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春风吹拂过处,百花盛开,到处万紫千红洋溢着春的气息。
(2)、朱熹是南方人,当时不可能真的跑到泗水边去踏青寻芳。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告诉大家他是在泗水之滨寻芳呢?
(3)、(18)小学必背古诗75首——鹿柴(唐)王维(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4)、胜日:原来指节日或亲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好的.日子。
(5)、诗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万不能忘记!(板书“南宋朱熹”)
(6)、由此在诠释实践中弱化了“本体”与“方法”的紧张,强化了“原意”与“用心”的统发展了***特异于西方的诠释传统。在***的经学诠释史上,朱熹的《孟子集注》以注重义理阐发的创新性哲学诠释而作为“宋学”的代表,受到追求经典本义的后代“汉学”诠释家的批评与指责。
(7)、这么有学问的大思想家,写的诗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8)、等闲识得东风面:等闲,寻常、随便;识得,感觉到;东风面,春风的面貌及其精神。
(9)、寓作“根株”。如二十岁觉悟,便从二十岁立定脚力做去;三十岁觉悟,便从三十岁立定脚力做去。
(10)、既然泗水之滨是孔子讲学传道的圣地,所以在朱熹的笔下,实际上是以此来比喻自己向孔子寻求做学问的道理。
(11)、如此美好的日子里,作者来到了哪里?(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来做什么了?(来寻找美丽的春天,也就是来春游,踏春了。)
(12)、至於其明其暗,则系乎人之才如何耳。”人杰问:“小学载乐一段,不知今人能用得否?”曰:“姑使知之。
(13)、小学生必背古诗文:北朝民歌《敕勒歌》,曹植《七步诗》,白居易《忆江南》,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杜甫《春夜喜雨》,寇准《咏华山》,骆宾王《咏鹅》,
(14)、趁着好天气去泗水河边踏青,看到无边无际的风光一时间焕然一新,春天到了。
(15)、.........................................
(16)、朱熹的回文词也是苏轼的这种回文类型,《菩萨蛮 回文其一》:
(17)、春日:春天。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寻芳:游春,踏青。泗水:河名,在山东省。滨:水边,河边。光景:风光风景。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东风:春风。
(18)、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0)、这首诗前两句是从感性上得到认识,后两句从理性上受到启发。同时,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来描绘春天的景色,“无边光景暂且新”是虚写,“万紫千红总是春”是实写。虚实结合、寓哲理于感性形象之中,不仅把春天描绘得生机勃勃,而且蕴含了深刻的事理,给人以理性的思虑,是这首诗的首要特点。
2、
(1)、再比较一下朱熹的这首《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2)、(19)小学必背古诗75首——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3)、及至长大,也更不大段学,便只理会穷理、致知工夫。而今自小失了,要补填,实是难。
(4)、(2)无边光景一时新中的“一时”指的是(一时间,形容时间短暂)
(5)、晓慧阿姨:正面管教的受益人与实践者,超人气作文讲师。
(6)、由于诗题为春日,内容又都是写寻芳所得,很多人都以为这首诗只是单纯的赏春写景,而忘了诗人另有深意在里面。
(7)、纵待八九十岁觉悟,也当据见定札住硬寨做去。”淳(?同。)
(8)、(4)《春日》是诗人漫步在(泗水)河畔,享受踏青的乐趣。诗中的哪两句诗你觉得最富有哲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9)、但须庄敬诚实,立其基本,逐事逐物,理会道理。待此通透,意诚心正了,就切身处理会,旋旋去理会礼乐射御书数。
(10)、所以诗中的“泗水”并不是实指,而是虚指。因为泗水流经山东曲阜,所以朱熹这里用“泗水”代指孔门。况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我们知道朱熹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但同时他也是儒家继孔孟之后又一代表人物。故此处诗人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
(11)、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12)、古者初年入小学,只是教之以事,如礼乐射御书数及孝弟忠信之事。
(13)、因为朱熹是一位精心研究儒学的思想家,他念念不忘孔子和孔子所传授的道理。
(14)、——李白《古风》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5)、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16)、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17)、——王涯《春游曲》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18)、今人既无本领,只去理会许多闲汨董,百方措置思索,反以害心。”贺孙问:“大学与小学,不是截然为二。
(19)、泗水是孔夫子给学生上课的地方,那寻访泗水滨就是去寻找研究儒家学问的方法了。
(20)、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访”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3、
(1)、胜日,本来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聚之日,在诗中是指晴朗而美好的日子。
(2)、某外家子侄,未论其贤否如何,一出来便齐整,缘是他家长上元初教诲得如此。只一人外居,气习便不同。”
(3)、——卢僎《岁晚还交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4)、https://m.1ydt.com/v/box-6_35_43
(5)、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朱熹在词中赞美生活与大自然的美好,“堪”这个字用得有深意,告诉大家要珍惜眼前的一切。
(6)、《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7)、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8)、《念昔游》(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
(9)、自十六七入大学,然后教之以理,如致知、格物及所以为忠信孝弟者。骧古人自入小学时,已自知许多事了;至入大学时,只要做此工夫。
(10)、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争议:少年易老学难成)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11)、及其长也,令入大学,使之格物、致知,长许多知见。节古人小学养得小儿子诚敬善端发见了。
(12)、《春日》这首七言律诗是宋代的朱熹所作。这首诗表面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13)、好了,今天的古诗共赏节目就到这里结束了,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明天再见!
(14)、朱熹的梦想大家都知道李白的梦想是:功成拂衣去,摇曳沧洲傍。 () 。
(15)、65岁时,受到好友赵汝愚的邀请,朱子做了新皇帝宁宗的老师。前后讲学46天,就被炒了鱿鱼,这个结局跟他的祖师爷程颐如出一辙。
(16)、朱子一定想不到,他死后,自己的书成为科举考试的指定教材和出题范围,最终成了禁锢思想的枷锁。
(17)、——赵师秀《有约》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8)、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节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
(19)、器远前夜说:“敬当不得小学。”某看来,小学却未当得敬。
(20)、像我们写游记一样,诗人一开始就点明了自己出游的时间、地点和目的。他来到泗水边上要干什么呢?游玩、踏青,寻找春天。
4、
(1)、回文词,基本上就是文字游戏,有闲的时候玩一玩即可,填一首《菩萨蛮·回文》为今天的作业:
(2)、先生曰:“可拂杀了,我不爱人恁地,此便是烧火不敬。所以圣人教小儿洒扫应对,件件要谨。
(3)、小学是学其事,大学是穷其理,以尽其事否?”曰:“只是一个事。小学是学事亲,学事长,且直理会那事。
(4)、“无边光景一时新”,意思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春色,已经把大地变得焕然一新了。
(5)、尝见人教儿读书限长短,后来长大后,都念不转。如训诂,则当依古注。”
(6)、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之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7)、半亩大小的方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倒映其中的阳光和云朵在里面飘过。
(8)、所以后来,东风也就成了春风的代名词,当春风吹来的时候,原野绿了、冰雪融化了,大地到处是一幅桃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春天风貌。
(9)、——唐 杜甫《绝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10)、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这里劝好友痛饮美酒,人生苦短,不必自寻烦恼。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朱熹反问道:那更有危机?乐观的人在危机中看到的是机会和希望。
(11)、朱熹的诗,很多都是喻理于文,难怪他会成为理学大家。朱熹祖籍江西,生于福建。朱熹,即使儒学的集大成者,也是理学的大师,元明清三代,官方哲学就是“程朱理学”,也就是程颢、程颐和朱熹的学说。当然,朱熹不是二程同时代的人,而是他们三传弟子的学生。当时朱熹在理学上的造诣很深,也就与二程齐名。
(12)、在谈论朱熹卓越的哲学成就时,我们往往会忽略他的文学成就。其实,他一生创作了一千多首诗歌,其中很多佳作传唱至今。像我们小时候就会背诵的《观书有感》就出自朱熹之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非常善于将哲理融入平易流畅的句子,借助对大自然的描绘来表达自己深刻的思想,构思很是巧妙。
(13)、朱熹写这首诗时,长江以北已经落入金人之手。朱熹也没有到过泗水。那么,他为何想象自己到泗水寻春?而不是江南?因为,他是借景抒发心中的意象,和期盼。诗中,他想象自己寻芳,来到孔子讲学的泗水之滨,无边的光景一时新,寓意儒学博大精深,顿时光彩照人。等闲识得春风面,在心静气闲的状态下,孔孟之道如春风扑面。他理解了,对于孔孟之道的诠释,如同百花齐放,有各种流派,但万紫千红总是春。
(14)、结束语总结一下。隐括词的创作,要注意引用原诗的成句加以改编,一定要在原诗的基础上另出新意,否则就没有任何价值了。
(15)、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花似锦 春色怡人 春燕回巢 春风拂面 春色迷人 春色无边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春深似海 春寒料峭 春满人间 四季如春 春风和煦 春和日丽 春风送暖 春风徐来 春风化雨 春潮滚滚
(16)、从题目看,这两首诗是谈“观书”体会的,意在讲道理,发议论。但作者却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了形象,让形象本身来说话,这就使得说服更加浅显易懂。
(17)、寻芳,寻找芬芳,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游春、踏青。
(18)、王之焕《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9)、(20)小学必背古诗75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20)、朱熹《春日》是一首仄起平收的七言绝句。该诗如果仅就游春写景的诗的角度看,算不得优秀。因为,该诗的意象,意境,主题都一般,其诗句也算不上新颖,出彩。但是,为什么如此出名呢?有两个原因:其该诗的作者出名,她出自程朱理学的创始人朱熹;其她是一首哲理诗。
5、
(1)、落花闲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闲花落。迟日恨依依,依依恨日迟。梦回莺舌弄,弄舌莺回梦。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
(2)、在反复诵读与想象感中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朗读体会诗情。
(3)、关键就在这个泗水上。这条河在山东,朱熹是南宋人,南宋的国界线在秦岭淮河,山东属于金国。
(4)、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春日》(宋)朱熹(xī)
(5)、回文词本身并不算太难,但是这种形式的作品有太深的雕刻痕迹,缺乏自然之美,因此也没有真正的佳作产生。诗人们大多当作一种文字游戏而已。
(6)、当然,朱熹和陆氏兄弟俩还是很有学者风度的。即使在辩论中争得面红耳赤,他们还是很倾慕对方的学识和为人。后来,陆九渊还应朱熹的邀请到白鹿洞书院为学生讲课,可见他们关系的融洽。朱熹的学说在他生前虽然被斥为“伪学”,禁止传播。但在他去世数年后,朝廷的态度发生了很大改变,不仅放开了禁制,还将其生前编注的《四书集注》定为官方科举考试的指定参考书,这也直接奠定了朱熹的地位。
(7)、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点明天时;“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一句中分三层叙说,特别是以“泗水滨”结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寻”字不仅写出作者逸兴,也给诗歌添了不少情趣。
(8)、当然,朱熹喊着“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可不是回家钓鱼。他把自己的时间,都用在著书立说、聚众讲学、宣导自己的理学思想去了。
(9)、除了太祖赵匡胤,朱子对宋朝历代皇帝都是抨击:比如说太宗赵光义,每天都喜欢读几章《太平广记》,朱子就批评他:有那个每天看小说的认真劲去学习,什么学不好。后面的什么真宗、仁宗、神宗、徽宗、高宗、孝宗,没有一个人在他眼里是做成功了一件事情的。
(10)、《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1)、古诗教学要站在发展学生素养的基础上,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能融会贯通,举一反提高鉴赏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12)、我们在前些期中讲到,伤春悲秋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主题,春光虽然美好,但终究会逝去,这触动了太多文人在明媚的春光里泪水涟涟。那么朱熹看到这美好的春色,又联想到了什么呢?我们来看诗的最后两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等闲”就是寻常、随便的意思。上句一个“识”字直接照应首句理的“寻”字。诗人寻找的是美好的春日风物,正是和畅的东风吹去了寒冬,吹来了草长莺飞,吹来了“万紫千红”,所以在感受春景美好的同时,诗人自然“识”得了东风。诗的最后两句让读者感受到春日勃勃的生机。
(13)、问:“向来承教,谓小儿子读书,未须把近代解说底音训教之。却不知解与他时如何?若依古注,恐他不甚晓。”
(14)、苏轼和朱熹隐括杜牧齐山诗的这两首词, 都在原有的感情色彩上做出了明显的改变,相对来说,朱熹更加积极乐观。
(15)、——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