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席勒和歌德有爱情吗
(1)、十几天后,佐尔格及其情报伙伴被日本特高课逮捕。作为及其聪明之人,佐尔格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但他深知他的努力会拯救几千万人的生命,所以他没有放弃。
(2)、当然,席勒的见解并非完全沿袭他人的观点,他的独树一帜依然是显而易见的,就如黑格尔在其《美学》的绪论中曾热情洋溢地指出过的,席勒乃是:
(3)、狂飙运动,又译“狂飙突进运动”。德国18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文学运动,因作家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得名。代表人物有歌德、席勒和赫尔德尔。他们提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个性解放,崇尚天才,歌颂“自然”,强调民族风格。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4)、阳光西班牙|不用去月球,这里就是七夕节最适合私奔的地方…
(5)、《审美教育书简》出版至今已经有两百多年了。但是,其意义依然具有生命力。法国的雅克·朗西埃(JacquesRancière,1940-)、美国的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1898-1979)等人都从中获得过灵感与启迪。
(6)、我到这里来不是为了以我惯有的方式去享受,而是要努力接触伟大的文物遗存,在我届满40岁之前学习和发展自己,积累心灵上的收获。
(7)、席勒和莎洛特·冯·伦格费尔德。恋爱的夏天。
(8)、(史壳郎:法学术语如此枯燥无味,原因就在于歌德过早地离开司法界)
(9)、剧中的主人公卡尔是个充满理想的自由青年,由于对腐朽卑鄙的社会现实心存不满,他幻想率领一队人马,把德意志建成一个强大的共和国。然而,一个卑鄙的阴谋,却把他的社会抱负,推向了绝路。
(10)、歌德度过了一段一年半之久的康复期,其间病症屡有反复。在此期间,他受到了母亲和妹妹的悉心照料。他母亲的一位女友苏珊娜·冯·克勒滕斯伯格(SusannevonKlettensburg)使他接触到了虔信主义的观点。
(11)、在使馆秘书耶路撒冷(KarlWilhelmJerusalem)于1772年10月底自杀后,歌德于1772年11月6日至10日短暂地重返韦茨拉尔。歌德认识耶路撒冷,后者的自杀是歌德创作《少年维特的烦恼》的起因。在这部小说中,歌德将自己与他倾慕的夏绿蒂·布夫的经历和耶路撒冷的命运—这是他通过与在耶路撒冷死前不久还与此人有联系的人的谈话而探究到的——融为一体。这部小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引发了感伤主义和狂飙突进文学运动。然而,他很少去帝国最高法院,也很少将其看成一个学习的场所。这是由于,一方面,他看到了德意志的糟糕的社会状况的一个表现:腐败,所以对司法实践产生了怀疑。歌德的父亲在歌德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已经抨击过这种不良现象。另一方面,歌德不信任帝国最高法院和1767到1776年间的检查活动。歌德和他在旅店里认识的很多青年法律工作者一样,认为这种情形不可能好转。后来歌德在他的自传《诗与真》里写道,他在童年时期就已经表示过,他想做法律工作者不是出于对法律的兴趣而是出于对旅行的热爱。
(12)、1779年席勒邂逅歌德。卡尔高等学堂颁奖典礼。
(13)、1777年,席勒开始创作剧本《强盗》(DieRaeuber),1781年完成,首演即引发巨大反响。据史料记载,当时各大城市的人们像疯了一样潮水般涌进狭窄的礼堂观看该剧,场场爆满,席勒也得到了“德国莎士比亚”的美誉。
(14)、席勒与歌德在魏玛的相遇,让两人都迸发了无穷的灵感,仅1796年一年,他们就共同写下了近千首诗歌,非常高产。而正是在席勒的启发下,凝结歌德毕生心血的鸿篇巨制《浮士德》(Faust)第一部才有了创作雏形。
(15)、《艾格蒙特》(悲剧),1775年开始创作,1788年付印,作曲家贝多芬给这部作品配乐
(16)、歌德刚刚结束了法学的学习,并准备按照父亲的意愿拓展他在财政法和诉讼的进行方面的知识。歌德的父亲对自己的独子寄予厚望:他的目标是让儿子成为法兰克福的一个乡长。因此,他很早就让儿子熟悉和背诵法律书籍。
(17)、孩子,孩子,不要再闹了!如同被不可见的神灵鞭打,阳光般的时代白驹拽着我们命运的轻车,迅疾奔跑。我们只能勇敢地拽紧缰绳,或左或右,绕过这儿的石头,躲开那儿的悬崖,扬鞭跃马。谁知道,这是去哪儿?也不记得,究竟来自哪儿!
(18)、1776年,歌德作为枢密公使馆参赞开始为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公国服务,并获得了更多的政治任务。他在大公送给他的带花园的房子(歌德屋)中住了六年,并按照公园的规格亲自设计和建设了房子周围的花园。他也在图林根的伊姆河(dieIlm)边的自然风景公园的设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希望上帝使我成为园丁或实验员,这样我该多幸福啊。”
(19)、席勒的抒情诗追求一种起源于古希腊文化的人道主义,围绕着艺术与生活、理想与现实、神秘世界和无神论世界等主题。他的有关历史、诗歌理论或美学等内容的文稿,强调以文学和艺术为媒介的审美教育具有最高的价值。
(20)、当然心灵也没有空闲着,到魏玛后,他便和夏绿蒂·封·施泰因结识。她比他大七岁,已是七个孩子的母亲,夏绿蒂受过很好的教育,和歌德兴趣相投,她很快成为作家的创作灵感的来源,并第一个阅读这些作品。歌德一向喜欢孩子,当夏绿蒂终于回报了歌德的追求,他们便带着孩子们一起,像夫妻一样过得很幸福。
2、席勒和歌德将心比心的故事
(1)、涉毒 红色 偷窥欲 陈忠实 上帝视角 狂吐
(2)、歌德的一个特点是,将已经开头的作品搁置几年,有时是数十年之久,将已经发表的作品进行重大的修改,将一些完成了的作品压下很长时间才付印。
(3)、1787年,席勒前往魏玛;次年,在歌德的举荐下任耶拿大学历史教授。从1787年到1796年,席勒几乎没有进行文学创作,而是专事历史和美学的研究,并沉醉于康德哲学之中。法国大革命时期,席勒发表美学论著《论人类的审美教育书简》(1795年),曲折的表达了席勒对暴风骤雨般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抵触情绪。他主张只有培养品格完善、境界崇高的人才能够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这也是在《唐·卡洛斯》中宣扬的开明君主思想的延续。尽管如此,席勒始终没有放弃寻求德国统一和德国人民解放的道路。他的美学研究和社会变革等问题结合得非常密切。
(4)、德国经典主义之所以能够超越伟大诗人的圈子,成为广大市民的人文精神教育的基础,很大程度上要感谢一个人:自身并非诗人的威廉·冯·洪堡(WilhelmvonHumboldt,1767—1835)。他在文化和政治方面的主要功绩,是将国家设立的(高级中学)教育机构,转变为人文主义和文学教育的载体。洪堡的名字与柏林大学联系在一起。他创办的柏林大学,不仅教授科学,同时也致力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个性。自那时起,教学与研究在德国的大学里便合为一体。洪堡在科学上的重要成就——创建了比较语言学和一种新的语言哲学。
(5)、1794年,席勒与歌德结交,并很快成为好友。在歌德的鼓励下,席勒于1796年重新恢复文学创作,进入了一生之中第二个旺盛的创作期,直至去世。这一时期席勒的著名剧作包括《华伦斯坦三部曲》(1799年)、《玛丽亚·斯图亚特》(1801年)、《奥尔良的姑娘》(1802年)、《墨西拿的新娘》(1803年)、《威廉·退尔》(1803)等等。这一时期席勒创作的特点是以历史题材为主,善于营造悲壮、雄浑的风格,主题也贴近宏大的社会变革题材。
(6)、1791年夏,诗人巴格森(JensBaggesen,1764-1826)在次获得席勒不幸去世的错误消息后,特意举办了追思仪式。后来,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同时也了解到席勒当时的财务窘境,于是,就向奥古斯滕堡公爵与史梅尔曼伯爵(ErnstHeinrichvonSchimmelmann,1747-1831)呼吁求助。奥古斯滕堡公爵正是在席勒对自己的工作失意而且遭受了致命疾患的首次发作之时及时出手,慷慨相助,邀请作家到宫廷做客,同时也许诺席勒,待康复之后,给予其公职。尽管后来席勒无法履职,但是,公爵依然每年支付其一千银币,时间长达三年。这份惠赠虽然不算大数目,却从来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唯要求接受者须注意身体并尽一切努力获得康复。《审美教育书简》一书恰是席勒获得康复后的大成果。
(7)、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剧作家、短篇小说家、散文家、出版家)
(8)、《德梅特里乌斯》和《拉摩的侄儿》。席勒逝世。
(9)、《铁手骑士盖兹·冯·贝尔力希杰》(剧本),1773年
(10)、莱比锡歌德纪念馆脚柱上的安娜·卡特琳娜浮雕
(11)、这封邀请函也让歌德必须做出决定:将来他要比以前更加积极地参与当下的文学活动吗?这对他有何益处呢?他反复深入地考虑着。如何回应《季节女神》的邀请,他拟有几种草稿。起先是这样写的:我希望通过我的行动答谢对我的信任。随后又改为:以诚挚谢意接受邀请。以诚挚谢意又改为欣然地。最后一稿写于6月24日,是这样措辞:我将欣然地全心全意地参与这项工作。歌德避免使用恩赐者的语调,要让人看出他参与此事对他也有裨益:与这样一些正直、勇敢、精明强干的先生们进一步交往,必定会对我产生积极影响,使我停滞不前的某些工作重新启动并顺畅进行。
(12)、除了1750年12月7日出生的妹妹科尼丽亚·弗里德里柯·克里斯蒂娜之外,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其他兄弟姐妹都很早夭折了。1758年,歌德染上了天花。歌德的母亲,卡特丽娜·伊丽莎白·歌德(1731年-1808年),娘家姓泰克斯托(Textor),是法兰克福市长约翰·沃尔夫冈·泰克斯托(1693年–1771年)和妻子安娜·玛格丽特·泰克斯托(1711年–1783年)的长女,这位法兰克福市长的女儿在17岁时嫁给了当时38岁的议员约翰·卡斯帕·歌德。歌德的父亲以岳父的名字给长子命名。歌德的父亲约翰·卡斯帕·歌德(1710年-1782年)是帝国议会的成员。约翰·卡斯帕·歌德首先就读于全国最好的学校之一:萨克森-科堡大公国的首府科堡的卡西米利安乌姆中学,随后到莱比锡学习法学,在韦茨拉尔的最高法院工作,又到罗马和巴黎旅行,最后定居于他的故乡法兰克福。他家住在牡鹿沟街上的一所很宽敞的房子里。他在这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致力于建立一间自然博物陈列室和搜集绘画。
(13)、1765年9月30日他离开法兰克福,到莱比锡学习法学。
(14)、让·保罗(JeanPaul)、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HeinrichvonKleist)和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等风格极不相同的诗人,则是从经典主义到浪漫主义运动的过渡人物。他们中与经典主义最为接近的是让·保罗(1763—1825),主要创作叙事性散文诗。他在以人道主义理解世界的框架内,展开丰富的诗意想象,诗中闪烁着生活艺术的光芒和应对人生悲哀的幽默智慧。像让·保罗这样的故事叙述者,自然能赢得大批读者的青睐。他创作了小说《泰坦》(Titan)、《粗野无礼的人的年代》(Flegeljahre),幽默小品《小教书先生玛利亚·胡茨的快乐生活》(LebendesvergnügtenSchulmeisterleinMariaHuz),理论著作《美学入门》(Vorschuledersthetik)。
(15)、《同谋犯》(喜剧),1769年开始创作,1787年付印
(16)、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JohannChristophFriedrichvonSchiller,1759年11月10日-1805年5月9日),通常被称为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也被公认为德国文学史上地位仅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
(17)、拜伦如是评价歌德:“一只不愿离开洞穴的老狐狸,在洞中喋喋不休大道理说得好听。”
(18)、当然,到了后来,席勒应该意识到了这些信件的重要性,为了发表又几乎重写,因而篇幅差不多增加了一倍。可惜,有些激情洋溢的文字也被润色掉了。不过,《审美教育书简》问世后还是立刻获得了赞许,尤其是在席勒编辑的刊物《时季女神》的读者群中更是获得了热切的呼应。
(19)、歌德很早就已经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在这方面他首先把注意力投向了克洛普斯托克和荷马。14岁时,他就想参加一个田园诗协会。同时,他也喜欢戏剧,因此在法国占领期间他频频造访法国剧院。1763年他在一场音乐会上见到了当时年仅7岁的莫扎特。
(20)、1777年歌德进行了第一次哈尔茨山之旅。12月10日,他登上了布罗肯山(derBrocken),这被认为是首次冬季攀登此峰的行动。1783年他进行了第二次哈尔茨山之旅。此后的1784年他进行了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哈尔茨山旅行。
3、歌德与席勒合作的文学刊物
(1)、尤为重要的是,他认定,通过审美感受性的提升有可能实现伦理的教育目的,也就是说,感性的人必须先变成审美的人,才能变成伦理的人。因而,每一个人都有实现理想人性的前景。艺术作为文化的先行者,将人从欲望中解放出来,从而使人走向完美。艺术家就是一种真正实现了感官与精神统一的人。范本就是希腊人,席勒动情地写道:
(2)、在德国其他城市,也有不少与席勒相关的景点。比如毗邻魏玛的小镇耶拿(Jena),就有著名的席勒花园(SchillersGartenhaus),环境清新典雅,风光宜人,席勒曾在此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
(3)、他的第一本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DieLeidendesjungenWerthers),属于感伤主义阶段的作品,叙述了一个以自杀为结局的悲剧性爱情故事,并勾画了其社会时代背景:这是一个政治上人无所事事,转向内心自省,崇尚自然和忍受生存痛苦的世界。有着莎士比亚般热情的狂飙突进小说《格茨·冯·贝利欣根》,则表现了一个稳定而充满活力的世界,但是希望按着自己意志生活的伟大人物,比如格茨,却因不合时宜的历史解读而走向毁灭。歌德早期的抒情诗,尤其是那些以自然和爱情为主题的抒情诗,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对现实生活和诗歌的典型的歌德式体验。
(4)、《恋人的情绪》(恋爱剧),1768年创作,1806年付印
(5)、《普罗米修斯》(两幕剧,未完成),1773年
(6)、施莱格尔兄弟家中的纠纷。歌德、谢林和席勒这个三角。
(7)、他与矿物学家、植物学家施坦博格、音乐家菜尔特结成友谊。
(8)、约翰·克·弗·席勒(1759-1805)是和歌德齐名的德国启蒙文学家。席勒在青年时期,在狂飙突进精神的影响下,写出了成名作《强盗》和《阴谋与爱情》,确立了他的反对封建制度、争取自由和唤起民族觉醒的创作道路。
(9)、大约从40岁起,歌德的身体就变得僵硬和难以行动。他受到严重的椎间盘损伤和多根胸椎变形之苦。
(10)、1758年:歌德罹患天花,直到老年他的身上仍留有此病的疤痕
(11)、在埃尔福特召开诸侯大会之际,拿破仑一世接见了歌德,并授予他荣誉军团勋章。席勒去世后一年,歌德和克里斯蒂安娜·福尔皮乌斯结了婚。歌德从1789年起与她同居,两人生有一子:奥古斯特。
(12)、席勒是德国伟大的戏剧爱和诗人,他的剧作、许多抒情诗和叙事诗,充满着愤怒的抗暴精神和要求自由的强烈愿望。席勒反映政治的暴君,也再现教会的专横,席勒对冷酷的现实强烈不满,追求自由和美好的未来。
(13)、法兰克福/斯特拉斯堡(1768年-1770年)
(14)、1782年9月,他和一位朋友一起从斯图加特军营逃出,途经法兰克福、美因茨,来到鲍尔巴赫。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流亡的生活。次年7月又回到曼海姆,并成为剧院签约的剧作家。
(15)、马克西米利安娜·冯·拉·罗歇,海德堡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布伦塔诺的母亲
(16)、“ 爱就是一切,只要爱,以此来充实我,引导我向着这个方向走去,我的心就在于此,我要将自己的全身心都投入这种体验……”——埃贡·席勒他是这么渴望用爱来填充自己,渴望欢愉,渴望交融。但爱未必能让人收获满足。太过沉迷,反会令人厌倦。
(17)、唯美东欧|拥抱蒂萨河,走进匈牙利南境的“阳光之城”…
(18)、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JohannChristophFriedrichVonSchiller)(1759年11月10日-1805年5月9日),通常被称为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19)、德·史达尔夫人在魏玛。柏林向席勒提供高薪酬职位。
(20)、1773年父亲把席勒送到卡尔大公的军事学校,1775年该校扩大为军事学院,由索里图德王宫迁到斯图加特市内。席勒由原来的法学专业转到医学专业。不过这两个专业都是由大公指定的,并非自愿选择。在学院的学习中,他受卢梭等人启蒙思想的影响,在心中点燃了追求自由、平等和人权的革命火种。他喜爱莎士比亚、克罗普斯托克、莱辛和歌德的作品,他同时学习心理学、美学、哲学等。在学院的老师阿尔贝那里,席勒受到了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年)理性主义和英国哲学家夏夫兹博里(1671~1713年)唯物主义倾向的影响。夏夫兹博里的伦理观是以美学观为基础的,他强调美与善的联系,从而肯定了美的社会性。这对席勒后来美学思想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4、歌德与席勒名言
(1)、在有关法国大革命思想的论辩中,席勒主要关注的是如何界定公民和国家内部自由的界限。这也是早期剧作《强盗》(DieRuber)和《阴谋与爱情》(KabaleundLiebe)的主题。稍后的悲剧《唐·卡洛斯》(DonCarlos)、《华伦斯坦》(Wallenstein)和《德米特里乌斯》(Demetrius)则侧重于描写人类内部、人际以及政治等各种不同的冲突形式。在《玛利亚·斯图亚特》(MariaStuart)、《奥里昂的姑娘》(DieJungfrauvonOrleans)和《威廉·退尔》(WilhelmTell)等有着典型的经典主义特征的剧作中,展现了隐藏在一切人类问题背后具有整体意义的世界性事件:世界史就是世界法庭。也就是说,只要出现政治或精神压迫,席勒就会一如既往担当起德国历史代言人的职责。19世纪,德国追求民族统人们就曾在他的作品中寻找精神支持:
(2)、此后席勒与歌德进行了多次长谈,发现彼此既有差别,又有深刻的一致。他们的区别表现在歌德重经验,而席勒重理念;前者重现实,倾向于现实主义,而后者重理想,倾向于理想主义;前者善于观察,而后者长于思考。但是,他们都对文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产生了突破国界的重大影响。以此为起点,席勒与歌德开始了十年之久的文艺创作上的合作,直至席勒去世。
(3)、《在所有美好的时刻》(共济会分会会歌),1775年
(4)、亨利埃特·冯·吕特维茨(HenriettevonLüttwitz)
(5)、席勒争取到他的朋友克尔纳和威廉·冯·洪堡,以及两位新近被聘为耶拿大学教授的费希特和历史学家沃尔特曼,作为杂志的内部同事,负责评价和选择投来的稿件。表示愿意参加工作的还有赫尔德、雅各比、亚历山大·冯·洪堡、弗里德里希·根茨和奥古斯特·威廉·施莱格尔。席勒也向康德和克洛卜施托克发出了邀请,但是他们没有反应。
(6)、历史上,间谍应该算是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了,《孙子兵法》就着重讲过间谍的使用。
(7)、无人问津 奥斯卡 裸身 硬色情 自杀 IKEA
(8)、在德国精神史上极其著名的经典主义,有着两个不同的历史前提:狂飙突进运动和重新唤醒的对古希腊艺术与文学的赞赏。受卢梭思想的激励,当时一群年轻剧作家为争取个人独立和情感自由,反对文化僵化的社会环境,发起了一场名为“狂飙突进”的文化运动。一些涉及小市民阶层和由社会压制而引发心理冲突的社会主题,被编写成剧本,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9)、《欧文和埃尔米勒》(配唱戏剧),177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