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年孤独开头第一段原文
(1)、如果说作者对《百年孤独》开头的剖析还不够精彩,那么你一定要看完他对20世纪最伟大的非虚构作品——《广岛》的解读。这一部分能让你明白什么样的作品能获奖,作者赫西为什么这样安排人物,其中暗含什么样的技巧。
(2)、翁达杰写二战,写殖民主义创伤,写斯里兰卡(其故乡)内战,写多伦多卑微的移民工人……不同的时代环境和地域(国界)背景汇聚在他笔下。对翁达杰来说,“国界”真像地图上的国境线,只是细细一道黑线,可轻松跨越。也正因此,他被称为“无国界作家”。也许,对于一个移民作家,一个“现代的流浪者”,故事发生在哪儿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如何用文学面对由于战争、***、经济和个人原因造成的碎片化生活。
(3)、《百年孤独》中浸淫着的孤独感,其主要内涵应该是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是作家在对拉丁美洲近百年的历史,以及这块大陆上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态、想象力进行独特的研究之后形成的倔强的自信。
(4)、开头这个段落,听过很多人提过这些往事:在80年代很多***作家,比如说像莫言、阿来、陈忠喜,很多人当年一读到《百年孤独》开头一两句话,两三句话的时候就觉得震撼的不行了。大家都忽然发现原来小说还能这样子开头,其实严格来讲,小说的开头方式,真正的第一句的开头方式是很特别,但还不至于太特别。但加上它整体的枝叶慢慢丰满进去之后,你就会觉得它那种独特的魔力。而那样的魔力对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与当代的世界文坛隔绝已久的***文学界来讲,那真的是套一句通俗的老话,“一股春风吹拂着大地"。
(5)、◇陈忠实《白鹿原》的开头:“白嘉轩后来最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中娶过七房女人。”
(6)、很久以前,我们都曾在妈妈的怀抱里,听着那些“很久以前”的故事,直入梦乡……当我们身处“现在”,过去的故事自然是“很久以前”的了;但假如我们身处“未来”呢?那“现在”不就是“未来”的过去,就是“未来”的故事吗?
(7)、事实上,当你沉浸入一段段的故事中,逐渐发现它的美妙时,你不但会忘记最初寻找出口的目的,甚至会希望不要找到出口,继续徜徉其中,陶醉其中。
(8)、当然他要讲,但是先别急,为什么呢,因为作者这句话都还没讲完。这句话他讲的是,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于是一下子我们时间又跳了一次,本来已经跟我们讲是很多年之后,我们的主角快要被人处死的事情。一下子又跟着他面对死刑前的思绪跳回到很多年前,多年到什么时候呢,到了他很小的时候,他小时候爸爸带着他去见识冰块,肯定的说他连冰块都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带他去看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于是这一句话,我们看看这个时间来回已经摆了两次。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开始时间的恍惚感,跟着这样的恍惚感我们就开始慢慢的进入到这本,过去一百年来大家都说是文学史上其中一部最了不起的小说里面。
(9)、9月28日《新京报·书评周刊》B01版~B12版
(10)、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里雷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孔多是一个二十户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芦苇盖成的屋子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里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
(11)、“许多年以后,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面对着行刑队时,准会记起他爹带他去看冰块的那个多年前的下午来。”云南人民出版社,吴健恒译本。著名的拉丁美洲文学丛书之一。
(12)、然而,当你绕过《百年孤独》那暗夜般寂静的、恐惧的漫长孤途,回到现实里,去了解作家本人时,你会惊奇的发现,马尔克斯是个幸运儿(这只从他的经历而言),他小时候,奶奶给他讲的所有的鬼故事,若干年后,马尔克斯把这些鬼故事,成功应用在了《百年孤独》的创作中。
(13)、第1句话,“多年以后”,一上来就吸引了读者的兴趣。多年是多长时间?为什么要等到多年以后?通过这四个字,作者还告诉我们,这是个关于未来的故事。
(14)、这是一种强调,暗示接下来有重大事情发生,比如火山爆发,彗星撞地球等。这里指原子弹***。作者想要告诉我们,在某种意义上,时间被定格在这一刻,人物命运也因为这一刻改变。
(15)、“她的肩膀碰到橱柜的边缘,一只玻璃杯掉落下来。基普骤然伸出左手,在距离地板一英寸的地方接住了掉落的叉子,然后轻轻将它放回女儿的手中,镜片后面,是他眼角的一道皱纹。”
(16)、翁达杰1943年出生于斯里兰卡,身上有僧伽罗、泰米尔、荷兰等多民族血统。七岁时父母离异,翁达杰继续和性格不羁、迷人却酗酒成性的父亲共同生活了四年,十一岁时他独自登上前往***的邮轮投靠母亲;三个星期后,他会看见母亲带着他幼年时的照片在码头等待,神色中焦虑多过期待:她怀疑自己已经认不出长大的儿子。翁达杰在***接受高等教育,学生时代的绰号是“基普”,十九岁时他前往加拿大投靠哥哥,定居渥太华。
(17)、除了分析文字的美妙之外,作者还有写作提示,告诉我们如果想写一个吸引人的开头,可以运用时间要素,让时间表现出流动感,把故事涉及的所有时间段联系起来,呈现出一幅宝藏之地画面,让读者迫不及待走进去。
(18)、在“正确位置”中,这些碎片因翁达杰的摆放,彼此本无关联的意象、情节和情感产生碰撞,激发着我们的想象力,而因碰撞生出的张力,让我们体验到语言所能表述之外的东西。这种拼贴是迷人的,又是危险的,每次拼贴都仿佛两道彼此牵连又相对而立的悬崖,共存着新颖刺激和跌落深渊的可能。
(19)、就拿《百年孤独》经典的开头来说吧,意境特别美,有的人模仿起来反而是照猫画成了虎。
(20)、“优秀的写作是艺术创作也是如实描述”。翁达杰教会我的最重要的一课是:我们描绘这个世界的方式就是我们占有这个世界的方式。如果你充分确立了自己的观看方式,就完成了营造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的第一步。
2、百年孤独开头
(1)、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2)、我们的正常之处,就在于自己懂得自己的不正常。
(3)、如果你记不清名字,就试着先进入是书中,先进入某一段情节,缓缓而行,把它拆开来看仔细,马尔克斯会向你展示一段充满魅力的故事。
(4)、原来是个障眼法,作者还是想给我们讲一个从前的故事,只不过他不愿意重复千百年来故事手艺人的老路:
(5)、这儿已热闹很久了,颇像小一号的丽江、乌镇,人山人海,日日都是良辰。环镇建了好多停车场,全都停满了车。我和五哥当初轻快滑行的长坡,被挖出了一条沟,两边挤满了仿古的铺面,沟中灌满了清水,随坡度冲刷而下,成群的儿童和返老还童的父母们就泡在沟中打水仗,过泼水节。水花映射着阳光,衣裳和石板路全***了。铺子里则在吆喝热腾腾的吃食。我侧身挤过去,汗流浃背,且不断被***漉漉的人群碰着、撞着,感觉这条路一直走不完。
(6)、与美籍华裔作家哈金一样,翁达杰的创作和出版始于诗歌。他们都有很强的国族意识,作品大多用来追怀,但其中伤感各不相同,对中西文化的认同也有诸多差异。和翁达杰相比,哈金的西化程度较低。对照兼具诗人和小说家身份的雷蒙德·卡佛,翁达杰较为偏离日常生活和常规叙述,更擅长在叙述和故事之间做拼贴。在所有双文类写作者中,和翁达杰最为相像的是罗贝托·波拉尼奥,后者更汪洋恣肆,也更不守规矩。
(7)、老祖母乌苏拉一直生活在一个***梦里——她的家族会以生下一个猪尾巴的孩子而终结,为了不让这个***梦变成现实,她一直去干涉儿女的婚姻,让他们避免近亲结婚。但许多年后,最后两个布恩家族的男女回到故乡马贡多,这对辈分相差的男女,相爱在故乡,生下了猪尾巴的小孩……
(8)、我指了下榨油坊,说,反正你们又不靠打鱼过日子,对不对?两口子笑道:对头。
(9)、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故事,我在2013年去了斯里兰卡。那时候距离斯里兰卡内战最终结束只有四年时间。过海关时,那个瘦小的工作人员用非常温和的语气威胁与我同往的友人说要将他遣返,在我的追问下他支支吾吾地表示,理由是他的上司不喜欢这个朋友说话时夸张的手势和过大的音量。我想起书里翁达杰对***官员的描述,从口袋里掏出五美元连同护照本一同塞回玻璃窗,那个工作人员又说这点钱不够平息他上司的怒气,我则万分为难地摊开手说口袋里只有这点钱。最后他迅速将钱塞进袖口,勉为其难地放行。
(10)、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莫言的《檀香刑》,余华的《兄弟》、苏童的《1934年的逃亡》,韩少功的《日夜书》,甚至郭敬明的《幻城》等等,这些书的开头都带着明显的《百年孤独》的开篇的影子。
(11)、然而,当你绕过《百年孤独》那暗夜般寂静的、恐惧的漫长孤途,回到现实里,去了解作家本人时,你会惊奇的发现,马尔克斯是个幸运儿(这只从他的经历而言),他小时候,奶奶给他讲的所有的鬼故事,若干年后,马尔克斯把这些鬼故事,成功应用在了《百年孤独》的创作中。
(12)、当代作家中,翁达杰的离散经验并不属于最丰富的那一批,但这些经验对他本人及其文学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他出生在锡兰(斯里兰卡旧称),11岁到***,18岁移居加拿大。他还一度在***大学任教。不断更换居住地的背后是其家庭的破碎。父母婚后没几年就离异,不久,父亲在翁达杰的生命里成为缺席的角色,他的童年生活被几个地点切割成几瓣。据他说,家庭成员很难凑齐三人。“好了,现在你长大了,你学会穿长袖和嘴上挂着谎话”,这句话可能只有真正从事写作的人才能读懂。翁达杰在暗示读者他经历了很多不幸吗?不是。叙述上的轻盈和孩子气,将其背后的故事带离地面,将中心转移至不幸背后的神秘,这个面纱既属于生活,又属于文学。
(13)、旅馆是两层楼的木建筑,门上有块大匾,黑底黄字(繁体):“成都市天府新区正兴供销合作社旅馆”,还有门牌:下河边街24号附1号。
(14)、前些天,探访了二江寺出来,我在导航上搜正兴,跳出一个“正兴汽渡”,让我一惊一喜。渡口、码头还在,只是换了一种新的风貌,毕竟这是2019年了。
(15)、沿着江安河锦江、岷江、长江……就这样一路走,跟随流水,跟随作家的目光和车辙,去踏访那些被遗忘在草木深处的历史。今天,我们为您带来“顺着水走”这一专栏的第三篇:从苏码头到黄龙溪。
(16)、为方便叙事和研究,在创作故事前,要设计好一条时间线,然后按照时间词序去描述故事中的事件或场景,然后再寻找合适的机会反转时间。
(17)、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少年》,《忏悔录》,《复活》等。
(18)、主人公生活在亚热带地区,那里最冷月平均温在零度以上。也就是说,那里不存在冰!小说后来的描述也证实了这一点,主人公父亲在看到冰的那一刻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还花了10个里亚尔来摸一摸。
(19)、买下一张永久车票,登上一列永无终点的火车。
(20)、东亚罐头厂人事部的职员佐佐木敏子小姐刚在工位上坐下,转头与邻桌女孩说话,医生藤井正和在自己医院的阳台上盘腿坐下,准备看《朝日新闻》……后面描述了6个人物,他们都是很平凡的人物,是这场灾难的幸存者。
3、百年孤独开头仿写
(1)、这块天地如此之新,许多东西尚未命名,提起它们时还须用手指指点点。
(2)、我生出奇妙的感觉,行于故土,却像滑进了《百年孤独》的开头。
(3)、不少人看完评论才知道,这句话才是庄羽老师的高明之处。用抄袭者的钱,成立反剽窃基金,相当于把剽窃者订立在耻辱柱上,只要提起这个组织,大家就能想起整个事件,你说是不是很高明。
(4)、其实,这样的开头在写作中极富挑战性和冒险性,就像是一场足球赛,解说员一上来就告诉了观众本场比赛的结果。已经知道了结果,看下去的兴趣就会大减,一旦写得不好,很容易就会让读者失去读下去的欲望,但显然马尔克斯做得很好。
(5)、接下来是主角名字——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对于我们东方人来说,名字和艾德里安没什么区别,只不过长了一点。但后面带着的“上校”职位,让其不再普通。并且,这个词与上面的行刑队联系起来,又一次强调故事涉及的方方面面。
(6)、虽然强行构建出了意境,但其实不知所云,真应了辛弃疾那句“为赋新词强说愁”。
(7)、译者:姚媛版本: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8月
(8)、他是本地人,家住河对岸的村子。1993年,他十八九岁,正式来这家饭馆里打工。时间长了,老板见他聪明、肯干,人又靠得住,就和他做了合伙人,也就是说,他也成股东之一了。到如今,已干了26年,靠一双手,成家立业,女儿都已在城里念大学了。我说,生意还好吗?他是,还可以,要在周末,这个钟点还没有吃上午饭呢。我是,那够辛苦。他说,是辛苦啊……再做几年,不做了,休息了。我说,你怕不会吧,你还那么年轻,做着事情,才有精神呢。他抿口酒,嘿嘿一笑。
(9)、这个极普通却又可能极不常见的事物,对于生活在亚热带、热带地区,尤其是童蒙初开的孩子,简直是另一个世界!正如小说第一章后面提到的磁铁(的引力)、“地球是圆的”等等,它们都意味着一种肉眼看不见的真实存在。所以,“去找”、“去看”、“参观”,相比于“见识”,都不足以表达孩子初见冰块时的震撼感吧。
(10)、《剥肉桂的人》作者:(加拿大)迈克尔·翁达杰
(11)、基于此,创伤和失去成了翁达杰诗歌重要的主题。“失去的艺术不难掌握:/太多事物似乎怀有失去的意愿/因此它们的丧失不是灾难。”这首毕肖普的《一个艺术》,翁达杰曾在《环球邮报》的“诗歌如何言说”栏目中向读者做过推介。他说:“谨慎的自我保护的声音炸裂般袒露出事物的伟大的伤口。”移民诗人米沃什在《拆散的笔记簿》中表达过同样的想法,“除了伤口的记忆,再没有别的什么记忆。”翁达杰在阐释埃德温·缪尔的诗歌时曾说,“在每一首诗中,他都尝试寻找新的路接近伊萨卡,发现新的伤口”,这也是翁达杰诗歌的指南。
(12)、对魔幻的现实或现实的魔幻、生活的魔幻的叙述、表达与揭示。
(13)、但丁。阿利盖利·但丁。意大利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以长诗《神曲》留名后世。除《神曲》外,但丁还写了诗集《新生》、语言诗学论著《论俗语》、哲学神学论著《飨宴》及***学论著《帝制论》等著作。
(14)、在1830年到19世纪末的70年时间里面,哥伦比亚爆发了很多次内战,数十万人丧生。百年孤独就是在这样一种状态之下所创作出来的。它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7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的百年兴衰。
(15)、作品不会说话,也不会大声嚷嚷自己哪里好。但我们学会用X射线透视阅读方法,就能体会到其中深意,知道该怎么模仿。
(16)、《广岛》以***1946年核***事件为背景,描述了六个幸存者的经历和过去的人生轨迹,让我们深刻地了解***对普通人物的影响。
(17)、我问他们,一网能打好多鱼?老板笑道,说不清楚嘛,有时候,一网打几斤鱼,有时候,几天打不到鱼。老板娘补充说,打起耍的,没事了就去撒几网,有就有,没有就没有。
(18)、莎士比亚。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诗人。代表著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喜剧:《威尼斯商人》,正剧(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作品表现了欧洲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最为充分,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集大成者。
(19)、加西亚·马尔克斯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绘了这个家族的孤独精神。在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
(20)、很多作家在描写重大事件时也会采用这样的手法。比如,吉姆·德怀尔在描述911事件时,用了现场的一些物件:一把橡胶扫帚,废墟中的一张家庭合影等等,让人们的视线紧紧地贴在事件上。
4、百年孤独开头第一句话仿写
(1)、也就是说,你必须对模仿对象深刻解读,掌握精髓,才能做到完美模仿。阅读理解能力好,才容易做好这件事。
(2)、这一段文字是《百年孤独》的开场话语,也是马尔克斯最为经典的一段话。先是用“多年以后”来说故事,结尾说“那个遥远的下午”做对称。他的写作手法很独特,第一时间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对自己的要求也随之加大,使自己有更加广阔的创作天地。
(3)、翁达杰的独树一帜表现在他的文体,早期作品《利小子作品选》(The Collected Works of Billy the Kid)综合了诗歌和小说,中晚期作品《世代相传》在虚构传记中插入诗歌,《劫后余生》同样如此。就内容而言,他的诗歌罕见地将家庭故事和神话传奇结合在一起,尽管大都不是直接在诗歌中混溶,而是让家庭和神话构成一个映照。
(4)、我童年的时候,棉花匠走街串巷,好多人家把旧棉絮拿来弹。卸下门板,铺了席子,就把旧棉絮摊上去。棉花匠必是结实的汉子,每弹一下,手臂上的肌肉就一鼓一鼓,十分有力,且还十分耐心。弹很久,直到硬得像石块的老棉变得蓬松如新。我有位大学同学,“文革”中做过六年棉花匠,漂流人间。1979年他考入川大,平日也看不出啥异样。忽然有一天,他蹭蹭蹭,徒手就攀上了校园中巍巍的水塔。女同学吓坏了,男同学大喊:莫乱来啊!他充耳不闻,叉手站在塔顶,眺望锦江,大笑了几声,轻轻巧巧就下来了。棉絮店还在,而从前的棉花匠和传奇,恐怕不会再有了。
(5)、我点了一斤黄辣丁,50元。服务员是个中年妇女,爽快,手脚也快,捞起一小筐,称了下,甩了两条回盆里。又上秤,说软了点,再捞一条进框子,说,秤是要称够的,你放心。
(6)、第二次通读的版本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范晔译本了,这也是马尔克斯正式授权首次在***出版的版本,迄今据说已经销售了一千多万册,理论上,应该有一千多万人读过这本小说了,但究竟有多少人真的读完过,却很难说。
(7)、这些真实的物件、场景,相当是引子一样,将人物拉了出来。从这一刻开始,被定格的时间开始流动,人物有了活动轨迹,故事慢慢展开。
(8)、“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在这句话里, 时间似乎在朝各个方向流动,让奥里雷亚诺想到了父亲。第一段第一句在这里结束了。许多重要句子都是如此,会有一个重点, 这句话的重点就是“发现冰”。
(9)、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阅读理解能力根本不及格。比如庄羽老师回应郭敬明道歉的微博,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大家赞不绝口。
(10)、再回头看看,镇子的大门框外,竟还立着一小排古建筑,陈旧斑驳,灰扑扑的,其中一家是理发铺,一家是旅馆,门口停着几架“火三轮”。旅馆这个名字,如今也已是稀罕了。
(11)、《百年孤独》的这个开头有没有好得超乎你的想象?
(12)、1987年,我和五哥经华阳、正兴,终于骑到黄龙溪古镇时,天正麻麻黑。人困马乏,脚下却一阵轻快,是一段长长的下坡。秋野漠漠,流散着暮霭,想起***的两句诗:“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七八十公里,过村穿镇,吃了苦头,也看了风景,觉得自己也有了点英雄气,沾沾自喜。
(13)、“面对行刑队……” 记者们常常会在段首“种下”一些细节,让它们在之后的文本中结出果实。这是一个涉及未来故事的状语,它让读者知道自己将要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个故事里一定有危险,有阴谋,还有军事风格的死刑。
(14)、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开始时间的恍惚感,跟着这样的恍惚感我们就开始慢慢的进入到这本,过去一百年来大家都说是文学史上其中一部最了不起的小说。
(15)、老板说:不能翻修,文物局有规定。保护古迹,咋个能翻修呢。
(16)、买下一张永久车票,登上一列永无终点的火车。——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17)、1987年秋天,我和张五哥骑车顺锦江去黄龙溪,路过这儿,却没留下多深的印象。记忆中只是个衰落的乡场,一汪流水,几棵青树,低矮瓦屋几十间……而已。但,而今不同了。前些年正兴泥鳅店开进成都主城后,深得吃客们欢心,正兴又有了盛名。百度地图上显示的正兴泥鳅店,即有54家之多。
(18)、每个句子很简洁,用公司名称、职位、名字,以及当时做的动作,作者就把他们一一带到读者面前,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
(19)、这一段开头,来自范晔,来自南海出版社的第一本合法中文版权翻译本。
(20)、看到开头那什么看一本,放一本,总觉得是个噱头,就像什么多少人通宵读完力荐,震感几千万人心灵,让全球几亿人为之振奋的好书云云,抱着踩雷的心态,当然也基于这本书成名已久,好多人推荐,应该不会太差的原因,我开始看这本书,哪怕我开始以为这是一本哲学书籍,比《培根笔记》更深奥的书。
5、百年孤独开头为什么好
(1)、而此作品的开头是这样写的:“我哥哥杰姆快十三岁时,胳膊肘严重骨折……”。
(2)、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马孔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河里的石头光滑、洁白,活象史前的巨蛋。
(3)、那个开头——许多年后,布恩地亚上校还记得他的父亲带他看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启发了多少***作家,比如莫言。如果能读原版,对那种带有“遥远”感的叙述方式可能体会更深,可惜我不能……
(4)、这是古镇的腹心,古镇之古,正在这儿,这儿游客却少多了。屋檐下,一个大爷坐在藤椅上打瞌睡,一个卖糖饼的小伙子在刷屏。旁边卖纪念品的小店里,一个胖胖的女老板半摊开身子,边打瞌睡、边刷屏。我找到了老码头,那儿耸立着一座东寨门,从前有没有?想不起来了。河水依旧分为两股、双色,锦江浑浊,鹿溪河土黄,二水夹角的半岛尖尖上,那棵磅礴的黄葛树还在,却减少了气势。从前,它是卓然***的,如今身边长出了一片树林子,不孤单了,却也缺少了傲岸。
(5)、《世代相传》作者:(加拿大)迈克尔·翁达杰
(6)、《广岛》的这些内容,读起来很平淡,也没觉得有什么惊人之处,如同平时看到的那些。但是经过克拉克的解读后,我们的身心被紧紧吸引到故事上面,想要看看他们过去以及将来的生活。
(7)、我踩着水汪汪的马路(不晓得啥时下过雨),朝旅馆走去。
(8)、◇莫言《红高粱》的开头:“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
(9)、“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10)、循着导航,驾老捷达顺水而下,逐渐驾入天府新区的腹地。视野越来越辽阔了,马路宽敞、空旷,旧屋农舍被纷纷推倒,庄稼地里长满草木,江上横着钢筋大桥。很多大项目还刚在露头,正建未建,有种万众喧腾前的宁静。这让我生出奇妙的感觉,行于故土,却像滑进了《百年孤独》的开头:
(11)、克拉克指出,作者在这里用了两个很有用的技巧,一个是叫做低调陈述,也就是夸张的反面。核***已经是足够劲爆的事件,作者应该用夸张的描述引出人物,但其却用了一个普通公司的普通职员——佐佐木敏子小姐,转头与邻桌说话的场景,引出书的主要人物。
(12)、曾有人在和我谈论《安尼尔的鬼魂》时说,塞拉斯一定会死,言下之意是如果没有关键人物的***,《安尼尔的鬼魂》这个故事就不够厚重也不够悲剧。我对这个看法嗤之以鼻,因为在翁达杰的书里,***从来不是最大的悲剧,那些伪装成偶然降临的命运才是。比如飞进库珀头发里的玻璃碴,比如拉马丁那颗脆弱的心***,比如银顶针里将来会涂抹在凯瑟琳眼睑上的藏红花,比如安南达在月光下与遗骸的拥抱……
(13)、高尔基。玛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代表作品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14)、如果需要评选出一部对***当代作家影响最大的作品,许多人首先会想到的一定是《百年孤独》。
(15)、虽然不如《金瓶梅》、《红楼梦》如数家珍,但我觉得宣称勉强看得懂不成问题,毕竟我读过至少四种不同的中文译本。当然,由于最后一次阅读也是多年以前,所以我打算避开一切正经问题,聊且仅聊下《百年孤独》那个脍炙人口但也流行得有点滥觞的开头。
(16)、我们先来看看开头的头四个字,"多年以后"。
(17)、接下来这句话——“原子弹***的白光在广岛上空闪现。就在这一瞬”,可以看作是前面一句的延伸,还是一个时间标记,告诉我们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
(18)、接下来是典型的倒叙结构,但是其功力不在于新颖的倒叙结构,而是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悬念,让人不得不读下去。主人公开篇就面临死刑,是什么导致他必须面对***?父亲带主人公去见识冰块,冰块是否有什么象征意义?这些问题作者都没有直接交代,我们只能去书中寻找。而最后一句“河床里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突然把人拉入了神秘、魔幻的空间。
(19)、用“陌生化”这个词来描述马尔克斯的写作技巧似乎不太合适,“让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这个短语听起来会好一些。相反,新闻记者们则擅长让陌生的东西变得熟悉。但有时候, 我们确实需要让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去看待他们自以为很熟悉的东西。
(20)、这些很寻常,但在现场出现过。越是平淡的东西,越能和震惊事件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挪不开视线。
(1)、余华《难逃劫数》:直到很久以后,沙子依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那天上午东山敲开他房门时的情景。东山当初的形象使躺在被窝里的沙子大吃一惊。那是因为沙子透过东山红彤彤的神采看到了一种灰暗的灾难。他隐约看到东山的形象被摧毁后的凄惨。
(2)、我说是啊,一看就不是仿古的,这么旧。不翻修一下吗?
(3)、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GarciaMarquez,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代表作有《百年孤独》(1967年)《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