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默生论自然是什么文体
(1)、 爱默生的这套理论,之所以长寿,不单是因为其学术价值,更因为其在现实生活中亦能让人有所新知、有所借鉴。若是要大略地分析眼下中国面临的生态尴尬,也大体逃不过两个层面:自然生态的破坏与社会生态的衰败。此处对于一幅幅自然环境与社会的“灾难图”便不再多加描绘,然而有一点颇值得提出:治理生态也许是做到一石二鸟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缺乏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实乃缺憾,然而生态治理的推进在客观上能给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条件——这一追求也恰恰是人类生态治理欠发展的借口之一。此处的生活条件并不仅仅指工业革命带来的器物与政治革命带来的制度改善,而是涵盖了人们生命活力的根源于精神生活的理据。环境法治的树立、科学技术的填补、生态教育的到位、国家公园的建立,诸多诸多,这些都是我国当下为解决生态尴尬局面亟待着手的方面。
(2)、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WaldoEmerson.1803年5月25日-1882年4月27日),生于波士顿。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爱默生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美国前总统林肯称他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1836年出版处女作《论自然》。他文学上的贡献主要在散文和诗歌上。1882年4月27日在波士顿逝世。
(3)、可以认定,昌耀的诗歌创作较早地体现出“哀歌”与“牧歌”特征兼具的超验气质。试读:“我倒下了。/石棱穿破了眉骨。/血浆从眼眶里迸出。/昏迷了三天三夜。/再也没有活命的希望。/人们,用一只马槽/替我赶制装殓的棺材。/就在斧锯声中,/我听到了—/她的呼唤。/那么悦耳,/仿佛是花朵的闭合。/仿佛是天使的音乐。/仿佛是灵魂的低语。/仿佛是梦的安慰。/我感动了。/生命,重又回到了/我的躯体”(昌耀《大山的囚徒》)。诗人以囚徒身份劳作山中,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超出了身体的负荷极限,诗人因之倒下并昏迷,就在身体与泥土充分接触的瞬间,诗人听到了“她的呼唤”——源于自然与灵魂的音乐和低语,正是这样的超验体悟,让他的生命“重新回到了身体”。诗人沈苇的超验诗歌带有一种尖锐的刺痛感和深切的反思意味,在创作实践中,他似乎已然超越德里希·施勒格尔指认的“哀歌”与“牧歌”界限,而将诗性和哲理的触角延伸至生命存在的底部,进而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旷野上,成排的白杨像鹅毛笔插入大地/这里有足够的墨水用来挥霍、痛哭/但它们暂停了对时间的控诉//时常,我感到植物的根扎入我内心/当我向它们靠近,就变成它们脚下的土/我更愿意写写那些顽强的荒漠植物:/胡杨、红柳、梭梭、沙枣……/我潮湿柔软的内心配不上对它们的赞颂”(沈苇《植物颂》)。
(4)、 爱默生超验主义自然观以“自立”概念为基点。“自立”要求人信赖自己,并培育独立个性。
(5)、4 访编辑家、作家周明:我一生只有一张工作证
(6)、⊙文章部分内容转自网络,涉及到版权问题请发E-mail:service@szwenxue.com我们将会删除,谢谢!
(7)、关键词:爱默生 论自然 美人与自然 超验主义 生态尴尬
(8)、总之,在19世纪,爱默生的《论自然》和科尔的《美国风景散论》,率先为美国自然文学的思想和内涵奠定了基础,梭罗和惠特曼以其充满旷野气息的文学作品,显示了美国文学评论家马西森所说的“真实的辉煌”。与此同时,科尔所创办的美国哈得孙河画派,则以画面的形式再现了爱默生、梭罗和惠特曼等人用文字所表达的思想。“以大自然为画布”的画家和“旷野作家”,携手展示出一道迷人的自然与心灵的风景,形成了一种基于旷野来共创新大陆文化的独特时尚和氛围。这种时尚与氛围便是如今盛行于美国文坛的自然文学生长的土壤。
(9)、爱默生关于荒野的观点不是绝对的,它更倾向于培养人的智力。他对自然的态度更多的是观望和沉思,而并非是直接参与。因为,爱默生世界的真正中心依然是人。
(10)、就美国而言,自然文学的渊源可追溯到17世纪第一批欧洲移民抵达美洲新大陆。当时他们面对的是一片陌生而广袤的土地。美国这种特殊的自然与人文背景决定了其国民对土地那种与众不同的情感与联系。对他们而言,只有认知了脚下的那片土地,才可能认知自我。自然而然,许多早期移居新大陆的定居者通过日记、旅行笔记和书信散文等独特方式,来从事确认、描述和解释外在事物的劳作,以求得对自我、对自己所处的土地及未来的认识。
(11)、这是否意味着当代新诗创作已经“步入歧途”、无路可走?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朦胧诗群”与“新边塞诗群”双峰并峙,一度扩大了诗歌的审美领域,并为当代新诗写作提供了许多新鲜经验,然而随着1990年代市场大潮的涌动以及“个体化”写作风尚的到来,两大诗群的光环逐渐消退,怀有不同写作理想的诗歌阵营纷纷打出以自我认知为特质的诗歌旗帜,以期在众声喧哗的当代诗坛重建写作伦理,创造新的传统,进而为诗歌创作觅得新的出路。三十多年已然过去,时至今日,我们重新审视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无不遗憾地发现——经典诗学难以为继,成熟理念尚未成型,诗歌创作仍旧处于“混沌一片”的状态,“非诗”因素大面积占据了诗歌领地。诗人们在这种情况下写作、突围,显然困难重重,比较可行的选择或许是“修炼自己的注意力”,而且“越是混乱的局面中越是要保持这种注意力,这成为一个写作者最难能可贵的素质,是最大的写作伦理,是写作者自己对自己的责任”(张光昕《谈沈苇》)。毋庸置疑,远离诗坛话语中心、被群山大漠阻隔在西部高原的诗人们,因条件所限而不得不将注意力集中在西部这一相对封闭的生活和文化时空之内,缓慢而又执著地进行着纯诗层面上的思考与表达。
(12)、《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但他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终因劳累过度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
(13)、第三类是拂晓初醒,他们凝视着火红的东方,以一种宗教似的崇拜迎接初升的太阳,心中充满了希望;
(14)、自然带给人崇高感,重唤人类智慧,产生欢愉、以其完整统一性生发诗意。真正的自然之美虽不是至高无上的,但它是人类恢复健康、发现自我的灵丹妙药,也是美与人意志的混合物,还是人类的智力对象,是宇宙优雅之焦点。与此同时,人在这二元关系之中并不是全然消极的,反倒处处留下身影。人以其意志活动的在场与眼睛的塑造力使自然显现美,作为上帝庄园的客人,人又在自然中重寻理智与信仰,更通过消解自我的形式追求纯粹的意识活动,追求理性。而在荒野之中,人得以获取更完善的道德,亦得以更贴近地认识上帝。人的心灵一旦与自然处于和谐状态,欢愉的心情以及伴其所生的一股力量便自发自在地作用于人。
(15)、目前,自然文学仍处于一种发展状态,各种新的名称也不断出现。除了自然文学之外,又出现了环境文学(Environmental Literature)和生态批评(Ecocriticism),但它们的宗旨和主题大致相同,同属一个思想创新领域。当然,对自然文学是否已进入文学主流的问题,批评界仍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文学已经有了它一脉相承的辉煌历史、富有活力的现在与充满希望的未来。
(16)、可是,一旦营业时间结束,这种实用主义的心思也随即烟消云散,我们就会迅速地回归到懒懒散散的状态之中。
(17)、刘信波.生态、理性与超验:论爱默生的自然主义观(J).湖南社会科学,2014(4):38-
(18)、心灵缘何追寻美?这个问题爱默生认为难用理性回答。然而在他眼里,人的灵魂中对美的追寻要求了世界的存在,而美又作为宇宙的一种表达;那么世界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是为了满足人的灵魂中对宇宙的一种表达的追求。这之中既透出了“为人所用”的典型思想,又带着浓郁的超验主义味道,且将思想之手伸向了神性之域。
(19)、摄影史|作为新的创作方式,“合成印相”是如何发展的?
(20)、我不是不爱人类,而是更爱大自然。——法国拜伦《语录》
2、爱默生论自然第一章读后感
(1)、“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贯穿一生。”
(2)、1835年9月,爱默生和其他志趣相投的知识分子创立了“超验俱乐部”,直到1840年7月,爱默生用化名出版了他在1836年9月创作的第一本小品文《论自然》(Nature)。当作品成为超越论的基本原则时,很多人立即认为这是意大利的作品。
(3)、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
(4)、1838年他获邀回到哈佛大学神学院为毕业典礼致词。("DivinitySchoolAddress")他的评论立刻震惊整个新教徒的社会,因为他说明了当耶稣是一个人时,他并不是神(当时人们宁愿没有听到这样的言论)。因此,他被谴责是一名无神论者,并毒害了年轻人的思想,面对着这些批评他并没有作任何回应或辩护。在之后的40年,他没有再被邀请到哈佛大学演讲了,但在1880年代中期,他的立场规范成为一位论派的教义。
(5)、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法国达尔文《昆虫记》 白话文:生物相互竞争,能适应者生存下来。
(6)、余静远.释爱默生的《论自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75-
(7)、那么,爱默生的散文何以具有如此力量?中国自然文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程虹,在著作《宁静无价》中,做了非常精彩的解读:
(8)、然而可以肯定,产生这种欢愉心情的力量并不存在于大自然之中,它出自人的心灵,或者出自心灵与自然的和谐之中。人们有必要以极大的节制态度来利用这种欢愉。因为大自然并非总是用节日盛装打扮自己──昨天依然是花香四溢、光彩迷人的美景,仿佛是专供仙女们玩耍嬉闹的地方,今天却沉寂一片,毫无生气。大自然总是染有情绪色彩。对一个在苦难中辛苦工作的人来说,他心中怒火熊熊,饱含悲伤。在另一种情况下,一个刚刚得知朋友死讯的人则会感到他周围的风景含有讥讽意味。当天空为这位芸芸众生中的小人物致哀时,它看上去也不再像往日那样开阔壮观。
(9)、在关注的眼睛看来,一年中的每一瞬间都有其本身的美,而在同一境界之中,它每时每刻都会看到前所未见、以后也不会再现的形象。
(10)、《论自然》及其后来的散文集,呼唤出一批用新的方式去思索和书写美国风景的作家。是爱默生率先描述了人类、自然与上帝之间的联系。是爱默生在自然中看到了与人类及其精神类似的象征。……是爱默生断言:‘自然将与精神携手来解放我们。’当然,是梭罗把上述观念付诸实践,不过,是信奉超验主义的爱默生首先看到了其可行之处。最重要的是,是爱默生将关于描写自然的散文带进了美国文学市场。
(11)、尽管他(爱默生)并没有具体地写有关自然环境的论著,但是他却率先激起了美国自然文学最初的浪潮:梭罗、约翰·巴勒斯、约翰·缪尔、玛丽·奥斯汀。
(12)、第二类是子夜沉思,其思想抽象而落落寡合,其目光关注的是远方夜空中那微笑着的永恒真理;
(13)、这部作品在展示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在反映作家世界观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方面,在表现《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和不足之处方面,都具有代表意义。其艺术风格是最能代表巴尔扎克的特点的作品之一。
(14)、我曾看到过一篇文章,里面有这么一段文字“人是大自然中走出来的。长期远离大自然,使我们的很多天赋与灵感甚至生存智慧都日渐衰微了,因此,效法自然,回归自然,应是教育的一种大智慧。”
(15)、①在1836年版本里,爱默生的原话是:“我几乎害怕去想一想,自己有多么高兴。”
(16)、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年5月25日-1882年4月27日),生于美国波士顿。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
(17)、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WaldoEmerson.1803年5月25日-1882年4月27日),生于波士顿。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爱默生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
(18)、大自然蕴含着远胜人类施教的影响力量。——(法国)伏尔泰《老实人》
(19)、在学习期间他阅读到了很多优秀作品,这让他的视野和思想都变得开阔起来,在1929年的时候他成为了一名牧师,但是三年之后就因为和其他人员理念不合而辞职了,从此之后他开始在各个地区游历。
(20)、分享|穆旦译奥登|哈金写鲁迅|杨燕迪谈罗森
3、爱默生论自然的主题思想
(1)、1836年出版处女作《论自然》。他文学上的贡献主要在散文和诗歌上。1882年4月27日在波士顿逝世。
(2)、当然,当代西部诗歌创作并非一个面孔,评论家刘晓林曾为当代青海诗人给出过这样的评语——每一种风都有他的方向。实际上,将这一评价范围扩大至整个西部诗人群体,也不无妥当。同为代表性的西部诗人,昌耀的诗歌既有西部大地的开阔与奇崛,又具古典美学的风范与韵致,语言古奥,意义深邃。沈苇的诗歌既贴近新疆地理又超脱地方性经验,善于从冷峻的哲思中抵达普遍的人性,诗风粗犷与柔软并存,炽烈与温和互映。阿信的诗歌重在探寻普通生活与神性之间那条古老的“精神通道”和“庄严秩序”,他将荷尔德林“神本是人的尺度”拓展为“人是神性的形象”,进而将超验诗歌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每时每刻,都会有神灵从你的头顶经过——你必庄重,你必虔敬。古马的诗歌风格更加鲜明,他能自然、舒展地进行诗意与歌谣的完美结合,进而以简约但不失古典、克制而又抒情的方式取得“更接近骨头”的诗句,譬如:“天留下日月,佛留下经,人留下子孙,草留下根”(古马《牦牛背上的古谣曲》)。故此,可以认为昌耀、沈苇、阿信和古马等西部诗人的创作,本身代表了西部诗歌和西部文化的多元性和立体性的一面。
(3)、然而,鉴于美国作为“自然之国”和“新大陆”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以及其现代化程度发展之迅猛,自然文学必然会在这片土地上滋生并兴起。或者说,它是在美国特殊的自然和人文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文学。因此,自然文学在美国最富代表性。
(4)、我们总是在滔滔不绝地谈论着实用,却忘记了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的却是风度。
(5)、尽管爱默生呼唤人们用一种新目光看自然,要人们从自然中寻求精神和自我,但他对自然的态度并非盲目的崇拜。他对自然采取了一种有节制的态度,保持着一种守望者的距离。安·罗纳德(Ann Ronald)认为:
(6)、在爱默生看来,自然的形态之美给人以观感的快乐。
(7)、自然文学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代的亚里士多德和维吉尔。美国学者彼得·A.弗里策尔与谢斯在各自有关自然文学的评论专著中,分别提到了亚里士多德的《动物志》和维吉尔的《牧歌》对自然文学的影响。18世纪英国的自然史作家吉尔伯特·怀特、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博物学家达尔文及20世纪的英国作家劳伦斯等人,也对自然文学产生过影响。怀特的《塞尔伯恩博物志及古迹》,影响了诸如梭罗、约翰·巴勒斯、雷切尔·卡森等自然文学的代表人物,被作为自然文学的首篇范文收入《诺顿自然文学文选》。美国哈佛大学英文系教授劳伦斯·比尔在其被誉为自然文学的权威性专著《环境的想象》中,多次提到华兹华斯及达尔文对自然文学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劳伦斯的《美国经典文学研究》在多部关于评论自然文学的专著中都被引用。
(8)、自然之美亦可成为一种智力的对象。上帝使得万物井然有序,而人类正在通过智力努力搜寻这种秩序。思想与行动的力量仿佛在接递,只有完全实施其中一种活动才能导致另一种的完全实施。故而,美需要“智力的理解与追索,紧随其后,也需要行动力量的追索与探查”而这一切费劲气力地在心灵之中改造自然美的运动,并不是毫无目的性的,而是为了新的创造。随后,爱默生大谈了艺术,其以微缩的形式作为大自然的结晶或表现。每一个单体之所以为美,乃是因为它在人们的理想之中是作为一个凝聚世界光彩的焦点而存在的,其身上暗示着宇宙的优雅。“在艺术中,大自然通过人的意志发挥作用,而人本身又充满着自然最初造化之美。”(21)
(9)、本站内关键词搜索:请点击右上端蓝字“黄灿然小站”,进入“查看历史消息”,在小站页面的“搜索”对话框里输入关键词,例如“聂鲁达”。
(10)、《论自然(英汉双语)》内容简介:纵观历史,有的书改变了世界。它们扭转了我们看待自身和他人的方式。它们引发争论,产生异见,挑起战争,催化革命。它们发人深省,激发愤懑,鼓动情绪,提供慰藉。它们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摧毁了我们的生活。现在,《伟大的思想》丛书带您领略伟大的思想家、先驱、激进分子和梦想家的著作,他们的思想撼动了旧有的文明,塑造了我们现在的样子。
(11)、无论怎么说,就爱默生而言,把诗与散文截然分开都是一种错误:其散文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富有想象力的诗作;其诗作在某种程度上又可视为闪烁于散文中的思想精华。
(12)、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之当时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13)、 上文提到了自然与人的成熟童稚的关系,俗世生活不仅会使一个人在生理年龄上有所增长,亦会使其心灵渐硬渐老,而后离自然真谛愈加遥远。但在丛林之中,人永远是孩子,永远青春,无关生理年龄。爱默生将这些“丛林”称为“上帝掌管的庄园”,一切都被神圣的礼仪与秩序统治而在上帝的庄园里,人类不过是客人,但却是长期的、融入的客人,乐在其中,不感厌烦。人祸是自然不可弥补的,但自然能够帮助人减少犯错。理智与信仰一早根植在人们的灵魂之中,然而俗世生活将它们与人剥离,散落不见。爱默生沿用了柯勒律治和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划分,将“我”分为理性和知性的,其中理性部分则是负责追问人的意识之中什么的是超验的,它包括了上帝、道德、自由等抽象概念,指向了某种确证或同一在丛林之中——准确说来,应该是自然之中,人重新寻回了理智与信仰。这样的哲学设定无疑是对其超验主义学说的一种承扬。
(14)、安·罗纳德在其编著的美国自然文学文集《荒野的诉说》(WordsfortheWild,1987)中认为,爱默生的
(15)、每一种自然事实都是某种精神事实的象征。自然界的每一种景观,都与人的某种心境相呼应,而那种心境只能用相应的自然景观做图解。发怒的人是狮子,狡猾的人是狐狸,坚定的人是岩石,博学的人是火炬。……那将地球包含其中的蔚蓝的天空,那带着永久宁静的天空,那充满着永恒轨道的天空是理性的典型。
(16)、因此,爱默生由衷地钦佩“在树林中养育大的诗人、演说家”,因为,“他们的感官只是年复一年由美丽而顺其自然的变化滋养着,不带任何刻意的安排——在城市的喧闹或政治的喧哗中间,他们也不会完全失去自然的教诲”。而爱默生本人也在体验这种充满自然气息的语言。他在另一篇文章《论自助》(Self-Reliance)中写道:
(17)、没有人能够抵挡风度像阳光一样的影响!在文明社会中所学到的某些风度具有某种非同凡响的威力:一旦人具有了这些风度,他或她,就必然四处受到欢迎、尊重和佃慕,尽管他或她并不拥有美貌、财富或才智。
(18)、 爱默生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是新英格兰超验主义最杰出的代言人。美国总统林肯称他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代表作品《论自然》,《美国学者》。
(19)、当我们想到风度是一些什么样的钥匙,又能开启一些什么样的秘密之锁;当我们想到风度所能传达的是一些多么宝贵的教训和多么令人欢欣鼓舞的性格象征;当我们想到为了破译这篇精妙绝伦的电报,我们必须具备多么强大的预测能力……
(20)、世界是一个棋盘,宇宙现象是棋子,赛棋规则就是我们所称的自然界规律。——(英国)赫胥黎《美丽新世界》
4、爱默生论自然翻译
(1)、黄灿然:《一只狼在放哨:阿巴斯诗集》译后记
(2)、世界是一个棋盘,宇宙现象是棋子,赛棋规则就是我们所称的自然界规律。——(英国)赫胥黎《美丽新世界》
(3)、(RalphWaldoEmerson,1803—1882)
(4)、1829年,他发表长篇小说《朱安d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震。1834年,完成对《高老头》的著作,这也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5)、 进入“眼球模式”的人已完全陷入在纯粹意识的活动中,成为巨大、不朽的美的崇拜者,而知性的社会关系乃至血缘纽带于他说来已毫无意义,因为在精神层面来说,他已经脱离了社会伦理,进入了更为高妙的神性的理性的领域。紧接着,爱默生便直接提出了“荒野的亲昵”,直接将荒野地区与城镇文明对立,从中看到了一种关于发现美好的推动力。“荒野地区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和孤独。而且它呈现的是被剥露到本质的生命。”(26)荒野不会使精神的真实性迟钝,超验论者们认为,进入荒野,人们获取道德完善和认识上帝的机会是最大的。(27)此时,人建立起了新的与自然的联系,这使人的“孤独”状态得以消解,获得一种既生疏又熟悉的“déjàvu”一般的情感,这正是“超验”的一种体现。
(6)、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美国爱迪生《语录》
(7)、选自《论自然·美国学者》,爱默生著,赵一凡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8)、当我们想到风度是如何使人前呼后拥、如何为人装点好一切、如何把人们吸引到一起;当我们想到风度是如何在一切俱乐部里塑造其成员,又是如何决定了那些雄心勃勃的年轻人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是她的风度嫁给了他;也同样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她嫁给了他的风度)。
(9)、又如阿信,这位来自甘南草原的诗人,由内而外散发着一种沉静的气息。通过阅读,我似乎可以这样揣测诗人静如湖水的内心——在他眼中,所有的风雨只不过是风雨,所有的花朵也都是时间的花朵,它们有着各自的力量和局限,正如一个人,有着自己闪光的一面,当然也有暗淡的侧影。因此,日常生活中的阿信似乎可以让自己保持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禅境,外界的声音很难对他造成明显的干扰,犹如一块“静静的玛尼石”——他的站立、思考和表达有着极强的主体性,尽管很多时候,这种主体性往往表现为孤独的形象。诗作《山坡上》极为传神地呈现了这种“沉静而孤独”的生命状态:“车子经过/低头吃草的羊们/一起回头——//那仍在吃草的一只,就显得/异常孤独。”评论家敬文东认为,阿信诗歌中的安静气质具有巨大的伦理价值。对此,我的理解是——在全球化与城镇化不断加速的今天,西部诗人们以其微弱但不肯寂灭的烛火,努力照亮一小片天地,他们虽然“异常孤独”,但这样的持守显然具有了深观与反思的内在动力,从而具有了一定的现代性意义,他们所秉持的诗歌伦理价值在躁动不安的当代诗坛显得异常可贵。
(10)、与沈苇颇具力度的超验诗歌创作不同,阿信的超验诗歌轻盈、灵动,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柔性”与“神性”:“我原本想把马留在坡地,徒步/去寺里转转。但起身后,/忽然感到莫名的心虚:寺院的寂静,/使它显得那么遥远,仿佛另一个世界/永远地排拒着我。我只好重新坐下/坐在自己的怅惘之中。//但不久,那空空的寂静/似乎也来到了我的心中,它让我/听见了以前从未有过的响动——/是一个世界在寂静时发出的/神秘而奇异的声音”(阿信《山间寺院》)。正如诗人在一篇创作谈中所言,“我常去寺院,感受那种弥漫和笼罩”,这种感受在西部高原极易获取,当然前提是必须让脚步慢下来,唯有“慢”和“静”,才能在自然的体悟中靠近神性。
(11)、《罗密欧与朱丽叶》虽是一出悲剧,但两个青年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本身却不可悲。他们不仅彼此相爱,而且大胆追求他们的爱情.不惜以命拼争。
(12)、对于被苦闷的工作或群居生活所束缚的肉体和精神,自然是一剂良药,足以恢复它们的情调。
(13)、舒奇志.二十年来中国爱默生、梭罗研究述评(J).求索,2007(4):225-2
(14)、爱默生超验主义自然观受西方浪漫主义思想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是对十九世纪美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简单粗暴对待自然的一种警示和积极反映,在当时和当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5)、鲁兰(RichardRuland)编撰的《从清教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美国文学史》(FromPuritanismtoPostmodernism:AHistoryof AmericanLiterature,1991)中有下述评论:
(16)、内心自然体现了世界和谐和真善美,一旦心灵充满了欺骗、虚伪和粗俗,我们就远离了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