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奇微向志愿军致敬英语原话
(1)、可是,这位高傲的将军在离开朝鲜战场的时候,是带着愤怒的,他认为是杜鲁门总统没有给他予以支持,不然他是可以打败中国人的。所以,他满腔怨愤地回到美国,在国会上发表“老兵永不死”的演说,正是以此指责杜鲁门总统的胡闹,表达自己心有不甘的愤慨。
(2)、或许李奇微还能认为没什么了不起的,或许对中国的印象,依然停留在清末挨打的历史中。然而有了抗美援朝战争,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或者说从1949年10月1日开始就变得不一样了。此前有着屈辱的历史,不过是被清统治者催眠了,觉醒起来就会发生改变。因为中国人民素来有坚毅顽强的品质和强大的凝聚力,相信李奇微也是感受到了,才有如此之评价。
(3)、当联合国军的大规模反攻的消息传来时,朝鲜人民军的将领们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
(4)、郭洪光不停地跺着双脚,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已经使它的脚趾不听使唤了,好在美军飞机在夜里不出动,如果是在白天站在矿洞口,将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
(5)、李奇微刚开始进入联合国军时,胸前总是挂着两颗手雷。其他人不明白他的造型为何如此“别致”,直到他多次深入前线,多次在炮火中观察形势,制定了一系列的正确战术,才让人对其肃然起敬,毕竟之前的麦克阿瑟,只会在东京喝着美酒遥控指挥。
(6)、作为警卫员的郭洪光不明白志愿军已经占领的汉城,联合国军一触即溃,国内的报纸都在庆祝中国人民志愿军占领汉城的伟大胜利,为何彭德怀却如此忧虑。
(7)、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被征召回到美国陆军,担任美国远东军总司令。菲律宾沦陷前,被罗斯福总统调回澳大利亚,受命组建西南太平洋战区。1943年1月任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
(8)、李奇微将军得到杜鲁门的支持后,立即摆出作战姿态,集结所有兵力于汉城周围及汉江南北地区之交通要道上,准备5道防线,要和中国军队决一死战。
(9)、美25师师长威廉·基恩其实并不是在李奇微上任之初被撤换的,而是在李奇微发动的“霹雳行动”(志愿军第四次战役第一阶段)结束后。基恩的25师在第二次战役中虽然损失严重,但也迟滞了39军和40军的攻势,给志愿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至于第二次战役中美24团(黑人团)C连共148人在上草洞全体向39军116师投降,这其中的责任其实根本就不在基恩。
(10)、个人愚见,在诸多有名字的配角中,有十位演员表现不凡,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观影印象,希望能引起您的共鸣。
(11)、1953年8月,李奇微接替约瑟夫·柯林斯,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很多历史学家认为他在陆军参谋长任上,使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时间推后了大约十年。
(12)、同时,此刻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得昏头转向的麦克阿瑟将军,已经成为杜鲁门被抛弃的对象,因为他总是违背杜鲁门的指示,不断叫嚣着增兵、增兵,大肆咆哮着要扩大战争。而李奇微得到的暗示,是他即将接替麦克阿瑟的职位,这才是李奇微对麦克阿瑟以及朝鲜战争评头论足的真实意图。
(13)、李奇微一直嘲笑麦克阿瑟将军不懂政治,不懂得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其实,就是每一场战斗都是为杜鲁门总统服务,听杜鲁门总统的话,停战谈判是主要的目的。
(14)、美国人从来没有和上升期稍微大一点的国家打过仗日本鬼子在中国打累了就这样在菲律宾一次打败美国九万生力军德国基本被苏联打残美国人才和德国开打朝鲜战争被中国打个半死在越南被打的疲惫不堪美国的那些所谓神将都他妈吹牛逼出来的美国一直开动舆论影剧塑造神兵神将那是美国军工集团的需要是操纵美元华尔街们的需要美国有什么狗屁神将和德国的苏联的将军比比差太远了他们比英国那些将军都差无论指挥谋略都差太多了人家都是能打逆风仗美国将军根本打不了逆风局
(15)、前车之鉴不远,现在是主席让自己的军队深入战场的时候了。
(16)、蒋介石的一个操作,让国军加速崩溃,只有陈纳德盆满钵满
(17)、直到《跨过鸭绿江》播出过半,第50军军长曾泽生都毫无存在感,我们甚至都忘了首批入朝的志愿军还有他的存在。
(18)、杜鲁门总统像一个商人似的,又看到了可以吃到肥肉的希望,于是,毫无例外地在上了麦克阿瑟将军的一个当之后,再一次上当,同意了李奇微的所有建议,包括撤换第8集团军几乎所有的高级将领。
(19)、克拉克听说后,赶紧给杜鲁门总统发电报,说拿下这个阵地并不难,主要是给你参加总统竞选助势。杜鲁门正被他的对手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拿朝鲜战争说事,搞得焦头烂额,一拍即合,大嘴一张:“那就打吧!”
(20)、当敌机轰炸时,引爆炸药来达到迷惑敌机的目的。当敌机放松警惕之时,志愿军再集中火力,攻击敌机,这样可以保证最大的杀伤力,火炮隐藏的细节,可以脑补一下电影《金刚川》中的画面。
2、李奇微回忆志原军
(1)、尤其是砥平里一战,从根本上扭转了中美在朝鲜战场上的关系。
(2)、最后,美韩军都是美式军队,对于后勤极度依赖,如果没有充足的弹药和补给很难坚持作战。相反,志愿军不断以高机动性穿插破坏,导致美韩军补给艰难甚至断绝。很多美韩军因此投降或者溃散。
(3)、他身材高大威猛,面容俊朗有型,目光炯炯有神,天生就具备饰演正面军人高大形象的外在条件,再加上说话掷地有声,台词功底深厚的内涵,塑造起邓华将军来非常的驾轻就熟。
(4)、于是,克拉克将军就被派过来了,目的就是到朝鲜半岛处理朝鲜战场上的扫尾工作。至于为什么不派别人,而派了克拉克,美国人也有话说。
(5)、因此,可以这样说,四星上将克拉克将军来到朝鲜战场上的目的,美国总统哈里·S·杜鲁门包括克拉克自己都很清楚,那就是谈判,尽快结束这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6)、志愿军副司令邓华见状,左右为难,这是关系到朝鲜战争的前途和广大官兵生命的大事,他们知道“和稀泥”是不行的,他收起笔记本,拉着洪学智和柴成文,悄悄地离开了会议室。
(7)、他一见到麦克阿瑟将军,就朝他要便宜行事的权力,希望脱离麦克阿瑟的指挥。紧接着,他告诉杜鲁门总统,朝鲜战场上的美国大兵被中国军队打怕了,这才是美军在朝鲜战场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其实中国人没什么可怕的,朝鲜可以完全统他已经掌握了中国军队的“月圆攻势”,自己也有了一整套对付的方案,如“磁性战术”,有了美军强大的武器装备,就是没有战术,用炮弹轰,也可以把他们炸回中国去。
(8)、朝鲜战争中,麦克阿瑟和李奇微先后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谁更厉害?美国楚门总统出于什么原因用李奇微取代了麦克阿瑟?
(9)、那么,另外5位被撤换的师长到底冤不冤呢!这5位被撤职的师长分别是美骑1师师长霍巴特·盖伊、美2师师长罗伯特·麦克卢尔、美7师师长戴维·巴尔、美24师师长约翰·丘奇和美25师师长威廉·基恩。
(10)、虽然南日大将台词不多,但是用表情和眼神一样能传递内心的仇恨,我从徐永革的表演中捕捉到了这一点。
(11)、更关键的是,他察觉到了我方的一个致命弱点——粮食补给不足。这就意味着在战争不能相持很长时间。
(12)、汉江南岸,第50军3万多将士死伤过半仍誓死不退,在缺粮少弹的艰难条件下,全军官兵用血肉之躯,奏响了一曲荡气回肠、感天动地的胜利凯歌。
(13)、这是一个可怕的对手,他拥有着强大的武装力量,武器相差悬殊的战斗,战场瞬成为了杀人场。
(14)、而美军的哨兵,仅仅会做的是疯狂地跑回地堡,操典和口令都见鬼了。
(15)、《朝鲜战争》问世时正值美国全面升级越南战争的1967年。李奇微出版这本书是希望美国政府吸取朝鲜战争教训,打赢亚洲东南角的越南战争。作为同一类型的区域性有限战争,美国在越南战争中面临与朝鲜战争一样的困境。军事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要素,它往往需要政治、经济、军事的共同努力。非是如此,美国人不足以直面北京在越南战争中所带来的压力。华盛顿的政客们“确定对外政策的目标必须考虑到这些基本的现实,而且必须明确地阐述这些目标,以免使这些目标成为隐藏我们自私和唯利是图的目的的十足战争叫嚣”。
(16)、这次战役进行的异常顺利。进攻开始的时候,李奇微刚刚到任4天,他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挽回军队的士气,只得放弃汉城继续南撤。
(17)、可惜,汉江两岸的一场阻击战,就让李奇微将军指挥的“联合国军”部队打了50多天,什么战机,什么磁性,早失去作用了。
(18)、磁性战术,始终和志愿军保持接触,但在距离上既不让志愿军有近战的机会,又不让志愿军走脱。
(19)、火海战术,发挥美军火力优势,以强大的火力杀伤志愿军。
(20)、1955年授衔时,他是52名上将中唯一没有带过兵打过仗的上将,可见他在隐蔽战线上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3、李奇微对铁原阻击战的评价
(1)、他最光荣的两段历史,一个是出任美军驻菲律宾总司令,虽然被日本人打败,但没有过多久,他又带着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的头衔赶走了日本人,重新成为菲律宾人的“太上皇”,并高喊:“菲律宾人民,我回来了!”为此,他获得菲律宾元帅军衔,要知道,美国是没有元帅这个职称的,可见麦克阿瑟那时的心情多么得意,所以,这顶特意制作的元帅帽子,他一直戴在头上,成为一个装叉神器。
(2)、与其说是会谈,倒不如说是朴宪永前来兴师问罪的,朴宪永坚决要求志愿军立即追击,他谈了许多似是而非的理由:
(3)、军队的进攻停了下来,为了这件事,朝鲜方面和苏联顾问都感觉到不解,执意要求志愿军继续进攻。
(4)、首先就是李奇微是美国一位四星上将,隶属于美国陆军。他18岁进入西点军校的时候,西点军校的校长是美国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而且对于在其服役的生涯中,是一个非常自律和谨慎的人,而且笔者觉得他的风格和巴顿非常相似,都是充满了进攻性。但是和巴顿不同的是,李奇微还有非常独特的谨慎和小心。这让李奇微在战场能够很好的抓住机会。
(5)、我们首先来说说最后一位来到朝鲜战场上的将军马克·韦恩·克拉克(MarkWayneClark),为什么先选中他呢?因为,这位美国四星上将先生,在朝鲜上有一句著名的话:“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将军。”
(6)、早在一战时期,美国便在世界强国中名列前茅,一战爆发前便已经建立了一整套与工业、科技、医药研究有关的机构。工业实验室更是发展到了365个,拥有一万多名工程师和科学家,二战以后更是不用说。二战前就是第一大经济体,战时欧洲许多科学家逃往美国,比如说爱因斯坦。
(7)、美军为了挫败我军的这次准备,李奇微立即命令空军对我军补给线进行狂轰乱炸,并且先发制人,抢先对我军展开进攻,彭德怀想到了坑道战的方法,先用坑道躲避敌军轰炸,最大程度减少伤亡,并且在敌军进攻时,展开反击,结果“联合国军”没有占到一点便宜,反而达到了8万人的损失。
(8)、所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次战役发起后,虽然中国人民志愿军表现气势如虹,势如破竹,并占领了南朝鲜的首都汉城,之后更是逼近了三七线,但是志愿军的困难更大了。
(9)、今年40岁的吴健饰演28岁的毛岸英没有违和感,他揣摩原型人物的心理很到位,表演起来很自然,演出了毛岸英所具备的温文尔雅、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状态。
(10)、他的另一段历史,是以美军远东司令、驻日盟军总司令的身份打败日本人,并代表盟国在"密苏里号"军舰接受日本投降,在受降仪式上,他得意洋洋地使用5支派克金笔用作签字,随后,在日本做起了“太上皇”。
(11)、在这次会议上,彭德怀司令员给朝鲜人民军上了一堂战役战术的启蒙课。
(12)、李奇微离开朝鲜战场,“联合国军”总司令这一职位由马克·韦恩·克拉克接替。离开朝鲜战场后,李奇微接替艾森豪威尔,担任欧洲盟军最高司令。由于他周围安排的尽是美国参谋人员,欧洲的军事领导人对他颇有微辞。
(13)、因为我们会把仅有的食物分享给战俘,重伤员会给他们弄到担架上放在路边让美国人过来收走,医护人员弄个大十字,压根就不会受到任何攻击,只会得到战场上短暂的和平。
(14)、整个美军从上到下弥漫着一种绝望的气息,美军已经看不到嘛叫胜利。
(15)、我们姑且把这个人称为朝鲜战场上的“签字将军”,他说的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16)、事实上,在连续遭遇了“感恩节攻势”和“圣诞攻势”失利之后,不仅仅是美军士兵和下层军官,就连7个师长都垂头丧气,毫无斗志。当李奇微表明自己已经发现了志愿军作战规律并提出新的作战计划后,一些师长直接反对。
(17)、李奇微刚到朝鲜战场的时候,就表现出了一位优秀将军的素质,通过对志愿军的仔细观察。把志愿军的特点总结为星期攻势和月亮攻势。意思是志愿军的后勤只能坚持一个星期,再延长就会缺量缺弹药。还有志愿军选择在月亮明亮的晚上发动进攻,这样既有利于协调部队,也能让美军的火力优势无从发挥。事实证明李奇微的判断是正确的,在后面的战斗中,志愿军改变战术,采用加固工事,深挖战壕的战术和美军打阵地战。将军们戏称为零敲橡皮糖战术。充分的发挥将士们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冷枪冷炮战术一个个的消灭美军。双方再次陷入苦战,李奇微随后任用范弗利特,发动了上甘岭战役。
(18)、正是基于上述复杂的因素,左佰学老师饰演的曾泽生才眉头紧锁、嘴角抽搐、声音哽咽中透着坚定,在目光含泪中书写着决战到底的信念和决心,掷地有声的回答中透着对d和国家的无限忠诚。
(19)、事实上,到了他来到朝鲜战场上的时候,朝鲜战争的局势已经基本上固定化,双方的部队纠缠在一起,足足有100多万人,很难出现大规模的围歼战,除非美国想全面扩大战争,否则很难出现什么大的变化,而且,美国已经很明显的,根本不可能在远东地区投入太大的精力,毕竟,美国的战略核心在欧洲,保证在欧洲的利益才是美国最大的政治。
(20)、美7师师长戴维·巴尔被撤换在情理之中,这位曾经的驻华国民d军事顾问团团长自从到了朝鲜战场就有畏战情绪,毕竟他太了解共产d的部队了。虽然他的第7团是整个朝鲜战争中唯一一支抵达鸭绿江边的美军,但那是志愿军为了不暴露目标而故意放过去的,何况美7师的31团在长津湖战役中几乎全军覆没,连团旗都被志愿军收缴。应该说,巴尔被撤换也不冤!
4、李奇微回忆录:北纬三十八度线
(1)、现在来看,沃克的意外去世深刻的影响了后半场的朝鲜战局,因为接替他的人是马修·邦克·李奇微。
(2)、事实上,李奇微一来到战场,就已经忘记了杜鲁门总统希望谈判的目的。
(3)、原来北上鸭绿江时多么的自负,现在撤退时就多么的恐惧。一些军官回忆,当时所谓撤退其实就是逃亡,10天时间,撤退大军绵延120英里。
(4)、这很危险,彭老总作为一个优秀的指战员,闻到了其中危险的气息。
(5)、应该来说,彭德怀的分析非常正确,他将李奇微的计谋看穿了,但是朴宪永不听劝告,他说:
(6)、第四次战役中,李奇微扭转了美军的被动地位,收复了汉城,不过战果还是有限。
(7)、这一下,麦克阿瑟将军不是蒙了,而是彻底疯狂,这么强悍的军队,这么强大的武器,这么多西方列强,怎么就打不垮弱小的中国了,以往的中国可不是这样的啊?于是,他不再考虑战略战术,要用利器威吓中国屈服,所以,他不断地要求杜鲁门全面对中国开战,要杜鲁门使用核武器,不惜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慑服中国。
(8)、所以当李奇微一接手美军,他就发现了美军的士气何止跌落到谷底的境遇,他都能感觉到美军一听到枪声就往后跑的迷茫,还有那种一旦听到回国船只鸣笛的那种兴奋异常的态度,以及那支在他眼里压根就不能算做部队的南朝鲜军队。
(9)、因此,作为战役指挥员的秦基伟,他除了胜利没有别的退路,他也曾大喊着要扛棺材到上甘岭阵地上去。
(10)、他们利用美军和南韩军的轻敌思想,诱敌北上,然后利用山路进行高速穿插,切断敌人的退路和补给,然后利用兵力优势进行近战、夜战,一举将美韩军击溃。
(11)、1月4日,美军为了守住汉城以北的防线,炸毁了汉江大桥,暂时可以偏安一隅。
(12)、善于观察的李奇微,得到的远远不止这些,结合自己前线考察的实际情况,以及之前战役的详细资料。他敏锐地发现了志愿军采用的“礼拜天攻势”和“月圆攻势”,针对这一情况,他制定了“磁性战术”。什么叫磁性战术?类似于两个磁铁的相斥相吸,李奇微让联合国军始终跟志愿军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志愿军进攻时,他们就后撤,后撤的距离恰好在志愿军的射程之外。当志愿军军需物资用尽时,再发起反攻,这一战术,让志愿军在第四次战役中吃了大亏。
(13)、1895年,李奇微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门罗堡,曾经参加过朝鲜战争。1993年7月26日,李奇微去世,享年98岁。
(14)、第一次评价:“彭德怀是一个非常勇敢的战士。”
(15)、同时,李奇微上台的时候志愿军一度杀到37度线,补给线太长,机动性优势逐步被瓦解了。
(16)、说实话作为敌人,咱不应该夸奖他,但对值得尊敬的敌人表达你的尊敬,何尝不是对我们自己的尊敬。
(17)、志愿军力不能及,部分军队还被切断包围,只能拼死后撤,第五次战役就这样失败了。
(18)、按照这个道理,他是最不应该被打服的人,事实上,他才是真正被志愿军打服的美军司令。
(19)、他是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兼副政治委员,彭总的光芒一定会遮盖住所有配角,其他人都是围绕着彭总下达的命令,来揣摩剧中人物的心思和如何演绎,因此想在演技上盖过彭总这一角色挺难的。
(20)、虽然彭德怀看穿了李奇微设下的圈套,但是苏联驻朝大使史蒂科夫和朝鲜领导人朴宪永却看不透李奇微的圈套,他们主张中国人民志愿军应该继续追击。
5、李奇微和麦克阿瑟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担任第42步兵师参谋长。1919年6月,他担任西点军校校长,成为西点军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校长。1928年调任驻菲律宾美军司令。1930年11月,升任美国陆军最高军衔——参谋长(美国没有总司令),成为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谋长。1935年,陆军参谋长任期结束后,前往菲律宾担任奎松总统的军事顾问,并被授予菲律宾元帅军衔。1937年从美国陆军退役,后出任菲律宾陆军总司令,组建菲律宾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