的人,以及有关人生的联想。除了文字优美,我们怎么理解这篇散文?三个字:平常心。
5、史铁生作品的风格特点
(1)、史铁生是一位人生经历奇异的残障作家,作品《我与地坛》选入中学课本。中大张均教授评价:这是当代文坛少有没受过公开批评的作家,21岁半身瘫痪,高水准作品质量,使他受到广泛的尊敬。中国作家从新时期开始就有很强外向性,批判社会,但史铁生则面向自身叩问生命,他的唯一性或许在此。
(2)、莫非·专家说|胡志毅:陆帕关注的是生死、灵魂和苦难的问题
(3)、张均教授讲到一个“静”字,一个“虚”字,把人生与哲学联系到一起进行讨论,阐释透彻而深刻,具有广泛的启示意义:静为清空世俗标准,包容世界;虚为心空,空有佛教意味,空方可见众生,见众生即是认可丰富的人生。大概就是“人生滋味,诸境从容”吧?
(4)、“开卷广州”阅读系列活动创办于2016年,是推广传播传统文化、优秀文化、先进文化的全民阅读平台。活动自创办以来坚持以名著经典阅读为主要内容,力求涵盖古今中外经典作品,通过邀请知名社科专家、文学大咖、高校学者现场解读分享,让读者参与体验经典之美,引导和推动全民阅读,涵养书香羊城。
(5)、1998年“北京市文学艺术奖”《老屋小记》获奖);
(6)、社会资本视野下的英伦19世纪风情画:《傲慢与偏见》新解读
(7)、每个国家的文化都不一样,但我没有偏见,都去学习,不要勉强他们接受你自己的想法,当然,最后还是导演说了算,但是,先了解当地文化和所有条件,再说了算。随着在国外拍戏的增多,我正在慢慢变成国际导演,和波兰文化产生越来越大的距离,波兰由于政治问题,戏剧不能自由发展,有很多障碍,所以我感觉波兰文化在走下坡路,我现在有些伤心,因此不得不出国拍戏。
(8)、莫非·专家说|黄昌勇:看现象级的作品,我们更多的是要探索一种戏剧精神
(9)、另外,即使同样的作品,比如史铁生的这篇《那个星期天》是在考场上写的,批卷老师照样可能判低分。
(10)、请同学们记住这两篇写“盼”的文章,到初二的时候,我们还将学习一篇类似的文章,鲁迅先生的《五猖会》。它和铁凝的《盼》和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又有什么不同呢?又体现出鲁迅怎样的写作风格呢?这个问题,这种思考,将持续到初二。
(11)、我们班还有一个同学知道从母亲的角度侧面表现我的心理感受,这让老师也很长知识,我做这个题的时候都没有想到侧面描写这个角度。
(12)、这就是两种写作风格,没有好坏高低之分,就是两种风格。
(13)、我喜欢文中酗酒者的语言,是那种边缘化的人,是被人抛弃的人所说出的语言,史铁生非常勇敢,他很有勇气,通过这个人物说出自己内心想说的话。更重要的是,这个酗酒者,在别人眼中虽然是不正常的,但是,他说的都是正常人不敢说的话,他的视野比正常人要宽。
(14)、如果大家还是没搞得太明白,也没关系,以后我们还会遇到这样的例子。
(15)、《我与地坛》让他走出厌世,悟出生命的意义。
(16)、(1)隽永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比如:“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些诗一样的语言,给人启迪,令人回味无穷。
(17)、《开卷广州》新增广州图书馆场次,开始线下活动,再一次与读者面对面,主持人聂莉自言少许激动。
(18)、10 您去很多国家排戏,都很成功,对于这种跨国跨文化的合作,您有什么经验吗?
(19)、3)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
(20)、这种影像的运用,是酗酒者莫非的存在真实本身的形象化呈现。它不是一个说明性的东西,而是实现了戏剧语言与表现对象有机统一的形象一体化。
(1)、我相信同学们,依据我们前面的分析,会疼爱这个心愿没有达成的男孩子,但并不对造成结果的母亲产生怨恨。
(2)、时间:11月21日(星期六)15:00—16:30
(3)、11 您到当地排戏怎么考虑本土化,例如这次来中国?
(4)、在与他、与徐晓交往的过程中,我还熟知了一位叫赵一凡的人物。若不是在小学五年级参加学校劳动时脊柱骨被重木压塌、导致下半身瘫痪,他肯定是个非凡的天才。在石膏床上大小便失禁达十年之久的他,以惊人的毅力掌握了俄语,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小说,并在十二岁时出版了小说《新少年的故事》!在“文革”中,赵一凡,这位对来自民间的思想动态有着特殊的敏感的家伙,专注于民间资料的搜集、整理、编撰,无论是当年流传的地下诗文、小说还是全国各地的大字报、小字报或是油印小报传单等,无一不按图书馆的分类学将它们编排在册。毫无疑同,这个靠着两支拐移动的人,活动范围扩大到全国很多省市。在北京这个如火如荼的“革命”气氛中,他成功地竖起一杆标新立异、离经叛道的旗帜。这个在地下文学和读书圈子中异常活跃的人物,还有着极其和蔼可亲的面容。他还是当年禁书的搜集者和传播者。当年的地下小说、诗歌以及“黄皮书”和“蓝皮书”、俄国及西方名著,都是他广为传播的对象。徐晓就是这位思想者和行动者家的常客。她是他的好友兼“联络员”,常常为他与外界的沟通而奔忙。在他家,一个个编排了序号的牛皮纸口袋堆满了房间。据徐晓讲,他曾在遗书中说,这些资料的继承人就是徐晓。可惜他家的保姆竟然将如今极具价值的收藏当垃圾卖给了收废品的。据说拉了满满一卡车!终手,他被“关怀”了,并因莫须有的所谓“第四国际”的案子惨陷囹圄。我那时在另一个后来被人戏称为“二流社”的中学生圈子里活动,也曾听说过赵一凡,但却未能拜见。然而,我始终对赵一凡这个在禁锢思想的时代的先知先觉者怀有崇敬之情。在我心目中,他、周郿英等,他们怀着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这种爱当然不会为那些“在其位谋其政”以及如我们这样的平庸之辈所理解。他们像斜雨一样,从祖国坎坷多舛的土地上流过。可歌可泣得让人心碎。我后来才知道,徐晓与史铁生相识,也有赖于赵一凡。据徐晓讲,上世纪七十年代是她精神上异常苦闷的时期。那时她二十岁。一颗不安定的心常常给她无着无落的感觉,便常常在腋下夹着用旧报纸包着的禁书去地坛读。一位坐在轮椅上捧着厚厚的英文字典的残疾人引起她的注意。她说,正是因为腋下夹着从赵一凡那里借来的书籍,使她无形中觉得有精神上的优越感,才斗胆上去和那个抱着英文字典的人“盘道”。那是1974年,史铁生还在攻读英文排遣时光。但很显然,通过交往,史铁生也就知道了赵一凡。他所读过的一些书籍,肯定是来自赵一凡的私藏,因为每次相见,徐晓都会谈一些耸人听闻的各类“小道消息”,以至俩人有这样的开玩笑记载:“他听,也谈。然后吓唬我说:‘你知道我是什么人吗?不怕我告发你?’我也吓唬他:‘这里没证人,如果你告发,我就全推到你头上。’”(摘自徐晓著《半生为人》。)
(5)、大家请看第28页,是“蹲在那儿一动不动”,“不出声地流泪”,这种没有动作、没有声音的安静,反倒让我们读者更深地体会出了小男孩内心的压抑。这个小小的孩子,他在努力地用平静压抑自己那么强烈的委屈,更震撼我们的心灵。
(6)、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江冰教授
(7)、《务虚笔记》是轮椅上的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96年《收获》杂志上,同时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
(8)、对呀,有引号之后要有称呼。要知道文章中的小男孩是一个非常懂事的男孩,不信大家可以瞧第三段儿和第五段儿,他称呼母亲都是用“您”的。而省掉了引号之后就可以省掉了“妈妈”这个称呼。
(9)、△ 陆帕阐释复排版《酗酒者莫非》的创作思路
(10)、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文革”的大火已经熄灭,但体制的余烬仍在泥潭般的铁幕后面隐没、闪耀,然而生命的躁动与精神的亢奋却一刻也没停止。犹如火山旁被灼热的岩浆烧烫的湖水,社会上激荡着思想解放的大潮。每个角落里都有各种层次的人在各种沙龙里聚会,探讨着、践行着各自的人生。尽管工资低得将将能够果腹,吃饭还要粮票,穿衣还要布票,结婚还要凭票证购买“三大件”,但在北京的街头,戴着太阳镜穿着牛仔裤拎着日本三洋录音机动辄就跳迪斯科的男女已随处可见。邓丽君纯净而多情的歌声在荡漾。一些鼓吹性解放的男女则大胆地举办令人意乱情迷的家庭舞会……而我则蹬着自行车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参加各种层次的文学沙龙。
(11)、我对史铁生满怀敬仰之情,因为他不但是一个杰出的作家,更是一个伟大的人。——莫言评
(12)、在通读《史铁生评传》这部书稿之前,我一直没太弄明白,叶老师为何如此喜欢史铁生。叶老师学术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中国当代先锋小说。把《史铁生评传》整部书稿读完,我才找到问题的答案。原来,叶老师对先锋的理解有自己的标准。在他看来,文学的先锋性主要不在于形式的先锋,而是在于精神的先锋。在形式的探索上,史铁生虽说比不上余华他们,但在精神的发掘上却遥遥领先。因此在叶老师眼里,史铁生才是中国当代最具先锋性的作家。
(13)、那个用“时长”考验人们神经和体能的波兰国宝级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也一直这样考验着自己。他导的每部戏要排练四个月之久,而且事必躬亲,只能以牺牲睡眠时间为代价。
(14)、他的散文里包含太多隐喻的沧桑,他仿若古井,承载了太多的过往。那种沉淀于心的感觉像是一种悟,又像是一种怜悯,却又好像什么都不是,只是褪尽铅华。
(15)、愿每个人一生都不需要读他的文字,说明一生也不会碰到他那边生死困惑,而是一帆风顺的。
(16)、残废之初,作者悲痛欲绝,面对渺茫暗淡的前途,以至于一次又一次在死亡的边缘徘徊。荒芜冷落的地坛于自己的命运极其相似,映照了作者的生活,能够感受作者内心的苦痛,理解作者迷茫的心情,也使作者从中受到生命的启示,引发他对生命的长久的思考。对生与死的问题释然了,明白了怎样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他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促使他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坚定地迈上了新的人生道路。
(17)、4 听说您去了3次地坛,有什么不同感受吗?
(18)、卡司官宣|阔别两载,复排归来!《酗酒者莫非》欧洲巡演版五大亮点抢先看
(19)、1981年,因患肾病回家疗养。后从事写作。1998年,被确诊为尿毒症,需隔日透析以维持生命,其经费主要由中国作家协会和北京市政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