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阳明心学原文及译文网盘
(1)、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有时候我们的心无法正确辨别善恶,这是为什么?王阳明解释说那是因为我们普通人的心被私欲蒙蔽,导致它不能完全发挥“知善知恶”的功能。
(2)、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3)、就像“人之初,性本善”中所说的那样,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纯善无恶,这是一个人的天性。
(4)、1508年正德三年戊辰,三十七岁。春,至贵州修文县龙场,途中收多名弟子,包括冀元亨(1482-1521)。大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龙场作《瘗旅文》和《象祠记》收录于《古文观止》。
(5)、继承了孟子在陆九渊心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人心:把人心的本体解读为良知;而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是天理;把朱熹理学存在于事物之中的客观天理,解读为人心中天然存在的良知。
(6)、林则徐说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7)、原文: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8)、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人见其少时豪迈不羁,又尝泛滥于词章,出入二氏之学。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爱朝夕炙门下,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十余年来,竟未能窥其藩篱。世之君子,或与先生仅交一面,或犹未闻其謦咳,或先怀忽易愤激之心,而遽欲于立谈之间,传闻之说,臆断悬度,如之何其可得也?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故爱备录平日之所闻,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考而正之,庶无负先生之教云。门人徐爱书
(9)、(译文)圣人也是通过学习才了解道理的,众人也是天生就具备了解道理的本能。
(10)、“圣人就像天一样,没有什么不是天,日月星辰之下,是天,九泉之下,也是天。天怎么能降而自卑呢?这就是孟子所谓‘大而化之’的含义。”
(11)、第25集:做你自己:别让生活变成一场秀
(12)、弟子们问的都是“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内容。
(13)、不过也很多事情是可以自己搞明白和教别人同步进行,因为教是最好的学。所以这样的分享其实也是传播的一种,也在用教的形式,但更谦卑,因为听我们分享的人有很多更有智慧的。
(14)、第45集:随才成就:心学教育VS今日教育
(15)、原文:汝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之静,是反养成一个骄惰之气了。如若不厌外物,复于静处涵养,却好。
(16)、1493年弘治六年癸丑,二十二岁。京师春闱,会试不第,首辅李东阳戏曰:待汝做来科状元,试作《来科状元赋》。先生拈笔而就。有忌者曰:此子若取第,目中无我辈矣。归余姚,结诗社于龙泉山寺,对弈联诗。
(17)、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也是因为把关注点放在了自己的内心,所以听到这些我内心其实是有抗拒的声音。
(18)、所以我对:“千万不要想着跟别人不一样,不要标新立异“这话,个人觉得有点绝对。
(19)、原本修行就是在每时每刻,而一个人在尚未形成习惯之前,好一些的会在遇到问题时反观自身,总结复盘一下问题,下一次能在哪里改进,但大部分人都还在原有的行为模式高速轨道上,难以停下来。
(20)、译文:人事物将来的好坏成败都有其外示毫末征兆。如同看到一片叶子的飘落,就可以推知秋天的来临;看到低洼地里的水冻结成冰,就明白数九寒天到了。
2、王阳明心学原文全书
(1)、(视频)中国人,你要自信了!——2018公益中国统筹城乡春晚系列视频
(2)、1505年弘治十八年乙丑,三十四岁,京师。开门授徒。与湛若水(1466~15号甘泉,广州府增城人)定交,共倡圣学。后,若水为阳明撰写墓志铭。
(3)、(越舒服,越无力)不因失意而气馁,不因得志而猖狂!沉住气,做难事必有所成,每个人都有心想事成的时候!
(4)、 王阳明从出生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带有浓厚传奇色彩。由守仁格竹到被贬龙场后在阳明洞悟道,终悟出存善去恶、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心学精髓。其学术思想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日本、朝鲜半岛及东南亚地区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王阳明心学笔记》这本书便是为读者阐释王阳明心学的佳作。
(5)、(开幕式)公益经济:正在打开中国深化改革最后死结
(6)、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7)、十一月,启程返家,二十九日辰时(公元1529年1月9日8时)许,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庾县青龙铺码头舟上,年五十七岁,门人周积等人陪伴,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临终遗言。
(8)、“‘所恶于上’是良知,‘毋以使下’即是致知。”
(9)、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10)、1478年成化十四年戊戌,七岁,余姚,沉迷于中国象棋。母亲反对,在一次震怒后把象棋扔进河中,先生写《哭象棋》诗。
(11)、真正融合了理学体系,是中国儒家精神的真正体现。不仅对中国,也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思想和社会变革产生过重大影响。
(12)、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13)、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14)、1501年弘治十四年辛酉,三十岁,在京师。奉命到直隶、淮安审决积案重囚,平反多件冤案。游九华山,出入佛寺道观,做《九华山赋》。
(15)、译文:人的种种智慧中,没有一种能够比识人、懂人的能力更困难的;人的痛苦也没有大过远离偏私之心的。
(16)、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17)、译文:每个人都有其长处和短处,而对于领导,擅于凝聚人心和人力是相当重要的功课。一个明智的用人者,应该尽量让人才处在适合他发挥自己特长的地方,而避免让其处在不合适的地方;在教育他人的方式上,肯定对方的长处发展对方最有优势的环节,让人才脱颖而出成就事业,利于其克服自身原有的弱点,而不是抓住对方的小辫子不放。
(18)、圣人如天。无往而非天:三光之上,天也;九地之下,亦天也。天何尝有降而自卑?此所谓大而化之也。
(19)、王阳明心学继承了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20)、是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夫妄心则动也,照心非动也。
3、王阳明心学原文全集在线阅读
(1)、译文: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从他人那里得到东西是“取得”,而很少有人知道,其实给予他人东西,也是一种“取得”。
(2)、译文:人事物将来的好坏成败都有其外示毫末征兆。如同看到一片叶子的飘落,就可以推知秋天的来临;看到低洼地里的水冻结成冰,就明白数九寒天到了。
(3)、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4)、心学绝非空泛的理论,王阳明最重“事上练”,《传习录》和其他心学著述充满了生动的事例和绝妙的譬喻,但现代人的解读往往支离破碎、难以理解。只要提纲携领地抓住阳明心学的关键,字句的隔阂将如庖丁解牛般迎刃而解,读完以后如醍醐灌顶,从此不再困惑和犹豫,内心宁静而强大。
(5)、此文表面上是表明阳明先生的想法,其实更表明了阳明先生的态度,文中第二段就写出了为什么不马上进行剿灭,而是要写这封信,因为阳明先生相信对方之中大多心存良善,之所以为贼是有很多苦衷的,写信给他们是先给他们一个机会,并且用这封信跟对方达成个协议,以求得双方最好的结果,这时就要看对方是否信任阳明先生,同时阳明先生是否守信。
(6)、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
(7)、明明知道什么是对的,却找不做的理由,就是私欲。而如果每个人都秉承良知分辨是非,就都可以成圣成贤。
(8)、译文:世间的诸般事务发展,都遵循着物极必反、盛极则衰的内在规律。看似熊熊燃烧着的烈焰,光辉如是,势力如是,其实,离熄灭之期已经近了。
(9)、译文: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天气曝寒,才能看到松柏不惧严寒、刚毅坚强的个性;行事境地危险万分之时,才能显现出朋友中间哪些是真心朋友,又哪些只是酒肉朋友。
(10)、我们经常说知道和做到之间有很大的鸿沟,但是这所谓的知道就像是我们拿了一节木头做自己的手脚,虽然穿上衣服看起来跟我们身体连在一起了,但你是没有办法让它融入到你的躯体里面,随你调用。
(11)、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12)、译文:能清楚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的人,是聪明人;能在看到自己弱点的同时改正并战胜这个弱点的人,是真勇士;自暴自弃,怀疑自己的潜能的人,是将长期卑下的精神和灵魂;相信自己,自强不息的人,终将获得胜利和无比的成功。
(13)、译文:天地之间自有其生存法则,即为道。按照大自然的规则行事,则可成万事、立生命;违背大自然的规则行事,则必会自取灭亡。
(14)、译文:胆色过人,且心志上刚正无阿,即便眼下情势偏弱,也可在不远的将来成功转化为强势有力的局面。
(15)、(用兵者,诡道也)东方不亮西方亮,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家精神培训新思路,如何打造经得起实战考验的队伍和卓越品质?
(16)、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17)、1521年正德十六年辛已,五十岁,在江西。正月,居南昌,始揭“致良知”之教。三月,正德崩。世宗嘉靖上台,冀元亨先前被群小折磨,出狱几日卒。五月,集门人于白鹿洞。六月升南京兵部尚书。八月回越城,九月归余姚省祖茔,访瑞云楼,钱德洪等拜入门下。十二月,归越城为父王华祝寿,封“新建伯”,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兼两京兵部尚书。
(18)、(观后感)观看印度电影《嗝嗝老师》有感(上)——为什么不会学习?
(19)、当年有陆象山和朱熹的精彩的“鹅湖之辩”,今天是走朱熹的理学道路还是王阳明的心学道路对今日中国关系重大。那些将父母告上法庭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孝之理。但那份理不在他的心里,因而不起作用。心即理,是生命情感的本真,不是僵死的教条,是有温度的,是内心不可阻挡的呼声。
(20)、它把善与恶定义为对良知的遵循和违背。把行动确立为检验是否遵循良知的唯一标准。从而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实践论。将致良知确立为心学理论的核心,就是——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4、王阳明心学原文及译文在线阅读
(1)、原文:若无有物欲牵弊,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
(2)、所以以前总会有很多人去攻击我们国家的高考制度,那时我也在随大流,认为的确不公,但随着对它认识的深入,一个超级大国这样做可能已经是现阶段最合适的了。而阳明先生也说参加科举,但不能被牵着鼻子走,而失了自己的志向,所以志向和制度是能够相互结合,彼此促进。
(3)、 王阳明极为赞同“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这句话。在王阳明的众多弟子中,不乏有一些不能立志,更不能立长志的人。每当遇到这样的弟子,王阳明都会向其讲述立志的重要性,并帮助他们确定合理的志向。
(4)、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
(5)、谄谀逢迎之辈,君子鄙之。何以货利而少舛?上之需也。
(6)、王阳明心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7)、释义:我的心,我的良知已经光明了,没有杂念邪念了,那还求索什么呢?我已经满足了。
(8)、直到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完成了从朱熹理学到陆九渊心学的回归。
(9)、猝临盘错,盖非独以别利器,正以精吾格致之功耳。
(10)、金玉满堂,久而不知其贵;兰蕙满庭,久而不闻其香。故,鲜生喜,熟生厌也,君子戒之。
(11)、王教授说:心学萌芽于孔子的“仁”,发明于孟子的“心”,发扬于禅宗,光大于陆象山,成就于王阳明。
(12)、徐爱(公元1488——1518年),字曰仁,号横山。浙江余杭人,王陽明的妹夫,也是陽明先生的第一位学生。曾任南京工部郎中。王陽明痛惜其英年早逝,曾叹曰:“曰仁殁,吾道益孤,至望原静者(陆澄)不浅。”参看《明儒学案》卷十一。
(13)、谄谀逢迎之辈,君子鄙之。何以货利而少舛?上之需也。
(14)、我们要养心,把心养得和天一样大。当我们面对位高权重之人而泰然自若;当我们面对弱势阶层充满尊重,我们的心就和天一样大。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5)、《传习录》是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16)、原文出自:王阳明《传习录》载,“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
(17)、婷婷老师找到我说到这个事情时我一时没有特别想要抒发的欲望,但却刚好推着我进行早已规划的阳明心学周总结,所以感恩您的成就!
(18)、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19)、“心即理”是前提,是生命情感的升华。“致良知”是最后的结论,“知行合一”是禅宗原则的运用。知和行不是两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道了道理不去实践则不是真知。真知是心向往之,”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我们一旦产生了心向往之的理想,行就来了,行和所知的理想状态融为一体,这就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20)、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5、王阳明心学原文及译文下载
(1)、作为中国广告界大佬、营销咨询公司华与华的创始人,华杉最让人熟知的,就是无数个国民级广告案例。
(2)、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3)、世间万物皆有其法则,遵循规则而行,方能一顺百顺;
(4)、王教授看来,王阳明就是儒家中的慧能。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最高成果。禅宗六祖慧能并不识字,却成为禅宗思想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禅宗的宗旨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王阳明一度相信朱熹版的“格物致知”的理论,非常认真地“格”起竹子来,结果格出一身病。后来躲入老庄的学问,但老庄也不能究竟,最后转入禅宗,禅宗的智慧深刻地启发了王阳明。王阳明被贬到贵州龙场,百死千难后在龙场顿悟。悟,非头脑之事,是心灵的活动,而心灵,是生命情感的居所。所以悟是生命情感的升华。龙场顿悟,诞生了阳明心学。在王阳明之前,陆象山也受禅宗影响而顿悟。可见禅宗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巨大作用。
(5)、王阳明说:“‘所恶于上’是良知,‘毋以使下’就是致良知。”你的良知知道自己不希望上级怎么对待你,致良知就是不要这么对待你下面的人。
(6)、修己治人,本无二道;政事虽剧,亦皆学问之地。
(7)、为什么这本书这么难读懂?因为信息量太大了!
(8)、人和人是不同的,你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恐怕在别人想象之外。所以不能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不要急于马上改变他,要花时间等待他。
(9)、它系统地反映了阳明心学的内涵,是学习心学不可不读的传世经典。
(10)、1489年弘治二年已酉,十八岁,寓江西,先生始慕圣学。十二月,携夫人归余姚,乘船路经广信(今江西上饶),识理学大儒娄谅(号一斋),信“圣人必可学而至”。一改活泼性格,严肃求成圣人。
(11)、道之全体,圣人亦难以语人,须是学者自修自悟。
(12)、1492年弘治五年壬子,二十一岁,在越城。杭州秋闱,中举浙江乡试。孙燧和胡世宁同举,后宁王造反,“三人好做事”。父王华丁忧期满,回京复命。
(13)、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14)、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15)、《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
(16)、他自幼熟读经史,四书五经等儒学经典烂熟于心,又广泛涉猎西方哲学,融会贯通。
(17)、中国哲学是人生哲学。人生无处不是烦恼。生命外部的麻烦容易解决,生命内部的麻烦最难对付。所谓征服世界容易,征服自己难。人是时间性的存在。我们活着的每一个当下都在超越现实,筹划未来,但未来却尚不存在。人心时刻要突破有限,指向无限,因而人心有无限的一面。烦恼来自不如意,意从心中来,能实现叫“如意”,未能实现叫不“如意”,不“如意”则生烦恼。不断提出“意”,并要“如”,是烦恼的来源。所以慧能说不要追求“如意”,要“如如”。
(18)、王阳明心学继承了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19)、译文:能清楚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的人,是聪明人;能在看到自己弱点的同时改正并战胜这个弱点的人,是真勇士;自暴自弃,怀疑自己的潜能的人,是将长期卑下的精神和灵魂;相信自己,自强不息的人,终将获得胜利和无比的成功。
(20)、在践行心学过程中始终牢记心学的三个核心“心即理”、“致良知”(“良知”指的是心,致良知的意思是回归未被私欲蒙蔽的心)、“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一”指的是理,意思是说知行合乎天理、天道,合乎天道就能成大功福泽苍生。
(1)、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2)、1525年嘉靖四年乙酉,五十四岁,山阴。正月夫人诸芸卒,四月祔葬于徐山。应门人绍兴知府南大吉邀请为嶯山书院书院撰写《尊经阁记》,收录于《古文观止》。六月,礼部尚书席书力荐先生入阁,未果。九月,归余姚省祖茔,会门人于龙泉山中天阁,决定每月四次在中天阁授课。十月,建阳明书院于越城。
(3)、《传习录》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的语录和论学书信。
(4)、中国哲学的精华是心学,心学的原则是心灵的出世,心灵超出现实世界,然后再回到现实世界。欧洲人也有无限心,欧洲人安顿无限心也是出世,但他们选择了一条宗教的道路。除了中华民族,全世界的民族都是选择了宗教出世,唯有中国走了哲学出世的道路。
(5)、1490年弘治三年庚戌,十九岁,余姚。受一斋先生所授“格物致知”之学,遍读朱熹著作,思宋儒“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格竹七日,无果,患咳嗽病。是年,竹轩翁在京仙逝,王华扶竹轩翁灵柩归余姚,丁忧三年。龙山公嘱咐弟王冕等人为守仁讲经析义,先生学业大有长进。
(6)、译文:金石美玉布满华堂,看久了也就不觉得有多么珍贵了;兰花蕙草长满庭院,处久了也就闻不到花香幽雅了。所以说啊,这新鲜有趣的东西能讨人喜欢,一旦熟稔了也就难免感到厌弃,君子应该以之为诫。
(7)、译文:君子生活在这世间,做的是他们可以做的那些合法正直的事情,不做那些不可做的违法乱纪、邪门歪道的事情。
(8)、1487年成化二十三年丁未,十六岁,京师。先生感慨时事,屡次欲上书皇帝,被父龙山公止之。
(9)、译文:谋定而后动之理。我们在社会上看到的人中,有些人有胆量做事却没有远见卓识,所以无论做什么都只是惩一时匹夫之勇,也许能成功一两次,可是最终看来还是失利的时候多;还有一些人他们很有见识,可是对他们自己所认识到的事情却心生胆怯、无从发挥见识,于是,这些人也顶多是说过就算,到头来没有任何作为;那些看准了好时机,有了稳固的认识和意志,然后经过精心筹划,徐图成事的人最终可成就大业。
(10)、予曰:“是非之心,知也,人皆有之。子无患其无知,惟患不肯知耳;无患其知之未至,惟患不致其知耳。故曰:‘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今执途之人而告之以凡为仁义之事,彼皆能知其为善也;告之以凡为不仁不义之事,彼皆能知其为不善也。
(11)、译文: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天气曝寒,才能看到松柏不惧严寒、刚毅坚强的个性;行事境地危险万分之时,才能显现出朋友中间哪些是真心朋友,又哪些只是酒肉朋友。
(12)、在王阳明以前,儒家的思想在中国尽管已经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但很多人认为儒家无非是唱道德的高调,儒家的最高理想“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尽管高高在上,却终究只是理想。但王阳明用他建立奇功伟业的一生让人们对儒家重拾信心。
(13)、儒学经典思想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内圣外王的核心组成部分。
(14)、中国人向来不缺道德,但这道德不是来自内心的自律,而是来自他律,来自对外部权威的服从,或自身利益的考量。今天的中国,至今没有完成宋明儒学“破心中贼”的任务,没有树立起独立的人格和道德自觉的主体。从这个意义讲,我们还没有真正进入近代文明。
(15)、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16)、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7)、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18)、1517年正德十二年丁丑,四十六岁。正月至赣,二月先平漳寇,四月班师驻军上杭,五月奏设福建平和县,六月上疏请疏通盐法,九月改授提督南赣汀漳等处军务,得旗牌,可便宜行事。十月平横水、桶岗等地,行十家牌法,自此,伍文定并肩作战。十二月班师,闰十二月奏设江西崇义县。
(19)、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20)、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7年)八月,王陽明的门人薛侃刊刻《初刻传习录》于江西赣州。刊本内容包括正德七年至十三年的陽明先生语录,分“徐爱录”、“陆澄录”和“薛侃录”。此初刻本正是今本之上卷。
(1)、1481年成化十七年辛丑,十岁,余姚。父龙山公王华中状元,入京师。
(2)、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3)、1484年成化二十年甲辰,十三岁,京师。生母郑氏去世,先生为母守孝三年。先生叹生命有限,为先生后来修道家神仙养生术埋下伏笔。守仁“被窝藏鸟”智斗继母,迫使继母态度大改善。
(4)、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5)、王教授举了僧肇的《宝藏论》来说明“心”。我们的感官只能看到金子做的金器,看不到金体。但真人能“常观金体,不睹众相” ,即透过种种不同的金器,看到金子本身。看到金子本身的,是我们的本心。每一个金器都是金体的体现。以金体来比喻佛性,每一个事物都是佛性的体现。本心能从万事万物相的差别中看到佛性。禅宗让我们修心,就是修本心,本心起来,就能看到佛性。
(6)、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指的心,这句话是说当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的心就知道这事是善还是恶。这无法推理证明,但可以举例子说明。比如,我们知道无缘无故打人就是恶,再比如,为了救人而击倒歹徒就是善。同样是打人,一恶一善,我们的心是明了的。
(7)、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8)、1524年嘉靖三年甲申,五十三岁。山阴。正月,门人日进,南大吉拜入门下。四月,服阕,朝中屡有荐者,有人以大礼见问,不答。八月中秋,宴门人于天泉桥,盛况空前。十月,南大吉续刻《传习录》,增五卷。
(9)、王教授说,阳明心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概括来说,有三条命题:
(10)、译文:世间的诸般事务发展,都遵循着物极必反、盛极则衰的内在规律。看似熊熊燃烧着的烈焰,光辉如是,势力如是,其实,离熄灭之期已经近了。
(11)、王阳明说:“这‘未发之中’,也不是一般人都有的,体用一源,本体和作用是一个源头,有什么样的本体,就有什么样的作用反应。在情绪未发之前,能居于不偏不倚之中,发出来,就能发而中节,恰到好处,无过不及。如果看到一个人遇事没有‘发而中节’之和,就知道他没有‘未发之中’。”
(12)、1499年弘治十二年己未,二十八岁,京师。春闱会试第二名,殿试赐进士出身,二甲第七(全国第十名),观政工部,全国第217名是伍文定。结交李梦阳等前七子。秋,钦差督造威宁伯王越墓,竣工,出威宁伯宝剑赠先生,与梦相符,欣然接受。是年,因“会试泄题案”,唐伯虎落第,不得为官。
(13)、1496年弘治九年丙辰,二十五岁,京师。春闱,竟为忌者所抑,会试再不第。先生曰: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是年,钱德洪(1496—1574)出生于余姚瑞云楼,后撰《瑞云楼记》。