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杞人忧天的道理10字
(1)、理论意义的评价从根本上看是主观的。例如,科学研究本身是否是有意义就很主观,清朝的官僚们曾认为西方的科学技术不过是雕虫小技。那么,谁来对重要性做出评判呢?判断理论意义不仅需要学者的理论功底,并且必须是学术界认可。定义重要概念、提出重要问题要比做回归分析困难得多。对大部分研究者而言,只能通过文献分析来证明自己的研究问题有理论意义。“遛狗”、“交谈中的口误”是不是有意义的研究问题?我的看法是“无关紧要”,但是加芬克尔(H.Garfinkel)研究过这些问题,而他乃本土方法论(ethnomethodology)之一代宗师,他感兴趣的问题一定是重要的、值得研究的。又如,倪志伟(VictorNee)1989年在《美国社会学评论》(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发表第一篇关于中国市场转型的文章,提出农村改革使普通农民受益更多,干部受益较少命题,并将自己的研究同泽兰尼关于匈牙利从再分配机制向市场机会转型的研究联系起来。之后,随着倪志伟学术声望的提高,他只需要从自己以前的研究中提出问题。借助著名理论可以是“追捧”,也可以是批判。“追捧”大理论可以形象地比喻为“傍大款”策略,而批判大理论则被戏称为“稻草人”策略。无论是“傍大款”策略还是“稻草人”策略,都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实在在的经验研究,否则就成了追逐时髦的花架子。
(2)、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引:拿,举。
(3)、做事不可多此一举,否则有时还会失去一些东西,得不偿失,弄巧成拙。(多此一举,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4)、偏离用人之道,人才发展不可能有效。企业经常偏离的地方有:
(5)、例2:黄宗智(Huang,2008)受迈克尔·曼关于低基础能力和高专制能力的国家类型的启发,提出“简约集权”的概念。简约集权指一个世袭皇权(高度专制),凌驾于一个简约的官僚机器(的基础能力)之上。这一概念发展补充了韦伯提出的“世袭官僚制”概念。韦伯认识到中国古代国家既有封建世袭的特点,又有理性官僚制的特点,是二者的混合体;而黄宗智则更明确地指出了这种混合体的结构和存在条件。
(6)、凡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往往为盲目乐观所蔽,而招致失败。
(7)、能做出新产品当然好,做不出来也可以找到很多推卸责任的理由,反正自己有一技之长,到哪儿都有饭吃。
(8)、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但是他回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心里想:他们画得真慢。他洋洋得意地说:“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给蛇画起脚来。正在他一边给蛇画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
(9)、当然,研究人员也可以创造自己的理论框架,不必囿于现有理论。本文强调理论框架的重要性,并不倡导对现有理论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有时用现有理论来解释具体个案会有隔靴搔痒、不着边际之感。但是,即使研究者决定发展新理论,仍然应该对文献认真综述,对现有理论进行批判性的回顾。通过澄清与现有理论的渊源和区别,研究者才能说明自己的创新之处。关于理论创新,容稍后详述。
(10)、这个案例说明,企业的经营机制,说到底是利益的驱动机制,不打通利益的任督二脉,企业的势能无法释放出来。
(11)、功用二:提供理论框架。科学知识的增长依赖理论的建构和经验证据的积累。没有好的理论,我们积累的只是资料而不是知识。彭加勒(Poincare,1952/1905:141)曾形象地比喻:“科学是由事实组成的,就像房屋是石头砌成的;但是事实的累积并不等于科学,就像一堆石头不等于房屋一样”。
(12)、(注释)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
(13)、严格意义上讲,上岗前员工只能习得岗位部分经验而非全部经验,所以经验只能有限证明能力(因为场景不充分),经验不等于能力;惟有上岗后特定周期内的业绩表现,才能相对完整地证明一个人的能力。
(14)、六五爻“豮豕之牙,吉”,强调要对人才进行思想再造,人才才能为我所用。
(15)、原创性。原创诚然可贵,却是真金难求。研究新现象往往能提出新问题,但新现象本身的独特或罕见性未必是创新。用新资料研究老问题,尽管有价值,但绝不是创新;而对一些老话题或普通现象以崭新的视角提出研究问题则可能具有独创性。比如周雪光(Zhou,2005)采用新颖的制度主义思路来研究社会分层的老话题,为解决老问题提供了有趣的新视角。对新现象提出老问题尽管有价值但绝不是创新。有时,真正具有独创性的研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被人们接受和欣赏,例如科斯(Coase,1937)的问题:“企业为什么存在?”
(16)、例1:魏昂德(Walder,1995a)运用新阶级理论(NewClassTheory)来分析中国知识分子与官僚之间的冲突。他发现中国的知识精英和政治精英具有不同的筛选标准,享有不同的特权。虽然这个结论对中国学者来说既不新鲜,也不令人兴奋,但魏昂德将其置于新阶级理论的框架之下,从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知识分子境遇的理解。知识精英与政治精英之间的冲突并非中国独有,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通病。
(17)、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18)、文/胡赛雄,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纲要《以奋斗者为本》核心编委成员
(19)、企业在人才发展方面可以做和应该做的,是企业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创造人才发展的机会、环境和条件,建立人才筛选的标准和程序,把合格的人筛选出来,把不合格的人淘汰出去。准确地说,人才根本不是发展出来的,人才是在特定的实践场景下筛选出来的。
(20)、在经验研究中,假设是连接理论与经验数据的桥梁。我们的经验资料常常不能够直接检验我们感兴趣的理论,所以需要从理论中演绎出可验证的假设,从而将理论与经验资料间接地联系起来。特别是较具普遍性的理论,难以直接检验,需要一些“中介”命题才能与资料发生关系,这就是假设。理论不一定是可以直接检验的,但假设必须是可以直接检验的。我们通过验证或证伪假设,间接检验理论。
2、画蛇添足30字概括
(1)、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2)、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3)、文献综述指对与中心问题有关的文献进行分析和综合,尤其对年轻学者而言,这部分往往是研究中最难而且最耗时间的部分。现在国际一流杂志的文章,动辄数十篇甚至上百篇引文,但并非所有引文都与中心问题或中心假设(命题)有关,有时大多是用来引述历史背景(如统计年鉴类),讨论控制变量或技术细节。这类辅助性引文应与核心文献区别对待。下面讨论的文献综述系指核心文献。
(4)、不少从事人才发展工作的人容易产生一种错觉,以为教了别人很多东西,别人就应该“合格”了,这不过是他们臆想出来的一种假相,实相是人才发展的最高标准是实践,学习的原动力源于人们在实践中产生的克服障碍的需要,需要激发动机,动机产生动力。
(5)、(寓意)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学习也好,做事也好,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然,才算掌握了规律,只有这样精益求精地学习、工作,才能把事情办好。这样学习才是最有效的,不然你永远都只在不知其根究的情况下学习。
(6)、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蛇本来没有脚,先画成蛇的人,却将蛇添了脚,结果不成为蛇。蛇本来没有脚却被人给它强行加上脚,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坏事。后遂用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能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
(7)、章节总分模式没有采用单独一条规定债的发生原因,而是将其内化为民法典的章节总分结构,体系清晰,结构合理,一定程度体现了民法典编纂的体系效益。然而,章节总分模式是建立在特定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基础要么是有“债法总则”,要么是“侵权法”未独立编。而我国民法典“汇编”色彩浓重,未设债法编或债法总则,合同编和侵权责任编都已独立。尽管多数学者认为债法总则很有必要,但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不具备采用章节总分模式的基础,所以只能采取条文模式来规定债的发生原因。采用条文模式的13个立法例中有9个对债下了定义,是主流模式,我国民法通则第84条也对债下了定义,民法典也规定了债权的定义。虽然法条中给概念下定义的做法是我国立法的特色并且饱受学界诟病,但规定债的定义很有必要。第用债的定义统领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侵权等差异很大的发生原因,同时债的定义所体现的各种发生原因共性决定了债存在的合理性和正当性;第一个准确的定义有助于法的安定,也有助于通说的形成,而后者在我国显得尤为重要;第将作为法律概念的债从生活概念中抽象出来。规定债的定义又有三种角度,分别是义务角度、权利角度和法律关系角度,我国民法通则是从法律关系角度规定的,而民法典是从权利角度规定。首先因为第118条规定在“民事权利”一章,所以从体系结构的合理性、统一性来看应当从权利角度规定。其次我国的民法典应当是“民事权利的宪章”,充分体现和保障权利,所以从价值判断上来看也应当从权利角度规定债的定义。
(8)、和爬山的道理一样,研发人员工作中其实是“想得到”的,但由于企业机制中没有“怕失去”的设计,研发人员的压力感明显不足,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应该是这样的:
(9)、例1:倪志伟(Nee,1989)分析20世纪80年代福建农民收入资料,提出市场转型理论,认为中国改革更有利于普通农民。此论一出,立刻引起学术界强烈反响,许多学者纷纷提出与之针锋相对的论点,其中以戴慕珍(Oi,1989) 最为旗帜鲜明,她认为,基层干部才是农村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倪志伟(Nee,1991)两年后再次撰文《美国社会学评论》,操作、对比这两种论点,从中直接演绎出两套对立假设,并用统计分析来判别孰是孰非。
(10)、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11)、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12)、成功的企业为什么可以实行人力资本增值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政策?
(13)、一些企业总梦想着有超人来拯救企业,其实人才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平凡人,关键是建立健全优势互补的组织机制和用人机制,用好平凡人。
(14)、刘向,又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
(15)、多此一举,注音:duō cǐ yī jǔ,解释:举动,行为。指多余的,没有必要的举动。做不必要的、多余的事情。
(16)、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我简单探讨一下“洋八股”与本土化的关系。本文提倡“洋八股”,但绝不是提倡全盘引进西方的社会科学的实质理论和概念。我十分赞同实质理论应该具有本土特色。实质性概念和理论的创新应该来源于扎实的经验研究而不是照搬西方理论(黄宗智,2007)。但我认为起码目前没有必要创造新的方法论范式,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在现阶段应该遵循“洋八股”这一方法论的范式,理由如下。
(17)、简言之,任职资格标准就是员工上岗前应达到的门槛条件。
(18)、第二部分是拟晋升岗位需事先习得的关键经验项,旨在验证发展对象是否具有沿着历史能力线进一步延伸的可能性,以弥补历任岗位业绩表现在人才考察和牵引方面的局限;
(19)、例1:马什(Marsh,2000) 的文章就是这个策略有效性的最好例证。如前所述,韦伯认为中国法律系统是实质非理性的,法官判案不依成文法典,主观武断,带有很大随意性。马什援用黄宗智对清朝法律实践的史料分析,说明韦伯的论断是错误的,提出中国法律系统不具有形式理性,但具有实质理性。其实马仕并没有提供新资料,也没有贡献新理论,文章仍然发表在《美国社会学杂志》,足见“稻草人”策略之效力。
(20)、为之足:给它画上脚。足(此句中的足):画脚。
3、画蛇添足的故事20字
(1)、针对研发的情况,企业后来在利益机制上做了重新设计,取得了截然不同的效果。方案大致思路是:
(2)、无论与经验研究联系密切与否,理论创新不可能从零开始,它经常以批判地总结前人学术成果为基础,从现有的或普适性理论中获取灵感。用一句套话说,后人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理论创新既包括创造新理论、新概念,也包括有创意地应用一般理论,扩展或整合现有理论。
(3)、瑞士债法典第1编第1章“债的发生”之中,分别规定了“合同之债”“侵权之债”“不当得利之债”三节。而“无因管理”作为单独一章规定在了第2编“各种合同”之中。
(4)、明确规定单方允诺或单方法律行为作为债的发生原因的立法例有德国(第657条“有拘束力之承诺”:以公开告知的方式声明对于完成一定之行为。该行为人不知有悬赏广告而完成行为者,亦同。)、越南、秘鲁、俄罗斯、意大利、埃及、巴西、葡萄牙等8个立法例,未规定为债的发生原因的有我国台湾地区(1999年“债编”修正时将单方允诺性质从单方法律行为说改为要约说)、我国澳门地区、蒙古国、瑞士、荷兰、日本、路易斯安那、埃塞俄比亚、阿尔及利亚、马耳他、智利、法国、魁北克、菲律宾、韩国、泰国、西班牙、奥地利、苏俄、纽约州、欧盟示范民法典草案等21个立法例。
(5)、凡事都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要多此一举,否则会弄巧成拙。
(6)、连接理论与假设的过程带有手工艺或艺术的成分,因为无章可循。程序化或形式化艺术创造过程似乎愚不可及,但笔者还是力图概括出一些连接理论与假设的方式与策略。根据理论与假设的密切程度,我分出三种建构假设的方式:直接演绎、间接演绎和应用普适理论。根据假设的数量,又可区分证实单一假设、证伪单一假设和检验竞争假设三种策略。先看假设的构建方式。
(7)、广西苏氏 陕甘宁苏氏 云南苏氏
(8)、神的坛不可用凿成的石头来筑成,不能在神的坛上看出人的技巧和工作来。人们常喜欢用自己的智慧把十字架的道理加以整理和修饰,以期迎合堕落之人的口味;其实人的智慧常是画蛇添足的,他们不但不能使福音更趋完美,反而污秽了福音,使它成为“别的福音”,根本算不得是神的真道。因此凡把神自己的话加以修正或更改的,都是污秽肮脏的。人的骄傲的心常想在神使人称义的事上也有份儿,渴想为基督作种种的准备,依靠自己的谦卑和悔改,高兴自己的善行,夸耀自己的本领,这一切都是要在神的坛上动用人的家具。罪人应当记得若用人的信心和方法来完成救主的工作,那就是污秽并羞辱了那工作。
(9)、其中越南、路易斯安那、魁北克、菲律宾、西班牙、奥地利、蒙古、苏俄民法典、纽约州民法典草案规定了债的定义,越南、菲律宾、西班牙、蒙古、苏俄民法典、纽约州民法典草案是从义务(债务)角度,奥地利是从权利(债权)角度,路易斯安那、魁北克是从法律关系(债)角度。而意大利、马耳他、智利、俄罗斯未规定债的定义。
(10)、若产品研发不成功,则对赌金全部计入产品研发沉没成本。
(11)、(2)覆盖性。一个好的综述应该涵盖所有重要文献,围绕研究的中心问题,探索方方面面的答案,包括自己不同意的答案。对与自己的假设或发现不一致的文献或理论,尤其不能忽略。首先,只有站在对立面上,才能真正深思熟虑地斟酌自己的观点。其次,如果你能驳倒某个主流的观点或有影响力的理论,那么你的研究将更有分量。再次,对立面的存在至少说明你的结论并非显而易见,琐碎无聊。
(12)、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13)、后遂用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要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
(1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蛇本来是没有脚的,画了蛇的人,却将蛇添了脚,结果就不熟蛇了。
(15)、九二爻“舆说輹”,是说事业没有人才,如同车舆没有绳子固定和牵引一样无法前进。
(16)、总体而言,组织定位决定人才定位,企业是商业组织,毫无疑问能给企业创造什么样的商业成果必然成为人才的核心判据。
(17)、本文的重心在于分析八股结构中的前三股,即问题、理论和假设的功用以及关系,并试图总结粗线条的研究策略。其他各股,本文只予以原则性的概括,读者可参考相关教科书。
(18)、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19)、九三爻“良马逐,利艰,贞。曰闲舆卫,利有攸往”,指明人才发展的关键在于严苛的实战训练。
(20)、30多年来,先后在全国数十家报刊上发表了上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及摄影图片,文种有:散文、随笔、杂文,诗歌等。有数篇诗词、散文及摄影作品在全国性大赛上获奖,其中:十余篇荣获一等奖;近百幅摄影图片被作为杂志封面刊用。
4、画蛇添足告诉小朋友什么道理
(1)、一个好问题往往比正确的答案更加重要,因为好问题会激发讨论和争论,如果问题不好,正确答案也会很快被忘记。如何问好问题?我认为取决于个人的知识结构、经历和灵性。我在这里提出几个评价好问题的参考标准。
(2)、人才是制造不出来的,现实中没有人能改变别人,我们充其量只能影响别人,一切改变都是自己认识到并愿意做出改变而带来的。这说明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是自己的事,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概莫能外。只有那些愿意发展、愿意挑战自我的人,才能获得脱颖而出的机会,自己不上道,靠组织外力无论怎么发展也无济于事。
(3)、2: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4)、它们法律效果的相同性,才是债的内在统一性,即上述法律事实在形式上均产生相同的法律效果:一方当事人得向他方当事人请求特定行为(给付)。也因此债的关系就是特定当事人之间请求特定行为的法律关系。
(5)、日本民法典第3编为“债权”编,该编除第1章“总则”外,第2章到第5章分别规定了“契约”“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侵权行为”。
(6)、一个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他还没有(把脚)完成,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
(7)、凡事都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要多此一举,否则会弄巧成拙。
(8)、古时候,楚国有一家人,祭完祖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给帮忙办事的人喝。帮忙办事的人很多,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的,若是让一个人喝,那能喝得有余。这一壶酒到底怎么分呢?大家都安静下来,这时有人建议: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这壶酒就归他喝。大家都认为这个方法好,都同意这样做。于是,在地上画起蛇来。
(9)、列子回答说:“不知道。” 关尹子说:“不知道不能算是学会了。”列子回去再练习。过了3年,列子又来向关尹子求教。
(10)、古代楚国有个人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酒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11)、凡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往往为盲目乐观所蔽,而招致失败。
(12)、生产线上的工人创造了商业成果,他们是人才没错,只是他们的产出受劳动时间限制,产出与劳动时间呈线性函数,因此他们只能是一般劳动者。多能工虽然有多项产出,但就产生的成果而言,与一般劳动者并无二致,只是其技能的相对多样性和稀缺性,决定了其劳动回报比一般劳动者稍高。
(13)、法国民法典第3编为“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该编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规定了“契约或合意之债的一般规定”以及“非因合意而发生的债”。“非因合意而发生的债”一章中规定了“准契约”(1371—1381条,包括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侵权行为与准侵权行为”(1382-1384条)两节。也有学者提出,法国学界较少使用“准侵权行为”来描述1384条及随后条文,而是更多地使用“responsabilitésextracontractuelles”(非合同责任或合同外责任)的概念,但不管其概念如何,其实质对应的都是我国民法中的“侵权”。
(14)、粗略估算,企业每年需支出集训成本数百万元,还不算这些业务骨干从门店抽调出来后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说,企业每年至少需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营业收入,才能支撑这笔成本开销。对一家主要通过扩张门店来实现增收的企业来说,这显然得不偿失。
(15)、一些企业通过培训、训练等手段,不遗余力地弥补人的短板,殊不知发展人的长处、让长处更长才是正道(就人才发展而言,人之不足其实是指一个人的长处还不够长);
(16)、该方案独特的地方在于在激励机制中加入了对赌机制,抬高了研发人员在项目不成功情况下的个人成本壁垒,并增加了研发人员在项目成功后的收益预期,在这种机制作用下,企业和员工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员工的职业心态和使命必达的意愿得到强化。
(17)、至此,如果我们认为人才真的可以通过某种设计批量制造出来,那我们就错了,这同样是一种假象。
(18)、理论创新优胜于简单地综述、解释、拓展他人的理论。真正的理论创新有赖大脑的创造力和对相关文献的深刻理解。但不幸的是,很多“创新”只反映作者的学术自大情结,或者作者对相关文献的无知。理论创新包括创造新理论或新概念,也包括有创意地应用一般理论,扩展或整合现有的理论。概念纯粹是人脑的构造,不存在“真实的”概念。概念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只能根据其解释力来评判其是否有用。定义一个有用的概念需要天才与灵感,最重要的是,需要学术界的认同。科斯提出的“交易成本”概念,科尔奈的“软预算约束”,以及黄宗智的“商业化的农业内卷”概念因为具有解释力而得到广泛的使用。创造新概念一定要慎之又慎。如果大家都去创造新概念、新术语,那么,最后的结果是谁都不知道自己的同行在说什么。
(19)、《大畜》卦有关人才发展的论述,可谓画龙点睛,并从侧面印证了前面的论述。
(20)、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子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
5、井底之蛙的道理10个字
(1)、企业对员工施加影响也很重要,尤其是精神和思想方法层面的影响,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这样一种影响。
(2)、第现有理论失效的地方则可能是新理论产生的沃土。中国40年改革经验在许多方面充满了创新性和独特性,新理论、新概念呼之欲出。中国正经历着高速的经济发展和急剧转型的社会变迁。这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者创造一流学术成果、为国际学术界做出重要贡献提供了宝贵的机会。这不仅需要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奉献,也需要遵守国际学术界的标准和模式。做规范研究,写一流文章,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才能再向前迈进一大步。
(3)、1:做事不可多此一举了,否则有时还会失去一些东西,得不偿失,弄巧成拙。
(4)、https://baike.so.com/doc/1663786-175890html
(5)、但凡企业文化建设做得好的企业,员工的士气都比较高昂,员工之间工作握手相对容易,工作冲突容易自化,流程制度得以简化,沟通成本大大降低,原因是企业文化建设试图将企业的追求和要求,通过一套思想语法诠释给员工,让员工理解并形成共识,进而形成合力。
(6)、研发项目组必须对赌自己申报的项目,对赌的比例在10~20%预算范围内可选;
(7)、考察期内,发展对象只有达到了组织期望的业绩表现,其胜任力才可以被组织正式认可。到这一步,我们才可以说员工走完了一个完整的人才发展过程。当然这是从狭义和管理的角度说的,广义来说,人才发展其实覆盖了员工的整个职业生涯,每天的实践过程都是对应员工的发展。
(8)、意大利民法典第4编“债”第1章“债的总论”第一节“预备性条款”之中,第1173条“债的发生根据”规定了“债产生于契约、违法行为或者法律规定的任何其他产生债的行为(包括第1987条“单方允诺”)或事实(包括2028条“无因管理”、2033条“非债给付”、2041条“不当得利”)。”
(9)、应该注意的是,对理论缘由的追逐也可能将研究引向歧途。科学发展史上充斥着基于不当理论范式的“假问题”,比如对“以太”的探索、对炼金术的痴迷。关于中国历史的研究,套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中国从秦汉到明清的历史平行于西欧的封建制,从而引发关于中国的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个人依附关系的探讨等等。在当代中国研究中,一些西方理论根本不适用,而不适用的理论就会衍生出不恰当的问题。具体科学理论(中层理论)能通过经验研究筛选淘汰,而宏大理论范式即使有误,也不能靠例行经验研究检验来扬弃,只能通过革命性的“解放思想”来击破。因为,例行经验研究绝大多数只在现行理论范式内,谋求证实或证伪具体的理论或经验命题。
(10)、盖尤斯的《法学阶梯》将债法吸收进物法,第三编中规定了债、因契约而产生的债、实物契约、口头契约、文字契约、合意契约、通过他人的取得、债的消灭和因私犯而产生的债。优士丁尼的《法学阶梯》第三卷第13题“债”的开首(I.13pr.)中对债进行了定义:债为法锁,约束我们根据我们的城邦的法偿付某物。并且规定了无因管理(I.1)、非债清偿(I.1)等债的发生原因。我国古代法中的“债”与“责”的概念是通用的,债仅是义务和责任而不包括权利,有时也用来指金钱债务,债的范围中也不包括侵权行为之债和不当得利之债等内容。债权的概念没有产生,债更多意义上指的是债务,而且是生活用词并非法律用词。
(11)、上九爻“何天之衢,亨”,指只有用训练有素的人才,才能不辱使命。
(12)、 名著《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回:“张翼谏曰:“将军战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
(13)、“简单+复制”可以说是普遍性规律,但凡成功的企业,背后都有“简单+复制”的影子,因为“简单+复制”可以让企业效率呈指数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不宜轻言承诺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因为个性意味着不具有可复制性,现实做法是通过标准化的产品或产品组合,为客户提供有限解决方案。
(14)、一般来说,员工会通过计算自己的利益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同理企业也应该会算账,懂得计算(注意,是计算而非算计,但凡喜欢算计员工的企业,最后都被员工算计)员工的利益,让员工自觉克服消极的自我暗示,持续保持积极的心态。
(15)、主要作品:《美丽的回忆》、《羽高家书》、《笑对人生》、《足行山河》、《梦歌畅吟》、《龟舟搏楫》等多部散文集、诗词集、随笔集及科普书籍。曾在报刊社做过摄影记者、编辑、副主编。
(16)、上海苏氏 黑龙江苏氏 湖北苏氏
(17)、自从托马斯·库恩(Kuhn,1970)发表了《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我们认识到了范式及其变革对学科发展的重要性。根据库恩的定义,范式指被学术共同体奉为标准的一系列普遍性规则、方法、概念及理论。社会科学的各学科,如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都尚未形成统一的实质理论范式,但已经初步形成了经验研究,特别是定量研究的普遍性方法论范式。所谓经验研究,广义指从经验资料总结理论并用经验资料验证理论的过程。方法论范式指学术界通用的连接理论与经验的基本规则和方法,其存在为形形色色的经验研究和大大小小的理论讨论提供了平台。纵观当前主流的社会科学刊物,如《美国社会学评论》(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美国社会学杂志》(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美国经济学评论》(AmericanEconomicReview)、《美国政治学评论》(AmericanPoliticalScienceReview)等,都采用一种非常刻板、近乎迂腐的格式;不遵循这个格式,就难以发表论文。林毅夫(1995)也曾指出美国经济学文章格式单一八股,千篇一律。笔者将这种结构戏称为“洋八股”,并力图从主流刊物中提炼出“洋八股”的一般结构,目的是为国内社会科学的年轻学者,特别是研究生,做规范化研究、写一流学术文章,提供一个范式参考。
(18)、但民法通则使用“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民法典使用“特定义务人”,这两个“特定”不仅画蛇添足,而且毫无道理地进行了限缩,会为解释创造肆意发挥的空间,人为地创设漏洞。描述权利和义务关系的限缩有干涉意思自治的危险,而描述义务人的限缩有为义务人提供抗辩的嫌疑。其次是债的发生原因不应当被包含在债的定义中,应当作为不重要之特征被舍弃,这和“特定”一样,是一种学理上的区分特征,并不是债权本身不可舍弃的特征,所以应当在债权定义完成后规定债的发生原因。具体规定方式可以借鉴奥地利民法典的规定,先下定义,然后再列举加概括各种发生原因。则第118条第二款可以更改为:债权是权利人请求义务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它产生于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
(19)、"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真是可惜。
(20)、(1)前沿性。文献综述应该关注学术的最新发展,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为了防遗漏。
(1)、例句:切勿刻意求工,以免画蛇添足,丧失了自然。
(2)、多此一举,注音:duōcǐyījǔ,解释:举动,行为。指多余的,没有必要的举动。做不必要的、多余的事情。
(3)、这也是一则事实,并非做书的人~,为此奇谈。◎《花月痕》第五一回
(4)、赐:赏赐,古代上给下,长辈给晚辈送东西叫赐。
(5)、蛇固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固:本来,原来。
(6)、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7)、“洋八股”结构主要适用于定量经验研究,对质性研究的适用性尚需斟酌。在我看来,大部分用定性个案研究探讨一般理论的文章,严格说来都是“前操作化”分析,即只有问题、理论、假设三股;从案例中总结出来的“发现”严格说来只是新的假设。不过,如果个案研究检验的理论是关于个案本身的理论,比如韦伯关于中国法律制度的论断,此类质性研究也有严格的实证性质,用八股格式未尝不可。
(8)、文献综述有三个功用:澄清贡献,提供理论框架,提出理论缘由
(9)、例2:蔡丽丽(Tsai,2007)研究中国村落的祠堂、庙会是否对农村公共物品(自来水、学校等)提供产生影响,其理论背景是普特南(R.Putnam)等政治学家的社会资本理论,即社会网络和民间社团能提高民主政治的效率。蔡丽丽指出,中国村落的宗族和庙会就是社会资本;那么此类民间社团能否帮助村民解决集体行动困境,提高村民对政府的监督能力,改善村政府执政业绩,就成了一个极有理论意义的问题。
(10)、其实适度超前配置人力带来的市场机会成本下降足以对冲人力成本增加,因此,当企业在人才筛选上不再投鼠忌器,也就容易达成事业与人才的正向循环。
(11)、(译文)古代楚国有个人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酒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12)、产业互联网事业必须是明白相关产业的人和明白互联网的人相结合;
(13)、例2:关于全球化和海外投资,依附理论一直是美国社会学界的主流,其核心命题之一是海外投资对落后国家有害无益。20 世纪90 年代初,费尔堡( Firebaugh,1992) 撰文《美国社会学杂志》,重新分析了依附理论的经验数据,证明海外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作用,从而推翻了依附理论的结论,并指出该理论的结论完全基于对统计指标和统计分析的错误解释。费尔堡在此文中没有提出备择理论来解释海外投资为什么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甚至连数据也不是自己的。虽然破而不立,但能够推翻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分量已足够在美国顶尖社会学杂志发表。
(14)、社会科学的经验问题可分三大类:描述性、解释性(explanatory)、意释性(interpretative)。对现象的描述和分类属于分类学的范畴。纯粹描述性研究在社会学和经济学较少见,除非所描述现象是全新的。在宏观和历史分析中,描述性命题仍然占据重要地位。比如韦伯的世袭官僚制(patrimonialbureaucracy),以及黄宗智(Huang,2008)的“简约集权”,都是对中国历史上政体性质的描述。再如,迈克尔·曼(Mann,1984)根据基础能力(infrastructuralpower)和专制能力(despoticpower)将国家分为四种类型的描述:弱基础、弱专制(中世纪西欧封建),弱基础、强专制(封建帝国),强基础、弱专制(现代民主制),强基础、强专制(现代集权国家)。应该指出,描述性问题不同于描述性方法。描述性方法,如细致叙事(detailednarratives)、深厚描述(thickdescription)等,是质性研究者常用来做因果解释或意义阐释的方法。
(15)、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打工心态,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往往是导致失败的温床。
(16)、意愿不足,人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就很容易选择逃避或放弃,好比爬山,大家都希望自己有机会登顶,但过程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没有那份坚持,难有能力和成果产出。
(17)、人才从胜任到不胜任再到胜任,是一个不断跨越的螺旋上升过程,人才发展的前提是企业的事业必须可持续发展。有了事业发展的大舞台,企业才敢放开步伐,大胆招募人才和向新的事业领域投放人才,在大浪淘沙的实战环境中历练和筛选人才。
(18)、(3)相关性。在坚持“全面”原则的同时,我们又不能对所有文献不加选择地包揽。我们只需要回顾与本研究直接相关的、或至少间接相关的文献,避免讨论不相关文献。
(19)、来源:《伟大的思想》第10章弘道扬德;乔诺之声(ID:geonol)
(20)、集训模式之所以达不到效果,是因为它游离于实践之外,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我们知道知识本身并不是价值,知识只有附着于实践才能创造价值和转化为能力。
(1)、天下苏家古今事,尽在苏氏信息平台。欢迎投稿、阅读、点评、转发……
(2)、政治意义和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也不能作为选题的理论缘由。“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现实意义”是不算数的。如果一项研究包含政策涵义,当然是好事,政策涵义本身就可以是缘由,但不构成理论缘由。如果想做一流学术研究,则应该找理论缘由。道德关怀对研究而言往往是最浅薄的动机。我想研究腐败,“因为我对中国的道德衰落深感痛心”,这个原因虽然听起来高尚但并不能构成研究的理论缘由。最近,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2007)撰写《腐败的社会构造》一文,客观冷静地分析社会网络和社会规范在权钱交易中的作用,字里行间找不到仇视二字,虽然格氏肯定不是因为对腐败怀有恻隐之心才撰写此文。有时,道德关怀是强有力的研究动因;有时,道德关怀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既不是政治的也不是意识形态的,而是自私、自怜或自我标榜。
(3)、画蛇添足,源于西汉文学家刘向的《战国策》的成语,"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巵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馀,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巵,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巵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4)、经验研究虽然在实质性的领域、风格,以及性质上千差万别,但都有类似的结构,并且在逻辑上恰好有八个组成部分,因此称“洋八股”。表1列出“洋八股”的八个组成部分,并与“土八股”做对比。
(5)、与著名理论或学说“攀关系”很重要,与前人研究“划清界线”更重要。找出现有文献的空白点或缺陷是一种常见的澄清贡献的途径,但作者必须熟读文献。类似“现有研究都忽略了……”这样的一棒子打翻一船人的断言,说说容易,证明艰难,往往站不住脚。但如果有根有据,也不失为一种很有效的策略。比如,古德(Gould,1991)认为集体行动的文献越来越重视社会网络因素,但由于网络分析都采用个人层面指标,因而不能对网络结构进行操作化。基此,他以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为例,从网络结构操作化入手,分析起义者的地域网络如何影响不同市区国民自卫军的参与度,从而加速起义的蔓延,有力地推进了相关研究。再如,英格拉姆、罗伯茨(Ingram&Roberts,2000)认为,尽管许多研究认识到正式的组织关系对组织行为和业绩的影响,比如连锁董事会、企业与企业间的合资关系、供货关系等,但没有人关注跨组织的私人关系对组织之间互动的作用。他们则藉分析悉尼酒店经理之间的朋友关系网,发现即便是竞争对手之间的私人友谊也有益于酒店盈利,从而拓展了组织关系对组织行为和业绩的影响的研究视野。
(6)、华夏基石e洞察已获授权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7)、例2:本人(Peng,2004)根据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和诺斯的新制度主义,提出一个理论命题,即社会网络可以通过维持社会规范,影响经济发展。然后从这个理论命题中演绎出一个假设:中国的宗族网络通过维持农民的私有观念,刺激私营经济的发展。该文集中讨论该单一假设,没有提出竞争假设。虽然韦伯曾经讨论过中国的宗族网络,并认为它阻碍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产生,但这篇文章避而不谈韦伯命题,因为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和韦伯的理论不属于同一个语境。后来我另写了篇文章(Peng,2005),专门讨论韦伯命题及其争论。
(8)、某外贸企业,销售人员一直采用提成制,这种方法看似有利业绩增长,事实上这种方式只在市场拓展初期有效。由于每个营销人员管理的客户数量有限,他们进一步发展客户的意愿随着手上客户数量的增加而递减,他们的利益被绑定在既有客户身上,导致企业居然找不到合适人选愿意出来担任营销主管,担任营销主管意味着放弃自己的客户,放弃自己的客户意味着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没有营销主管,营销平台能力和队伍建设就成问题,平台和队伍起不来,每年业绩就一直在原地打转。
(9)、研究者的个人动机不能算理论缘由。每个人选某个题目都可能有个人原因,比如,我想研究代沟,因为我跟父母搞不好关系;我要研究婚姻关系,因为找不到男朋友或女朋友;我想研究升迁,因为对自己攀爬社会阶梯的成绩感到洋洋得意;我想研究精神健康,因为觉着自己精神有点不正常;我想研究中国,因为她是我魂牵梦绕的祖国;等等。个人原因本身无可厚非,并且往往是强大动力,使学者对自己的研究满怀热情。但这些个人原因并不适合作为选题的缘由写在文章中。
(10)、某连锁经营企业,每年约扩张100多家门店,至少需发展100多名店经理,企业沿用的做法是,分批次从现有门店抽调业务骨干,组成集训班,经过几周集训后,再陆续将这些业务骨干分配到新的门店。
(11)、企业想获得这笔财富,就要为员工提供足够的锻炼机会,而这些机会取决于企业的业务可否持续发展。
(12)、以上只是谈到如何发展人的能力,事实上发展人的意愿比发展人的能力更重要。
(13)、经验研究的核心是理论、假设和数据,余下各部分只是将这三部分有机地连结为一个整体。假设是文章的核心观点。但仅有观点是不够的,观点需要论证才能转化为知识。我们需要提供两种论证:理论论证和经验论证。这是“洋八股”的基本出发点。就其本质而言,“洋八股”是组织研究的一种简约有效方式。将核心观点和发现置于“八股”的结构之中,研究者才能周密、清晰地思考自己的研究和现有文献之间的关系,假设和资料之间的关系等等。同时,也能帮助读者一目了然看清楚这些关系。
(14)、明明是件好事,经他画蛇添足地描述后,反而成了件坏事。
(15)、从方法论角度来看,问题、理论(文献)、假设可以称为“前操作化阶段”,而数据、测量、方法和结果可以称为“操作化阶段”。社会科学之所以称为“科学”,就是因为操作化和资料分析阶段有程序和步骤可循,但同时由于其操作化不够、很难严格,所以称作“软科学”。数据、测量、抽样调查、实地观察、统计分析或个案研究都有标准教科书可参照,而问题、理论和假设这三个“前操作化阶段”既没有标准教科书,也没有程序可循,甚至可以说带有艺术和工匠的特点,所以又有别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杂志的文章一般短小精干,怎么做的试验,有什么发现,干脆利索,大部分文章不超过几千字。社会科学的文章则洋洋洒洒,动辄上万或几万字。这是因为自然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比较清楚,没有很多异议,概念定义和操作程序标准化,所以用于理论和概念讨论的篇幅很少,而社会科学研究则需要用大量篇幅澄清理论和概念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