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麦克阿瑟真实水平
(1)、虽然麦克阿瑟在美军当中人脉深厚,可是当初的曼哈顿计划他却是最晚知道的一个。对于是否核轰炸日本本土,杜鲁门征询了欧洲战区司令艾森豪威尔和太平洋战区的尼米兹的意见,而太平洋战区的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只是在轰炸前一天被告知美国研究出了新式武器。
(2)、1941年十二月八号日本人兴高采烈的发动了偷袭珍珠港,那家伙日本人是举国欢庆,跟着美国和日本相互宣战。
(3)、尼米兹。在欧内斯特·约瑟夫·金退休以后,接替他出任海军作战部长(海军最高职务)就是尼米兹。他是公认的美国海军名将、十大五星上将之二战时任太平洋战区的盟军总司令。尼米兹是潜艇战开拓者。二战时尼米兹担任了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太平洋战区盟军总司令职务。在1944年12月,罗斯福晋升尼米兹为海军五星上将。时年60岁,战后出任尼米兹担任美国海军最高军职海军作战部长,1947年尼米兹退出现役。1966年尼米兹逝世,享年80岁。在其去世以后,美国政府将将其去世之后所建造的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命名为尼米兹。
(4)、谨以此文纪念邓华上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而已,今日之幸福来之不易,不忘先烈,砥砺前行。
(5)、他和夫人一起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原来只听说过他,没有见过他的人,经过接触后,发现他是一个健谈、极有魅力和坚毅作风的人。谈到海军的问题时,尼米兹散发的是极富感染力的正能量。很快,尼米兹夫妇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赏识。
(6)、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从惊天动地的炮击开始。范佛里特集中了300余门大口径火炮、27辆坦克和40余架飞机,他认为,以这样的火力,5天就能占领上甘岭。好莱坞女星珍妮·罗素的名字,被美军用来命名上甘岭59高地,以表明势在必得之决心。
(7)、还有一名元帅在二战的时候也是声名远扬,他就是苏联的朱可夫元帅。最著名的战役就是,当时德军已经开始进攻莫斯科,就在这种极其危险的环境下,他带领着苏联军队抵抗住了德军的进攻,并且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我想对于很多人来说朱可夫的事迹都早有耳闻。
(8)、在麦克阿瑟的用尽全力的努力下,保护了很多日本恶棍,直到今天日本人不仅不承认二战中的犯罪,还认为二战中的美国人是入侵者。
(9)、彭德怀的一番话,不仅是对自己的工作失误地反思总结,也是对邓华的工作能力和军事才华的肯定!
(10)、这不仅适用于犯罪行为,也适用于社会和智力领域的许多任务,如促进有效领导、养育子女、构建坚实的逻辑论证或设计严谨的心理研究等。
(11)、麦五星后来在远东威风不可一世,但一开始在菲律宾被打的屁滚尿流,后期小日本的实力与后期的德国也不可同日而语。在朝鲜战场上,麦五星虽不乏仁川登陆的精彩之笔,但最终毕竟是铩书羽归的。
(12)、战至12月24日,志愿军在东、西两个战场均取得了重大胜利,彻底粉碎了麦克阿瑟和“联合国军”占领全朝鲜的企图,并将战线南推至三八线,迫使“联合国军”从进攻态势转入防御态势,一举扭转了朝鲜战局。在作战中,志愿军共计毙伤俘敌6万余人,其中美军4万余人,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也在溃逃途中毙命。第二次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战略意义最为重大的一次胜利,大大超过了毛主席在志愿军入朝作战之时,以及第二次战役爆发之前的预想,可谓战果辉煌。
(13)、这一战,涌现出一对“双子星座”。33岁的邓岳指挥第40军118师大胆穿插、断敌后路,毙伤南朝鲜军656名,俘敌2178人。毛泽东称赞邓岳为“勇敢而明智的英雄”;34岁的张竭诚率领的39军117师创造了朝鲜战场上一个师在一次战斗中歼敌最多的纪录:激战1小时,歼敌3350人,俘敌2500人,其中俘虏美军800人……后来,两人又分别出任解放军两支“王牌部队”第38军和第39军军长。
(14)、其他的功能就更多了:比如战场环境恶劣杂草丛生,尤其潜伏时,很容易被蚊虫叮咬感染。在医疗条件简陋,缺医少药的情况下,这是极其危险的。可蚂蚁蚊虫在军人打上绑腿后,就很难进入裤管里,从而会起到防蚊虫的效果。另外,中弹受伤后没有止血带,也可以解下绑腿代替等等。
(15)、好吧,这一开打,就意味着战俘会产生,那么在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别的国家不算,单说美国人被日本人俘虏的就有五万人,而且这五万人里头,还有一万四千人的平民。
(16)、此时的志愿军,已经得到了大批苏式装备,用一句俗语来说便是鸟枪换炮,火力大大提高,全军上下战意沸腾。
(17)、初到朝鲜的李奇微没有想到中国军队如此无畏,更没有想到所谓的“联合国军”对志愿军如此畏惧。不过一昼夜,南朝鲜第第二师已经全线崩溃,汉江以北的美军第第二军陷入背水作战的危险境地。刚刚在元旦清晨向麦克阿瑟发出新年贺卡的李奇微目睹这一幕“深感震惊”:“我试图阻止,可是逃跑的卡车毫不减速地闪过了我。我以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受,我向上帝祈祷,不要再目睹这样的情节。”他在回忆录中说:“视察美军二十四师十九团的伤员时,发现他们已经像皮球一样泄了气。我们清醒地看到,建立起所需要的斗志还要有一段很长的过程。”
(18)、关于甘岭战役,因为电影电视剧已经科普许多,所以笔者不做赘述。
(19)、彭德怀计划于第二次战役发起之前,释放一批俘虏,目的有两个:第向敌人表明志愿军的人道主义立场,占据政治上的主动性,彰显我军正义,进而动摇敌人的军心。第通过释放俘虏,向敌人暗示志愿军的兵力不足,真实意图仅限于保卫边境上的工厂和发电站,进而达到迷惑敌人的目的,诱使敌人加快进军速度。可以说,释放俘虏是彭德怀“诱敌深入”计划中的一步棋,这和战国时期著名的马陵之战,有异曲同工之处。
(20)、“美国的登陆”给中国敲响了警钟:如果美方继续前进,我国东北地区就会面临危机。
2、麦克阿瑟有什么战功
(1)、面对咄咄逼人的麦克阿瑟,杜鲁门最终下定了决心,不把他替换掉,美国将在朝鲜战场上被拖垮,于是他一纸令状,把麦克阿瑟一撸到底。麦克阿瑟被解职,暴露的是美国文武之争。文官执政一直是美国的国策,而军人出身的麦克阿瑟一直以身犯险,企图左右政府的态度。
(2)、如果再加上后期能水下发射的核导弹,核潜艇作为国家有能力进行“第二次”打击的中坚武器,它的战略地位将更加突出。更让尼米兹感到高兴的是,到那个时候的美国海军,将拥有更加独立,或者高于其他武装力量的地位。
(3)、其中就有臭名昭著的凝固汽油弹,燃烧弹,以及带有沾染物质的其他炸弹等等。
(4)、邓华打入横城,将美国人打退26公里,这一战打得干净利落;总共歼灭美韩联军一万两千余人,俘虏南韩七千三百余人、美军五百余人。
(5)、“我们只是自愿来朝鲜的义勇军,你们的武器太厉害了,我们打不过你们……”
(6)、我们先看看麦克阿瑟,作为太平洋军区总司令,他的威名在外,而且比起尼米兹也年纪更大一些。当然,麦克阿瑟的脾气也是人尽皆知的,那叫一个臭。如果这些都算个人信息的话,大概没什么出入。
(7)、美国虽然在二战中赢得了战争,成为了战胜国。
(8)、会议开了好几个小时,对于13兵团统领的人选没有丝毫头绪。
(9)、11月27日晚,彭德怀下令位于东线的志愿军第9兵团,向美军第10军发起全线反击。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东、西两个战场随即吹响了战争的号角。
(10)、麦克阿瑟最高光的表现主要是在美军占领日本之后对日本的改造上。当然,我认为麦克阿瑟对日本的改造也是不彻底的,从清除军国主义余毒来说,麦克阿瑟的改造是失败的。
(11)、“林肯诞辰前后,中共军队发起了第四阶段的攻势,企图像他们电台每天广播的那样把我们撵入大海。我们被迫又放弃一些地区,在中共军队的进攻面前,美2师又一次首当其冲,遭受重大损失,尤其是火炮的损失更为严重。这些损失主要是由于南朝鲜第8师仓皇撤退造成的。该师在敌人的一次夜间进攻面前彻底崩溃,致使美2师的翼侧暴露无遗。
(12)、在44年的时候,经过了56次的进攻,他终于登上了菲律宾的国土。45年的时候,他被任命为盟军总司令,主管东亚地区所有盟军部队,而且还主持了日本人的投降仪式,作为军事负责人领导美军在日本境内驻扎。
(13)、战争的胜负本是细节的堆积,哪怕其中一项成真,在现代化的军队中也是难以容忍的。同时期的欧美国家,早已经舍弃了落时的绑腿。为什么之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军人依然在打绑腿呢?其实这也是无奈的。有的用总比没得用要强吧?
(14)、作战初期,我军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是没有达到预期的作战目的,没过多久,联合国军展开“反扑行动”,准备对我军展开战略反击,在这次反击活动中,我军第60军伤亡惨重。
(15)、在1951年的春季,陈赓和宋时轮两位优秀战将,率部开赴朝鲜战场,邓华性格谦虚,他认为陈赓的威望比自己高,宋时轮比自己资格老,所以想主动退位让贤,提议由陈赓担任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宋时轮任第二副司令员。
(16)、周恩来于7月7日主持军委会议,开始调兵遣将,以防不测。说白了就是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出兵朝鲜半岛的准备。
(17)、当时,谦虚的邓华一度拒绝,并表示:“彭老总,我恐怕任不了这个重任,但是我一定会带好13兵团,全力奋战朝鲜一战。”
(18)、6个星期的艰苦奋战,我们只控制了狙击岭的一部分,但失去了整个“三角山”。在“三角山”战斗中,他们由最初的2个营的兵力发展到2个师以上的兵力,死伤人数由200人增加到9000人(不算韩军)。尽管中国人大概在这场战斗中耗费了10000名士兵,但是他们丝毫不感到缺乏兵力,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表现了为夺取有战术意义的高地,他们是愿意付出重大牺牲的。
(19)、第敌方对我实力还认为是六万至七万人,“并不是一个不可侮的势力”,这点对我有利。
(20)、现在很多抗日电视剧当中把日本的士兵演成了傻子,轻而易举就能够战胜。其实这并不是真实的,如果日军都那么软弱的话,就不可能有二战的发生了,抗日战争的战线也不会拉那么长了。那么,日军的实力到底是怎样的呢?根据数据显示,拥有优良装备的美军在和日军打仗时,伤亡还是很惨重的,这样的情况能够清楚的看出日军还是很厉害的。
3、麦克阿瑟到底行不行
(1)、他认为,我军一定做好守备防御工作,同时要全军抵抗,坚决不能让美国军队上岸,最好消灭在海里,实在不行消灭在沙滩上。海陆空三军部队联合作战,不可分割!
(2)、在他看来,维持一支强大的海军符合美国利益,但在杜鲁门眼里,海军俨然就是后娘养的。为了海军的前途和地位,他认为自己有必要争取任职海军部作战部长,可以近距离地接近总统并宣传海军的重要性。
(3)、而且日本人在询问一个问题的时候,他不仅仅询问一次,会询问多次。当然这没有什么问题,毕竟这是一个询问技巧,但日本人在这里头有一个要求,这个问题,不能有相同的回答。
(4)、彭德怀作出这个决定,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如果志愿军继续向敌人进攻,那么溃退到清川江以南的敌人,必然会依靠精良的装备和坚固的工事来防守。从运动战(也是遭遇战)到攻坚战,这不仅发挥不了志愿军的优势和长处,而且势必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二是经过第一次战役,志愿军的弹药消耗比较大,而且后勤补给存在困难,已经无法支持对敌人发起持续的进攻,还不如主动停止追击,诱敌深入,以逸待劳,在预定战场与敌人再战。
(5)、任凭周恩来总理多次通过外交途径提出警告:“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麦克阿瑟把这些当成了耳旁风,当即组织美军展开了突袭战,先是跨过“三八线”、接着占领了平壤,最后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6)、邓华究竟有多厉害?其最让人们佩服的一点,便是成功预测仁川登陆;然而多国军事家,都认为仁川是不可能实施两栖登陆的地点,包括美国军委会。
(7)、撼天动地的战斗正式打响,英勇的华夏男儿,拿着低劣又落后的武器装备,迎战武装到牙齿的西方军队。
(8)、一次战役最终以歼敌15000人的战果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东方军队不仅成功的遏制住了美军强大的攻势,而且还让麦克阿瑟的“在圣诞节让孩子们回家过年”的许诺成为了一句空话。
(9)、其实,尼米兹个人的能力还是非常强的,美国军事历史学家艾德温就对他这样评价:哈尔西可以在一场海战之中取胜,斯普鲁恩斯可以在一场战役之中取胜,尼米兹可以在一场战争中赢得胜利。大概也正是因为如此,美国政府才将他的名字命名了最先进的航母名称: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
(10)、布莱德雷、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他是在1950年被授予陆军五星上将的,时年57岁。二战期间担任美军在北非战场军事主官。二战结束的时候他是上将军衔。在美国设立最高军事机构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时候,布莱德雷被杜鲁门任命为第一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同时他也是是最后一位辞世的五星上将。在朝鲜战争结束以后,那句“在错误的时间与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就是他的名言,1981年布莱德雷去世。终年88岁。
(11)、尤其是对老一辈人来说更是如此。那打绑腿难吗?看似简单,打起绑腿来还是有技术,有讲究的:
(12)、诸位如果不信,可参考金城反击战,在朝鲜战争的后期打响,也是朝鲜战争的最后一场战役。
(13)、在他的安排下,入朝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得十分细致周详,只等着上级下达命令出发前往朝鲜。
(14)、邓华却极力反对,提议用四个军,一是因为鸭绿江大桥随时可能被炸毁,二是两个军兵力太少,无法形成重拳。
(15)、麦克阿瑟。这位桀骜不驯,狂妄自大。的五星上将在美国的争议颇大,官方对他评价不高,而美国普通民众对麦克阿瑟评价很高,在1944年被授予陆军五星上将的时候,时年64岁。二战时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麦克阿瑟是美军历史上唯一一个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的人。麦克阿瑟是美国最年轻的准将、西点军校最年轻的校长、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但就实际军事指挥能力而言,他是最没有资格当五星上将的。在1964年因麦克阿瑟胆结石去世,终年84岁。
(16)、当时温莱特自己都说,他被关押在台湾的时候,不仅要面对吃不饱这个问题,还要面对生病没有药品的问题,当然这些都算不了什么,他还要面对日本人的羞辱和虐待。
(17)、说道这里,估计有些喜欢日本的人就说了:“瞧你说的,人家日本人就没有加入那个什么条约,压根就没有必要遵守这个,遵守那个的!”
(18)、甭说是中国,换做任何一个地区大国,敌方阵营打到家门口,都会提前做出反应。
(19)、不过人无完人。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缴获国民d军大量重炮,并组建了大量炮兵部队。这时赵章成凸现文化水平低的短板,不但学习掌握重炮技术速度慢,而且也不知该如何指挥炮兵部队。
(20)、麦克阿瑟的行为,获得了师生们的高度认可。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在如此的“高压下”,为了个人、学校的荣誉,坚守做人底线不做“告密者”,需要相当的勇气和信心,而这正是大家推崇的优秀品质。从此,他在西点军校“顺风顺水”。
4、麦克阿瑟是不是被高估了
(1)、第二件事发生在1951年4月11日,也就是麦克阿瑟被解职的当天,可能是被战场上的连连失利刺激了神经,他居然向国会申请对我国东北境内实施核打击。要知道当时世界上拥有核武器的只有美国和苏联,而两者又是两大阵营的带头人,彼此之间相互牵制。如果此时动用核武器,苏联怎会坐视不理?一场局部战争将会瞬间发酵为世界大战,杜鲁门担不起这个风险。
(2)、说到这里,大家对于这一幕,是不是感到很熟悉?对了,就是《三国演义》中的“蒋干盗书”。赤壁大战之前,曹操派蒋干去游说周瑜早点投降,周瑜将计就计,把蒋干带进自己的卧室,并假装喝醉酒,倒头就睡。然后,蒋干偷偷翻看周瑜的军情文书,发现了水军将领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这封降书自然是周瑜伪造的,不过在蒋干看来,他获取了重大情况。后来,蒋干将事情告诉了曹操,曹操果真上了当,斩了水军将领蔡瑁、张允。
(3)、麦克阿瑟本身就狂妄自大,再加上有威洛比这样极度乐观的情报处长,可想而知,麦克阿瑟不仅不会吸取教训,变得谨慎起来,而且还会盲目自信,很快恢复“联合国军”的攻势,于短时间内结束朝鲜战争。11月6日,在度过充满恐惧的黑夜之后,受到一系列打击的南朝鲜军和“联合国军”,突然发现攻击自己的部队消失了,一切都恢复了正常。当他们按照麦克阿瑟的指令,试探性地向北发起进攻之时,竟然极其地顺利,没有遇到任何的反击。前几天刚刚发生的激战,好像梦境一般,根本没有发生。
(4)、连续重创美军“王牌”,“联合国军”一气溃逃300公里
(5)、作者发现,高中生往往认为自己比同龄人拥有更强的领导能力、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企业经理认为自己比一般的经理更有能力,足球运动员也认为自己比队友更有“足球意识”。
(6)、邓华是我国著名的开国上将,他17岁开始参加革命斗争,其军事才华和作战能力不亚于彭德怀。
(7)、其实你们猜的是对的,他就是我国的朱德总司令,因为当时清朝末期我国社会一片黑暗,当时朱德为了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认为只有通过武力才能够改变祖国未来。于是他果断报考了陆军军校,在毕业之后,他先后加入了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可以这么来说,他是新中国建立的重要人物之更是被新中国政府任命为三军总司令。说到这里,小伙伴一定也想知道其他几位是谁,下面我就来讲一讲。
(8)、1953年盛夏时节,时任南京第二高级步校校长杨勇,赴朝就任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指挥抗美援朝最后一役——金城之战。杨勇的对手,是新上任的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兼“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司令官泰勒。长杨勇12岁的泰勒,也曾与麦克阿瑟一样,担任过西点军校校长。按照中国人的生肖,泰勒和杨勇都属“牛”。结果是,金城之战,志愿军半个月歼敌3万余人,彻底将对手逼到了谈判桌上。金城战役结束之日,便是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订之日。
(9)、谁也没有想到,英明伟岸的麦克阿瑟将军,会出其不意选择仁川登陆,从而拯救南韩人民于水火之中。
(10)、话虽如此,但当时的具体情况如何,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但数千年以后想起当时的情景,仍让人不寒而栗。
(11)、在海南战场上,邓华指挥若定,很快就歼灭敌军数千。
(12)、一座山峰的崛起,挺立的是一代英雄的脊梁。1953年6月16日,得胜回国的志愿军第15军军长秦基伟走进中南海。一见面,毛泽东主席就夸赞上甘岭打得很好。秦基伟汇报,美国佬有三个长处:一是机动快,二有制空权,三是后勤及时充足。但它也有三条缺点:一怕夜战,二怕近战,三怕死。有这三条,它就注定要败在我们手里。毛泽东哈哈一笑,说:它们貌似强大,凭钢铁多,凭武器装备优良。我们是凭指挥员的智慧,凭战士的勇敢,凭正义战胜它们。上甘岭战役是个奇迹。它证明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骨头,比美利坚合众国的钢铁还要硬!
(13)、第五次战役的失利,彭德怀反思良多,他在军事会议上后悔地说道:
(14)、其实,个人最看好的美军将领是尼米兹,要不是他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之下赢了山本麦克阿瑟反击日本的蛙跳战术不知要等到哪年才能实施。
(15)、黄昏血色。1950年12月31日17时,志愿军发起被美国人称为“除夕攻势”的第三次战役——从第二次战役结束到第三次战役开始,仅仅间隔了一个星期。重整旗鼓的朝鲜人民军3个军团投入战斗,中朝两军在这次战役中实现了统一指挥。那是朝鲜最为寒冷的季节。“中国军人浑身挂满冰凌,还在顽强地冲锋”,美国出版的《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记载,“中国军人唯一的防冻措施,不过是用猪油和牛羊板油把脚糊住以防冻伤,但他们却展现了人类战争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勇气和意志力。数十万官兵在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下,徒步跋涉雪原冰河,穿越弹幕火海。”
(16)、1950年12月26日,“圣诞节”后第二天,55岁的美国陆军副参谋长马修·邦克·李奇微在凛冽寒风中抵达朝鲜战场,接替在第二次战役中翻车而死的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同时被委以“联合国军”地面部队指挥官重任。
(17)、在二战的时候,日本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这是历史当中有名的事件。这件事过后,日本派遣了精良的部队去南洋战场,整个东南亚几乎都被日本侵占了,而菲律宾也没能逃过日军的侵略。麦克阿瑟将军被逼无奈,跑到了澳大利亚保命。那时候,日本抓捕了很多的美军和澳大利亚士兵,可想而知这些俘虏的命运是多么的悲惨。麦克阿瑟将军和部下聊天的过程中,着重的说明了日军的残暴,说日军比德军还要变本加厉。
(18)、一开始,志愿军军委决定先由两个军渡江,可是我军只有最基础的军事装备,而敌军是飞机大炮以及最新型的枪支弹药,敌我力量十分悬殊。
(19)、“联合国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似乎对这样的战术不以为然。与众多的美国人一样,麦克阿瑟崇尚实力,信奉“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的丛林法则,而当下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就有着强大的实力:总兵力3万人,地面部队33万人,美国投入到朝鲜战场的作战飞机1100余架,还有包括3个航母战斗群在内的200余艘战舰,海空兵力13万人。而此时的志愿军,没有一架能够用于作战的飞机,也没有一艘可以作战的舰艇。
(20)、事实上,李奇微原本也想着立即转入进攻以争取战场主动,然而,当他视察了自己的部队后才发现,他的心情甚至比朝鲜的天气还要阴冷——遭受志愿军重创的美第八集团军,已经蒙上了厚厚的心理阴影。李奇微悲哀地承认:“这是一支张皇失措的军队,对自己、对长官都丧失了信心,不清楚自己究竟在干什么……”无奈之下,李奇微只好快速部署防御,阻止志愿军继续南进。李奇微玩了一个心眼,他将南朝鲜军8个师放在第一线,美军和英军放在第二线,以便可攻可防、随时撤退。不过,李奇微不曾料到,他的西起临津江、东达东海岸的防线刚刚部署完毕,志愿军的炮火急袭就伴着飘舞的雪花开始了。
5、世界公认军事三大天才
(1)、邓华仔细研究了朝鲜作战地图以及我军通讯部传来的情报,他提出:“我军作战要有机动力量,必须预防积极,歼灭敌军也要积极。”
(2)、也是出于这种种原因,我们若一定要站在客观的角度来看待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上的表现,尼米兹显然是非常优秀的一颗明星。平时我们习惯了将他当成麦克阿瑟的配角,就难免要忽略一些他的能力,你说是不是?
(3)、缴获装备更是数不胜数,有老兵回忆称,路上都是敌人留下来的大炮和火箭筒,汽车一辆接一辆,一眼望不到头。我们的战士骑在大炮上面,甚至都不愿意下来。
(4)、那时穷啊,我军机械化程度依然很低,战时环境无法全部以车代步。军队也只能抓大放小了。
(5)、随后,邓华又说到:“暂时看起来,我们胜算大,但是那是表面的。我们不知道麦克阿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6)、彭德怀收到这一捷报,高兴得合不拢嘴:“邓华真的是我军的一个杰出人物,这一仗打得不错!简直是完虐麦克阿瑟啊!”
(7)、在狩猎工具弥足珍贵的远古时期,人们居然用骨器去猛烈攻击一个女孩,甚至折断珍贵的工具也在所不惜,他们对她的仇恨该有多深?
(8)、范佛里特之所以闻名美军,不仅是因为他在诺曼底登陆时率先攻上犹他滩头,一天获得3枚“十字英勇勋章”,还因为他在朝鲜战场上狂用炮火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专用名词——“范佛里特弹药量”。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联合国军”发射了190多万发炮弹和5000余枚炸弹,伤亡5万人,损失了274架飞机。尽管表面阵地几易其手,山上的土石被炸成了两米多厚的粉末,但在43天后,上甘岭依然牢牢掌握在志愿军手中。珍妮·罗素自然也没有想到,她那天使般的微笑,未能给美军带来好运——上甘岭成了美军的“伤心岭”。
(9)、迫击炮发射原理就是其尾部有一个底火,炮弹以自由落体落到底部,炮尾的击针撞击底火,引发炮弹发射。如果迫击炮仰角较低时,炮弹下滑速度降低,其撞击力度就不足以引爆底火,那么炮弹就发射不出去。
(10)、这位击落40架日本飞机的全美头号王牌飞行员还曾被授予一种特权,可以随时随地参加任何他想参加的战斗,无须请示上级批准。人送外号“坏小子”,麦克阿瑟曾这样称赞他“理查德.邦,一个在新几内亚至菲律宾之间主宰了整个天空的人”。而他的座机正是P-38!二战时期战争双方都非常注重对自己王牌飞行员光辉事迹的宣传,而这些王牌和他们的座机自然也是对手的眼中钉,肉中刺!日军当然恨它,更恨驾驶这些“恶魔”的美军飞行员。而日本陆军航空兵同时期拿得出手的一式、二式根本不是P-38的对手…日本海军的零式舰载战斗机在P-38面前也捉襟见肘。▲日本陆军航空兵的一式(上)和二式(下)战斗机无力抗衡P-38击落山本五十六的P-38名声显赫1943年4月18日,P-38战斗机更是上演了一场经典的空中斩首行动。当天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及随行人员乘坐两架一式陆上攻击机在6架零式舰载战斗机的护航下前往巴拉尔视察。▲山本五十六的座机被P-38击落(油画)
(11)、到了11月21日,东、西两线“联合国军”均被志愿军引诱至预定战场,其中西线“联合国军”进至嘉山、龙山洞至德川、宁远一线,东线“联合国军”进至长津湖地区。上述地方,也是麦克阿瑟计划中东、西两线“联合国军”向北发起“总攻势”的起始线。11月24日,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麦克阿瑟正式下达作战命令:东、西两线“联合国军”齐头并进,以钳形向北进攻,计划在圣诞节之前于鸭绿江边的江界会师,进而结束朝鲜战争。
(12)、当然这还不算什么?日本人还解刨战俘尸体,用来确定这些个病毒,细菌的效果,并将他们的每一部分制作成标本,贴上标签。
(13)、因此,核潜艇研制的阻力不是技术,而是人为。首先,他的直接领导就很反感他,不同意优先发展核潜艇,而是优先发展水面舰艇。尼米兹得知后,亲自找到这位处长做工作,里科弗深受感动,坚称在两年内研制出核潜艇。
(14)、当然,战争的失败不能都怪麦克阿瑟一个人,但他的指挥不当也是有目共睹的。可见,麦克阿瑟享誉国际的美名并不都是那么传奇,有时候他也有平凡人的无奈。至少,在菲律宾战场上,麦克阿瑟是没什么成绩可谈的,而且很逊。
(15)、上甘岭之战时,60岁的范佛里特的对手是38岁的志愿军第15军军长秦基伟。血战上甘岭,第15军27个连队中有16个连3次打光重建。秦基伟誓言铮铮:“为了祖国,为了全局胜利,15军打光了也在所不惜!”
(16)、莱希。莱希与罗斯福关系莫逆。罗斯福原本要把第一个五星上将的荣耀给予莱希的,但谦虚的莱希拒绝了,这才给了艾森豪威尔。莱希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和海军上将出身。1939年已经退役,6由于二战才重披战袍。担任参谋长职务。封五星上将时候已经是69岁高龄了,他是第一位海军五星上将。1959年莱希去世,享年84岁。
(17)、所以,结果很“悲惨”,那天晚上他就被逮捕了,在他实施抢劫期间,银行的录像把整个过程给拍摄了下来。
(18)、人们曾猜测献祭、杀俘或者违反族规被杀等等原因,但都无法解释这种行为的残忍,如果是上述原因,没有必要让她受到这么多的伤害,而且行凶者也不可能如此义愤填膺或者疯狂。在排除了上述原因之后,有专家得出了另外一个结论:“零口姑娘”很可能是一位双性人或者性特征不明显的人。这样的人在远古部族出现,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恐慌,认为是上天降下了灾难,或许也意味着部族的灭亡,所以众人才痛下杀手。
(19)、另外,西方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1871)在一个多世纪前也指出过这个现象:“无知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
(20)、“美军还不清楚我们的情况,不如我们在此后的战役中故意示弱、战败,然后我军可以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把敌军引入包围圈然后一举歼灭。”
(1)、还有就是,各方都准备发动第六次战役;邓华却主张展开零敲碎打冷枪冷炮,积小胜为大胜,因为美韩联军形成立体防御,我们即使歼灭小部分敌人,也很难守住成果;反而主动防御或者说运动防御,取得的战果更好。
(2)、由于“陕南12旅”在开辟新区以后已经事实上独立活动,且所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所以尽管是孤军一支,但是仍然深受军委和刘邓首长的重视,并且战斗力也非常强悍。在襄樊战役中,陕南12旅配合中野六纵作战,却最先攻入康泽的绥区司令部,毙伤俘敌8000余人。从部队发展历史可以看出,陕南12旅虽然名义上是地方部队,但实际上是从野战部队脱离出来的精锐之师,战力堪称强劲。
(3)、“老邓,你的想法和我不谋而合,我也是这么想,一会我就给中央发电报。”
(4)、右起陈赓,邓华,赖传珠,洪学智,右六为肖向荣.
(5)、为了家族的荣誉,追赶英雄的父亲,麦克阿瑟在学习和军事训练上,从来都是严格要求自己。常常是熄灯后继续学习,为避免巡查员发现,干脆蒙在军毯里学习;某个军事科目不理想,往往会挤出时间进行强化训练。在他看来,英雄的儿子一样是好汉。
(6)、邓华在地图上摆弄着,在笔记本上演算着,他发现:我军虽然人多了,士气高涨了,装备也更强了,但是与美军的现代化军队相比仍然相差甚远。
(7)、联合国军被我军紧紧包围,我军再次胜利,并歼灭敌军将近8万人!
(8)、长津湖之战,美第七师31团被全歼,上校团长麦克莱恩受伤被俘后身亡。这是一支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攻入俄国西伯利亚被授予“北极熊团”称号的美军精锐,“北极熊旗”成了志愿军的战利品。虽然陆战一师最后在美国舰队强大的海空火力支援下,侥幸从长津湖地区撤退,这支号称美军“王牌之中的王牌”却付出了总减员11731人的惨重代价。战后多年,美陆战一师作战处长鲍泽仍对仓惶逃离长津湖的那一幕心有余悸:“我相信,长津湖的冰天雪地和中国军队不顾伤亡的狠命攻击,是每一个陆战队员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9)、于是,一个由里科弗上校组成的工程小组负责技术攻关。俗话说得好,有本事的人脾气大,里科弗就是这样的人。他懂技术、很能干,就是不会与人相处,说话带刺,甚至有些吹毛求疵,这种个性使他很容易得罪人。
(10)、今天说的这些,都是解密之后的资料,可见邓华的战略眼光,在当时绝对是世界顶尖的军事人才,至少笔者本人佩服到五体投地。
(11)、同年4月底,中美朝三方再次坐到了谈判桌上,开始和平谈判。
(12)、到了第二年初春的时候,他们一天就埋掉了一百七十六具尸体,整个冬天结束之后,战俘营里光死去的人数就有二百零五个,这占了所有美军战俘的17%。
(13)、你可拉倒吧,那叫日内瓦条约。在这里说个事,让你心服口服。
(14)、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邓华向上级提出:请求13兵团兵团机关干部与15兵团干部全体对调。
(15)、“我刚刚仔细看了一下我军与美军部队的数据对比图,美军装备强,但是我军也不弱,因为我们目前人数已经胜过了他们,我军士气更甚一筹,他们和我们打起来胜算不大,顶多两败俱伤。我相信第六场战役也不打起来!不过,我们也应该做好抓准备工作,一旦打起来了也可以应对。”
(16)、笔者看到很多文章,说美国人总是将战役的失败,责任推到韩国身上;战斗的时候拿韩国不当人,战斗结束之后又拿韩国人背锅。
(17)、本来作为敌对双方的国家,日本民众应该表现出对于他的敌人强烈的不满和敌意,毕竟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扔下了两颗原子弹,造成了巨大毁灭性影响。但是对于麦克阿瑟的到来,日本民众还是非常欢迎的,这是为什么呢?
(18)、“邓华将军在战场上,总是能抓住重点,引领战役全局。在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当中,属于是有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一类;理论知识渊博,实战经验丰富。邓华在指挥作战的时候,从不陷入固有的结论和思维,而是随着战局的变化而变化,讲究实际、敢于创新。”
(19)、邓华回国之后,于1955年9月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20)、根据上边说的那个罗伯特.皮蒂的英国上校日记记载,1943年这一年他们很多人被注射了多种这种疫苗,结果就是大量的战俘死亡。
(1)、1952年12月,艾森豪威尔乘坐飞机来到朝鲜与联合国军总司令商讨作战计划。
(2)、前几次战役中,邓华的惊人朝鲜被彭德怀看在眼里。他认为邓华是一个沉着冷静的军事指挥家,对他的才能也更加肯定。
(3)、麦克阿瑟攻击菲律宾则遇到了日本的三流部队,进展顺利。
(4)、战后进行的朝鲜战争,我们也能看出麦克阿瑟的指挥水平,打一打二流三流国家还是可以的,相对于二战时期的名将来说,他差的太远了。
(5)、第美、英、法对我毫无办法,悲观情绪笼罩各国。只要我军多打几个胜仗,歼灭几万敌军,整个国际局势就会改观。
(6)、参考文献:《二战全史》、《海上骑士:尼米兹》
(7)、例如邓华对陈赓,便非常的尊重,主动找陈赓研究商议作战部署,听陈赓的意见和想法,相互交流探讨。包括合影留念这等小细节,邓华都表现的很谦逊,每次照相的时候,让彭老总站在中间,让陈赓站在彭老总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