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阳节的诗句二年级下册
(1)、极喜御戎全上策,倚栏长啸晚烟横。——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2)、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3)、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郑谷《菊》
(4)、旧日重阳日,传杯不放杯。即今蓬鬓改,但愧菊花开。
(5)、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卓文君《怨郎诗》
(6)、《诗境浅说续编》:杜少陵诗“忆弟看云白日眠”、白乐天诗“一夜乡心五处同”、皆寄怀群季之作,此诗尤万口流传。诗到真切动人处,一字不可移易也。
(7)、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8)、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因为“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故又称为“重九”。
(9)、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万叠故山云总隔,两行乡泪血和流。
(10)、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曹雪芹《螃蟹咏》
(11)、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赵时春《原州九日》
(12)、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九日登高》
(13)、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采桑子·重阳》
(14)、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
(1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
(16)、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17)、时菊洗露华,秋池涵霁空。金丝响仙乐,剑舄罗宗公。
(18)、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19)、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20)、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2、重阳节的诗句有哪些三年级
(1)、载花乘酒上高山,四望秋空八极宽。蜀国江山存不得,刘家豚犬取何难。
(2)、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3)、重阳节,又称“踏秋”,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节糕、饮菊花酒、拜神祭祖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
(4)、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5)、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6)、《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7)、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阳。——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8)、官舍悄,坐到月西斜。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南北各天涯。
(9)、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九日登巴台》
(10)、《重阳席上赋白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欣喜;后两句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11)、此诗原注:“时年十七。”说明这是王维十七时的作品。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12)、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妙信《九日酬诸子》
(13)、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14)、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15)、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16)、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
(17)、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
(18)、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醉花荫》
(19)、解印书千轴,重阳酒百缸。——杜牧《秋晚早发新定》
(20)、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鸾辂音尘远。无限幽恨,寄情空殢纨扇。应是帝王,当初怪妾辞辇,陡顿今来,宫中第一妖娆,却道昭阳飞燕。——柳永《斗百花》
3、重阳节的诗人是谁
(1)、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杜甫《九日寄岑参》
(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3)、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
(4)、更有三仁忠与孝,高名千古出人头。——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5)、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堕,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李煜《谢新恩》
(6)、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郑谷《菊》
(7)、《唐诗解》:摩诘作此,时年词义之美,虽《涉岵》不能加。史以孝友称维,不虚哉!
(8)、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9)、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10)、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久废山行疲荦确,尚能村醉舞淋浪。独眠林下梦魂好,回首人间忧患长。杀马毁车从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
(11)、倒照秦眉天镜古。——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12)、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13)、同客人带酒登山,长江水倒映着秋天景物的影子,大雁刚刚从这里飞过。人活在世上难遇一次开心欢笑的时候,趁年轻时头插满菊花玩个痛快回来。
(14)、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15)、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16)、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17)、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诸子》
(18)、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19)、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潘希白《大有·九日》
(20)、重阳有佳节,具物欣年丰。——李适《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4、重阳节的诗词歌赋有哪些
(1)、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2)、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3)、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4)、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5)、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6)、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7)、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徐灿《菩萨蛮·秋闺》
(8)、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寂寞风蝉至,连翩霜雁来。
(9)、故园新过重阳节,黄菊满篱应未凋。——刘沧《送李休秀才归岭中》
(10)、只座上、已无老兵。——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11)、大唐造昌运,品物荷时成。乘秋逢令节,锡宴观群情。
(12)、入选小学课本的重阳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3)、《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自有一种至情,言外可想。徐充曰:“倍”字佳。“少一人”正应“独”字。
(14)、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李益)
(15)、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6)、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17)、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18)、屈指重阳能几许,夜来寒露已为霜。——郭印《秋日即事八首·篱边准拟嗅清香》
(19)、这首词写于南渡之前,是李清照前期的一首怀人之作,公元1101年,18岁的词人嫁给了赵明诚,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20)、江蓠怨碧,早过了霜花,锦空洲渚。孤蛩暗语。正长安乱叶,万家砧杵。尘染秋衣,谁念西风倦旅。恨无据。怅望极归舟,天际烟树。心事曾细数。怕水叶沉红,梦云离去。情丝恨缕。倩回文为织,那时愁句。雁字无多,写得相思几许。暗凝伫。近重阳、满城风雨。
5、重阳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1)、《茧斋诗谈》:不说我想他,却说他想我,加一倍凄凉。
(2)、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重阳日即事》、
(3)、篱边旧菊犹豫堪摘,天末新鸿不可招。——仇远《明朝》
(4)、⑸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5)、把菊见南山,吟诗忆渊明。——苏泂《和陶九日闲居》
(6)、落帽风,登⾼酒,⼈远天涯碧云秋,⾬荒篱下黄花瘦。愁⼜愁,楼上楼,九⽉九。
(7)、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8)、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9)、凤城歌管有新音。——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10)、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1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12)、《九日齐安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3)、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14)、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15)、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16)、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闰九月九日独饮》
(17)、旧与苏司业,兼随郑广文。采花香泛泛,坐客醉纷纷。
(18)、以上就是关于重阳节比较有名十首诗句,为便于对重阳节的诗句的理解,下面扩展介绍一下关于重阳节的小知识:
(19)、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20)、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李白《九日登山》
(1)、朔风万里入衣多,嘹呖寒空一雁过。——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2)、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 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 吁嗟呼苍生,稼穑不可救。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 维南有崇山,恐与川浸溜。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3)、两⾏乡泪⾎和流。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
(4)、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5)、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6)、秋豫凝仙览,宸游转翠华。呼鹰下鸟路,戏马出龙沙。
(7)、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8)、初见雁,已闻砧。绮罗丛里胜登临。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
(9)、此词作于1929年重阳节,为当年阳历10月11日。毛泽东在闽西征途中,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因成此词。诗情画意,最为浓郁。它写了深秋的战地风光,写得那么鲜明爽朗;它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得那么豪迈乐观。天空海阔,气度恢宏。使人读过以后,毫无感到肃飒之气,而会受到无限鼓舞。
(10)、少年自负凌云笔。——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11)、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旅中过重阳》
(12)、少年自负凌云笔。 —— 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13)、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14)、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韩琦《九日水阁》
(15)、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16)、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17)、《唐诗正声》:吴逸一曰:口角边说话,故能真得妙绝,若落冥搜,便不能如此自然。
(18)、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19)、纳兰容若一向柔情细腻,这阙《采桑子》却写得十分简练壮阔,将边塞秋景和旅人的秋思完美地结合起来。仅用聊聊数十字写透了天涯羁客的悲苦,十分利落。
(20)、西风几弄冰肌彻,玲珑晶枕愁双设。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梦也不分明,远山云乱横。
(1)、《采桑子·九日》——清·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2)、边陲风光旖旎秋风劲, 一碧万顷浮光掠影泛琼浆。
(3)、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
(4)、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