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字笔画
(1)、我不知道那些人认为甲骨文没有「夏」这个字,他起码连基本的工具书都没有翻一下,
(2)、我偶然查了一下,目前的甲骨文字典是存在「夏」字的:
(3)、夏雨雨人 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4)、那么,是否可以假设,这个所谓的獶字的甲骨文,实际上是夏字的真实甲骨文?
(5)、假若當時仍讀bi音,恐怕已不是夏天、天熱,那应该是何意?
(6)、(2)十六国之一(407—431)。匈奴族赫连勃勃建立。建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东北)。为吐谷浑所灭。
(7)、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8)、所以现在就定论二里头是夏朝,总归不严谨。最合理的可能是“夏文明”没有文字,也就是个史前文明,也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官方正式名称即“国号”,而只能有他人取的代称,比如“二里头文化”。那个时代由于交通手段的限制,同时存在几个政权的可能性也是有的,也不见得夏就是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王朝,毕竟那个时代根本没有道路和便利的交通工具,小国寡民才是基本的模式。那个时代,谁也没法轻易对数百里以外的一个人群实施有效的统治。如果有确实的证据能证明二里头并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一个王权集中的文明国家,并且是一个年代早于商朝,不是商朝历史的一部分,与商朝有着区别的另一个朝代。那么,无论这个朝代自称的名字是“夏”还是“冬”,这就是史书上的夏朝。
(9)、“秋”字由禾与火组成,表示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也就意味着禾谷开始成熟,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
(10)、小雪意味着气温持续走低,不仅地面上的露珠变成了霜,而且天空中的降雨也变成了雪花。
(11)、因为甲骨文的夏由「日」和「页」两个部首组成,所以,在有些工具书中将其隶定为上「日」下「页」的字形::
(12)、在甲骨文里,夏的样子有点复杂,它看上去是一个人,昂首挺胸,身旁还立着一个工具。当把这个工具理解为农具时,夏的意义就是一个人观测天象,农耕忙碌;当把工具理解成一个武器时,夏的意义就是一个强壮的人。
(13)、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云彩疏散自如,不像夏天的浓云成块,民间因此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即“出游迎秋”。
(14)、而母、女同源为bi音,见:父母读音与语言文字起源;
(15)、則可能與夏天、炎熱有關,而目前甲骨文字典也如此解釋。
(16)、那麼,如果太古時代夏真的=bi音,到底指的是什麼?除了天熱、夏朝之外?
(17)、说“夏”,必说到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朝。夏朝相传为大禹所建,建都安邑,在今天山西运城境内。但由于史书文献成书较晚,已知的并没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因此近现代有人疑其为伪。20世纪80年代,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在谈及夏朝存在与否时,他说,我也姓夏,当然很希望历史上有个可靠的夏朝,可是证据不足。那么,起初作为古代汉民族自称的“夏”字,又是如何演变为一年四季中的“夏”的呢?
(18)、虩事蛮獶:虩,《说文》虎部,训为恐惧。《易》有“震来虩虩”句。事,治也,通使。蛮,古代对南方各族的通称,也泛指四方各族,如北蛮,蛮夷,南蛮等。“”字已往学者多释夏,非是。夏字腰部左右从手,“”字从页,以止、己、戈其手足。秦公钟铭文篆作“”。《说文》:“獶贪兽也,亦曰母猴,似人从页,以止己戈其手足”。“獶”字古音读“君,韵在文部,夏在鱼部。据王国维先生考证,读音夋,是殷高祖名”“獶”字后来曾读羞,猱,《礼记•乐记》作“獶”。现音读挠。“蛮獶”一词,是对西戎的丑称。西周末,西戎是对秦的最大威胁。豲戎曾灭了犬丘大骆子成一族,邽戎曾杀了襄公祖父秦仲,豲戎和冀戎於前776年俘虏了襄公长兄世父。因此,襄公在开国祭祖时,对西戎各族有“蛮獶”一词的丑称。
(19)、文明和文化在考古学和历史学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只要证明有工具的使用,都能称作文化,比如几十万年前的半猿人已经掌握了火和部分石器制作,都能称之为文化。但文明的门槛就很高了,一必须要有大规模的社会群体组织,二大规模的文明实体的表现物,最典型的就是建筑,三要有一定的社会分工,四就是有同时代的文字形式记录,这几条中第四条文字是最关键的文明因素,因为最早的文字是伴随着私有制和剩余产品大量出现而产生,而私有制和剩余产品是人类文明产生的最重要的条件,而原始文化下的低下生产力和模糊的私有制无法形成发明文字的内在动力。
(20)、白居易诗“人间芳菲四月尽”,似乎春去便香花芳草落尽,再无芳菲了。其实,四月月季盛开,到五月榴花照眼明,六月夜合隔帘花,七月紫薇就“浅碧弄裙衬紫巾”了。夏花比春花更灿烂。
2、夏字怎么写
(1)、冬虫夏草造句:以冬虫夏草提取液为主要原料,辅以功能性甜味剂和麦芽糊精,采用先进的固体饮料工艺,制成了低热量、具有保健作用的的速溶固体饮料。
(2)、霜降日有一种鲜为人知的风俗。在这一天,各地的教场演武厅例有隆重的收兵仪式。按古俗,每年立春为开兵之日,霜降是收兵之期。
(3)、无间冬夏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同“无冬无夏”。
(4)、所以,夏-獶在上古可能同源。然而,专家解读为一种猴子、母猴,似乎也与性别有关,
(5)、夏官正:官名,掌司四时之官。唐至清皆置,隶司天台(监)、太史院或钦天监。
(6)、我们的祖先,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
(7)、冬裘夏葛 裘:皮衣;葛:葛麻衣。泛指美服。
(8)、86五笔:dhtu、98五笔:dhtu、郑码:ANRS
(9)、组词 夏季 夏天 华夏 消夏 炎夏 盛夏 夏收 夏装 夏侯 初夏
(10)、結合足、止、夊均屬於d輔音,可進一步驗證。
(11)、夏是春季的一半,那么再把“秋”分出来一半叫什么呢?一年四季,秋分出来的这个季节是一年最终的季节,所以取名“终”,后来变音为冬。古代结绳为字,两端打个结表示终了,为“终”字。小篆有两个形体,一个仍旧是绳索的两端连在一起,一个在绳索的下面加了个冰形,“终”季是有冰雪的。“冬”和“终”过去是一个字,后来化为两个字。
(12)、用夏变夷 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13)、其在字形上,“夏”字的上古形体较为复杂。金文中的“夏”字实际上就是“人”形:上为“头”,中间为“躯干”,两侧为“手”,其下为“足”。小篆中的“夏”字也是“人”形,但已经发生了伪变,人的身躯部分没有了,只是一只大脚还在。
(14)、可见,西周金文的「夏」从「日」从「页」,甲骨文也是从「日」从「页」,这是一脉相承的:
(15)、夏炉冬扇 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16)、学界众说纷纭,各有道理。上古时期,古人先以自然界的草木荣枯、原野易色,来区分春秋两季,直至西周,历法向前进了一步,才能明分春、夏、秋、冬四季。至于为何假借“夏”表示烈日当空、绿荫匝地的夏日?这与“夏”字的字形有关。
(17)、在东西方文明的历史上,夏至都是最早确定的时间或节气之一。对热的感受方面,东西方人是一致的,人们观察到,夏天热得狗都吐出了舌头,三伏天的英文即是“dogdays”。
(18)、夏xià一年的第二季:夏季。夏天。夏令。夏播。夏熟。夏粮。姓。笔画数:10;部首:夂
(19)、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20)、昭夏 ( zhāo xià )古乐章名。九夏之一。 比喻德行光明伟大。
3、夏字五行属什么
(1)、那么问题来了,这种可能性存在吗?个人以为可能性还是挺大的。在以往的调查过程中,学者曾经在两汉的各种经典中,都看到过关于夏朝的说法,这的确不是凭空编造出来的存在。
(2)、上一篇:夏字音义考;已經討論了華、夏二字,在甲骨文時代都讀bi音,
(3)、甲骨文由「前辞(叙辞)、问辞、占辞、验辞」四部分组成。
(4)、我认为是错的,上边的页代表头,两边是手没问题。
(5)、大暑一般是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桑拿”天。在古代,“伏日”也是伏避盛暑、祈祭清爽的祭日,伏日祭祀极为盛大。
(6)、消夏 xiāoxià 避暑;用消遣方式度过夏季。
(7)、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好像雨伞一样。
(8)、冬温夏清 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称冬暖夏凉。
(9)、放在国外,夏朝就有可能是类似于大西洲一类的传说。跟亚特兰蒂斯同时代的文明肯定有,但不一定那就是亚特兰蒂斯。商传说自己祖先打败了一个叫夏的敌人,但这个夏不一定是二里头文化,二里头的历史也不一定是传说中夏的历史,因为没有证据证明夏的谱系跟二里头一致,很有可能只是一个历史的巧合。
(10)、夏虫疑冰 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11)、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长柄,花黄绿色。块茎圆球形,白色,可入药。
(12)、同音字 下 唬 乤 吓 圷 疜 罅 厦 夓 梺
(13)、在先秦可能都讀cu音,類似古(gu),見:周音;
(14)、对先民来说,在小满节气里迎来“麦秋至”有重大的意义。品尝到新麦意味着身体获得了新一年的能量,得到了新生之加持。
(15)、西夏造句:虽然北宋的国土、户口、耕地、军队兵员、经济实力,均远远超过西夏,但宋夏战争初期北宋却在几场重要战役中惨遭失败。
(16)、有些工具书,为了如实反映古文字的部件构成,不会将古文字翻译成今天的字形,而是直接用偏旁构件组合,术语叫做隶定。
(17)、甲骨文由「前辞(叙辞)、问辞、占辞、验辞」四部分组成。
(18)、夏日可畏 ( xià rì kě wèi )像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19)、 一年的第二季 :~季。~天。~令。~播。~熟。~粮。
(20)、《甲骨文编》(中華書局,頁288)将「夏」隶定为「日頁」:
4、夏字取名的寓意
(1)、节气时间已经超越传统农耕生活,而进入到现代大都会生活,让人在节气时间中认识自我、获得安顿。处在一个远离自然(即天人相分)的现代世界,节气所蕴涵的天人相印相应思想、知识及其实践,极有利于校正现代性的异化和危难。
(2)、夏,象形字。关于“夏”的字源,主要有两种观点。
(3)、这就是非常珍贵的「王占卜辞」,想一想,三千多年前,商王碰过东西,等同于佛祖开光,文化价值不可估量。
(4)、二:写楷书夏字第一笔,写横,从横的中间写小短撇,这个撇画的撇尖和下一笔的竖画相连接,再写横折,中间两个小短横,右边是不会碰到横折的,间距相等,最后再封口,上半部分要写小一点写下半部分的第一笔撇的时候不要太靠左了(会显得很松散)撇是和自己的自的左下角起笔,再写横撇(注意横撇那里是要有点弧度的才好看)最后一笔捺(先斜斜是下来,然后再慢慢拉平)
(5)、一年的第二季,我国习惯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六三个月。
(6)、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Chinese);夏,中国之人也。——《说文》。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
(7)、夏官正:官名,掌司四时之官。唐至清皆置,隶司天台(监)、太史院或钦天监。
(8)、如此一來,就與楚國的畢(羋、華)姓同源了,
(9)、季节名:一年的第二季。也称夏季、夏天、夏令,用英文表示为summer。
(10)、“夏”的基本含义为一年的第二季,如夏季、夏天;引申含义为中国朝代名,如夏代、夏历。
(11)、(1)(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xié}),人头。臼({jù}),两手,攵({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12)、因为甲骨文的「夏」是比较新的研究成果,在一些早的工具书中没有收录,而且有些工具书如:《古文字诂林》(5 冊,第 660页),将「秋」错误的当成了「夏」,不知道编排错误,还是当时考释错误。
(13)、当然有一点,我们也值得注意,关于夏朝的名称,我们不仅仅得自于孟老夫子的说法,同时也是取自于夏朝的图腾,以及夏朝的种族。
(14)、另有同名小说《夏》,作者为沐子,在新浪读书首发连载中。
(15)、夏虫语冰 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16)、华夏(huáxià):中国的古称;古代汉族的自称
(17)、说个简单的比喻,比如:「春」的古文字隶定为为「草、屯、日」三个部件构成的汉字:
(18)、造句:大华继显最近考察这些运动服生产商的一些零售店后发现,它们的产品常常降价50%至90%销售,夏装甚至在搞买二赠一促销。
(19)、但下边不是足的象形,是个攵字,而夊是手拿棍子的象形,有打之义。
(20)、目前还没有发现公认的甲骨文“夏”,我们见到的是金文。故此,许慎认为:“夏,从夊(sui,音似虽)从页,从臼。臼,两手;夊,两足也。”
5、夏字成语
(1)、明城是夏国第二大城,也是真承一嫡亲娘舅的封邑。
(2)、春诵夏弦 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3)、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南北半球昼夜相等。春分,中国人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对北半球的很多人来说,春分意味着真正的春天。
(4)、春诵夏弦(chūnsòngxiàxián):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5)、无冬无夏 ( wú dōng wú xià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6)、甲骨文夏的理解成了关键,所有的书一致认为夏由头,两手,足构成,这是人的象形。
(7)、都屬於華夏後裔,而非後世訛傳的東夷、百越之類,
(8)、因为白露节气,有人以为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我们今天已经很难理解秋白是来源于白露,还是白露得名于秋之色白。
(9)、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xié),人头。臼(jù),两手,攵(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10)、楷书中的“夏”字从小篆演变而来,已失去人的形象。在字义上,“夏”字的本义是“人”——“中国之人”(这里的“中国”指黄河中游流域,即中原),后假借指一年四季之中的第二季。
(11)、朝代名: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第一代君主是禹;夏代、夏历、夏禹;
(12)、那麼,起碼說明,上古時代足大致為co音,而非d輔音,
(13)、后来古人发现两季与半年一样,做计算时间的单位用处不大,需要把两季再分一下,变成四季。每季三个月。这样,季比月大,比半年小,便于记录年时,于是就有了四季。
(14)、「夏」在甲骨文中,并没有表示「夏朝」,大多数是表示贞人的名字:
(15)、夏虫不可以语冰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16)、隨後,女演近似的足、止、夊(這三者均為腳的象形),
(17)、无冬无夏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18)、金文和小篆的“夏”字,都像一个人的形象,气宇轩昂,仪表堂堂,上面的“页”,拟是人头的意思,大大的脸庞,表示方正有智慧;下半部的手与足,达意清晰,显示人的创造能力。正如康殷《古文字形发微》中所言:“夏字是一个完美的人,这个形体比起甲骨文中其他表现人的形态的字来说,确为一表堂堂。”“夏”字,既为中国人的形象,也表达了华夏民族对人的审美追求。即便是今日的夏字,较金文又少了“臼”,去掉了“手”的符号部件,但人的头、脚依然保留,还是“中国人”的形象。
(19)、「前辞」的格式是占卜的日期(干支)和占卜的人(商王或贞人)。
(20)、獶:母猴,貪吃獸,也比喻生育期的女性,飯量增大,脾氣也不好;nao-co,音變也符合周音;
(1)、若太古時代,夏=bi音=女音,上古時代,夏=cu音=女音
(2)、读jiǎ时是古县名用字。或通“榎”,木名。
(3)、李宗焜先生编纂《 甲骨文字編》(中華書局,冊中,頁413)中,「夏」也隶定为「日页」,字号为「1362」:
(4)、半夏造句:最后,制定了半夏生品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标准草案,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其质量标准,为企业和药检部门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5)、夏(xià):一年的第二季:夏季、夏天、夏令、夏播、夏熟、夏粮;中国朝代名:夏代、夏历;
(6)、因此,结合教授的发现,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个大胆猜想,其实我们不是没有发现夏朝的踪迹,而是因为甲骨文上提到的夏朝的存在,但我们却不知道这些词语中哪一个指代的是夏朝,毕竟年代过于久远。
(7)、以前的回答反复的讲过,这是卜辞的文法决定的。
(8)、因此,对于上下5000年可能出现缺失的尴尬,我们倒也不需要太过于着急。因为我们有很多历史有明确记载,只要曾经存在过,终有一天会被我们发现证明,即使现在我们还在徘徊,但终有一天会打开通向夏朝的大门。
(9)、说个简单的比喻,比如:「春」的古文字隶定为为「草、屯、日」三个部件构成的汉字:
(10)、(1032—1227)。北宋时d项族李元昊(hào)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建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为蒙古所灭。
(11)、芒种节气催生了一种农民身份,麦客,即流动的替别人割麦子的人。他们像候鸟一样迁徙游走,一路收一路走,等麦客走到自家门前,自家的麦子也熟了。
(12)、以前根據大禹、鯀的字源考,得出夏朝應該是在長江流域,見:
(13)、其在字形上,甲骨文中的”夏”字是一个人的象形:头、发、眼、身躯、两臂、腿脚一应俱全,且双手摆开呈现出一种强而有力的架势。
(14)、《说文解字》曰:“夏,中国之人也。”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国之人也。以別于北方狄,东北貉,南方蛮闽,西方羌,西南焦侥,东方夷也。”就是说,“夏”指中国人,生活在北方的狄、南方的蛮、西方的羌、东方的夷当中,即为黄河流域的中原,而居于此地的中国人便自称“华夏”。
(15)、不過,傳說中的炎帝是佔據黃河流域,而非長江流域
(16)、夏,既没有文字流传,也没有史料记载。基本上只能靠传说。生产力也很低下,也没有什么经得起时间销蚀的遗迹留下。个人猜测夏可能是个部落,而且是个大部落,但在同期不唯它可能掌握了较其他部落先进的生产力,也许是修房子,也许是耕种,也许是畜牧渔猎,也许是制盐等等,导致它的部族人口规模较大生存生产资料突出,并且在周边部落中有较大的话语权取得了多数部落的认同,成为“共主”,但它并不如后来的国家那样有各种机构进行管理各部落。
(17)、部首:夂 笔画:10 五行:火 五笔:DHTU
(18)、夏天造句:夏天他做了牧羊人??不是灵魂的耶稣基督,不是,是放羊的牧羊人,不是炫耀或装另类,而是因为对大地和草木的爱而感到开心快乐。
(19)、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体是农历四月至六月。
(20)、在上古文献中,里面有两篇内容分别为《尹诰》和《尹至》,本来内容没什么值得注意的,但其中的两个字却立刻引起了教授的注意。这两个字为西邑,在两篇文章中都有登场,似乎是被指代一个重要的地方。
(1)、“夏”,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xià,最早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
(2)、有时候也是商王亲自占卦跳大神,就记作「王贞」或者「王占」都可以。
(3)、综上所述,甲骨文、金文的夏都是从「日」从「页」:「页」象人形而突出头部,象「人在日下,举头见日」之形,会意「天气炎热」,
(4)、节气是中国人、北半球人进而人类文化中的时间花实。现代化以来的几代中国人都希望“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中国“对人类的贡献是不符合它的人口比重的”,我个人相信,从节气时间开始,中国对人类贡献的时间开始了。
(5)、初夏是一个连空气也弥漫着花香的时节,美好极了。可惜江南的初夏是短暂的,很快便是“赤日炎炎如火烧”的炎夏酷暑了。不过,《说文解字》中“夏”的初字,与这里所说的夏日之“夏”字,却不是一回事。
(6)、 来源:铁葫芦图书(ID:tiehulutushu)
(7)、就是交代在哪一天烧乌龟壳子,由那个人贞人进行贞断。XX(干支)卜,XX(人名)贞........假如在甲申日这一天,一个叫小明的贞人进行占卜,开头就会写作:甲申日,小明卜........也即:在一片卜辞中,「卜」之后「贞」之前的那个字,一般表示人名的。
(8)、夏天生育,過十個月,也就是第二年的春夏之交、夏天會誕生嬰兒,
(9)、造句:我们开车去了卢玛宏村,1987年,我们在那里消夏。记得那年,女儿们和我们还在一起,她们还没有做母亲。
(10)、造句:预计一些很有影响力的政界人物将出席会议,包括法国总统萨科齐、德国总理默克尔、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和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
(11)、關於其內涵,甲骨文為日+頁+女,說明與太陽有關,若在太古真的讀bi音,
(12)、遗憾的是,大多数中国人不仅日用而不知,而且很多人也淡忘了节气之于文明的本体意义。事实上,节气是鲜活的存在,它不是只属于“地方性知识”,不仅只与民众的生活世界有关,也跟全球的时间演变有关,跟文明有关,就是说,它跟所有人的时空感相关。
(13)、其在字形上,“夏”字的上古形体较为复杂。金文中的“夏”字实际上就是“人”形:上为“头”,中间为“躯干”,两侧为“手”,其下为“足”。小篆中的“夏”字也是“人”形,但已经发生了伪变,人的身躯部分没有了,只是一只大脚还在。 楷书中的“夏”字从小篆演变而来,已失去人的形象。在字义上,“夏”字的本义是“人”——“中国之人”(这里的“中国”指黄河中游流域,即中原)“夏”字五行属火,后假借指一年四季之中的第二季。
(14)、▶什么?夜航的权威消息竟然出错了?小编吓得脸都白了!
(15)、但,在「夏」秦公簋春秋中期集成4315中,夏字仍然帶有bi的聲符,如匕
(16)、这就是非常珍贵的「王占卜辞」,想一想,三千多年前,商王碰过东西,等同于佛祖开光,文化价值不可估量。
(17)、常见词组:夏天;夏季;初夏;盛夏;华夏;夏日;夏令;西夏;夏至;夏秋;半夏;仲夏;夏装;度夏;夏侯;立夏;消夏;大夏;夏宫;三夏;苦夏;长夏;诸夏;夏征;过夏;广夏;夏耘;夏口;夏衣;夏眠;歇夏;夏五;亚夏;疰夏;夏管;夏园。
(18)、“夏”的基本含义为一年的第二季,如夏季、夏天;引申含义为中国朝代名,如夏代、夏历。
(19)、而商则可能是由于某部落的生产力突进,比如制器等发展起来有了与夏有抗衡的实力,才一步步成为新的“共主”。所以如何辨别认知夏文化的争议论点是需要进一步发掘研究。为什么没有什么证据记载、证明,说不定是因为夏的青铜器技术太落后,又没什么可长期保留文字载体,所以至今难以找到证据。
(20)、那麼這個丕上古也為bi音,是否暗示著繼承自夏bi、華bi呢?
(1)、夏日可畏 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2)、约在隶书阶段的后期,“夏”字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简化:上面繁体的“页”被写成了隶书“夏”字所示的形状,两边的“手”被省略掉了,下面的“脚”变成了“夂”。由此演变为楷书中的“夏”字。
(3)、这曾经被西方学者指责,是夏朝为虚构的证据,但很明显,两汉以后的学者不可能真的凭空捏造一个王朝,即使司马迁的史记可能有一定的偏差,但这就如同捏造登月计划一般,众口铄黄金也做不到。
(4)、商进入中原以前,中原的确有一股势力,这是疑古信古的共识,也是地下实物证实了的,大家的分歧就在于它叫不叫夏,虽然它在四期年代上跟早商有交叉,但是它肯定不是商,最大的区别是族属,和生产生活方式,器皿形状都和早商不一样,有龙山文化晚期特征。
(5)、《说文新证》(福建人民出版社,页480)中的「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