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尊师重教的成语
(1)、一次,太子的老师李纲因患脚疾,不能行走。怎么办呢?在封建社会里面,后宫森严,除了皇帝和他的后妃、子女可以坐轿后,其它官员不要说坐轿,就是出入也是诚惶诚恐的。唐太宗知道后竟特许李纲坐轿进宫讲学,并诏令皇太子亲自迎老师。
(2)、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3)、一会儿,天飘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
(4)、尊师重道(zūn shī zhòng dào) 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5)、在南北朝时期的齐国,有一个叫陆晓慧的人,他才华横溢,博闻强识,为人更是恭谨亲切。
(6)、出自:唐·陈子昂《为张著作谢父官表》:“伏惟神皇陛下,恩同父母,矜照恳诚,信其赤心,实有馨竭。”
(7)、解释: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8)、杨时,将乐县人,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为师。
(9)、张良年轻时,曾计划要刺杀暴君秦始皇,失败后,为躲避官府通缉,潜藏在下邳。有一天,张良闲游到一座桥上,遇见一位穿褐衣的老翁。那老翁见张良走近,便故意将鞋坠落桥下,让张良下桥去捡。张良很不高兴。等张良把鞋捡上来交给老翁时,老翁又让他帮着把鞋穿上。于是,张良跪着帮老翁穿上了鞋。老翁没客气,笑眯眯地离开了。临走时留下了一句话:“小子可教矣!5天后黎明时分在这里等我。”
(10)、1358年,余阙孤守安庆,率三千羸兵屡次击退陈友谅大军的进攻。在战斗间歇时,余阙仍不忘请来郡国学馆老师,招集诸儒,在帅堂论学,还命令将士们聚在堂口,一起听课。他的这种临危不乱的豪迈气概,受到了后世人们的崇敬和赞扬。
(11)、人民领袖毛泽东,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而他在尊师方面,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12)、解释: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13)、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敬道。”
(14)、(示例):中国社会是~的,每家的祖先堂上都供有‘天地君亲师’的香位牌。★郭沫若《洪波曲》第11章
(15)、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16)、华罗庚,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在他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
(17)、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他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18)、出自:《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昔仲尼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
(19)、 所幸,现如今,在这个尊重知识的社会,“尊师重教”成为了民众共识,成为了社会常识。但越是常识,便越需要避免口号化,而应当是落到实处。尊师,最为重要的是尊重教师的劳动。教师的辛勤劳动体现在教学上,学生虚心学习,认真听好老师的每堂课,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这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还有,下课后,在走廊里看到了老师,一声礼貌的“老师好”,这也是一种尊重。放学了,向老师招招手,说上一句“老师再见”,这依然是对老师的尊重。这些并不是无谓的小事,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细细碎碎的小事汇聚在一起,让老师看到自己的价值,会成为老师伏案工作时最大的慰藉。虽说回报师恩,但又有哪个老师真的要从学生身上得到巨大的回报呢?对于老师而言,你们的这些小事,足矣。
(20)、示例:卓为百世之师;杰作雄辞,散落四夷之远。 ◎宋·陆游《贺薛安抚兼制置启》
2、尊师重教的成语及意思
(1)、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
(2)、示例:寸草春晖无根处,枉教丹桂吐奇芬。 ◎清·方成培《雷峰塔·祭塔》
(3)、名师出高徒(míng shī chū gāo tú) 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4)、敬老尊贤 (jìnglǎozūnxián)
(5)、元·关汉卿《单刀会》:“请君侯试说一遍;下官洗耳恭听。”
(6)、 同学们,在改革开放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传承尊师重教的文明火种,发自内心的敬爱我们的老师,以实际行动回报我们的老师吧。我们无需大张旗鼓,更无须高喊口号,只需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路遇老师时,报以轻声的问候或微笑;上课前擦净讲台、黑板;上课时认真听讲、练习、作业……
(7)、当他走到河心,突遇山洪暴发,巨大的洪流将他卷走,幸好被一位好心的艄公救了上来。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王安石,当他跨进王安石的家门时,已精疲力竭了。王安石看到这位不远千里前来求学的有志青年后,十分喜爱,决心把全部知识传授给他。在王安石的精心教导下,陆佃学习非常刻苦,博览群书,知识面很是广泛。
(8)、"重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我国传统上把学问知识分为“道”、“经”、“术”三个层次。“道”是最高的学问。“经”是对“道”的阐述。“术”是实践“道”的手段和方法。古代所有学派都把“道”作为最大的学问,最终的追求目标。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9)、后来,唐太宗又叫礼部尚书王圭当他第四个儿子魏王的老师。有一天,他听到有人反映魏王对老师不尊敬。唐太宗十分生气,他当着王圭的面批评儿子说:“以后你每次见到王圭,如同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放松。”从此,魏王见到老师王圭,总是好好恭迎,听课也认真了。
(10)、师道尊严(shī dào zūn yán) 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 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11)、(举例造句): 我们要尊师贵道,谦虚谨慎。
(12)、 长期以来,金沙江公司勇担央企社会责任,秉持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使命情怀,致力于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通过加强与驻地学校的沟通联系,不断开创企校共建新局面。特别是在开展d史学习教育中,把和谐企地、企校关系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施项目中,多次组织送温暖、送祝福、联谊共建活动,既建立起了政企、企校共建共享社会成果的良好关系,又丰富了该公司现场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此次教师节共庆活动,便是该公司和谐企校关系而开展的又一项主题活动。
(13)、(拼音):zūn shī zhòng dào
(14)、(出处): 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15)、古代武威士子崇尚儒学,许多士子在他乡为官时,格外重视办学,有的甚至堂前为官、堂下为师,留下了崇文重教的嘉话。
(16)、 金沙江公司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弘扬“实干、奉献、创新、争先”的企业精神,瞄准边远涉藏区域学校师生现实需求,继续开展送温暖、送祝福、企校共建的联谊活动,用关心关爱搭建企地友谊的桥梁,以实际行动践行“为社会赋能,为经济赋力”的企业宗旨。
(17)、 文 字:许 飞、黄 情
(18)、解释: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19)、(拼音): bǎi shì zhī shī
(20)、(解释):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3、尊师重教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1)、鲁迅十二岁时到三味书屋师从寿镜吾先生读书。鲁迅对寿镜吾老师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去看望寿老先生,1902年至1909年,鲁迅出国留学。这8年间,鲁迅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1906年6月,鲁迅从日本回绍兴与朱安女士结婚,在绍兴只停留了短短的4天,但他仍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老先生。
(2)、本周有一个特别的日子,本周五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为什么我国把教师节定在9月10号呢?主要是因为让学生在新学年开始之初就接受尊师重教的教育,有助于形成尊敬老师的良好氛围。
(3)、各班开展的“尊师重教”的主题班会,各有特色,各有侧重,形式多样,以此表达对老师的尊重。
(4)、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和游酢,只见他们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5)、(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
(6)、“程门立雪”这一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7)、出自:唐·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逾慈母。”
(8)、元末武威人余阙,甘肃历史上惟一的榜眼郎。他无论治郡,还是治军,闲暇总是不望办教育,择品行好的士子为徒,悉心教授学问,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戴良、明代开国功臣宋濂等。
(9)、(出自):西汉戴圣编纂《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10)、 此次主题活动,以球类、棋类竞技友谊赛为主。篮球赛中,双方球员秉承“友谊第比赛第二”的比赛理念,你争我夺,完美配合,赢得了场下观众们的阵阵掌声和助威声,场上场下相互联动,大山深处的欢笑声、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
(11)、(出处):明无名氏《桃园结义》第一折:“俺这蒲州,地方宽阔,粮多草广,军民好汉,我何不起兵播乱。”
(12)、好为人师(hào wéi rén shī) 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13)、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14)、张良按老翁的指示,5天后天刚亮,他就来到桥上,不料老翁早呆在那里,见了张良便怒斥道:“跟老人约会迟到,岂有此理。过5天再早些见我。”说完就离去了。
(15)、尊师重道,汉语成语,指尊敬师长,重视自己的教育事业。出自 范晔 《后汉书·孔僖传》。
(16)、《宋史·道学传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17)、说完飘扬而去。天一亮,张良打开书一看,原来是太公望兵法书。张良特别高兴。后来,张良认真研读黄石老翁授给的那部兵法书,真的当上了汉高祖刘邦的高级参谋,帮助汉高祖刘邦统一了全中国,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大汉王朝。
(18)、译文:郑谷改齐己《早梅》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看了笑着说:“‘数枝’不能表现出早意来,不如用‘一枝’好。”齐己惊讶不已,不由得整理三衣,恭恭敬敬地向郑谷拜了一拜。从此,众多读书人就把郑谷看做齐己的“一字之师”。
(19)、北宋时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20)、在北宋时期,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他的弟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4、尊师重教的成语和名人名言
(1)、在古代,师长、夫子、山长、师父、西席、先生……等很多词可以用来尊称老师。
(2)、(拼音): chéng mén lì xuě
(3)、 早上好,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尊师重教,今天我们怎么做》。
(4)、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5)、(举例造句): 程门立雪的故事提醒我们要尊师重教。
(6)、(出处):唐·陈子昂《为张著作谢父官表》:“伏惟神皇陛下,恩同父母,矜照恳诚,信其赤心,实有馨竭。”
(7)、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朱舜水集•劝兴》
(8)、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
(9)、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向他教授真传。
(10)、凉王张祚很崇敬宋纤,几次派人到酒泉去请他下山,欲聘为太子的老师,都被宋纤谢绝。当地太守马岌仰慕他的人品,特地去请他出来做官。宋纤猜到马岌的来意,立即关门拒见。马岌认为宋纤能不为高官厚禄所动,教书育人,澹泊处世,感慨地称他是人中之龙,说:“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
(11)、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
(12)、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
(13)、 为什么要尊重老师?尊重老师本质上是尊重知识。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尊师才会敬学。并且教与学,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最基础最朴素的文明传承方式,亘古未变。既然如此,那你怎能不敬重一代又一代的文明传播者?更何况,许多时候老师教导你的不仅仅是那些客观的知识,还有为人处世的道理,正确的三观。或许你曾埋怨老师的批评、严格、不近人情,但许多时候,她本不必这样做。可她还是希望,能帮助你离那个美好未来近一些,即使毕业后的你,不一定会记住这份情谊。
(14)、(出自):西汉戴圣编纂《礼记·学记》:“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15)、岳飞的老师名叫周同,据说他的力气很大,可以拉开三百斤的弓箭。周同去世后,每到初岳飞都一定会到老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的弓发出三支箭才回去。他这份念念不忘师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后精忠报国的忠心。
(16)、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明帝能放下自己九尊之躯的至高身份来恭敬老师,可见他的用心与风范,值得大家学习。
(17)、杨时,将乐县人,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为师。
(18)、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19)、(举例造句): 程门立雪的故事提醒我们要尊师重教。
(20)、岳飞(谥号:武穆王),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南宋抗金名将,其军事才能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
5、尊师重教的成语故事
(1)、解释: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之师。比喻从别人那学到一点东西也是自己的老师。
(2)、(解释):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3)、又过5天后,鸡刚打鸣,张良便匆匆地赶到了桥上,可是不知怎么的,他还是比老翁来得晚。老翁这回更不高兴了,只是重复了一遍上回说的,就拂袖而去了。这下张良可点急了,又过了5天,他索性觉也不睡了,在午夜之前便来到桥上等着。一会儿老翁来了,见着他便点头称是。从袖中拿出一本书,很神秘地说:“你读了这本王者之书,就可以做帝王的先生了。10年之后,兵事将起。再过13年,你到济北,可以与我重逢,谷城山下的那块黄石,便是我的化身。”
(4)、语法:复句式;作主语、谓语;比喻父母养育之恩难报答。
(5)、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也纷纷表示不负韶华,珍惜光阴,养成良好的品德,增强体质,成为具有世界眼光、家国情怀、多元素养的未来脊梁!
(6)、(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
(7)、郭沫若《洪波曲》第11章:“中国社会是尊师重道的,每家的祖先堂上都供有天地君亲师的香位牌。”
(8)、出自: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9)、有一次,杨时和游酢来拜见他们的老师程颐,但是当他们看见他们的老师坐着睡着了的时候,不忍心打扰他们的老师,就站在旁边,耐心地等着他们的老师醒过来,天上下起了大雪;
(10)、(拼音): zūn shī guì dào
(11)、时值冬季的一天,杨时因与学友游酢在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师家请教。他们顶着凛冽寒风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12)、张掖山中有位叫郭荷的人,《晋书》上说他:“明究群籍,特善史书”,凉王很尊敬他,派安车把他请到武威,做太子张太和的老师。几年后,郭荷年老体衰,想回张掖南山去。凉王怕他一路车辆颠簸,特把安车改造成了蒲轮车。蒲轮,就是用布和植被裹住车轮,起减震的作用。安车蒲轮,载了郭荷,一路向西,路人争观,惊慕不已。
(13)、张良,秦末汉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之一。
(14)、 “疾学在于尊师”,在我们求学的道路上,老师永远是奉献的代名词,我们的老师常常孜孜不倦的教育我们,一丝不苟的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晚上,常有他们忙碌批阅的身影,清晨,常有他们健步急行的身姿…他们给我们智慧去开动脑筋,他们给我们勇气让我们襟怀坦荡,正直为人。他们将美放在我们心中,给我们教诲、见识和想象。或许老师讲课的每个细节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被我们淡忘,但他们的热情、勇气和慈爱会永远保留在我们心中。老师让我们懂得生活像大海一样深邃,像天空一样辽阔,而我们必须自己做出选择,他们带领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个问题,每个发现,每个体验都令我们着迷,让我们看到了智慧在知识海洋中的闪烁。失败后温暖的鼓励,成功后及时的肯定,这一切的一切,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遵循于老师的谆谆教诲,又有什么理由不感谢他们呢?
(15)、白话文:“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几枝开’就是‘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物为一字师。”
(16)、万里春风吹桃李,一腔心血育新人。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让“尊师重教,感恩有您”的思想深入人心,不仅传承与弘扬了中华优秀尊师文化,也让同学们感受到教师职业的伟大和无私。
(17)、 九月,秋风飒飒,秋叶飘飘。这是农民收获的季节,也是老师收获的季节,更是同学们回报的季节。一个人无论他的地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都不应该忘记老师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付出的心血,饮水思源,怀师感恩。
(18)、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19)、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为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生。
(20)、《宋史·道学传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1)、东汉时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候,看到郭林宗,心想这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便对人说:“教念经书的老师是很容易请到的,但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老师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为老师,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师。
(2)、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3)、宋朝时,杨时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睡着了。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
(4)、有的班同学们群策群力,为表达对老师的敬意,策划了一幕幕温馨感人的场景——有的自己动手,制作贺卡;有的精心排练,认真组织,用歌声、诗歌朗诵等形式,为老师送上了自己的祝福。有的同学制作微视频、手抄报展板、画册等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5)、译文:求学的道理,尊敬老师是最难做到的。教师受到尊敬,然后知识(学问)才会受到尊重;知识受到尊重,然后民众才懂得敬重学业。
(6)、 旭 龙|XULONG
(7)、“程门立雪”这一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8)、(出处): 《宋史·道学传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9)、(出处): 《宋史·道学传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10)、岳飞(谥号:武穆王),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南宋抗金名将,其军事才能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
(11)、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
(12)、(出处): 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13)、陆晓慧听了不以为然地轻松一笑,说道:“我想让所有的人都尊重我,那我就必须尊重所有的人。”
(14)、凉王为了拜寻良师,特意制造了安车。这是一种很舒适的厢式车,扶栏雕刻精美,宝盖缀以金玉,四周用明黄色的帛环围。国家有规定,凉国贵族包括王室不许享用,只有那些德才超群的名师才配乘坐。凉王用安车到处招聘良师,一年四季不辍。宋纤就是凉王用安车载到武威城的。
(15)、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6)、自古以来,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遗憾的是,在今天,依然存在着一些的偏失。有些人内心并不尊重老师,还有一些人不懂得如何尊重老师。
(17)、有位叫刘昞的学者,在酒泉教书为生,馆中弟子五百人。沮渠蒙逊攻打下酒泉城后,把刘昞恭请到了武威,拜为秘书郎。为了让他发挥教学专长,特意在凉州西苑城修筑了“沉陆观”,辟为刘昞讲学之所。沉陆馆是凉国著名建筑物,殿堂华美,有台、池、榭、亭,植以名卉,比北凉王所居的寝台还要繁奢、富丽。刘昞在沉陆馆讲学时,北凉王常常去旁听,执礼甚恭,刘昞所用一应物器,亲自送去。《魏书》载:刘昞在武威教学时,“学徒数百,月致羊酒”,北凉王则“躬往礼焉,号‘玄处先生’。”
(18)、清代武威人王化南,也是一个重教好学的地方官。乾隆年间,他在山东当知县,大办学校,革科场陋习,《武威县志》上说:“化南好学,至老而不厌。做官时,每天早起批阅公文,午间处理公事。下午则集合幕僚、儒生、子侄学习,读经史,谈典故。晚上回去读书,书声琅琅达于署外。”后来,他辞官回乡,主讲武威书院,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学子。
(19)、解释:恩:恩惠;同:如同。待人的好处、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
(20)、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明君,开创了“贞观之治”唐朝盛世。李世民懂得国家要兴望发达,长治久安,搞好子女教育非常重要,认为教诫太子诸王是“当今日之急”。因此,他给几个儿子选择老师都是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诫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师。
(1)、(示例):中国社会是~的,每家的祖先堂上都供有‘天地君亲师’的香位牌。 ★郭沫若《洪波曲》第11章
(2)、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敬道。”
(3)、东汉末年,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候,看到郭林宗,心想这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便对人说:“教念经书的老师是很容易请到的,但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老师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而郭林宗汗牛充栋,熟读各家典籍,乃是远近闻名的大儒。
(4)、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5)、张良按老翁的指示,5天后天刚亮,他就来到桥上,不料老翁早呆在那里,见了张良便怒斥道:“跟老人约会迟到,岂有此理。过5天再早些见我。”说完就离去了。
(6)、解释: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7)、(拼音): chéng mén lì xuě
(8)、时值冬季的一天,杨时因与学友游酢在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师家请教。他们顶着凛冽寒风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9)、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转发者及众读者···
(10)、(解释):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